私募基金经理杨东抖音号(最有良心的基金经理人杨东)

2023-04-09 3:59:54 证券 阿莫

163402今天最新净值

1.0203

日期 单位净值 累计净值 日涨幅

12-10 1.0203 11.2945 -1.17%

12-09 1.0324 11.3428 1.60%

12-08 1.0161 11.2777 1.40%

12-07 1.0021 11.2218 -0.36%

12-06 1.0057 11.2362 -0.05%

继飞力达、中新集团后,宁泉资产杨东与兴证全球基金董承非再次出现在同一家公司的调研名单上。

1、近日,味知香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11月上旬杨东、董承非和杜昌勇一同前去调研。值得注意的是,杨东鲜少亲自调研上市公司,但自10月董承非宣布卸任基金经理职务后,两人已经携手调研了三家上市公司,而且均为小市值标的。

2、杨东、董承非频繁“同框” 12月1日,味知香发布了2021年11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从公布的内容来看,11月11日,宁泉资产杨东携手兴证全球基金董承非对味知香进行了实地调研。 Image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中旬董承非正式卸任兴全趋势、兴全新视野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自此之后,杨东就频繁和董承非“同框”调研。 比如,从飞力达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来看,11月10日,杨东和董承非出现在调研名单中。11月24日,中新集团发布的11月10日调研纪要也显示,11月10日下午,杨东和董承非对中新集团进行了实地调研。

3、Image “兴全系”私募列队 自董承非卸任兴全趋势、兴全新视野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之后,其去向就备受关注。最近他频繁与杨东一起调研,也吸引了市场的目光。 前些年,兴全基金的不少知名基金经理“奔私”,比如杨东、王晓明、杜昌勇、吴圣涛等。杨东、王晓明、杜昌勇分别创办了宁泉资产、兴聚投资、睿郡资产,吴圣涛则加入了理成资产并担任首席执行官,这些私募也被业内统称为“兴全系”私募。上述基金经理虽然分属于不同私募,但彼此之间的交流较为密切,也时常一起参加上市公司调研活动。 比如,今年1月杨东和杜昌勇一起调研了洲明科技,11月回天新材的调研中则出现了理成资产和兴聚投资的身影。去年7月,王晓明创立的兴聚投资和杜昌勇创立的睿郡资产更是完成了合并,这也成为业内首例私募合并案。

4、Image 自董承非宣布卸任基金经理以来,多位业内人士透露他可能转战私募,最近的调研情况也是个信号,但究竟董承非是自立门户还是加入杨东的宁泉资产尚不可知。 中小市值标的备受关注 除了董承非后续去向备受关注,其与杨东共同调研的标的也吸引了众多目光。从目前披露的调研情况来看,中小市值标的似乎颇受大佬们青睐。

5、公开资料显示,味知香是一家农副食品加工企业,主要从事半成品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从股价表现来看,味知香自4月末上市实现13连板后持续下跌,8月后维持震荡态势,目前市值仍不到100亿元。从调研记录来看,机构对味知香上市后的公司发展、行业竞争格局等问题颇为关注。 Image 除了味知香,杨东和董承非此前调研的飞力达和中新集团也均为中小市值标的,其中飞力达市值低于50亿元,中新集团市值低于150亿元。与此同时,多家“兴全系”私募近期也聚焦中小市值标的。 比如,杜昌勇最近亲自调研了天壕环境、精研科技等,理成资产吴圣涛两次亲自调研了鼎龙股份,王晓明则亲自调研了周大生。

6、Image 吴圣涛近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历过多年的估值收缩后,中等市值的优质公司如果能够验证其长期成长性和确定性,将具有更高的吸引力。

私募基金经理杨东抖音号(最有良心的基金经理人杨东)

一天超1500亿!爆款基金认购规模创历史新高,更有爆款私募3秒即被抢光

爆款基金又来了。

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再度刷新基金认购纪录。渠道人士透露,该基金认购金额已超过1500亿元,打破了此前鹏华匠心精选创下的认购纪录。

除了爆款公募外,还有爆款私募产品受到关注,6个号1200个认购名额几秒钟就被抢光。

过往业绩表现良好的基金经理持续吸金,接下来,1月18日到1月底的两周时间里,全市场有68只新基金开始发行。

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认购规模超千亿

新基金发行市场的火爆行情还在继续,1月18日一早,中证君的朋友圈就被新基金发行的宣传刷屏。

据Wind统计, 1月18日当天开始发行的新基金多达21只,加上此前已经开始发行的新基金,当天正在发行的新基金多达82只。

新发基金方面,多家头部公司同台竞技,比如“广州双雄”易方达基金和广发基金都派出了旗下绩优基金经理挂帅新基金。易方达基金于1月18日开始发行拟由易方达副总裁、研究部总经理冯波担任基金经理的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广发基金则于当天开始发行拟由绩优基金经理邱璟旻管理的广发成长精选,由他管理的广发新经济A去年实现收益翻番,收益率达104.98%。

1月18日新基金发行硕果累累。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仅发售一天,认购规模已经超过1500亿元,创下了年内新基金认购规模的新高。

1月18日到1月底的两周时间里,全市场有68只新基金开始发行,南方基金、博时基金、汇添富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接下来都还将发行新基金。

爆款私募产品“秒光”

爆款私募基金也频频出现。

继上周私募大佬杨东宁泉资产发行的新产品大卖100亿元后,今日上海石锋资产的三年期封闭产品开始发行。早在上周末,就有渠道人士向中证君透露,该产品大概率将成爆款。

中证君了解到,18日早上9点半中信证券开始发售, 一共6个号共1200个名额,但短短3秒钟名额就被抢光 。相关人士透露,还有许多客户没抢到。目前,认购总规模还在进一步核算中。

相关人士表示,该爆款的出现与渠道方强大的销售能力不无关系,但石锋去年的业绩优秀也是重要因素。旗下“双子星”拥有两位中证报评出的私募金牛投资经理崔红建和郭锋。格上数据显示,在2020年百亿以上私募管理人的业绩榜单中,石锋资产排名居前。

2021年投资回报率将回归常态

展望后市,冯波表示,从去年12月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基本恢复正常,消费和投资恢复到正常水平,出口过去多个月持续超预期。从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来看,2021年的经济增速预估比较乐观。

对于市场,冯波相对谨慎。在他看来,市场大幅上涨,估值水平上升,意味着未来回报率下降。“2021年整个市场的投资回报率会回到相对正常的状态,过去两年很高的收益率水平是特殊现象,并不构成长期趋势。”冯波说。

冯波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A股走向成熟市场会表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确定性溢价,二是流动性溢价。以成熟市场作为基准,A股在未来2-3年内的结构分化会进一步加剧。从投资方向和行业来说,必须跟经济结构变化相一致,如TMT、医疗、消费、高端制造等,这些产业的增速长期远高于GDP增速,也是未来投资机会较大的领域。

石锋资产认为,2021年市场仍然充满结构性机会,虽然很多优秀公司的估值都处在比较高的位置,但是A股市场的业绩增幅预计仍然还会在10%以上,因此, 业绩确定性增长将会成为2021年投资的关注核心因素。

粉丝福利:

A股三大指数高位震荡,抱团蓝筹股行情分化,春季躁动行情下市场还有哪些价值洼地尚待挖掘?

1月19日(周二)晚7点半,悟空投资董事长鲍际刚,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将做客中证报“金牛来了”,围绕“春季行情躁动 哪些板块还是价值洼地?”主题,为你在线答疑解惑。

还等什么?进入中国证券报抖音和快手直播间,听大咖分享2021年春季投资独门秘籍。

国内有哪些厉害的私募基金经理?

博弈、鑫兰瑞、展博、明达、六禾、鼎锋、汇利、尚雅、上善御富、朱雀、鸿道、武当、源乐晟、淡水泉、重阳、混沌、星石、智德、景林、天马。

两市持续上涨 私募仓位升至过去一年最高

截止3月5日收盘,A股已成功站稳3000大关。A股狂飙之下,机构的子弹不断上膛。据各方机构测算数据显示,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目前的整体仓位都已升至高位,在现有水平上进一步加仓的空间已不大。在不少市场人士看来,这意味着A股进一步向上的助推力量有所减弱,而部分较早加仓者,兑现浮盈的需求也在上升。【 私募仓位大幅上升 集体看多春季行情 】

不过,亦有机构人士认为,A股的放量上涨有望吸引更多场外资金加速入场,新增资金将较好地对冲浮盈筹码抛售带来的压力。

公私募基金仓位高企

A股重返3000点之际,公私募仓位亦随之不断抬升。

据国金证券测算统计,截至3月4日,公募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为87.92%,较2月25日的89.1%下滑了1.18%,同2018年底相比提高了2.57%;混合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为67.38%,较2月25日的68.56%下滑了1.19%,同2018年底相比提升了7.27%。

具体到基金公司而言,较2018年末相比,仓位上升最多的前十家公司依次是东海、国融、弘毅远方、中科沃土、凯石、太平、华润元大、浙商资管、新疆前海联合及天治,主要以小型基金公司为主。大中型基金公司中,新华、中邮、建信、财通、富国、兴全等加仓幅度较大,在11%至19%之间。

可以看到,尽管公募仓位在上周有所下滑,但相较去年末已明显提升。与历史水平相比,目前公募仓位处于中高水平,可加仓空间较小。

私募加仓同样积极。据融智评级研究中心数据统计,目前股票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1.99%,相比上个月同期的60.85%,环比上升了近11%,相比于去年9月份的最低仓位52.61%,更是上升了将近20%,整体平均仓位迅速放大到过去一年的最高水平。不过,相对而言,私募可加仓幅度要高于公募。

具体仓位分布来看,调查显示,27.82%的私募目前处于满仓状态,相比上个月的22.48%基本持平;84.96%的私募基金在5成仓或者5成仓以上,高仓位的私募占比相比上个月大幅上升,基本处于历史高位水平;另外只有15.04%的私募基金处于半仓以下,其中只有0.75%的私募处于空仓观望状态,创近一年新低。

“今年这波行情完全是逼空式行情,不加仓根本难以跟上指数涨幅,所以基本上大家都有一定程度加仓,但有时候未必事事能全”,3月4日,沪上一位公募基金经理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其负责的两只基金中,一只年内收益已经超过25%,但另一只却几乎无增长。

两只基金收益差距之所以如此之大,主要是由于其中一只基金年初即大幅加仓股票,而另一只基金在2018年因重配债券躲过了股票大跌,今年未能及时调整产品定位,没有配置股票,无奈错过今年权益市场行情。

上述基金经理表示,“以目前的市场状态而言,机构大幅下调仓位的概率较小,毕竟很多时候做投资要顺势而为,以A股近期成交量屡破万亿来看,市场还处于火热阶段,虽然后期还有社融数据、企业盈利数据等市场变量因素,但至少在这个节点而言还不到下车时机。”

后续子弹驰援

在机构仓位已然高企的背景之下,场外是否仍有子弹可期?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处了解的情况来看,虽然部分基金公司旗下少数产品短期内获得大量资金申购,但大规模的基金净申购现象并未出现。

以非货币ETF基金来看,截至3月4日,年初至今份额增加最多的前5只基金依次是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华宝中证全指证券ETF、国泰中证军工ETF、南方中证500ETF以及浦银安盛中证高股息ETF,合计净申购份额为26.87亿份。

而同期内,工银上证50ETF、华安创业板50ETF、华夏上证5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分别遭遇了66.16亿份、49.84亿份、33.7亿份和25.99亿份的净赎回。两相对比之下,资金在市场回暖之下赎回权益ETF的动作较申购显然更为猛烈。

不过,在基金发行市场方面,确实有一定回暖。近期包括华夏、嘉实等大型基金公司打造的明星产品纷纷提前结束募集,其中华夏科技成长仅募集5天时间,据悉募集金额在10亿以上,虽不及市场火热时期动辄数十亿的申购,但仍然体现了投资者积极度的提升。

3月4日,华南一位资深公募人士指出,“权益类新基金的成立以及存量基金的净申购,还是会带来一定新增资金,另外货基和债基的赎回也是值得关注的变量,但从目前来看,权益类公募获得的增量并不算大。我认为近期入场的增量资金主要还是以散户直接入市和其它机构资金入市为主。”

以北向资金来看,3月4日再度净流入35.4亿元,年内净流入资金增至1276.4亿元,这部分资金构成A股重要增量资金之一。

此外,不少踏空资金后续会否进入市场,被认为是决定A股能否进一步向上的关键。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看,虽然沪指已然连续拉高,但部分踏空者还是决定开始行动。

百 亿级私募加速布局

在市场见底回升的过程中,不少百亿级私募开始积极看多,加码布局A股。

基金业协会相关信息显示,今年以来秉承价值投资理念的知名私募高毅资产已连发10只产品,包括高毅—晓峰1号睿远30号、高毅世宏精选赋能1号、高毅晓峰2号致信40号等。

除了高毅,私募巨头景林资产今年新成立了1只产品——景林全球基金专享私募证券投资子基金JS1期。据了解,景林资产注重价值研究,强调以实业家和PE心态做投资。此外,百亿级私募映雪投资今年以来也发行了2只股票策略私募基金,分别是映雪吴钩36号及映雪吴钩33号。

值得注意的是,兴全基金原总经理杨东去年3月登记成立的上海宁泉资产,今年以来也成立了3只股票策略产品,包括宁泉春晓1号、宁泉春晓2号、宁泉致远12号等。目前,宁泉旗下产品数量已多达15只,布局可谓神速。

除了发行新产品加速布局市场,百亿级私募也在不断加仓。私募排排网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百亿级私募整体仓位不断上调。1月4日至2月22日,百亿级私募整体仓位从75%升至78.5%。其中,百亿级私募整体仓位在2月上旬曾一度达到巅峰,高达86%。

从整体业绩来看,今年以来百亿级私募业绩喜人。2018年12月28日至2019年3月1日,百亿级私募的整体收益高达9.13%。其中,不少百亿级私募旗下的“爆款”产品年内收益率更是超过10%。比如,今年以来,拾贝投资2号资产管理计划、深国投—星石1期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及平安信托—淡水泉成长一期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收益率分别高达11.43%、13.7%、10.44%。(上海证券报)

私募预计A股风格将向蓝筹转换

在近期市场做多热情持续升温的背景下,银行、保险、地产等蓝筹板块持续走强,板块内多只权重龙头个股表现强势。对此,多家一线私募机构分析认为,从板块轮动、MSCI将逐步提高A股纳入因子等因素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A股市场整体运行风格有望逐步向蓝筹方向进行切换。

权重板块接力走强

在上周以来沪深股市持续震荡推升的背景下,银行、保险、地产等蓝筹板块整体表现较为突出。一方面,大金融板块内的券商、银行、保险等权重龙头股近期股价持续表现强势,整体表现相较于近期做多气氛浓厚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滞后;另一方面,自上周五至本周一(3月4日),权重蓝筹板块的接力拉涨,也成为了推动上证指数攻破3000点整数关口的最大推手。

其中,本周一万科、保利地产、金地集团等龙头地产股顺利“接棒”,成为大蓝筹板块的领涨主线。在此背景下,以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为代表的银行股、保险股,近期纷纷刷新股价的历史新高或逼近历史高点;而地产行业中的多数权重龙头个股,也大多刷新了近一年的股价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2月以来A股市场中小市值个股整体股价弹性相对较高的背景下,上周以来,权重蓝筹板块的股价走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后来居上”的特征。仅从上周(2月25日至3月1日)来看,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当周分别大涨4.41%和7.66%,而同期上证50、中证100等两大权重指数,当周的涨幅也分别高达7.49%和7.01%。

蓝筹风格或重回市场

2月以来,中小板、创业板曾经保持了较长时间的领先。而在上周权重板块发力之后,不少私募机构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风格能否向蓝筹方向切换,整体持较为积极的观点。

耀之资产董事长王小坚表示,从MSCI将A股纳入因子大幅提升和外资长期增量资金入场的角度来看,大消费和金融龙头将会持续成为外资首选,如食品、家电、银行、非银、医药等。以全球市场估值的横向对比来看,A股市场相关板块的“性价比”较高。在此背景下,经过前期中小市值个股的阶段性强势之后,未来市场运行风格将有望向绩优蓝筹等外资增量的方向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过2019年以来A股市场的一轮全面普涨之后,目前在后期个股选择上,私募更加关注业绩表现。私募排排网上周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3月份私募集中看好的板块主要包括消费、基建和大金融等板块,并且相对更加看好其中的绩优股。(中国证券报)

睿郡私募怎么样

一般。

睿郡资产选择的可转债无论是价格还是溢价率都不高,属于标准的双低转债。正所谓进可攻,退可守。主营业务主要有三部分:

1)天然气的销售天然气供应及管输运营。大部分是天然气的销售,附带一些燃气安装、管道运营设计业务。这部分销售占比69%,是营收最大的一块。

2)水处理工程服务及膜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主要是处理城市污水的,销售占比14%。

3)余热发电节能、烟气治理的投资及工程技术服务。销售占比16.6%。

拓展资料

认购与销售

一、二级市场

二级市场(Secondary Market)也称股票交易市场,是投资者之间买卖已发行股票的场所。这一市场为股票创造流动性,即能够迅速脱手换取现值。

二级市场通常可分为有组织的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但也出现了具有混合特型的第三市场(The Third Market)和第四市场(The Fourth Market)。

二、三级市场

第三市场是指原来在证交所上市的股票移到以场外进行交易而形成的市场,换言之,第三市场交易是既在证交所上市又在场外市场交易的股票,以区别于一般含义的柜台交易。

三、四级市场

第四市场指大机构(和富有的个人)绕开通常的经纪人,彼此之间利用电子通信网络(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CNs)直接进行的证券交易。

四、场外市场

场外交易是相对于证券交易所交易而言的,凡是在证券交易所之外的股票交易活动都可称作场外交易。由于这种交易起先主要是在各证券商的柜台上进行的,因而也称为柜台交易(OTC,Over-The-Counter);

场外交易市场与证交所相比,没有固定的集中的场所,而是分散于各地,规模有大有小由自营商(Dealers)来组织交易;场外交易市场无法实行公开竞价,其价格是通过商议达成的;场外交易比证交所上市所受的管制少,灵活方便。

五、二板市场

二板市场(the Second Board)的规范名称为“第二交易系统”,亦称创业板(Growth Enterprise Market),主要是一些小型高科技公司的上市场所,是与现有主板(the Main Board)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二板市场的特征:

1.前瞻性市场;

2.上市标准低;

3.市场监管更加严格;

4.推行造市商(Market Maker)制度;

5.实行电子化交易。

年初公募离职潮再现?

进入2017年不足两个月,公募基金行业已先后有5家公司发生总经理变更,其中4位总经理因个人原因离职。下面我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春节前后通常是公募基金行业离职高发期,2017年以来,已先后有4位基金公司总经理离职,基金经理离职或变动现象更是频繁,行业内人才高流动性已成常态。

高管和基金经理频频变更

进入2017年不足两个月,公募基金行业已先后有5家公司发生总经理变更,其中4位总经理因个人原因离职。1月20日,公募老将杨东正式宣布离开兴全,引发市场巨大关注;1月25日,杨兵由红土创新基金副总经理转任总经理;1月26日,宝盈基金也释出公告,称总经理汪钦因个人原因辞职;接着是海富通总经理刘颂因个人原因于2月3日离任;此后的2月14日,华润元大基金公告,总经理林瑞源因个人原因离任,孙晔伟将接任总经理职位。

除了总经理之外,基金公司其他高管更换也颇为频繁。2017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华商基金副总经理刘巨集、中金基金督察长沈芸、兴银基金副总经理郑泽星和卢银英、大成基金督察长杜鹏、新华基金副总经理林艳芳等离任,且不转任公司其他工作岗位。

基金经理变更资讯则更是密集。中邮风格轮动基金2月21日释出公告,王曼不再担任基金经理一职,不再转任公司其他职务,该基金由邓立新单独管理。长信银利基金也于同日释出公告,基金经理毛楠因个人原因离职,不再转任公司其他职务,该基金由高远单独管理。据Choice资料统计,截至2月22日,已经有300多只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更,其中多位基金经理离职,其中包括宝盈基金经理彭敢、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吴文哲、融通基金经理刘格菘、信诚基金经理聂炜、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经理何景风等。

人才高流动性常态化

近几年来,基金行业人才的高流动性趋势越发明显。业内人士分析,公募基金公司变更高管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一是公司股东方变更,进而更换公司管理层;二是高管转投私募、其他公募基金公司等,比如对于兴全总经理杨东以及华商基金副总经理刘巨集的离职,业内揣测他们将投身私募;三是董事会对公司治理和经营业绩不甚满意,引发总经理被动“下课”,这在一些成立较晚或者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中尤为明显。

与此同时,在大资管时代,公募基金公司数目大为扩容,其他资管机构对于高管以投研人才需求也相当旺盛,导致行业人才流动较为频繁。

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08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4家,内资公司64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共12家,保险资管公司1家。且有越来越多的机构申请设立公募基金公司,目前共有约40家基金公司等待审批。而名单中,曾经供职公募的私募基金掌门人与外界个人或公司联手重回公募的已有多例。

随着基金公司投研人才的频繁变动,基金经理年轻化趋势越发凸显。根据Choice资料此前统计,公募基金行业共1388名基金经理,按照其工作年限划分:1-2年工作经验的占比最大,达到29%;4年以上占比居次,为26%;2年以内的人数占比达49%,接近半数;三年内的占比65%。资料充分证明,在当下,公募基金业基金经理业内经验偏年轻化。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