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私募基金经理核心(阳光私募基金经理核心资产)

2023-04-10 8:58:30 股票 阿莫

阳光私募有哪些策略

一、股票对冲

股票对冲策略以股票为主要的投资标的,是国内阳光私募行业中目前最主流的投资策略。

1.股票多头

纯股票多头策略是指基金经理基于对某些股票看好从而在低价买进股票,再待股票上涨至某一价位时卖出以获取差额收益。该策略的投资盈利主要是通过持有股票来实现,所持有股票组合的涨跌幅决定了基金的业绩。选择股票的角度主要有三类:

(1)价值投资

价值派的私募基金一般偏爱持有价值股,即那些价值可能被低估的股票,这类股票通常具有低市盈率与市净率、高股息的特征。

代表机构:涌峰投资、重阳投资、景林资产

(2)成长投资

此类基金偏向选择成长型的股票,即那些具有高度成长潜力的公司。此类基金在股票的过程中更看好公司在行业内的发展与盈利能力,通常对估值的要求不如价值派严格,即使股票价格已经很贵,只要上市公司具有匹配其高市盈率的增速,便会持有。

代表机构:鼎锋资产、汇利资产、明曜投资

(3)趋势投资

趋势投资者相信股价的运行具有一定的惯性,当票价格形成向上趋势时,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上运行,反之亦然。此类基金在操作上通常较为关注技术分析,对股票和市场运动方向进行研判,在股价上涨时加仓,股票下降是减仓。另外,还有一些做超短期趋势(如日内趋势)的私募基金。

代表机构:展博投资、星石投资、源乐晟资产

(4)行业投资

专注于某个行业或某几个行业投资机会的投资策略,此类基金目前较少,最为典型的是从容投资的"医疗"系列的基金。目前也有一些机构开始尝试行业基金,如中欧瑞博4期专注于消费和科技行业,展博新兴产业专注于新兴产业的投资。

2.股票多空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与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金融工具的推出,国内阳光私募基金正逐步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在投资组合中加入对冲工具成为越来越多基金经理的选择。

(1)阿尔法策略

阿尔法策略就是通过持有股票组合多头,同时做空股指期货完全对冲掉股票组合的Beta暴露,而达到完全的市场中性。此类基金的净值涨跌幅基本不受市场波动影响,收益主要源于股票组合跑赢大盘的超额收益。阿尔法策略的优点是净值波动小,在震荡与下跌的市场中表现十分突出。而该策略*的风险是股票组合未能跑赢大盘指数,因此对基金经理选股的方法和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阿尔法策略的基金通常会借助量化模型进行股票池筛选、匹配股票组合与股指期货的贝塔值等。

代表机构:尊嘉资产、朱雀投资(阿尔法系列基金)

(2)套期保值

该策略是在持有股票组合多头的同时做空股指期货以对冲系统性风险,且股指期货通常为空头的单向操作。操作手法类似于阿尔法策略,但该策略并不像阿尔法策略是从消除Beta的维度出发,而是在大盘出现明显下跌时做空股指期货以达到套期保值、减少基金净值回撤的目的。

代表机构:博颐投资、世诚投资

(3)趋势策略

该策略涉及到个股的多空投资以及股指期货的双向操作,目的是在个股或整个市场出现明显趋势的时候增大收益区间。个股的多空策略即持有被低估的股票,卖出被高估的股票,这样无论在牛熊市中都可获取收益。重阳投资目前就有多只该策略的产品,他们根据净敞口的暴露程度不同将产品分为封闭型(净敞口不超过20%)和开放型(净敞口不超过80%)两类。不过,由于目前我国融券资源较少且成本较高,使用个股对冲策略的基金仍比较少。另外,还有通过双向投资股指期货来扩大收益的机构,如创赢投资,他们会在市场出现明显上升趋势时,同时做多股指期货与股票来加大投资组合的Beta值加速基金净值的上涨。

二、事件驱动型

事件驱动型的投资策略就是通过分析重大事件发生前后对投资标的影响不同而进行的套利。基金经理一般需要估算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对标的资产价格的影响,并提前介入等待事件的发生,然后择机退出。该策略在我国目前有效性偏弱的A股市场中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事件驱动型策略主要分为定向增发、并购重组、参与新股、热点题材与特殊事件。

1.定向增发

私募基金将募集的资金专门投资于定向增发的股票。定向增发通常有良好的预期收益,一方面定增的行为对上市公司有股价利好,另一方面,定增由于拿到了"团购价格",因此有折价的优势。不过,定向增发的基金通常需要较大的规模才能做到有效地分散风险,且会面临募资周期与定增项目周期不匹配的情况。另外,由于定增投资者会有12个月的持股锁定期,定增策略的基金相对于股票类的基金流动性较差。私募行业早期参与定增策略的有凯石投资和证大投资,随后"博弘数君"的一系列定增产品将定增策略发扬光大,目前越来越多的机构加入了定增策略的产品线,如远策投资、中睿合银投资、新价值投资等均发行了定增策略的产品。

2.并购重组

该策略是通过押宝重组概念的股票,当公司宣布并购重组时对股价形成利好后获利。私募行业内使用该策略最典型的机构就是由原公募一哥王亚伟操刀的千合资本。王亚伟从2012年底奔私以来喜拿重组股的风格依旧不变,其披露出的重仓股中总是不乏重组概念。

3.参与新股

目前私募基金不被允许使用全部资产申购新股,且现在IPO仍处在空窗期,打新股的策略只是私募基金偶尔为之的选择。不过随着A股IPO注册制的逐渐完善,参与新股的策略可能会逐渐被重视起来。

4.大宗交易

大宗交易针对的是在沪深交易所进行一笔数额较大的证券买卖,当证券单笔买卖数量或金额达到交易所规定的限额时,便可在正常交易日的限定时间采用大宗交易的方式进行交易。大宗交易的交易价格通常由买卖双方采用议价协商的方式确定,再经过证券交易所确认后成交。由于交易的规模较大,基金经理往往可以以10%左右的折让价格进行交易,获取股价上涨收益和大宗交易的折价收益。

代表机构:瑞安思考投资、世诚投资(世诚扬子大宗交易)

5.热点题材

热点题材策略是指基金经理参与由热点题材引发的短暂的投资机会,即炒概念。当政府颁布相关政策形成行业利好、公司出现并购重组等事件均会对市场预期产生重大影响,如近期的自贸区、特斯拉概念均带动了一些相关个股的大幅上涨。热点驱动是私募基金常用的策略,但并不是主流的策略,通常私募基金只会用小部分的资金去偶尔参与,如鼎锋资产、鼎萨投资等。

6.特殊事件

特殊事件发生的频率非常低,但部分特殊事件的发生确实会带来短暂的套利机会,如股票指数成分股调整、上市公司的重要公告、行为金融等。例如,当沪深300指数出现调整时,由于跟踪指数的基金也会随即调仓,因此可做多被调进指数的品种,做空被调出的品种。还有部分私募机构利用行为金融来进行投资,即利用市场的非有效性而导致的价格偏差获利,如睿策投资就是运用该策略的私募机构之一。特殊事件策略由于其特殊性,也不是私募基金主流的投资策略。

三、宏观

1.大宗商品

大宗商品是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该策略的基金通过研究大宗商品现实的供求关系,根据预判的价格走势做出多空仓的操作。

代表机构:混沌投资、敦和投资

2.宏观对冲

宏观对冲策略主要是通过对国内以及全球宏观经济情况进行研究,当发现一国的宏观经济变量偏离均衡值,基金经理便集中资金对相关品种的预判趋势进行操作。宏观对冲策略是所有策略中涉及到投资品种最多的策略之一,包括股票、债券、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商品期货、利率衍生品等。操作上为多空仓结合,并在确定的时机使用一定的杠杆增强收益。目前受制于国内外汇管制以及利率市场尚不完善,宏观对冲基金参与外汇品种的较少,但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完善,宏观对冲策略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

代表机构:泓湖投资、梵基投资

四、相对价值

相对价值即我们通常所指的套利策略,套利的核心是利用证券资产的错误定价,即买入相对低估的品种、卖出相对高估的品种来获取无风险的收益。套利策略一般也会结合多空手段来实现市场中性,优点是净值波动小,不过当市场品种出现较大波动时套利基金容易亏损。套利策略主要有期现套利、跨市场套利与跨品种套利三种。

1.期现套利

理论上,期货价格是投资品种未来的价格,现货价格是目前的价格,当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在价格上出现差距时,便可利用两个市场的价格差距进行低买高卖获利。投资品种包括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

代表机构:淘利资产

2.跨市场套利

跨市场套利是指当不同的市场对同一种品种的标价出现偏差时而进行的套利。由于存在地域和时空的差异,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市场上往往存在固定区间内的合理价格差异,一旦这个固定区间被打破,如近期港沪通的政策便打破了港股和A股间价格的固定区间差,套利机会便会出现。

代表机构:信合东方、筑金投资

3.跨品种套利

跨品种套利是指利用两种不同的、但相互关联的商品之间的合约价格差异进行套利交易,通过寻找两种或多种不同但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商品间的相对稳定关系,并在其脱离正常轨道时采取相关反向操作以获取利润。

代表机构:信合东方

4.ETF套利

由于ETF同时在一、二级市场交易,当ETF在二级市场的价格低于其份额净值时,投资者便可以在二级市场买进ETF,然后在一级市场赎回ETF份额,再于二级市场卖掉ETF篮子中的股票。目前ETF的套利空间已经非常小,采用ETF套利的基金已经非常少。

由于套利机会通常是稍瞬即逝的,所以对机会的挖掘以及捕捉十分重要。采用套利策略的基金几乎全要借助量化模型以及电脑的程序在短时间内完成交易。套利策略的盈利空间较小,一般需要配合杠杆操作或者其他策略辅助才会有可观的收益。目前国内采用套利策略的私募队伍正在崛起,但更多的套利的行为只会加快市场价格的纠正,且随着市场越来越完善,套利的机会与空间也会逐渐缩小。

五、债券

该策略的基金主要以债券为投资对象,以*收益为目标。由于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基金经理需对债券组合的利率风险暴露进行调整,随着国债期货的推出,投资组合可结合国债期货来减少净值波动。固定收益基金通常收益空间较小,需配合杠杆操作来增大收益区间。

六、组合基金

FOF(Fund of Funds):即基金中的基金,通常是由专业机构筛选私募基金、构造合理的基金组合,从而实现了基金间的配置。该策略的的优势是可同时参与不同策略的多只基金,业绩相对平稳。当前发行组合基金的一般是资产管理公司,比如信托、银行、第三方理财等深入研究阳光私募基金行业的金融机构。海外的FOF根据投资风格和投资标的的不同还分为几个子类:比如保守型、分散型、市场防御型、策略型等等。目前我国组合基金还未有明确定位。

MOM(Manager of Manager):MOM是在FOF的基础上发展衍生出的新型组合基金投资策略。即管理人之管理人模式,通过对投资管理人的研究评价,筛选多元投资风格类别的*投资管理人,构建管理人投资组合,并持续对其业绩进行动态跟踪、风险控制,获取长期、稳定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与FOF不同的是,FOF是直接投向现有的基金产品,MOM则可以理解成把资金交给几位*的基金经理分仓管理。与FOF相比,MOM更具灵活性,但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也存在一定局限。

目前私募基金经理待遇如何?

“100万人产生一个”、“年薪百万、多金有才”……不久前,深圳一名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经理在《非诚勿扰》征婚时,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

相比公募,私募的薪酬体系更为灵活,基金经理有可能拿到更丰厚的报酬,这就难怪连汇添富原总经理林利军这样的公募老总都“奔私”了。

沪上一名私募研究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私募的收入主要来自两方面:管理费和业绩提成。一般情况下,公司会拿走业绩的20%,而其中的1/5则属于投研团队。

以上海一家知名私募为例,该公司的产品组合规模约为20亿美元,若赚1个点便是2000万美元,公司拿20%就是400万美元,投研团队则将获得其中的80万美元,由于研究团队与投资团队的提成基本等比例,所以研究团队实际可拿到40万美元。

多位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即便同是研究员,最后拿到手的奖金也千差万别,同一家公司同一个岗位的收入可能差十倍。

薪酬揭秘

一家好的私募到底能有多赚钱,又有多大方?朱雀投资提交在股转系统的公开转让说明书道出了隐情。

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今年上半年朱雀投资主营业务收入包括基金管理费、投资顾问费、浮动业绩报酬、认购费等。浮动业绩报酬即通常所说的提成,通常为单位净值超过面值或约定业绩基准部分的20%。

上半年,朱雀录得总营业收入约4.53亿元,其中浮动业绩报酬部分占比*约为4.18亿元,净利润2.73亿元。其中,仅“支出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一项就达到9503万元左右,占到上半年净利润的34.8%,按朱雀投资上半年总人数66人计算,人均半年收入就达到了约144万元。

不过,无论是私募还是公募,基金经理的收入都远远高于后台员工。同样,即便都是做研究员,收入情况也是两极分化。

“私募高的很高,低的很低,我知道基本工资是1万块的人很多。最后奖金是看你荐股的好坏与赚钱的程度。这种体制也是大多数私募采用的,导致牛市赚很多钱,熊市比较难熬。”上海一家新成立公募的投资总监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北京一家私募的投资总监温权(化名)也告诉本报记者,投研薪酬采用的是市场化的计算准则,人与人不一样,差距甚至达到十倍。以研究员的年终奖来说,论能力和贡献从10万到近百万都有。“工作两年内的话,一般是20万~30万一年的总薪资。研究员也没那么好做,百里挑一。”他说。

“一个点拿40万美元,年终奖一般就是这个。当然也还要加上平时的base(基本工资)。”上述上海私募研究员告诉记者,平时一般月薪就是发定薪,年末根据考核业绩来发奖金,而重阳投资则是相对另类。

“重阳的模式就是基本工资很高,应届生做研究员的月薪就是2.8万~3万元,*的就更高了,指数级别地上升。所以就不是直接和业绩挂钩,主要是看今年你的表现怎么样,然后决定给你N月的base。”上述上海的私募研究员说。

“一部分私募相对比较现实,就是承包制,挣钱的时候就海挣,不挣的时候就没了。挣了钱就拍屁股走人,因为后面如果是熊市的话就白干了。”温权表示。

“至于公募,一个普通研究员进来也就是2万元,毕业只有1年的话,2万元都拿不到的。在卖方做了两三年后在买方做1年,研究员大概是2.5万的水平。在上海,一般的基金经理是3万~4万的月薪。不包括年终奖。”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资总监向本报记者透露。

晋升考核

百万年终奖显然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比拼在还没毕业时就已经开始。

深圳一家规模超百亿的私募内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去年公司新招投研团队10人,收到简历约2000份,参与首轮面试的人数达到100人。

基金经理这一层面的考核就更为复杂严格。

以上述深圳大型阳光私募为例,基金经理的考核主要有两项:投资研究及对组合收益的贡献——是否大比例超过指数基准。

本报记者了解到,该私募的投研进阶为“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基金经理-投资委员会委员”,一路下来大约需要8~10年,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要3~5年,而公募则相对体系化,几年的基金经理助理之后再往上就是基金经理。

研究员晋升基金经理助理前,有四关要过:做研究写分析报告,去调研写调研报告,还要写一些行业的深度分析及上市公司的深度分析。成为基金经理助理后,除了继续做研究,还要过模拟组合及荐股这两关,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基金经理。

“一个非常严格的考评标准,全部量化后打分,每个季度考评一次,连续两年表现*,考评都不错,就可以上来了。”一位接近该私募的投资人士介绍称。

同时,一些私募投资人士也表示,创业后通常找的团队成员是此前与自己有过合作的同事或熟悉的业内人士。“我现在这两个研究员都是我自己带过的,用着也放心。”温权表示。

不过,在一个固定体系下成长起来的投资经理,对其他体系会有较长的适应过程。“一些研究员要看3年以上的,你用1年的业绩来考核人家也未必合理。”业内人士指出,重阳投资不同于其他私募薪酬制度的一个原因,或许是因为他们对研究员的考核时间周期较长,这种模式也适合长期考核。

“不同的培养体系也有一定的不兼容性。如果体系比较独特,在其体系下成长起来的研究员必须在这个体系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单打独斗的话可能就没有办法做太好。”上述上海私募研究员亦表示。

搭建团队

招了两名研究员后,温权发行了他“奔私”后的第一只产品。

“仓位没敢太高,刚刚开始建好安全垫。”温权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投研团队以其为核心,两名研究员都是此前在公募任职研究总监时的下属。

上半年来,像温权这样“奔私”一度成为基金业潮流,但下半年碰到断崖式下跌行情,公募“奔私”潮趋缓。

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78名基金经理离职,涉及69家基金公司,其中6月份离职的基金经理达51人。7月份至今,离职基金经理数减少为79人。

“团队很重要,要找到合适的团队。我并不想迅速做私募,做得越快可能也死得越快,结局可能不是很好。这是当时没有去私募的一个考虑。”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资总监表示。

一方面,鉴于市场周期波动性的不可避免,私募盈利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管理费受产品设立的节奏、数量和规模影响,与现有产品赎回、清算退出、业绩表现等也相关。而管理规模、业绩表现还受到诸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证券市场监管政策、市场情绪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同时,是不是要“奔私”创业,基金经理们的思量不同。一旦创业,意味着无法像此前那样一心专注于投研,租办公场地、联系发行渠道等都要落到自己身上,搭建团队更是核心。

鉴于不同基金经理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在做初始团队搭建时,基金经理通常围绕核心竞争力来进行,若着眼于未来的建设显得异常重要。

“投资是一辈子的事,今年可能赚了几千万、一个亿,你并不能保证明年不会吐出去。”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资总监表示。

一位此前在公募搭建过团队的私募老总也表示,做公募时着急出成绩,会挖熟手;但创立私募后,考虑的是长期的事业,也不急于第一年就做出好成绩。

阳光私募基金经理核心(阳光私募基金经理核心资产)

投资顾问帮我推荐了阳光私募基金,想问一下阳光私募基金到底是什么?靠谱不?

阳光私募基金主要投资于证券市场的浮动收益类高端理财产品,定期公开披露净值,具有合法性,规范性。阳光私募基金是借助信托公司发行的,*资产管理人管理,经过监管机构备案,资金实现第三方银行托管,有定期业绩报告的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基金,阳光私募基金与一般(即所谓“灰色的”)私募证券基金的区别主要在于规范化,透明化,由于借助信托公司平台发行能保证私募认购者的资金安全。

阳光私募基金通常是指由投资顾问公司作为发起人、投资者作为委托人、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银行作为资金托管人、证券公司作为证券托管人,依据《信托法》发行设立的证券投资类信托集合理财产品。

(1)业绩优异:阳光私募基金长期投资业绩完胜大盘、公募基金及其他股票型理财产品。

(2)追求*回报:私募基金管理人利益和投资者利益是一致的,私募基金固定管理费很少,主要依靠提取20%的业绩报酬生存发展,而超额业绩费是在净值每次创出新高后才可提取的。只有投资者赚到钱,私募才能赚到钱。所以私募基金需要追求*的正收益,对下行风险的控制相对严格。

(3)操作灵活:仓位可在0%-***间灵活调整,牛市可满仓获取全部收益,熊市可空仓规避系统风险,投资策略众多。

(4)精英管理:阳光私募基金的资产管理人,大多经历了中国股市20多年牛熊转换的实战考验,他们有的曾经是公募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有的曾在券商中担任自营部投资经理或*行业研究员,有的曾被任命为管理关系民生的保险资金、社保组合及企业年金,而有的源于民间股神的华丽转身。

姆桑财富你的高端私人财富管理

私募基金经理的阳光私募基金经理

中国非结构化阳光私募基金经理统计小结(截止到2010年)

1. 总共有74位私募基金经理在此次统计中现身,统计的主要内容是这74位基金经理的毕业院校(最终)、所掌基金以及所掌控基金产品中业绩*一只的*收益率与相对收益率。

2. 在74人中,有5位海归基金经理,其中3人今年的业绩并不令人满意,分别为-24.84%,-12.79%以及-10.78%,这3位分别来自Chicago,MIT以及Roosevelt.另外2位基金经理则业绩尚算不错,分别取得了10.36%以及2.81%的年化收益率,他们来自纽约理工以及Stanford。5人中取得业绩*的是来自纽约理工的魏上云,他是组织行为学硕士毕业,而其他4人则是金融学、经济学以及MBA毕业。

3. 在74人中,69位非海归经理的毕业院校统计如下:

北京大学8人,中国人民大学7人,南开大学4人,清华大学2人,五道口2人,中科院1人,哈尔滨工业大学1人,复旦大学8人,中欧国际商学院EMBA5人,南京大学5人,武汉大学4人,上海交大4人,浙江大学3人,西安交大3人,暨南大学2人,厦门大学2人,华南理工2人,中南财经政法2人,香港大学1人,中山大学1人,四川大学1人,西南财经大学1人

4. 所有基金经理所学专业的统计分布:

管理学7%,法学4%,理学4%,生物2%,哲学1%,MBA及EMBA23%,金融学15%,经济学43%,行为学1%

5. 私募中的派系团队:一是李旭利与裴国根,他们曾是人大的同系,由于当年人大校园中的模拟股票交易结识,后来多年后一并组建新重阳私募。二是曾军,邓继军与彭迅,三人均出自武汉大学国际金融系,后一并创办金中和私募。

6. 在69位非海归经理中,依照最终毕业学校而统计的结果来看,校友掌控基金均收益率为正的大学为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以及复旦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