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交银施罗德基金首席基金经理唐倩正式宣布离职。至此,2018年以来,已有108位基金经理离职。
根据当天发布的《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交银施罗德稳健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变更的公告》,唐倩因“个人原因”,于7月28日离任该产品基金经理,且没有转任该公司其他工作岗位,并已按规定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
在此前的7月4日,交银稳健配置基金已增聘了新的基金经理。为交银蓝筹混合基金现任基金经理陈孜铎,陈孜铎管理的交银蓝筹混合2017年的业绩为17.57%。
18年从业经验,管理过2只基金均取得正收益
唐倩此前管理的交银稳健配置基金在2017年取得不俗的业绩,全年投资收益达55.25%,为2017年权益类基金经理女状元。
不过,2018年以来,交银稳健配置基金的表现不及2017年那么突出,截至7月27日的收益为-6.8%,在同类基金中排名中游。
在交银施罗德基金的公司网站上,7月19日发布的关于投研团队的介绍中,唐倩为该公司首席基金经理、交银施罗德稳健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唐倩已有18年证券投资从业经历,华东师范大学金融学硕士。2000年至2004年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分析师;2004年至2006年任中银国际有限公司分析师;2006年至2007年任香港雷曼兄弟证券公司研究员;2007年至2013年于上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部总监、基金经理,其中2011年4月28日至2013年7月8日担任上投摩根成长先锋基金经理。2013年7月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权益部副总经理、首席基金经理。2013年12月12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稳健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唐倩个人资料
在唐倩的公募基金经理生涯中,她管理的两只产品都取得了正收益。分别为,2011年4月到2013年7月期间,上投摩根成长先锋基金获得了14.12%的收益;2013年12月到2018年7月期间,交银稳健配置基金共计获得了112.25%的收益。
唐倩管理的2只基金历史业绩
不过,唐倩在两家基金公司任职期间都只管理了一只基金,这与许多业绩不错的基金经理,管理好几只基金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18年已有108位基金经理离职
关于唐倩离职后的去向,此前业内有传闻称其将转投私募基金公司。
近年来,公募基金经理的离职率始终保持在每年10%左右。仅2018年1月1日至7月28日,已有108位公募基金经理离职。这一数据和2017年同期的97位相比,有小幅提升。
其中,63家基金公司有基金经理离职,工银瑞信基金和光大保德信基金均有5人离职,人数居多。
从基金公司发布的离职原因看,“个人原因”成为大多数基金经理离职最体面的理由。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在较为疲软的市场行情下,业绩不佳或是他们离职的真正原因。
一改牛市期间集体转私的风格,如今基金经理跳槽更多在公募行业内重新选择。如2018年1月从华安基金离职的基金经理牛勇,之后加入了华泰柏瑞基金,并自5月起担任华泰柏瑞盛世中国基金的基金经理。
一些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后,下一站亦是公募基金。比如汇丰晋信基金丘栋荣加盟的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中庚基金,该公司6月初已经获得证监会核准设立,成为年内第三家新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之一。兴全基金副总经理傅鹏博离职后,选择的是与前东证资管董事长陈光明携手创业,筹备设立睿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这可以看出,机制更为灵活的公募基金公司成为*基金经理继“奔私”之后的另一种创业选择。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和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公募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在变更投资经理或者基金经理任职资格时,应当及时向投资人披露信息,并在指定媒介上公告。而对于专户投资经理,相关监管规定并没有规定需要进行公告。
但是,为了保证投资人的知情权和合法权益,一些私募基金管理人会在进行投资经理的变更时,主动向投资人进行通知和披露,以展示其透明度和诚信度。这种做法也有助于建立投资人与管理人之间的互信关系,并提升私募基金的市场形象和认可度。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不能因为近两年不如人意的业绩而否定封闭式基金的价值,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注重把握发行时点以及控制净值波动,能更有效地通过封闭式基金这种方式引导基民长期投资,从而解决赚钱痛点
近日,一则明星基金经理的离任公告引发关注。11月18日,工银瑞信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基金经理袁芳因工作调整而离任。离职之前,袁芳管理的1只3年持有期封闭式基金成立以来净值跌幅超过30%。
近年来,带有封闭期的公私募基金规模激增,但相当一部分产品业绩表现不如人意。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2019年以来成立的中长期(封闭期不低于2年)封闭式私募基金有90只,今年以来获得正收益的基金占比不足两成,近30只基金回撤幅度超30%。另外,对比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公募基金并没有实现明显的超额收益。
一直以来,“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被市场广为诟病。各类统计结果也显示,基民持有基金时间的长度与获取正收益的概率成正比。那么,封闭式基金真能以明显的超额收益为投资者解决赚钱痛点吗?基金经理在产品封闭期内离职,投资者又该何去何从?
窘境:封闭式基金表现不如人意
投资者对封闭式基金中途更换基金经理的现象一直较为关注。
据好买基金数据统计,目前市场上2年封闭期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出现过基金经理变更的产品共有24只,占比14.72%。
具体来看,2年封闭期的产品共有78只,出现过基金经理变更的产品有12只,占比15.38%;3年封闭期的产品有83只,出现过基金经理变更的产品有10只,占比12.05%;2只5年封闭期产品均出现过基金经理变更,占比***。其中,2018年11月成立、封闭期长达5年的东方红恒元5年定开灵活配置混合,原基金经理林鹏在产品成立一年半后离职,交由王延飞继续管理。
除了频繁更换基金经理,封闭式基金的业绩表现也不如预期。在基金宣传材料里,很多投资者可以看到基金公司这样介绍封闭式基金的优点:由于封闭期间不会受到申赎冲击,基金经理无需追逐短期利益,可以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公司基本面研究上,从而进行长期价值投资。
不过,比较同一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封闭式基金和普通开放式基金的收益,可以发现,很多普通开放式基金在封闭期基金的持有期内,业绩表现均超过封闭期基金。因此,从业绩表现上来看,封闭式基金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前两年掀起发行小高潮的中长期封闭式私募基金,业绩表现也颇为尴尬。
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初始封闭期在24个月以上并有业绩记录的私募基金共计122只,其中2019年以来发行的产品多达90只。从业绩表现来看,90只中长封闭期产品今年以来整体回撤21.89%,其中回撤超30%的产品有27只,正收益占比仅为12.3%。
另外,拉长时间来看,2019年以来成立的90只中长期封闭式基金,截至10月底,成立以来平均收益率不足6%,其中实现正收益的产品只有47只。
公募一哥王亚伟“奔私”两年,公募一姐终于也要“奔私”了。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上月刚刚宣布离职的“公募一姐”王茹远,已经在11月3日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PE)公司。此前,一篇题为《王茹远这么说》的文章在网上流传,据说是王茹远的离职宣言。文中感慨“这几年公募做不过私募、私募做不过游资,因为公募以前拥有的平台优势和信息优势已经没有了。”
人物简介
王茹远,硕士研究生,2007年12月至2011年7月就职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首席分析师。2011年7月加入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核心研究员。后任宝盈核心优势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和宝盈策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公募一姐王茹远离职
王茹远何许人也?原宝盈策略和宝盈核心优势的基金经理,业绩惊人,不仅长期位于同类基金第一梯队,还在2013年以56.39%的净值增长率拿下了混合型基金业绩*,宝盈核心优势和宝盈策略在其管理下,规模均迅速增长,截至三季度末已分别达到41.69亿元和36.28亿元。“公募一姐”之名当之无愧。
10月17日,宝盈基金公司发布了两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曾被业界冠以“公募一姐”的明星基金经理王茹远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正式卸任基金经理职务并离职,其管理的宝盈策略和宝盈核心优势两只基金将分别由彭敢和张小仁接任。
公开资料显示,宝盈核心优势在王茹远的接管下“起死回生”。2013年以前,这只基金曾经连续三年亏损,三年中排名均在同类基金排名后三分之一的位置。而王茹远的接管让这只基金打了一个漂亮的逆袭战。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王茹远在2012年度下半年开始管理宝盈核心优势,在她管理这只基金的完整年度2013年度中,该基金一转颓势,由长期亏损转变成盈利56.37%,一举夺下2013年度混合型基金收益*,得到了份额持有人的肯定。
截至10月20日,宝盈核心优势混合A今年以来实现39.65%的收益,仍坚守在混合型基金收益*的位子。宝盈核心优势混合C也以38.13%的收益在240只同类基金中排在第3位。而王茹远管理的股票型基金宝盈策略增长同样战绩*,今年以来上涨37.75%,在611只同类基金中排在第10位。
王茹远下一站去哪儿?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她已经在11月3日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PE)公司,新公司名称为“上海宏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显示,法定代表人为王茹远,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国内合资),经营范围为:投资咨询;商务信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金融信息咨询等。
同昔日的公募一哥王亚伟离职奔私相比,一姐的动作可谓神速。10月17日宣布离职,仅仅17天后就注册成立新公司。资料显示,2012年5月初离职的王亚伟,当年9月28日注册成立新公司深圳千合资本,并在当年12月底发行私募产品“外贸信托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投资圈某*人士表示,从现在回过头看,王亚伟发行产品时点选择*。尽管王亚伟的产品2013年业绩表现让市场略显失望,但从2012年底起步的结构性牛市行情,总体还是让其产品表现优异,据了解,其产品*净值已经超过1.8元,“从王茹远成立私募基金(PE)的速度看,表明她非常看好当下的市场,估计会很快发行自己的私募产品。”
据接近王茹远的某业内人士表示,王茹远认为市场前段时间持续上涨,当前投资要更加谨慎一些,尤其是每年四季度都是资金兑现阶段,这会导致市场震荡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样意味着存在入市布局的良好时机,“考虑到四季度末市场将转向高送转以及业绩行情,在此时买入具有高转送的优质品种将会在下一阶段获得优势。”
王茹远私募公司名称曝光
离职宣言感慨公募限制过多
*的基金经理去欲已决,王茹远奔私似乎已并不让人意外。日前一篇以《王茹远这么说》为题的文章在坊间流传,据说即是王茹远的离职宣言。
文中王茹远不仅回忆了在宝盈的奋斗岁月,感谢“宝盈每个人默默的付出,燃烧了自己,把光芒都给了我”,还“祝愿大家都能享受到这样十年一遇的大行情”。
不过,在深情告白之外,公募一姐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传统的调研方式、内部报告、答辩、入池、买卖约束等都不能适应新的变化,大家看到的结果可能是越是流程严谨的大基金,投资业绩越赶不上趟。
这几年公募做不过私募、私募做不过游资,因为公募以前拥有的平台优势和信息优势已经没有了,而繁文缛节的流程成了提升投资业绩的桎梏。”王茹远如是说,而公募基金对投资的桎梏又岂止这些。
四方面限制
公募基金难留人心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虽然不时出现业绩*、具有特色的产品,但公募权益类基金的规模,长期没有明显的变化,公募基金*人才奔私的消息也不绝于耳,这体现出公募基金无论对投资者还是*人才的吸引力都在下降。公募基金现在在投资限制、业绩考核、利益统一、产品创新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限制。
投资限制方面,公募基金的限制还较多,尽管近年来基金通过大量发行灵活配置型基金来尽可能规避底仓等限制,但内部层层制约、繁琐的流程等,还是令许多基金感到备受限制,这点不仅“公募一姐”王茹远运行提醒,前“公募一哥”王亚伟在离职时也有所提及,可见他们对公募基金限制感触之深。
在业绩考核方面,公募基金长期使用相对排名考核,并不利于激发基金经理获取*收益、控制下行风险意识。在利益统一方面,基金经理的利益、基金公司的利益、基民的利益如何统一,是个老大难问题,如何统一,现在还没有很好的方法。产品创新方面,公募基金已经落后于私募,如市场中性产品早已在私募中全面开花,公募才在去年底姗姗来迟地发行了第一只市场中性产品。
不过,不少公募基金也在运行有益的尝试,如中欧基金的股权激励,长盛基金的*收益考核试点,天弘、嘉实的产品创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