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是指德国的经济现状。德国是经济极为发达的国家。以美元汇率计算的话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德国也是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出口对德国经济有着重大影响。
1、 金融体系(financial system)是一个经济体中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是金融资产、金融中介、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系统等各金融要素构成的综合体。
2、金融系统是家庭、公司和政府为执行其金融决策而使用的一套市场和中介机构,包括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的市场,还包括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中介机构。资金通过金融系统从资金盈余方流向资金短缺方。
3、金融体系是在经济体中流动的不同金融工具、基本构架、市场和制度等一系列,集合起来为实现资金融通功能而组成的有机系统。金融体系主要由金融调控体系、金融企业体系、金融市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环境体系五个方面构成。
1、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始建立,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最终确立,建立了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2、西方经济学在19世纪传入中、日两国。日本的神田孝平最先把economics译为“经济学”,中国的严复则译为“生计学”。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已逐渐成为各门类经济学科的总称,具有经济科学的含义。
3、演变形式如下:西方经济学说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的发展后,逐步演变为现代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我们一般通称为西方经济学,直接来源于马歇尔创立的微观理论和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理论。
4、现代金融业是从11世纪之后慢慢发展起来的,起源是从一个叫“圣殿骑士团”的机构开始的。中世纪时,欧洲基督教的地盘被伊斯兰教占领了。
5、斯密对经济学的发展贡献很大,萨伊等人致力于分离斯密中的庸俗成分,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庸俗的经济学体系,即现在的西方经济学体系。
一,市场主导优点是:可以直接融资,且配置效率高。缺点是要求该区市场的证券化程度要高,流动性要好。银行主导优点是:银企关系非常密切,银行可以直接从根本上控制企业命脉。缺点:是间接融资,资源配置的效率低。
一是以英美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二是以法德日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美国,银行资产对GDP的比重为53%,只有德国的三分之一;相反,美国的股票市值对GDP的比重为82%,大约比德国高三倍。
一是以英、美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二是以法、德、日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 在美国,银行资产占GDP的比重为53%;美国的股票市值占GDP的比重为82%,大约比德国高3倍。
市场主导型模式 市场主导型模式,又称民营模式。这种社会信用体系模式的特征是征信机构以营利为目的,收集、加工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为信用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独立的第三方服务。
因而,总的来看,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比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在金融效率、风险配置及兼顾公平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型产业。也正是因为如此,不同的金融体系也就导致了不同的产业结构。
市场主导者是指在相关产品的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企业。是市场竞争的先导者,也是其他企业挑战、效仿或者回避的对象。
一,市场主导优点是:可以直接融资,且配置效率高。缺点是要求该区市场的证券化程度要高,流动性要好。银行主导优点是:银企关系非常密切,银行可以直接从根本上控制企业命脉。缺点:是间接融资,资源配置的效率低。
因为与具有较发达金融系统——或属于银行主导型类别或属于市场主导型类别相比,非常不发达的金融系统彼此之间有更多的共性。
目前世界金融体系主要表现为:一是以英美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二是以法德日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