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接受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更加多元化的养老金融产品能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并引导形成长期、理性的投资理念。
较2020年增长01%;到2020年,老人的抚养率将达到21%,增长4%。在未来,老年人数量的增长将会促进我国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
国内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有医养结合,打造中国养老新模式;强调社区、居家养老;智慧养老是大趋势;从生存所需到精神所需:老年旅游、心理精神。
人民群众养老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这就意味着养老金融产品在风险和收益上必然要存在差异性。本次上新推出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显然更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客户群体。
根据前瞻分析,智能养老的服务链上游有物联网、云服务等先进技术供应;智能设备的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供应,以及护工培训和养老金融等服务;其中先进技术和智能设备核心零部件供应是智能养老主要区别于传统养老的部分。
第三支柱是个人自愿购买的各类养老金融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以第一支柱为主体、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但与此同时,我国养老金融的发展仍然需要接受一系列挑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步加剧,截止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0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11%,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0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16%。
1、在我国一些特定的银行和城市会实行养老储蓄的试点工作。想要满足多样化的养老,首要的就是要让老人们手上有钱,要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丰富第3支柱的金融养老产品,例如养老保险之类的。
2、为了推动养老金融方面的改革工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养老需求,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共同启动了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根据相关信息来看,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不仅将会在成都、西安、合肥、广州、青岛进行,而且期限为一年。
3、有何现实意义和作用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确定进行特定养老储蓄试点,要为深入推进养老金融改革工作,丰富多彩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提供,进一步达到广大群众多元化养老需求。
4、为持续推进养老金融改革工作,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供给,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决定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
首先是鼓励非国有住房租赁主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合理分担疫情造成的损失。非国有房屋出租人减免租金,同样享受上述优惠政策。有条件的,要采取有效措施,支持非国有房屋出租人减免租金。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表示,亟需采取有力措施纾困扶持,帮扶养老托育服务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为行业保存有生力量。
我个人的觉得,这意味着养老托育服务业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