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高质量发展,本质上就是质量和效益替代规模与增速。构建高质量金融体系,必须坚持质量优先,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现代金融体系。目前,我国已具备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
1、金融业从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四个方面更好适应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就是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我国迈向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
2、可持续性:经济高质量发展应该具备可持续性,即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也要兼顾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平衡等方面的需求。这需要通过推进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等措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3、一是要树立高质量的认知观念。经济工作要高内涵发展,金融工作更要高内涵发展。
4、稳定性与协同性,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手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不断拓展和深化,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撑。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要重点突出、内外并举,这是高质量发展必备的金融环境。
5、高质量发展的六大内涵有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经济发展要持续健康,而无需追求过高速度,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6、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包括: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市场开放、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等。
1、周亮明确提出下列四方面:一是勤奋提升服务中国实体经济的质效,想方设法减少公司的资金成本,探寻应急贷款和紧急股权融资的体制,促进金融系统2020年向各种公司有效让价5万亿人民币。
2、三是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不仅增加了机构、业务、产品等金融要素的供给,也促进了金融业的制度供给和规则完善,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能力。
3、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选择。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要立足大局、抓住根本,看清长期趋势、遵循经济规律,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