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0、MMM3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指标。M1反映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1、m2指的是广义货币供应量。我国现阶段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了三个层次,分别是m0,m1和m2。
2、M2(广义货币),是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具体反映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和潜在购买力。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3、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通常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
4、第 三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即M2 = M1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的固定性质存款+信托存款+其他存款。它反映了经济中的实际购买力;M2不仅反映了真实的购买力,也反映了潜在的购买力。
5、m2意思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通常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
代表的意义不同: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
其中,M1 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流动性较强;M2 是广义货币量,M2与M1,的差额是准货币,流动性较弱;M3 是考虑到金融创新的现状而设立的,暂未测算。
M0、MMM3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指标。M1反映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一是流通中现金M0,即在银行体系外流通的现金;二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即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包括M1和储蓄存款、货币合作社基金、外汇储备等其他金融资产。M3是货币供应量的一个经济学概念,与M2相对应,没有官方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