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介绍儿童版中国经济概况有哪些 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头三十年,实行苏联式计划经济,虽在特定行业有所发展,但相对于欧美日战后经济黄金时期及亚洲四小龙自70年代的经济腾飞,实际上中国经济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更加拉大。
3、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后,又陆续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河北、广西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
4、中国经济发展走势稳中有进,整体向好。从供给看,稳健提升,农业保持平稳,工业增长加快,服务业强势复苏,住宿和餐饮同比增长1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3%。
5、年中国人均收入接近8000国际元,2012年达到9000国际元左右,2013年预计接近10000国际元[6]。如果今后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速,2014年最迟2015年就可达到11000国际元水平这个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回落“点”。
6、从国际比较看,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2%,远高于美国2%、日本1.3%、欧盟1.3%的经济增速,也高于新兴经济体中表现较好的印度5%的经济增速。
新中国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年到1956年,叫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56年到1966年,叫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第三个阶段是从1966年到1976年,叫做“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第一阶段,恢复发展时期的经济(1949~1957年)。
第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农村改革成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
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1953年~1958年,这段时期主要是一五计划。严重失误时期(1958~1976)。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
③民族资本主义工业: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兴起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它是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日益冲击着封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棉纺织业发展尤其突出。
新中国建立后,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民族资本又获得一次大发展。1953~1956年,我国完成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第一阶段:艰难起步。时间:19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后)原因: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导致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第二阶段:初步发展。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经济模式的核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外延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来实现经济增长。内涵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高和结构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
简单地说,就是指令型经济。计划经济的主体是政府,由政府按事先制定的计划,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的方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都是由政府计划所决定的。
1、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奠定实体经济发展基石。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发展,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
2、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二;完成全面脱贫总目标等等。
3、近十年我国经济发展成果如下: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随着“台阶”的不断攀升,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持续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与日俱增。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