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流入大量外资抄底,场外基金进入底部的意愿增强,三大A股指数整体上扬,板块走势呈现大势所趋,北向资金净流入459亿元。
1、本周,北上资金再度巨额净买入485亿元,为历史第2大周净买入。 历史上总共有4次周净买入超400亿元,本月就占2次。分市场看,深股通净买入240亿元,创历史新高;沪股通净买入245亿元,为历史第6大周净买入。
2、这4只个股巴菲特分外看中!巴菲特的身家有九成多是来源于伯克希尔,但他本人此外持有少许别的企业的股权,包含富国银行、美国合众银行、房托SRG及IBM。
3、由于当前在A股市场上采用的是T+1交易规则,也就是投资者当天买入股票后,当天不能卖出,只有等到第二个交易日才能够卖出,这就导致如果投资者在早盘买入了股票,由于当天不能卖出,在买入股票当天可交易时间内面临着大幅下跌被套的风险。
4、资金方面,两市全天成交13441亿,为连续第15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涨停90家,跌停5家,将近3000家个股上涨。北上资金净买入42亿,沪股通买入17亿,深股通买入25亿,外资连续2天净买入。
因此,从“巴菲特指标”的角度看,A股确实又进入到了一个大底的阶段,至少是底部的左半侧。
巴菲特指标是巴菲特在2001年提出的一个判断股票市场整体贵贱的方法。放在A股,我们可以用市值/GDP来估算。大多数时候,算出来的数据,在60%-150%之间。熊市的时候会低一些。
证券化率又叫巴菲特指标,从名字看就知道是巴菲特提出的。具体是什么意思呢!用公式表示为:证券化率=股票总市值÷GDP(股票总市值一般指A股所有上市公司市值之和,GDP采用上一年度的GDP)。
中证全指中证全指,由全部A股股票中剔除ST、*ST股票,以及上市时间不足3个月等股票后的剩余 股票构成样本股,具有较高的市场代表性。股债比股债比,其实就是判断股市和债市哪个更具有投资价值而已。
这个指标就是指美国股市总市值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巴菲特指标 = 总市值 / GNP(国民生产总值)总市值就是一个国家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之和,GNP就是gross national produce。
在这种环境下,我建议大家不要跳进去捞底,抓反弹或追涨,特别是不要用账户所有资金做这种操作。深链财经:衡量股市的估值,有一个著名的巴菲特指标,即股市总市值和GDP的比值,指数在75%~90%为合理的区间,超过120%则为股市遭到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