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瓴资本专注于公共和私人股权投资,包括新兴科技、互联网、医疗保健、消费品、金融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公司管理的投资资金规模超过200亿美元,已成功投资并运作了多个知名公司,如小米、京东、滴滴出行、优步、Airbnb等。
于是, 32岁的张磊拿着耶鲁导师的3千万美元戎马归来,创立了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 )。高瓴资本,字面上取“高屋建瓴”之意,一出道气势就有了。
张磊1972年出生于河南驻马店市,1990年以河南省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是典型的小城里考出的状元。张磊还有一个同一所中学的师兄:施一公。人大高材生张磊,后来到耶鲁大学留学。
张磊 于1972年出生于河南驻马店市,1990年,张磊以驻马店地区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 1998年赴美国耶鲁大学求学,后获得耶鲁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及国际关系硕士学位。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给了我很多启发。张磊,河南驻马店人,高中前非常普通,甚至连小升初都差点落榜。然后,他就开挂了。先是成了高考状元,上了人大金融系。然后出国留学,去了耶鲁,又回国创业。
近期,读完高瓴资本张磊的著作《价值》,书中的观点实有收获。作者以创业者、投资人的角色著述,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以长期主义和研究驱动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坚定地“重仓中国”,支持实体经济,助力产业创新。
真正的投资,有且只有一条标准,那就是是否在创造真正的价值,这个价值是否有益于社会的整体繁荣。 每次危机出现,都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压力测试和投资复盘的机会,而最终是价值观决定了你将如何应对和自处。
近期阅读了张磊的《价值:我对投资的思考》一书,虽然自己不是风投、私募、股票等投资圈从业人员,但阅读此书,还是颇有一些收获。
张磊为了体验生活,高中时候还去工地打工搬砖一个月。丰富的生活经历让张磊很早就明白了价值投资必须理解真实的生活生产场景,这样才能掌握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其实个人认为,张磊选择投资格力并不一定代表着美的不行、格力完美,而是格力目前的状况、未来的改革可能性等更符合高瓴的投资逻辑。
以基金规模而论,软银愿景基金是全球第一,高瓴则已经做到了亚洲第一,张磊当仁不让是中国最接近孙正义的人,规模是超级基金不得不面对的“诅咒”。当然,除了规模这个点之外,高瓴和软银并没其他共同点。
就像张磊创业,一路走来,投资了800多家企业,帮助了很多创业者、企业家成就事业。这些人中的一些人,又会反过来做张磊的出资人,把资金放心地交给高瓴管理。正是这种长期的、正向的互动,造就了张磊今天引人瞩目的成绩。
年,从耶鲁归国的张磊,创立了高瓴资本。坚持“重仓中国”,从0做到5000亿,年化收益高达39%,个人身价更是达到百亿。投资人接触最多的,就是创业者。
第三个原因是格力自身的问题。格力目前在产品上主要营收都来自空调,在其他品类方面发展不如人意,另外格力目前营收都来自中国,海外营收占比太少,也是一个问题。当然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