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①市盈率法:是以公司股票的市盈率为依据确定发行价格的方法。基本公式:发行价格=每股净收益×发行市盈率,市盈率法的关键是根据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发行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发行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及其成长性确定发行市盈率。
1、新上市的公司最多可以发行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5%以上。
2、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一千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一千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
3、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股本总额超过4亿元的,公开发行的比例为10%以上。
1、初次公开发行价格(IPO)是指一家公司开始向公众出售股票的初始价格。这个价格不仅仅是公司的估值,还包括其他因素如市场需求和公司前景等因素。
2、价格不一样。IPO价格和上市首日价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发行价,就是新股的发行的时候,股民申购时的价格。该价格是上市的时候由发行单位根据公司的资产情况和参照市场上同类公司的市场价而决定的价格。
3、新股上市第一天开盘价不是发行价,新股的开盘价由发行价来确定,但是不等于发行价。发行价是由承销银团和发行人根据市场情况协商定出,而开盘价是在集合竞价阶段产生的,采用成交额最大原则来确定开盘价。
发行时计算是按照总股本来计算的,操作上是按照流通股本计算的。发行股本不能低于总量的25%,而流通的股本却可能只占发行股本的1%到80%,要分清楚来,别混浊了。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公司上市时,发行量由总股本来定,总股本小于4亿的,上市后社会公众股占总股本比例要大于等于25%;总股本大于4亿的,上市后社会公众股占总股本比例要大于10%。根据目前发行的默认规律,发行量最好是25%和10%。
IPO存量发行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种主要情况:一是在发行新股的同时老股东直接出售一部分存量股份;二是在发行新股的同时发行人授予承销商超额配售权,存量股份作为超额配售权的股份来源。
这些股份被认为是“自由交易”的,从而使得这家企业达到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要求条件。 大多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对上市公司在拥有最少自由交易股票数量的股东人数方面有着硬性规定。
我国创业板市场与现有主板市场在制度和规则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如认知不到位,可能给投资者造成投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 创业板市场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的条件与主板市场存在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