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王海慜每经编辑:吴*
过去的2020年是不折不扣的投行大年。数据显示,2020年,A股市场IPO承销额同比增长86.55%,而这也直接带动了券商投行业务的收入增长。
在2020年同期低基数效应下,今年1月市场权益类融资规模同比增长。据Choice数据显示,今年1月,权益类市场(IPO 增发 配股)募资金额为1312亿元,同比增长30.9%。
具体而言,去年同期没有权益承销业务的国信证券以及排名较后的中泰证券冲入“三甲”,相比之下,去年同期排名行业第二的中金公司因为IPO业务同比大缩水却掉出了行业前10。
国信证券、中泰证券跻身“三甲”据Choice数据统计,今年1月市场权益类融资规模同比增长。Choice数据显示,今年1月,权益类市场(IPO 增发 配股)募资金额为1312亿元,同比增长30.9%。
有分析认为,今年1月市场权益类融资规模能实现同比较大幅度的增长与去年同期的基数相对较低有一定关联,首先去年春节在1月,而今年在2月,另外去年同期的疫情对市场的影响也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来,也有更多的券商完成了一定数量的权益类承销业务。据统计,今年1月,有权益类承销业务的券商共有34家,而去年同期只有21家。
具体而言,中信证券今年1月在*、再融资领域都有斩获,以21.28亿元的权益类融资金额排名行业第一。
去年同期没有权益承销业务的国信证券以及排名较后的中泰证券在今年1月冲入“三甲”,其中中泰证券主要依靠的是增发业务,在*业务上并没有收获。
除此之外,排名4~10位的券商分别为华泰联合、中信建投、国泰君安、海通证券、高盛高华、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招商证券。
相比之下,去年同期排名行业第二的中金公司却掉出了行业前10。
中金公司1月IPO业务大缩水在含金量更高的IPO业务上,今年1月,共有19家券商完成了IPO承销业务,而去年同期为14家。
今年1月,IPO承销规模排名前5的券商分别为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华泰联合;而去年1月,行业排名前5的券商分别为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国金证券、招商证券。其中海通证券去年1月尚没有IPO承销业务,而今年1月IPO承销业务规模高达48.3亿元,排名行业第二。
另一方面,去年IPO承销业务排名行业第一的中金公司,今年1月业务规模大幅缩水。据Choice数据统计,今年1月,中金公司IPO承销业务规模为5.59亿元,同比下滑96%。究其原因为,去年1月中金公司作为联席主承销商完成了京沪高铁的IPO,而京沪高铁的*融资规模高达307亿元,而今年1月则没有这样的巨型项目,此外去年1月,中金公司还完成了2单融资规模均接近20亿元的科创板IPO项目。而今年1月,中金公司仅完成了1单IPO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此前投行业务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券商在今年1月也有IPO业务进账,例如,东北证券、信达证券、五矿证券、华龙证券在今年1月均完成了1单IPO业务。而去年全年,东北证券、五矿证券都没有完成1单IPO业务。
券商投行业务趋于增长2020年是不折不扣的投行大年。数据显示,2020年,A股市场IPO承销额同比增长86.55%,而这也带动了券商投行业务的收入增长。
近期,各A股券商相继发布了2020年业绩预告,多数券商发布了2020年业绩“喜报”,其中有部分券商在业绩预告中明确将投行业务的增长与2020年全年业绩的增长相挂钩。
例如,1月29日晚间,兴业证券发布了2020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亿元至4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0%至130%。对于此次业绩预增的主因,兴业证券表示,归功于资产管理业务(含基金管理)、投资银行业务、经纪业务和自营投资业务均取得快速增长。
申万宏源非银金融团队预计,2020年兴业证券投行收入预计同比增长8成,2020年公司IPO市占率比2019年提升了1.3个百分点。
同日,山西证券发布的2020年业绩预告也表示,2020年报告期内,公司证券自营业务、证券经纪业务及投资银行业务较上年同期均实现增长。
近日,瑞银证券非银行业团队发布报告称,通过中外证券行业对比,未来中国证券行业的机会将体现在7大领域,其中*的就是投行业务。
瑞银证券非银行业分析曹海峰指出,高收入国家直接融资比例(股权融资/(股权融资 银行贷款))在近十年间呈上升趋势,目前大致处于35%~45%之间。中等收入国家近十年保持平稳。而我国直接投资比重在20%~30%之间偏低。2019年以来,监管多次提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并列出了具体措施,包括在股权融资方面,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进一步优化再融资、并购重组、减持、分拆上市等制度,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在债券融资方面,积极推进交易所市场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品种创新,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准入和信息披露标准的统一,促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这些因素都将有助于推动国内券商的投行业务持续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