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证券市场最为引人瞩目的是三件事:一个是A股市场和中国概念股大跌暴跌;二是我国深沪两市证券账户突破了2亿大关,比两年前整整增加了一个中等国家的全民数量。三是注册制下的新股发行,连续不断地出现开盘即日破发。甚至有人怀疑,这是不是注册制发行这一形式的常态?
我们必须充分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我国的股票市场是世界上公认的融资最为庞大的市场,同时也是给二级市场投资者回报最为吝啬的市场。难言是不是财富收割机,但确实持续十五年指数还在大跌后的半山腰逗留了许久许久,一副羞涩憨憨状态。而我们断言的那些发展前景远远不如我们的国家股市,早已经把十五年前金融危机的低点突破得无法回首,因为超出的实在太多太多。
我专门研究资本证券市场,也是在十五年前出版过专门研究中国股市的专著。很荣幸却也很无奈预测对了我们股市的发展轨迹。到今天,我还是继续着这份执着。因此,很自然想到利用网络平台,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到底需要怎么样给2亿多个投资者或者说由投资者关系到的亿万个家庭建立一个能够至少有回报哪怕是类似于银行利息般的回报的市场?
第一,切实正视存在的问题。股票市场连续多年的萎靡不振,锁定了大量历时很久的资金。纵观中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联程度和相互影响,其双向互动提升的重要纽带和核心价值关系尚未有效建立,甚至不时反映出彼此逆向背离的负面反馈效应。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的高度散户化,充分说明股市的持续暴跌,是锁定了广大基层老百姓的现金的流通量,扩大消费刺激内需成为了一句空话。基本消费是真正带动全民消费的根基。离开广大中下阶层的群体性提升消费能力水平是根本。而*流动性的股市,动辄无情蒸发十多万亿投资者财富,更加令金融生态的有效循环形成断流。个人投资者占*地位的中国证券市场,屡屡以暴跌方式将巨额财富化于无形,更对资金长期套牢锁定,千万个家庭的财富被迫不断缩水。由此,最能够提振内需扩大消费效能的群体被彻底遏制,如果消费缺少内生力量的驱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愿望自然落空。至少,驱动双循环经济发展缺少了一支能量不少的内生动力。而且,股市对经济的负面效应还在继续扩大。中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联程度和相互影响,不仅没有形成共有的正向提升核心价值纽带关系,相反,股市和经济之间形成举世罕见的严重背离,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更是无从谈起。股市暴跌对资金的沉淀、套牢和锁定,加剧了我国金融生态的畸形发展。
第二,要采取具体行动支持和呵护投资者。无论面临何种艰难困境,中国依然是世界公认的能够带动全球增长的最有力引擎,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保有庞大资金量,国际战略资本坚定看好中国市场。而动力的重要核心大多就是已经成功登录在中国股市的企业群体。为了中国证券市场有一个坚实平等的制度基础和蓬勃发展的未来,我们必须从国家战略、国民发展、产业升级、全球竞争等诸多层次和角度,深入思考和掌握中国证券市场的建设、发展、壮大、融资的战略举措,全方位、多层次启动一个新兴大国前行过程中必须拥有和依靠的证券市场健康成长的世纪工程。尤其在全球普遍预期今后若干年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当潜心钻研中国资本市场的百年发展大计,从根本上加强涉及证券市场发展的各个环节的基础建设,尤其是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建立健全资本市场的信誉功能体系,千方百计提高中国证券市场的主体上市公司的规范程度与成熟程度,让证券市场和实体经济形成共同开创中国资本市场新局面的有效合力,切实形成同各方利益正向相关的股权结构、运行机制和市场体制,充分具备“效率、效益、公平、公开”的交易基础,切实具备强大有效的抗震能力,从根本上让投资者分享在置身和抗击风险后的成果回报。
第三,尽快建立健全维稳机制。在我国证券市场,一直有不少呼吁建立我们自己维稳机制的声音。但从来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其实,对我们这样一个市场,动辄就一泻千里,建立这样的相关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世界主要股市危机警示我们,一旦作为股市发展基石的公司业绩和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一定逆转,股市必然由投资市场演变为完全的投机市场。必将在下一波投机者的操纵下出现*夸大的巨幅下跌,从而引发股灾。而隐含在这些表象背后的真正元凶,不是经济衰退便是经济危机。因为,毕竟经济周期的变化是经济生活中影响*、最为持久、也最为深刻的因素。但股市往往在人为恶意推动下,对经济周期运行作出夸大、超前作出负面反馈,加深宏观经济的恶化趋势。这也正是大多数股灾都出现在经济危机漩涡形成之前就彰显出加剧经济衰退导火线的引力作用。这正是在市场遭遇外部突发性和逆转性事件尤其是金融危机时股市最易演变为财富蒸发场所的原因所在。特别是当前全球经济依然熊途弥漫,不断增多的外部突发性事件随时会加深危机程度,股票市场更会体现表达经济基本面恶化的发泄敞口角色,加重投资者财富蒸发损失。注重保护投资者利益显得更加迫切和重大。暴涨暴跌的股市必然严重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和全民的心态以及消费,而始终处于追涨杀跌悲情气氛之中的市场必然蚕食投资者原有的财富。如何让投资者掌握按照自己意愿进行结构调整和回避风险的主动性是考验我们智慧的重要门槛。中国资本市场总是要成为全球性市场。倘若一国的资本市场充斥着大量无视规则、恶意欺诈、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虚假传播、买空卖空、恶性透支的道德风险,股灾就会反复交替出现。
第四,从根本上切实转变圈钱游戏规则,坚持走以质取胜的发展路径。研判中国股市能够得出如下结论:发审制度出偏,市场监管乏力,导致高速扩容、盲目圈钱、造假泛滥、过度投机成为股市一蹶不振的关键原因。股市因此和经济之间形成世所罕见的严重背离,难以起到晴雨表的作用。必须要深刻总结自身近乎崩盘的危机教训,更要虚心借鉴成熟市场的宝贵经验,切实从国家战略、产业升级、投资回报、全球竞争等诸多层次和角度,统筹规划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相互支持、共同繁荣、实现双赢的方针战略,有效形成同各方利益正向相关的股权结构、运行机制和市场体制。相信通过我们忠实履行职责,鼎力革除因政策失当而给市场人为增加系统性风险的沉疴隐患,就完全能够形成深受投资者称道的证券发行审核体系、价值发现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唯有从根本上防范这些系统性风险对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形成的桎梏,才能使中国证券市场真正成为公正、透明、高效、有序的市场,成为能够担负起充分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提升融资比例,积极引导资本流动,维护金融体系安全,提高金融市场效率,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等重要使命的市场。这是新世纪全面实现富国强民战略赋予我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神圣使命,时不我待。
第五,严厉杜绝反复不断出现行政干预的套路,潜心培育投资者敢于主动放眼长远的投资思维和决心。我们郑重作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决策,积极号召要树立长期投资理念,而残酷的现实却导致了这些长期持有者成为了巨大亏损的最终承载者。尤其是中国股市存在的诸多弱化特征更加容易引起风吹草动的过度敏感症状和被境外投行惯用的洗劫财富外手段左右,强化监管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事实是,我们所谓的每一次救市,名义上让股市休养生息,但是,毫无例外的是,接踵而至的必然是更加猛烈的突击发行。这已经成为了最奇特的怪圈。这与我国股市本身带有根深蒂固的制度性缺陷密不可分。运行机制缺失,行政干预过多,政策调整频繁,监管职能错位,内幕交易泛滥,投资价值萎缩,投机之风盛行等诸多弊端,导致证券市场难以起到中国经济晴雨表的作用。特别是实体经济对资本市场的关注更多放在筹措资金方面,重上市、轻转制、重筹资、轻回报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观,不少企业放任自身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又进一步导致证券市场不时呈现出暴涨暴跌的病态运行态势,使得中国股市成为世界上波动性*的市场。
作为新兴市场的中国股市,既要深刻总结自身屡屡近乎崩陷的危机教训,也要纵观世界证券市场发生的一系列股市风险,从中切实得到自我救赎和前行的启示。唯有构建中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两者之间双赢格局,才能保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有效契合,切实形成推动国家高效优质实施重大战略的有效合力,充分具备创造财富提升价值的动能、有效集聚善于竞争敢于竞争的潜能,不断增强全民分享改革成果获取财产性收入的效能,才能判定中国资本市场真正具备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内在活力和重要力量。我们必须从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多年摸着石头过河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曲折历程中经受的深刻教训,切忌人为臆断,扭曲市场规律,动摇投资者信心,削弱市场发展的基础。相信通过我们忠实履行职责,鼎力革除因政策失当而给市场人为增加系统性风险的疴疾隐患,就完全能够形成深受投资者称道的证券发行审核体系、价值发现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在深入广泛调研、倾听市场反馈、汲取各方智慧的基础上,切实形成科学、规范、公平、合理的发审制度,辅之以强有力的监管措施,为千万个家庭借助这一平台进行财富管理创造良好的运行机制和投资环境。这是新世纪全面实现富国强民战略赋予我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神圣使命,中国证券市场必将实现多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