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皖维高新股票」华夏全球基金公司》,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PTA被摩擦,成反向指标(反省)在不合适的时候做了一笔错单。目前高位震荡,没有做空单。空头思维不变,甲醇多单止盈出局。(小盈大亏)
股票市场:大盘温和放量,站上3200,个股活跃,比亚迪创新高,这是向好信号,本人6月2日强调参与粤桂股份,目前强势涨停(龙1),磷化工全面爆发……
本人强烈看好的中线股票标的:皖维高新(高端复合材料)中盐化工,东方日升
期货:跟踪PTA,有机会出手空单,目前空单没有信号,不做操作
申明:本人只纪录自己的操盘计划和逻辑,不做任何投资建议,以股会友,大家相互交流!祝大家投资愉快,发财!
编者按:
证监会此前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证监发〔2022〕41号,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切实做到行业发展与投资者利益同提升、共进步”。
《意见》提出要“督促基金管理人建立健全覆盖经营管理层和基金经理等核心员工的长期考核机制,将合规风控水平、三年以上长期投资业绩、投资者实际盈利等纳入绩效考核范畴”
划重点:三年以上长期投资业绩、投资者实际盈利等要纳入基金公司管理层和基金经理的绩效考核范畴。
“投资者亏钱、基金公司赚钱”是行业顽疾。国资背景的大型头部基金公司理应率先带头严格遵守国家相关金融法律法规政策。
面包财经【亏损之王】系列将逐一梳理那些运营多年,累计巨额亏损却持续向投资者收取大额管理费的公募基金产品。当投资者巨额亏损的同时,相关基金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是否仍然获取高额薪酬?相关做法是否违规《通知》精神?相关人员薪酬发放是否合规?
本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华夏基金旗下长期巨额亏损的QDII产品。后续将继续对具备类似“投资者亏钱、基金公司赚钱”的产品逐一研究。
作为国内首批QDII基金之一,华夏全球股票(QDII)于成立之际吸引了投资者的狂热认购。然而,顶着爆款基金的光环成立近十五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仅为-2.5%,累计亏损达34.85亿元。
巨额亏损并不影响华夏基金从中获得高额的报酬,自成立以来华夏全球股票(QDII)合计收取管理费用约28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证监会《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强化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的提出,以持有人实际盈利为主、弱化规模排名的长期化考核应成为主流,而部分表现不佳的公募基金“躺赚”基民管理费的格局未来是否也应该改变?
出道即巅峰?十五年规模缩水九成
华夏全球股票(QDII)成立于2007年10月,是国内首批QDII基金之一。募集首日,其认购资金就超过预定规模,初始有效认购户数达183.70万户,最终认购金额达300亿元。
按照投资目标,该基金主要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积极的股票投资,追求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基金资产的稳健、持续增值。然而,顶着国内首批QDII基金的光环成立近十五年,华夏全球股票(QDII)的净值常年处于1元以下,累计亏损达34.85亿元。
截至2022年4月28日,该基金的单位净值仅约0.975元,净值增长率为-2.5%,而同期间其业绩比较基准总回报达77.35%。
图1:华夏全球股票成立以来业绩表现
由于表现不如人意,15年间,华夏全球股票(QDII)资产净值不断减少。截至2022年一季度,基金规模已由发行时的300亿元缩水至22.71亿元。
图2:华夏全球股票(QDII)2007-2021年末资产净值
多名基金经理离任 2021年以来净值下跌近三成
面对业绩压力,华夏全球股票(QDII)多次更换基金经理。成立近15年间,华夏全球股票(QDII)共有5位基金经理,其中周全、杨昌桁、崔强、陈永强均已离任。最新的基金经理为李湘杰,自2016年5月任职后,李湘杰便不断加大对于信息技术行业的配置比例,而基金净值也于2017年首次回归1。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至今,华夏全球股票(QDII)的表现仍然不尽人意。2021年,基金亏损4.85亿元,净值下跌14.62%。
2022年一季报显示,华夏全球股票(QDII)再度下跌12.61%,本期利润亏损超过3亿元。今年4月以来,随着市场持续调整,该基金的净值继续大幅下滑,预计亏损将进一步扩大。
图3:华夏全球股票(QDII)2022年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年初以来涨跌幅
研究重仓持股发现,华夏全球股票(QDII)多次“追涨杀跌”。2021年3月,特斯拉曾一度触底539美元/股,该基金也于2021年一季度减持了超4%的特斯拉股票。2021年中报显示,特斯拉已跌出华夏全球股票(QDII)前十大重仓股名列。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年三季度特斯拉暴涨之际,该基金再度增持特斯拉。根据2021年年报, 特斯拉占基金净值比例达7.55%,已成为该基金第一大持仓股。
与之相似的还有美团,华夏全球股票(QDII)于2021年一季度大幅度加仓股价处于高位的美团,而在其二季度大幅下跌之际又选择减持,基金的投研及择时能力存疑。
累亏超30亿元 豪取28亿元管理费
尽管基金亏损超30亿元,但不影响华夏基金从中获得高额的报酬。年报披露,华夏全球股票(QDII)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1.85%年费率计提管理费,逐日累计至每月月底,按月支付。据统计,15年间华夏全球股票(QDII)管理费用合计为约为28亿元。
图4:2020-2021年华夏全球股票(QDII)管理费用
事实上,基金赚钱、基民亏钱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根据持有华夏基金62.20%股权的中信证券披露的年报,华夏基金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0.15亿元,净利润23.12亿元,其中,2021年华夏基金来自于QDII基金的管理费收入约2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华夏基金旗下18只QDII基金中,仅4只基金近一年回报率为正。
同为首批出海的QDII基金中,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南方全球股票及嘉实海外中国目前也处于亏损状态。值得关注的是,四只基金15年间均赚取了超20亿元的管理人报酬。在当年顶流光环之下,只有投资者成为最终的买单者。
图5:国内首批QDII基金成立以来回报率及累计管理费
旱涝保收的基金管理费模式之下,基金公司与基民利益诉求的不一致,或是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2022年4月26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强化长效激励约束的机制,将合规风控水平、三年以上长期投资业绩、投资者实际盈利等纳入绩效考核范畴。
华夏全球股票(QDII)业绩不佳仅仅是因为运气不好?“追涨杀跌”等操作是否合理合规?投研和投资决策过程是否严谨科学?基金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是否勤勉尽责?基金公司相关高管和基金经理的薪酬是如何确定的?
【亏损之王】系列后续研究将进一步探讨相关产品的风控、合规等关键事宜。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面包财经官网邮箱:mt@mbcaijing
皖维高新2020年4月10日在年度报告中披露,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户数为9.16万户,较上期(2019年12月31日)增加2344户,增幅为2.63%。
皖维高新股东户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0年3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平均股东户数为4.84万户。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25.32%的公司股东户数在2万~3.5万区间内。
股东户数与股价
2019年3月31日至今,公司股东户数有所下降,区间跌幅为6.87%。2019年3月31日至2020年3月31日区间股价上涨9.26%。
股东户数与股本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最新总股本为19.26亿股,且均为流通股。户均持有流通股数量由上期的2.16万股下降至2.1万股,户均流通市值7.8万元。
皖维高新户均持有流通市值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0年3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平均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为66.55万元。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38.82%的公司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在8万~20万区间内。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金融界APP2021年11月5日讯,皖维高新(600063) 报收6.1元,跌幅-10.03%,成交量17255.90万股,成交额108209.46万元,换手率8.96%,振幅11.21%,量比1.11
金融界11月5日讯,据金融界App智能监控显示
上榜类型:日跌幅偏离值达7%
排序 营业部门名称 买入金额(万) 卖出金额(万) 净额(万) 买入金额前5名买入总计:
占总成交比例:
5860.28万元
5.42%
1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非营业场所) 1392.03 0.00 1392.03 2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黄浦区湖滨路证券营业部 1188.63 0.00 1188.63 3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莞石龙证券营业部 1162.85 0.00 1162.85 4 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花园石桥路证券营业部 1060.72 0.00 1060.72 5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 1056.05 0.00 1056.05 卖出金额前5名卖出总计:
占总成交比例:
15752.77万元
14.56%
1 机构专用 0.00 7205.70 -7205.70 2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天府新区正东中街证券营业部 0.00 4079.53 -4079.53 3 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花园石桥路证券营业部 0.00 1618.77 -1618.77 4 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拉萨团结路第二证券营业部 0.00 1537.53 -1537.53 5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黄浦区湖滨路证券营业部 0.00 1311.23 -1311.23 内容来自于金融界APP自动生成,仅供投资者参考,且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源自金融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