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均瑶健康股吧」银信科技(300231)股吧》,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中国网财经7月29日讯(记者 叶浅 梁煦晨) 近日,均瑶集团迎来30周岁生日,提出了要做百年老店探索者的目标,目前均瑶集团旗下拥有吉祥航空、爱建股份、大东方、均瑶健康4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去年大健康板块均瑶健康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上市后均瑶健康便开始谋求转型并在今年专注益生菌赛道。
从去年开始,均瑶健康开启了多元化产品的布局,不仅“眼红”高端产品矿泉水、玻尿酸,还向“益生菌第一股”奋进。而新拓展和重点培育的益生菌领域的产品销售情况难言乐观,多款益生菌产品在天猫旗舰店的销量不佳,并被消费者评论称“没效果”。
对于均瑶健康布局新赛道走高端路线,主力消费主要在一二线城市,中国食品分析师朱丹蓬分析指出,“益生菌、玻尿酸、矿泉水都是当下的热门赛道,均瑶健康的品牌力主要是在三四线城市,对于一二线城市的主力消费者并没有强劲的号召力,很难给予支撑。”
事实上,均瑶健康主营业务不强,研发投入在行业内垫底,公司上市后仍然没有挡住主营产品乳酸菌饮品量价齐跌的僵持局面,同时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也较同行上市公司下滑较多,均瑶健康募资扩产的必要性遭受质疑。不仅如此,均瑶健康在经销商数量减少的情况下,提出发力电商渠道,不过均瑶健康的天猫旗舰店-味动力旗舰店店铺中,多款产品的月销量不足百人,产品单价也较低。朱丹蓬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均瑶健康不像元气森林,本身没有网红属性,产品销量在线上低迷是必然的,并表示传统类企业去做电商,一定是死路一条。
以销定产 存货周转率却陡降
均瑶健康成立于1994年,2004年砍掉了“保鲜纯牛奶”业务,2011年进入常温乳酸菌市场,并以此为主营业务,均瑶健康主要产品为“味动力”系列常温乳酸菌饮品。去年8月均瑶健康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不过受到疫情影响,上市后均瑶健康的盈利能力就变脸。
2020年年报显示,均瑶健康营收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均下降超过3成,毛利率也从2019年的52.68%下降到46.58%。今年一季度虽然均瑶健康业绩同比上升,但是毛利率较2020年同期并无起色。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作为乳制品企业,以销定产、以产定购、兼顾库存模式下的均瑶健康存货周转率陡降显得匪夷所思。2016年以来,均瑶健康的存货周转率直线下降,而同行业公司承德露露存货周转率在2017年稍有下滑后波动较小,香飘飘存货周转率呈上升趋势。均瑶健康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生产周期短,公司主要产品的保质期为六个月,备货相对较少,库存商品积压较小,公司存货主要为原材料(包括委托加工物资),存货周转较快。可以看到,在行业内,均瑶健康的存货周转率在2016年的确最高,相比承德露露和香飘飘遥遥领先,但是2020年均瑶健康的存货周转率已经明显逊色于香飘飘。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不仅存货周转率下降,上市后,均瑶健康也没有止住量价齐跌的僵持局面。IPO招股书显示,尽管2018年均瑶健康的主营产品单价略逊色于承德露露和养元饮品,但是2019年均瑶健康产品的销量和平均售价较2018年继续下滑。2020年财报显示,均瑶健康乳酸菌饮品的销量和收入持续下降,中国网财经记者计算得出乳酸菌饮品的单价为0.70万元/千升,较2019年的该产品单价0.73万元/千升有所下滑。
(数据来源:均瑶健康2020年年报)
值得注意的是,IPO时均瑶健康募投扩产的必要性就遭到质疑。招股书显示,均瑶健康计划募资12亿元,其中在宜昌和衢州生产基地投入共计8.2亿元资金进行扩建,预计公司2022和2023年产能新增14和6万吨,突破现有的规模瓶颈。但是,2019年均瑶健康自有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5.96%和64.95%,产能不饱和加上目前均瑶健康量价齐跌的销售局面,未来新增产能释放后如何消化令人疑惑。
研发投入低于同行 部分线上新品鲜被问津
从去年开始,业绩不佳的均瑶健康开始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不仅眼红矿泉水、玻尿酸热门赛道,还重点培育益生菌产品,进入巨头环伺的热门领域引起不少质疑。
今年,均瑶健康在收购三座山饮品有限公司70%股权后,推出了名为“恩赐”的天然矿泉水。据均瑶健康表示,水源来自大别山核心区的深层自涌矿泉,富含30多种人体必需的℡☎联系:量元素。7月28日,中国网财经记者在味动力天猫旗舰店看到,店铺只有一款258ml的矿泉水,一箱24瓶折后价是99元,合计4.125元/瓶,月销量为16件,客服称暂时不往华北发货。
此外,今年4月初,均瑶集团总裁、均瑶健康董事长王均豪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透露,预计玻尿酸食品将在三个月后正式面世。目前,未看到均瑶健康的玻尿酸食品推出的消息,天猫旗舰店也没有该产品。
对于均瑶健康跨界的益生菌产品,公司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将向“益生菌第一股”奋进。中国网财经记者梳理了均瑶健康益生菌产品在天猫旗舰店的销量情况,截至7月28日,店铺共有14款益生菌产品,销量最高的益生菌产品是主播烈儿直播间推荐的均瑶味动力畅饮爽黑巧克力&活性益生菌,月销量超过200件,6条巧克力售价159元,不过,7月19日中国网财经记者浏览店铺时,该产品的销量为0。此外,UE君益生菌颗粒固体饮料月销量超过100件,在该款产品的评论中多位消费者称产品“没效果”、“性价比太一般”等。中国网财经记者在天猫搜索“益生菌”看到,仁和复合益生菌某款产品的月销量超10万件,乐力益生菌的某产品月销量超4万件。相比较而言,均瑶健康若想在其瞄准的益生菌赛道上占得一席之地,恐怕还很遥远。
均瑶健康布局新赛道走的是高端的路线,主力消费主要在一二线城市,但是朱丹蓬分析指出,“益生菌、玻尿酸、矿泉水都是当下的热门赛道,均瑶健康的品牌力主要是在三四线城市,对于一二线城市的主力消费者并没有强劲的号召力,很难给予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在均瑶健康主营产品和新赛道产品销量低迷的背后是均瑶健康远低于同行业的研发费用率。2018-2020年,均瑶健康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50.74万元、221.51万元和200.59万元,2020年均瑶健康的研发投入占比为0.24%,在行业内垫底。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经销商数量减少 发力电商渠道不乐观
与在研发上投入吝啬不同,均瑶健康更注重品牌宣传推广。在IPO募投项目中,均瑶健康将3.8亿元资金投向品牌升级建设项目,表示将积极通过品牌代言人、电视节目冠名/赞助、电视剧植入/广告、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及自媒体等多种模式进行品牌宣传与推广,通过多渠道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
海通证券研报显示,2017年以来,均瑶健康持续加大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新媒体资源投入。均瑶健康广告宣传促销费占销售费用的比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66%和64.52%,2020年同行业公司中香飘飘、养元饮品和承德露露的该费用占比分别为23.75%、29.02%和43.99%。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饮料作为快消品,均瑶健康的产品销售依赖于经销商。其在招股书中坦言,三线城市及三线以下市场主要靠经销商来开拓,但是部分省市的经销商渗透力较差,销量不理想。因此要通过营销渠道的建设,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和指导。 截至2020年末,均瑶健康的经销商的数量为1236家,2018年和2019年合作经销商分别为1404家和1306家,经销商数量在不断减少。
从终止合作的经销商数量来看,均瑶健康的经销商流动性较高,2017-2019年,终止与均瑶大健康合作的经销商数量分别为372家、468家和622家,分别占年初经销商数量的30.4%、38.8%和44.3%。2020年减少484家。2021年仅在1-3月,均瑶健康的经销商便减少了201家,新增149家,合计减少52家。无独有偶,均瑶健康招股书中披露,公司员工的离职率也非常高,其销售团队从2017年到2019年连续三年离职率超过98%。
此消彼长,经销商销量不佳,2019年以来,均瑶健康开始大力扶植电商渠道,将销量的增长寄希望于电商平台。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2019年下半年起新增电商平台销售渠道,在天猫、京东等大型知名电商平台销售味动力常温乳酸菌,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在202年财报中,均瑶健康表示,搭建合作平台,布局线上新业态通过借力头部大平台,合力大V、社交及社区电商,发力私域流量“三力并举”,构建均瑶健康线上渠道销售体系。今年第一季度,电商渠道的营收为227.55万元,较去年同期的7.80万元增长了2814.24%。
中国网财经记者在均瑶健康的天猫旗舰店-味动力旗舰店浏览发现,均瑶健康的销量并不乐观。截至2021年7月19日17点,店铺粉丝数仅1.2万人,上架33件产品,多款产品的月销量不足百人,产品单价也较低。
对此,朱丹蓬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均瑶健康饮料在线上的销量不是很大,因为饮料物流成本比较高,加上均瑶健康不像元气森林具有网红属性,所以线上销量低迷是必然的。并表示,网红类的企业才能做电商,传统类的企业做电商一定是死路一条。
对于上述问题,中国网财经记者多次致函致电均瑶健康,截至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
(责任编辑:李伟)
智通财经APP讯,银信科技(300231.SZ)披露2021年半年度报告,该公司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17亿元,同比增长33.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38.46万元,同比增长9.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9257.69万元,同比增长9.46%。基本每股收益为0.2277元/股。
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业绩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IT基础设施服务和系统集成收入增长所致。
上交所2021年5月21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均瑶健康因属于当日跌幅偏离值达7%的证券而登上龙虎榜。均瑶健康当日报收26.16元,涨跌幅为-9.36%,偏离值达-8.77%,换手率34.34%,振幅11.23%,成交额6.50亿元。
5月21日席位详情如下:
榜单上出现了4家实力营业部的身影,分别位列买一、卖一、卖三、卖五,合计买入1780.57万元,卖出5377.18万元,净额为-3596.61万元。
买一为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一证券营业部,该席位买入1780.57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771次,实力排名第7。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一证券营业部今日还参与了大中矿业(净买额937.88万元),英利汽车(净买额-788.76万元),伊戈尔(净买额623.74万元)等8只个股。
卖一为中信证券上海漕溪北路证券营业部,该席位卖出2215.05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64次,实力排名第36。
卖三为华泰证券营业总部(非营业场所),该席位卖出1698.82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381次,实力排名第9。华泰证券营业总部(非营业场所)今日还参与了水井坊(净买额7630.12万元),华银电力(净买额2624.26万元),龙高股份(净买额-1854.77万元)等5只个股。
卖五为招商证券深圳深南东路证券营业部,该席位卖出1463.32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432次,实力排名第10。招商证券深圳深南东路证券营业部今日还参与了英飞特(净买额1755.74万元),西藏矿业(净买额-1685.47万元),长源电力(净买额1312.22万元)等10只个股。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格隆汇10月27日丨均瑶健康(605388.SH)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5.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2.22万元,同比下降59.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45.60万元,同比下降62.26%;基本每股收益0.05元。
本文源自格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