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2021年生猪出栏量」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洁 广州报道
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出炉,介绍了2021年生猪生产情况。
具体来看,2021年,生猪出栏67128万头,比上年增长27.4%。猪肉产量5296万吨,增长28.8%。
这使猪肉占总体猪牛羊禽肉总产量的比例,再度逼近60%。2021年,我国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887万吨,比上年增长16.3%。其中,牛肉产量698万吨,增长3.7%;羊肉产量514万吨,增长4.4%;禽肉产量2380万吨,增长0.8%。禽蛋产量3409万吨,下降1.7%。
从生猪出栏和猪肉产量来看,2021年已经回到非洲猪瘟之前的水平。2019年到2020年,在非洲猪瘟等因素的影响之下,我国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明显下跌。
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生猪出栏68502万头,猪肉产量5299万吨。2017年,我国生猪出栏68861万头,猪肉产量5340万吨。2018年,我国生猪出栏69382万头,猪肉产量5404万吨。2019年,我国生猪出栏54419万头,猪肉产量4255万吨。2020年,我国生猪出栏52704万头,猪肉产量4113万吨。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事业部研究员魏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国生猪供给端持续恢复,猪肉产量也回到了正常水平。
“随着2021年生猪出栏和猪肉产量的恢复,对整个生猪养殖行业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首先,随着供给的提升,猪价大幅下行,目前生猪养殖业已经步入亏损。第二,居民对于猪肉的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大家都能以比较便宜的价格买到猪肉。第三,生猪供给从前期的不足走向过剩,生猪产能开始逐步去化。”魏鑫表示。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生猪的逐步“去产能”就已经开始。同时,近期“去产能”有可能加速。
方正中期期货在2月27日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2022年2月份饲料原料尤其豆粕价格大幅上涨严重侵蚀养殖利润,部分养殖户再度转为亏损,为了保持充足的现金流,上游再度开始被动去产能,加速中大猪出栏节奏。
方正中期期货进一步指出,能繁母猪数量在2021年6月份为4564万头,达到了年内*水平,此后见底回落。如果周期有效,能繁母猪数量将显著影响10个月后生猪的供应量,2022年3-5月份生猪的潜在供应量会达到峰值,因此一季度末供给压力或将显著改善。
同在2月27日,华泰期货发布一份湖南生猪调研纪要显示,当前行业多发生亏损,其中大集团亏损幅度*,因仔猪成本相对较高。后期猪价上涨的定性是反弹还是反转,取决于行业产能去化的幅度。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从去年开始就有意大幅修改美股运作规则,力图提升资本市场的效率、竞争性和透明度,这项改革正在逐步推进,有望在今年秋天实施。一旦实施,美国资本市场庞大的“订单流支付”商业模式可能将被颠覆。
《华尔街日报》6月6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最近几周,SEC的工作人员已开始向市场参与者提出计划。SEC主席根斯勒将于周三(8日)发表演说,提及相关修改。这项改革将最早在今年秋天开始实施。
据悉,此次改革的重要变化在于,要求执行大量个人投资者指令的券商必须采用竞标方式让高频交易商竞投该批指令,降低个人投资者需要支付的佣金水平。
目前,许多券商都不会将订单直接发到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等交易所,而是将订单发送给被称作“批发商”的高频交易公司。券商称,这些批发商能够提供更好的交易价格。
所以,诸如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和Robinhood等号称“零佣金”的券商都会将散户交易者的订单信息发送给诸如Citadel Securities等高频交易公司,后者在支付价格不菲的经纪人佣金后,利用散户的买卖价格差信息获取利益。
不过,根勒斯表示,这种被称为“订单流支付”的做法限制了对散户投资者交易指令的竞争。订单流支付交易在散户中占据很大一部分,其并没有规定投资人愿意支付的*或*价格。
SEC正在考虑的是采用拍卖模式,让不同公司相互竞争,争取执行散户投资者的交易指令。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批发商“订单流支付”的商业模式。
去年上任的根斯勒被认为是20年来最激进的监管者,他曾表示,希望确保证券商以投资者期望的*价格执行订单,即投资者卖出时的*价格或买入时的*价格。
这项改革措施从去年就开始酝酿。
在去年8月的国会听证会上,根斯勒说其希望完全禁止订单流支付交易,这在当时引发Robinhood等在线经纪商股价大跌。Robinhood一直推崇“订单流支付”的业务模式,而如果SEC拟禁止买卖订单流量,就意味着Robinhood等互联网券商的“回扣”没了。
自从这项修改意见提出,华尔街的交易公司和经纪商就开始奋起反击,加大了游说力度,并公布了他们自己的改善股市计划。
Virtu和Citadel证券尤其反对SEC正在考虑的拍卖模式。他们说,当前的系统,包括订单流支付,能够广泛降低交易成本,并鼓励更多人进入股市。
但SEC改变现有模式的决心非常坚定。两位知情人士表示,SEC还在考虑制定一个更严格的*执行规则,指导直接券商为客户找到最有利的条款。
此外,SEC还在权衡允许股价以低于1美分的增量为股票报价、降低交易所向经纪商收取的*费用等方式。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使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更好地与批发商竞争,鼓励交易者将更多订单发送到交易所而不是批发商。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作者:《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 吴昊晖
每逢岁末年初,为新年致辞,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相比于各大媒体的新年致辞更侧重宏观与人文视角的表达,2022年伊始,中国农牧业的多位行业*以及龙头企业也分别以各种形式发表了自己的新年致辞或者愿景。这些行业的中坚力量的发言,不乏惊人之语和精彩金句,但更多的时候,发言内容中所代表的企业成就和目标同样令人震撼。笔者对这些精彩致辞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分析,试图和大家一起从中窥见行业2022年的发展方向。目前来看,牧原、温氏、正邦、双胞胎,都已破1000万头。就看新希望了。
业绩如何,数字说话
作为一个以低调务实为传统的行业,中国农牧业的大咖们未必个个妙笔生花,但致辞中的数字往往能够比文字更令人关注。比如作为养猪老大的牧原,董事长秦英林保持了一贯的低调,牧原集团*上的这篇《致敬2021,奋进2022!》 也是言简意赅,一张长图就描绘出了牧原的2021成就,然而其中官宣年出栏超4000万头直接引爆了行业。仅仅用了一年时间,牧原就直接完成了出栏2000万,3000万,4000万的三级跳。笔者也不得不再重复一遍上一篇文章说过的话,牧原的极限只有天空了。
而在其他大咖的致辞中,数字同样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刘永好专门提到,2021年,新希望六和以近3000万吨的产能冲击全球饲料龙头。《刘永好董事长2022新年贺词|40年新征程:有希望,苦也甜》。
鲍洪星透露,2021年,双胞胎生猪上市1165万标头,饲料销售1100万吨。《双胞胎集团董事长鲍洪星2022年新年致辞 》。
陶一山也表示,唐人神集团年营收*突破200亿元,实现了逆势增长。《向下扎根 向上结果》。
伟大愿景驱动伟大企业
新年致辞除了总结2021,对2022乃至更长远的规划和愿景也非常重要。在这一点上,农牧业的大咖们可以说是一改以往的低调,展现了足够的雄心。近期行业最吸引眼球的企业无疑是大北农,邵根伙博士不仅“挥金如土”同时推进多个大项目,更是多次发表气势如虹的内部发言。相比于大北农*正式新年致辞《2022|以空前决心奔跑出发》 中强调的“2035年成为全球第一的农业科技企业”,邵根伙在内部发言中提出的“应好好向海大学习”的口号更令人印象深刻,里面还特意提到海大提出2025年要挑战4000万吨饲料的宏大目标,大北农也需要这样具体的数字目标。《邵根伙致敬薛华!冲向千亿的大北农,要向挑战4000万吨的海大学习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海大自己的官方总结里倒是没有再去强调4000万吨的目标。这个目标其实是2021年4月在海大对外推出公司史上*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中*提出,作为行权解锁的条件,2021-2025年饲料销量依次超过 1850万吨、2300万吨、2800万吨、3400万吨、4000万吨。《海大年终秀:8个关键词,致我们的2021》。
同为巨头之一的正邦,今年不管是林印孙还是公司官方都没有专门发表致辞。不过2021年底的江西党代会上,林印孙在他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五年实现3000亿,挺进世界500强。为江西高质量发展,为南昌打造“一个枢纽四个中心”贡献正邦力量。《党代会快讯 | 党代表、正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印孙发言:作示范,五年实现3000亿;勇争先,挺进世界500强》。
巨头们的目标除了规模,也还有更深的维度。温志芬在致辞中就特别指出,要建立千亿企业、百年温氏,传承是支撑温氏走向百年的基石。《温志芬董事长2022年新年贺词 》。
科技和乡村振兴成热门关键词
要实现伟大愿景,必然离不开具体的战略规划。各家巨头以纷纷根据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路径。笔者经过简单的对比则发现,科技和乡村振兴几乎是每一个致辞中都强调的重点。
比如扬翔股份在2021回顾中的核心主题就是面对产业机遇和挑战,坚持科技创新。集群式楼房智能化种猪场、畜牧兽医智慧监管服务平台、自主基因组育种软件都成为了扬翔的标杆项目。《步履坚定,行则将至——致每一位奋斗前行的你 》。
刘永好也强调新希望坚定走生物科技和数字科技双轮驱动的道路。数字驱动已经成为新希望的核心动能。
而农牧巨头在乡村振兴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是不可或缺的。温志芬就指出,面对行业的极大不确定性,温氏始终*限度地保障合作农户的利益,带动合作农户共同致富,集团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光荣称号。牧原也介绍了公司帮扶15省62县14万贫困户,助力39万贫困人口脱贫。海大将“担当”作为年度关键词之一,不忘“科技兴农”初心,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荣获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称号,接力续写全面乡村振兴新篇章。
面对2022年的不确定性,巨头们也在致辞中都提到了其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但道路不管如何曲折,我们都应该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在正确的道路上奋斗,结局一定是光明的。
新猪派
2021年的最后一天,牧原集团在其官方微信*发布重磅消息:2021年生猪出栏量突破4000万头;内乡肉食产业综合体21栋全部投产运营!
自此,牧原如期完成了2021年4000万头的出栏目标,稳坐养猪一哥宝座。而新年伊始,牧原又放出今年第一大动作:与双汇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意义呢?
出猪超4000万头,同比增长121%
疯狂扩张,预计建成产能超7000万头
2021年,牧原出栏生猪突破4000万头,同比增长121%,这一数据足以让牧原再次稳居出栏量第一位。
据新猪派统计,2016年-2021年,牧原出栏量年均增幅高达72%,2017年出栏量同比增长132%,从311万头增长至723万头。2021年的出栏量较2020年翻了两番,反映出牧原发展的迅速。
生猪出栏量快速增长的背后是牧原的疯狂扩张。2014年,牧原仅有10家子公司,只分布在河南、山东、湖北3个省份,而到了2021年3月末,其养殖版图就已经扩张到全国24个省份,设立了226 家养殖板块控股子公司。
经过不断的扩张,牧原生猪产能大幅提升,牧原预计2021年底建成生猪养殖产能将超7000万头,较2021年第一季度增加1000万头,产能扩张的结果充分体现在出栏量的增长上。
2021年,牧原月均出栏生猪预计为333万头。8、9月猪价持续下滑,牧原调整生猪出栏节奏,出栏生猪量走低。10月猪价回暖,牧原生猪出栏量达到年内的*值526万头。
单体出栏210万头,历时22个月建设
肉食产业综合体21栋楼房全部投产运营
牧原能成为中国的猪王,离不开每一次重大的产业尝试。2020年,牧原开始在河南内乡县打造210万头现代化肉食产业综合体项目。
项目占地2800亩,总投资5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就高达35亿元。园区共计由21栋6层楼高的楼房猪舍组成,每栋出栏10万头。
牧原内乡210万头肉食产业综合体
园区建设年加工饲料72万吨,年出栏210万头,年屠宰生猪和肉食加工210万头的综合体。分行政办公区、屠宰加工区、饲料加工区、隔离区、楼房养殖区、生活区、环保区、公猪站。
每栋猪舍为A+B栋对称结构,共计6层,建筑高度为24米。每栋楼房猪舍设计4000头母猪,年出栏10万头。
牧原内乡肉食产业综合体项目楼房猪舍布局
牧原将智能化设备充分运用到产业综合体中。据牧原相关负责人介绍,21栋楼房猪舍大量使用智能化系统。园区使用智能机器人进行智能饲料供应。将饲料加工与饲喂融为一体化,由牧原集团智能化团队自主研发制造的巨型机器人完成。
猪舍的智能化应用系统
据悉,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于2020年2月开始建设,历时22个月,至2021年12月底,牧原内乡肉食产业综合体21栋楼房全部投产。该项目单体出栏210万头生猪,集生猪养殖、饲料加工、生猪屠宰和肉食等深加工为一体,项目投产后,将为牧原成为全球*养猪和生猪产业链企业提供重要支撑。
节省成本,与双汇强强联合
搭乘经济圈发展春风,做大做强产值
牧原近40%生猪产能分布在河南,如果生猪能直接供给河南本地企业,将减少牧原生猪外调成本。有基于此,牧原与双汇发展长期有着合作关系,今年1月1日,牧原更是与双汇发展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牧原集团与双汇签订战略协议
牧原与双汇同为河南本地企业,双方合作可谓是强强联合,互惠互利。从公开信息看,双汇以往采购牧原生猪是通过中间商完成的,此次战略合作,双方实现了“点对点”大宗交易的直供方式,有利于双汇降低采购成本,也有助于牧原更好把控生猪运输成本。
据分析,牧原与双汇战略合作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2021年12月27日,河南省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中,把洛阳、济源、平顶山与漯河纳入到郑州“1+4”都市圈之中,升级为郑州“1+8”都市圈,力争2025年实现6万亿GDP,万亿级产值规模的食品产业成为河南发展的重要战略。
而郑州“1+8”都市圈涵盖了漯河,作为漯河经济支柱的双汇发展与牧原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意味着河南省食品工业最强大的生猪养殖与屠宰加工食品产业链就此成型,将为郑州“1+8”都市圈产值做出贡献。深处河南省经济发展战略中,牧原未来5年产值做大做强或许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