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金赛银事件:2015年09月28日一些深圳金赛银私募产品的投资者走上北京金融街来到平安大厦门前进行“维权”,此外,还有投资者设法寻找金赛银公司相关负责人解决问题。据了解,这些投资者购买金赛银私募产品之后无法兑付,而平安银行为金赛银相关产品的托管行。
某学生时期遭遇银行理财陷阱,误将辛苦积攒的10万元存款转为*险,遭遇高额违约金,无法追回损失。事件发生在2012年,正值学生毕业前夕,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积攒了1万多元,计划用于毕业后购房。在银行办理业务时,一名身着类似制服的工作人员向其推销了*年息6%左右的理财产品。
近日,河南省周口项城市居民胡现红向媒体反映称,她的十万元存款被银行员工私自转成理财产品,至今无法追回。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也让人们对银行服务及员工行为产生了深思。对于这一事件,银行大堂经理回应称:这属于个人行为,银行员工并未按照规定进行理财产品的销售。这种回应显然不能让公众满意。
她花10万元在兴业银行App买的名为“睿盈优选平衡6号”理财产品,在8月25日赎回,一年来亏损1630元。 受访者购买的10万元银行理财产品一年后到期赎回,结果亏损1630元。 净值*点时,刘丹的理财产品亏了6000多元,5月1日,产品金额仅为933476元。“要赎回的时候,客户经理还推荐我再放3个月。
1、原油宝实际上是中行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基于CME原油期货合约的无杠杆再衍生品。它在银行的非交易所渠道进行交易,且没有设定合格投资者门槛,看似理财产品,实则风险较高。产品设计的四个关键特性是:场外交易、无杠杆、零门槛和总收益互换。
2、原油宝的真实面目原油宝的帐户实质上就是一个虚拟帐户,中行以自营资金参于到外盘的交易中去,而并不是来自于实时的客户帐户资金。所以,这就导致了最后出现投资者亏光了自己的所有投资不算,还倒欠了银行的钱。
3、这一次的判决可以说是大快人心的,毕竟在判决当中也明确指出了中行的原油宝是存在着很明显漏洞的,特别是在操作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存在的一些疏忽才导致了原油宝爆仓,所以中行应该为这些的事件负责,而不是让客户来承担。
4、美国油价暴跌,买了银行原油宝理财品的投资者,不仅亏完本金还倒欠银行一笔钱。原油宝事件是一场黑天鹅事件,但是给大家提个醒,投资有风险,不懂千万不要碰。
5、原油宝穿仓是一种金融术语,它指的是投资者在原油宝交易(一种期货交易)中遭遇亏损,甚至发生破产的情况。原油宝交易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是基于期货价格等波动的交易。但是原油价格波动迅速,投资者可能会因为价格波动过大或黑天鹅事件等因素导致账户资金不足,进而遭受穿仓。
以下是一些可能被认为是毁人三观的银行行为: 虚假宣传:有些银行在宣传理财产品时,可能夸大产品的收益或者隐瞒了风险信息,从而误导顾客。 销售压力:有些银行员工为了达到销售目标,会对顾客施加过度的销售压力,甚至采取欺诈手段来推销理财产品。
客户来银行存款是对银行的一种信任,银行工作人员不能因为网点或者个人的理财、保险任务完不成而有所倾斜,使用欺骗、诱导、变相套路客户的不择手段,让客户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存款转其它产品的角色转换。客户发现受骗上当后直接去监管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权利。
陷阱一,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陷阱二,基金型的理财,基金就和股票类型是差不多的,也是有涨有跌的,只不过基金是放在别人的手里帮你理财。陷阱三,银行里面的理财产品,虽说他说银行的产品,但是这个也是短期看不到收益的。一般都与保险挂钩。
1、其次,向相关监管机构投诉,如金交所或产交所的监管机构,寻求其介入调查。如果平台运营正常但无法兑付,诉讼可能是必要手段,但需关注财产执行的难度。对于可能的犯罪行为,如自融或虚假标的,报警并追究实控人刑事责任也是重要途径。
2、首先,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需明白,雪松控股通过供应链金融、金交所、产交所等渠道发行的理财产品,本身就存在监管灰色地带。面对逾期未兑付,投资者应积极行使知情权,了解合同内容和底层资产情况,这可能需要在平台方不配合时,向监管机构投诉,寻求立案调查。
3、雪松控股理财产品的问题在于,尽管表面上由雪松控股提供差额补足承诺,即兜底兑付,但若资金最终未能合法转移至非雪松系的资产转让方,而被雪松系统内控制,便可能导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