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在新的征程上,如何更好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要坚持为党育人,始终成为引领中国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我们积极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审时度势,给出了符合时代潮流和经济发展规律的明确答案,即国际化步伐不会改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实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上世纪8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中国航天亮相世界航天舞台,经历了西方国家的封锁,以创新和实力摆脱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并取得不俗成绩。成事之要,首在得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新时代航天强国的征程上,青年员工依然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先锋力量。航天国际化企业应将青年员工培养成一支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国际化经营、忠诚可靠的*队伍,企业各级党团组织应充分发挥政治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鼓励和引导青年员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将个人价值与开拓国际市场、实现航天强国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一、充分了解航天国际化青年员工特点,提升思政工作针对性。
习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同时也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更加需要深入细致的教育和引导,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清醒的头脑思考人生,用智慧的力量创造未来”。充分结合航天国际化企业青年员工特点,才能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在激扬信仰力量、凝聚价值共识、淬炼思想自觉、优化国际舆论环境中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增强他们迎接各类挑战、战胜风险考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是从事航天国际化事业的青年员工学历较高,大多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或长期、频繁在海外市场一线工作。在异国他乡的环境中,他们更加容易产生较强的爱国热忱和民族集体感,使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祖国的内涵。
二是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获得信息的渠道广泛而快捷,但部分青年员工在国外学习生活期间大多中断了党史国史的学习教育,对党史国史的了解并不深刻,缺乏基层艰苦环境的历练。面对国际文化的多元交融、价值观念的激烈交锋,在政治认同方面他们容易出现模糊意识,思想容易波动,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本清源是重要的工作。
三是国际化青年员工中的留学归国人员,由于出国学习成本较大,归国后更加看重教育投入后的成本回报,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意识较强,存在一定的功利化趋向,更加注重当下,有时对长远的理想信念相对缺乏热情,政治意识相对淡薄。
四是从事航天国际化的青年员工群体具有较高的外语语言水平,全球先进的理念和开阔的国际视野,也造就了开放活跃的思维方式和多视角的研究学习能力,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善于创造新思路,因而具有较强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有待于重点引导他们积极建言献策。
五是在境外开拓市场的过程中,青年员工会面临需要不断在陌生环境中解决问题,建立据点,拓展人脉,会面对人生地不熟的心理孤独和情绪苦闷问题。再加上目标市场多集中在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医疗设施匮乏,地缘政治动荡,安全形势严峻,突发事件甚至局部战争频发,冷战思维的整体抬头,尤其需要我们在价值取向、意识形态、精神关怀和物质支持上有所侧重。
航天国际化战线上的青年员工代表中国企业和航天形象,与世界各国开展经贸往来,更加需要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理论的理解,坚定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加强政治敏锐度。根据他们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上呈现出的多元化特点,需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尊重他们的个性表达,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真正赋予他们归属感,身份认同感,自我责任感。
二、在青年员工的教育引导中找准关键任务,提升思政工作有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要立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引导广大青年在思想洗礼、在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在航天国际化青年员工思政工作中,应坚持扎根实际、不忘本来,融通中外、立足时代,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塑造“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综合素质。
(一)增强青年的骨气,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对于国际话语场域中的错误言论正本清源,培养政治上的明白人。
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国际化经营面临着空前复杂的情况,对某些国际言论和现象要及时帮助青年员工认清实质、有所辨别,避免掉进西方话语陷阱,从而在国际经贸交往中,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全力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实现企业发展的既定目标。
在意识形态领域,应注意驳斥美西方大肆渲染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称霸论”“中国崩溃论”。辨析西方式“自由、民主”等所谓“普世价值”,看清其忽视、否定、排斥人类文明多样性和合理性的实质。认清媒介帝国主义、信息帝国主义、消费主义狂欢等价值观输出,厘清美西方所持的片面人权概念和双标指责等国际话语场域中的错误言论,为青年员工及时解答思想上的迷惑和观念上的模糊。
(二)增强青年的底气,提升文化自信,构筑家国情怀,使国际化青年员工在精神上有所秉持。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是维系统一、凝聚共识、站明立场的稳定器。航天国际化青年员工的思政工作应充分运用好强大的文化资源,奠定好精神底气。
一是要持续开展党史国史教育学习,运用好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党的百年辉煌业绩为应对百年大变局提供统一思想的利器,是历史事实的梳理、总结、定义与结论,提供了笃定前行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二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民族话语体系给我们提供了最坚实的文化语境与语言基础,是青年员工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所需要的文化根脉。三是夯实航天青年的天然身份认同优势。被纳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航天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国家精神的延伸和扩展,使航天国际化青年员工拥有了极富感染力的强势企业文化,继承和发展航天精神是思政引领的重中之重。
(三)增强青年的志气,使之积极担负起使命职责,在维护国家、企业利益,提高国际话语权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中国航天积极拓展国际合作领域,“走出去”步伐蹄疾步稳,在此过程中应鼓励青年员工积极作为,利用好国际一线工作场域,担负起促进国际科技经济文化理解交流的责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有效沟通,积极扩大合作,妥善管控分歧,提高国际话语权。
一是积极配合国家政策主张,在政府间高层对话合作中发挥航天领域外交作用,主动宣介航天国际化企业在输出技术、资源、设施、人才、经验过程中,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水平提升作出的贡献。结合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故事传播和形象塑造,消除误解,使各国感受到中国人民、中国企业的善意,广交朋友、广结善缘。
二是强调避免介入地缘政治冲突,跳出美西方式价值双标体系,大力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致力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空间信息互联互通,将接下来中国空间站的国际合作打造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航天平台,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者和构建者。
三是着力使青年员工健全国际贸易中的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主动深度参与国际组织事务和全球人权事务。以中国航天在火箭、卫星、地面站、发射支持等授人以渔的专业化合作,着力提供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产品服务、经贸合作方案,让航天国际化高端科技合作成果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增进人类福祉,从而将“拉车”与“看路”有机统一起来,在全球资源配置和规则制定中,更好维护国家、企业的发展利益。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中国航天的未来在青年,航天国际化事业发展有赖于青年的接续奋斗。在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根据青年人群的实际特点,在信任、尊重和包容的前提下,在平等而有温度的交流中,积极回应他们关切的国内外热点问题和各种社会思潮,与其现实利益、精神文化需求紧密结合,脚踏实地回归到企业具体的经营环境和具体的时势任务中去,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化,扎扎实实地提升实效性,充分施展青年员工应有的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为中国航天“走出去”,建设航天强国,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追求,不懈奋斗!
注:作者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
文/王朝晖
编辑/盛婕
审核/魏京华
监制/索阿娣
5月25日消息,美国能源部长Jennifer Granholm表示拜登政府并未排除禁止石油出口的可能性,原油期货收盘走势各异,纽约原油微幅收跌。
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货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下跌52美分,至每桶109.77美元跌幅0.5%。洲际交易所欧洲期货交易所7月份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4美分,至每桶113.56美元,涨幅0.1%。
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汽油期货上涨0.4%收于每加仑3.811美元,6月取暖油上涨0.3%收于每加仑3.7818美元。 6月份天然气期货收涨0.6%,至每百万英热单位8.796美元。
格兰霍姆在路易斯安那州接受
德国商业银行大宗商品分析师卡斯滕•弗里奇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石油市场仍然处于对衰退的担忧和新冠肺炎政策的后果,以及供应紧张,特别是石油产品,再加上美国汽油需求在夏季驾驶季节上升的前景之间。”
美国汽油和柴油供应紧张已将这两种燃料的价格推至创纪录水平,不过汽油期货周二有所回落。随着阵亡将士纪念日周末拉开夏季驾驶旺季的序幕,汽油需求预计将增加。
投资者继续关注欧盟同意一项计划的努力,该计划将逐步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其他能源,以应对匈牙利要求欧盟增加支持,以帮助其过渡到其他能源来源的需求。
股市疲软拖累了原油价格,大规模抛售扼杀了投资者对其他被视为高风险资产的兴趣。美国股市在周一反弹后,周二再次面临压力。
2022年6月3日报纸版面与您见面了:
粽香悠悠情绵绵 愿美好接“粽”而来
来源/ 中国航天报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太空建站、探测火星……2021中国航天别样精彩
过去一年,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到“天问一号”“祝融号”成功探测火星,从神舟十二号圆满完成任务到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一次次飞天逐梦,把一个个梦想变为现实,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2021年12月30日,由张履谦、于登云、龙乐豪、于本水、朱坤、杨宏等多位航天领域知名院士专家联合中国航天报、航天科工二院706所等机构评选的2021年中国航天十大新闻和世界航天十大新闻正式公布。两个榜单上,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和中国空间站双双入选。
2021年,中国航天员在太空有了长期在轨运行的家。
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于天和核心舱。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成为中国空间站首批“访客”并于9月17日凯旋。9月20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升空并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组合体交会对接。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空,成为中国空间站第二批“访客”。
多次出舱、太空授课……一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成绩令人惊叹,太空中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让人印象深刻。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院士表示,目前中国空间站建设仍处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后续还有很多难题需要去攻克。我们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每一步工作,圆满完成好空间站建设的后续任务。
2021年,千年天问,梦圆火星。
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仰望苍穹发出“天问”。两千多年后,以屈原长诗命名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在火星上*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是我国*实现地外行星着陆,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将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对火星演化的认知、了解生命起源等贡献智慧和力量。
发射次数“50+” 再创新高并居世界第一
2021年12月10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400,成为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里程碑。2021年,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达55次,再创新高并再度居世界第一。
“通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达96%,尤其是近年来技术突飞猛进,在可靠性、成功率、入轨精度等方面达到世界*水平。”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顾问龙乐豪院士说。
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2021年,不仅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主要面向商业发射市场的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由民营航天企业研制的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等轮番登场,让中国航天运载火箭的队伍更加壮大和充实。
“中国航天高密度发射的背后,不仅是发射频率的提升,也是发射能力的提升,更是航天科技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的体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吴燕生表示,目前,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等正在按计划开展研制,将有力推动航天重大工程开展。
未来,随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不断发展,新老火箭将实现全面交替。火箭重复使用、落区控制、无人值守发射、多星部署等技术的突破,将使我国运载火箭技术水平再次实现新跨越。
空间站继续建、探月工程“上新”……中国航天未来更精彩
星辰大海再扬帆。2022年底前,中国将完成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建造;随后实施天舟五号货运补给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五号乘组将与神舟十四号乘组开展在轨轮换。对空间站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后,将转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续,将择机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与空间站共轨长期独立飞行,开展巡天观测,短期停靠空间站进行补给和维护升级。
此外,中国正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家已批复探月工程四期任务。据悉,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包括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这三个任务将在未来十年之内陆续实施。
按计划,中国将先发射嫦娥七号探测器前往月球南极,然后发射嫦娥五号的备份嫦娥六号,进行月球南极的采样返回。嫦娥六号之后再发射嫦娥八号,建立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
人工智能与航天探索相结合,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在2021百度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上,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与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大开脑洞”,进行了一场富有想象力的对话。
“可以用人工智能技术让科研站更加智能。”李彦宏认为,未来月球科研站内核可以是集感知与控制一体、具备自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大脑,可以帮助月球基地的建造、无人值守的科学探测以及资源开发利用。
“人工智能以后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利用在航天技术方面,使航天技术感知能力和控制能力变得越来越精确、简便,这是未来的一个方向。”欧阳自远说。
展望未来,中国航天必将迈向更加遥远的星辰,探索更加浩瀚的宇宙。
新华社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航天报》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航天报、纽约石油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