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依据 (一)资产计价理论 由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因此其归根到底属于资产计价的问题。而对于资产计价的不同认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受到“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这两种不同观点的影响。
1、减值准备科目是用于记录资产价值减少的会计科目。减值准备科目在会计学中主要涉及到资产类科目,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以及应收账款等短期资产。当这些资产的价值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减少时,就需要通过减值准备科目来记录这种价值减少的情况。
2、减值准备是一系列资产类科目的统称,主要用于核算企业各项资产的减值情况。这些科目包括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减值准备的设立是为了反映企业的资产因各种原因而发生的价值减少,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3、减值准备是用来备抵某种资产的科目,用以抵消或减少资产账户金额的一种专门科目。它主要涉及到资产类账户,包括各种可能产生减值的资产,如应收账款、存货等。当这些资产的实际价值因各种原因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就需要计提减值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