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净额等于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是指企业持有的用于生产、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的非货币性资产,在扣除累计折旧后的剩余价值。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这里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等,其价值需达到一定标准且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
1、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残值率一般为1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2007年第512号) 第五十九条 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2、因此小汽车的折旧年限是4年,净残值是5%。
3、年折旧率 =2÷ 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 年折旧率 ÷ 12 年数总合法(加速折旧法)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 ×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 12 一般企业使用较多的是直线法。
1、会计制度上要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要设置残值率,只要预留残值折旧完后就一定有余额 最后净值是等于账面预留的残值,如果你不留残值,净值当然为零.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也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2、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预计清理费用后的余额 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100 内资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残值比例在原价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
3、因此,如果残值率为5%,则残值为固定资产原值的5%,例如,固定资产原值为100000元,使用年限为5年,残值率为5%,则折旧费用为:折旧费用=(100000-100000×5%)/5=19000元/年。
4、固定资产是有残值的,折旧提足后,应该是原值-累计折旧=残值,固定资产仍在继续使用的,不再计提折旧,也不做其他处理。残值率通常是固定资产原值的5%-10%,如果你的账面固定资产原值50万,折旧25万,然后就说折旧都计提完了,那说明预留残值达到50%,这是不合理的,建议你找会计查证。
5、不是。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采取预估的方法,从固定资产原值中扣除,到固定资产报废时直接回收。固定资产净残值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一般在3%~5%之间。固定资产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值减去该固定资产已计提的折旧总额的差额;残值是该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可收回的价值。计算公式为:残值=固定资产原值×残值率。
平均年限法: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乘年折旧率;年折旧率=(1-预计残值率)/折旧年限乘100 工作量法: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计算折旧 加速折旧法:在资产使用初期计提较高的折旧额,后期则相对较低 年数总和法:折旧额按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来分配。
在实际计算中,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每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 方法一:首先计算月折旧率,公式为(1-净残值率)/ 使用年限。然后根据月折旧率计算月折旧额,公式为原值 * 月折旧率。- 方法二:首先计算月折旧率,公式为月折旧额 /(原值-净残值)。然后根据月折旧率计算月折旧额,公式为(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使用年限-已计提月份)。
电脑折旧年限是5年,残值率是5%.用购买总额减去净残值后的余值除以年限即可得出每年的折旧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