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摘要: 上市以来*累计跌幅、史上最长连跌记录、市值缩水规模全球*、史上最长下跌趋势……“股王”腾讯正遭遇水逆。
身为港股“股王”,腾讯正遭遇水逆。
今年BAT三大巨头集体走低、中概股整体呈现明显跌势,腾讯以一系列惊人的历史记录成为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公司。而这些记录绝大多数都是*马化腾和股东们不愿看到的。
自1月29日创出475.72港元的史上*纪录之后,腾讯先是历经了短暂的箱体震荡,4月初开始进入震荡走低模式。该股已受困于下跌通道累计达到将近140个交易日,时长*。
在10月8日跌破300港元之后,腾讯今日收盘报286.4港元,回到去年7月上旬水平,较1月峰值累计跌去38%,创出了该股自2004年上市以来的*跌幅记录。
今日腾讯控股跌2.5%。至此,该股已连续九个交易日下跌,为其史上最长连跌纪录。
以收市价计,腾讯市值跌破2.8万亿港元,跌出全球前十大上市科技公司之列,自1月峰值时期的4.5万亿港元大举缩水近1.8万亿港元(约合2296亿美元),规模之巨在今年全球股市中无人匹敌,相当于茅台和招行当前市值之和。
伴随着股价下跌的,是南下资金的大规模撤离。Choice 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南向资金对腾讯控股合计净卖出规模高达180亿港元。
为挽救股价颓势,腾讯从9月7日开启了今年*股票回购,迄今已持续21天之久,创出了公司史上最长连续回购记录。合计回购数量已超过2000万股,耗资逾7亿港元。
9月30日,腾讯还正式启动了新一轮整体战略升级。在原有七大事业群(BG)的基础上进行重组整合,调整为六大事业群。这是时隔六年来腾讯对组织构架开展的*规模重组。
然而,从股价表现来看,回购和重大调整短期内似乎无力回天。伴随着股价倾泻,马化腾的身家大规模缩水,今年骤减100亿元,至2400亿元。这也是他2005年上榜胡润百富榜以来*出现财富缩水。
今年对腾讯而言可谓流年不利,甚至可以说多灾多难。腾讯在2月6日创纪录地暴跌7%,当时是受到全球股市大跌特别是美股重挫的拖累。
3月底4月初,腾讯正式步入下跌通道。除了全球科技股估值泡沫引发的担忧之外,当时的下跌催化剂当属腾讯发布利润率下滑预警,以及第一大股东南非Naspers公司表示将减持近110亿美元股份。那是这位股东自2001年投资腾讯以来的*抛售。
对于腾讯而言,最近数月的下跌态势显然是一个巨大的逆转——自上市以来至今年1月,腾讯累计上涨逾67000%,在全球所有大盘股中傲视群雄。
腾讯曾经是市场和分析师们的“宠儿”,在今年3月底之前的整整两年间,它都未曾获得一个“卖出”评级,是过去十年港交所表现*的股票之一。
分析师们曾热捧腾讯。高盛一举将腾讯目标股价上调22%,至535港元,创出该行自2014年以来对腾讯目标股价的*上调幅度。海通国际证券把腾讯的目标股价上调14%。摩根士丹利当时最激进,直接将腾讯目标股价上调至550港元。彼时,腾讯股价还徘徊在460港元附近。
但在今年6月和7月短短两个月间,受股价调整影响,腾讯目标价至少被分析师们下调了11次。即便如此,腾讯的“买入”评级仍岿然不动。麦格理甚至对已经较峰值回调20%的腾讯不但重申对其“优于大巿”的评级,而且喊出了560港元的目标价。
腾讯的现金流业务是游戏和广告,但这两块业务目前都受到了挑战。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游戏业务去年被***痛批释放负能量,今年更是遭遇整个游戏产业最困难的时期,影响因素包括监管政策收紧。
马化腾在9月底进行重大组织结构调整时表示:“我们不只是要专注眼前的业务,更要立足于长远发展。此次主动革新是腾讯迈向下一个20年的新起点。”
腾讯股价前景究竟如何?惟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公司> | Time Weekly - 2015-07-14 09:50:49
[摘要] 本土大鳄杨志茂一度争夺控制权,经纪业务收入占比过半。
时代周报
历时7年,东莞证券的上市之路终见曙光。
6月下旬,东莞证券向证监会提交了IPO申请并获受理,拟在深交所上市,保荐机构为东方花旗证券。
作为东莞本土的国有控股证券公司,东莞证券早在2008年便已开始筹划上市。然而,因为民资与国资为争夺控制权僵持不下,东莞证券直至2014年底才完成股改。据招股书披露,目前,现年52岁的东莞本土金融大鳄杨志茂控制的锦龙股份(000712.SZ)以40%的占股成为东莞证券第一大股东,但东莞市国资委通过旗下三家公司东莞控股(000828.SZ)、财信发展、金源实业间接控股55.4%,为东莞证券实际控制人。
“我们没有签任何的一致行动协议。我们在决策时,都会支持国资委的决定。目前也不存在股东之间的分歧。”东莞控股董秘李雪军在接受时代周报
从业绩来看,东莞证券2012-2014年,分别实现营收7.81亿元、10.67亿元和18.12亿元;净利分别为1.18亿元、2.63亿元和6.27亿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经纪业务收入一直占比较大,并且收入主要来源于东莞本地,这也是东莞证券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股权之争由来已久
作为全国首批承销保荐机构之一,东莞证券于1988年6月成立。2008年,东莞证券已提出:争取年内改制成股份公司,三年内实现IPO上市。然而,上述计划都均因股权争夺而一再拖延。
在锦龙股份入股东莞证券之前,东莞市国资委就已经奠定了其控股地位。财信发展持股20%、城信电脑20%、金银珠宝20%、东糖集团15.6%、金源实业15.4%、汇富控股5%以及西湖大酒店4%。根据其中关联关系,东莞市国资委至少控股51%。
2007年6月起,本土金融大鳄杨志茂开始入股东莞证券,并因此将锦龙股份的注册地从清远迁至东莞。首先,杨志茂通过锦龙股份以每股1.9元的价格受让西湖大酒店持有的4%股权;后又先后将金银珠宝、汇富控股以及东糖集团的股份收入囊中。
不过,杨志茂的计划也并非进行得畅通无阻。
2007年6月,锦龙股份与城信电脑签订了20%股权的受让协议。而后不久,城信电脑悔约,双方终止协议。2008年4月,城信电脑转而与东莞控股签订协议,这部分股权最终落入东莞市国资委手中。
上述插曲,被外界看做是国资与民资之间的一场激烈博弈。杨志茂虽未得手,却也没有就此放手。
2012年8月,锦龙股份与东莞控股双双停牌,称正商议东莞证券增资扩股一事。作为东莞本土的券商,东莞证券一直有增资发展业务的需要,但由于双方增资控股的意愿都很强烈,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增资事宜不得不中止。
也正因股权争夺长期僵持不下,东莞证券股改迟迟未能落地。直至2014年底,东莞证券的改制终于完成,上市之路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对此,李雪军向时代周报
招股书显示,锦龙股份现为东莞证券单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40%,加上其控股股东新世纪科教持有的股份,合计持有东莞证券股份44.6%。尽管锦龙股份为第一大股东,但东莞证券的实际控制权依然在东莞市国资委手中。东莞国资委通过旗下财信发展、东莞控股和金源实业间接控制55.4%的股份。
曾传借壳锦龙股份
生于1963年的杨志茂,现年52岁,东莞人氏。下海前,他曾在国企工作。1992年,杨志茂开始在东莞凤岗镇兴办了新世纪英才学校,同时进入房地产开发行业。
杨志茂在东莞*为人知的产业是新世纪科教,杨志茂与妻子朱凤廉分别持股80%和20%。近年来,杨志茂通过新世纪科教先后控股及参股锦龙股份、锦城房地产、博信股份和东莞证券等;经营领域也由当时的教育、房地产等行业扩展到银行、证券、基金、期货等金融领域。
2013年3月,杨志茂26亿元购得中山证券66%的股权,成为中山证券的实际控制人。而中山证券持有上海大陆期货51%的股份,益民基金20%的股份和世纪证券1.09%的股份,杨志茂因此成功实现了控股券商并参股基金公司。
加上新世纪科教持有东莞农商行1.44%的股权、锦龙股份持有清远农信社2.69%及华联期货3%的股权,杨志茂实际控股、参股的金融机构包括2家银行、3家证券公司、2家期货公司和1家基金公司,金融版图初具雏形。
对于入主东莞证券,杨志茂意在谋求上市。此前业内人士纷纷猜测,杨志茂或意图通过锦龙股份这一平台,实现东莞证券借壳上市。不过,锦龙股份董秘张丹丹对此向时代周报
目前,杨志茂的经营和投资足迹主要集中在广州、东莞、深圳、中山、清远等珠三角地区。尽管为人低调,但杨志茂依然未能逃脱“富豪榜”的关注。今年3月,福布斯发布“2015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杨志茂以14亿美元净资产位列全球富豪1324名。今年2月公布的“2015星河湾胡润全球富豪榜”中,杨志茂及其家族则以13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总额排在该榜的779名。
经纪业务收入占比过半
2012-2014年东莞证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8亿元、10.66亿元和18.11亿元,实现净利分别为1.18亿元、2.63亿元和6.27亿元。盈利能力甚至一度高于东吴证券(601555.SH)、山西证券(002500.SZ)等上市券商。
不过,东莞证券的经纪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依然较高。近三年,这一比重仍超50%,分别为53.28%、59.67%以及50.81%。同期,东莞证券的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分别为3129万元、7335万元和14971万元,占比分别为4.01%、6.88%和8.26%;资产管理业务分别为1.20%、2.14%和1.70%。
对于证券经纪业务收入,除证券交易量的因素外,也会受交易佣金率影响。随着近年来行业竞争加剧,证券行业平均佣金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2012-2014年,行业平均佣金率水平分别为0.0788%、0.0792%和0.0667%。而东莞证券的平均佣金率水平分别为0.0910%、0.0903%和0.0785%,虽然略高于行业平均佣金率水平,但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此外,东莞证券的经纪业务还面临着收入区域集中风险。截至 2014 年末,东莞证券在全国设立了54 家经纪业务网点,其中 24 家位于东莞市。近三年中,东莞证券来源于东莞市经纪业务网点的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占比分别为82.57%、78.27%和 77.44%,比重较高。上市之后,作为区域性券商,东莞证券能否在全国拓展业务也将是一大考验。
东莞证券拟发行不超过16667万股,主要用于扩大融资融券类和新三板做市等业务规模。对此,在东莞证券工作多年的分析师李大霄向时代周报
腾讯一波员工要笑了,因为股权激励迎来落地。
5月23日,腾讯公告,董事会决议根据公司股东于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上授予的一般授权发行合共1009.85万股新股份,授予不少于7000位获得奖励的人士。以5月23日收盘价346.8港元/股计算,授予股份合计总价值35亿港元。
不过,据小编了解,此次腾讯增发股份不属于新一轮的股权激励授予动作,属于此前股权激励计划的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腾讯曝出裁员消息,包括腾讯云、游戏业务、广告业务、内容业务等事业群。
腾讯今年一季度净利继续下滑,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表示:“腾讯实施了成本控制措施,并调整了部分非核心业务,有助我们在未来实现更优化的成本结构。”
而腾讯相关高管也表示,人员越多成本越高,因此需要进行结构性的变化,聚焦于更盈利的业务。当前行业发生结构性变化,公司可能会进行人员优化,但疫情等短暂性的影响因素不会成为优化的原因。
7000人股权激励“落袋”
腾讯*公告,董事会已决议根据公司股东于2022年周年大会上授予的一般授权(最多可发行及配发的股份数目为1922.39万股股份)发行合共1009.85万股新股份。
授权发行的新股份,一方面是根据2019年计划需要于2021年7月向不少于 7000位奖励人士授予的奖励发行合共 981万股奖励股份;另一方面,腾讯于2022年3月14日公布,因实物分派作出的调整就上述项目所授予的奖励发行合计28.8万股额外奖励股份,这主要是由于实物分派导致对奖励股份作出相应调整。
腾讯表示,此次股份发行不需要取得股东的进一步批准,归属奖励股份有待达成2019年计划及相关要约文件所载归属条件后,才可以落实。
据接近腾讯相关人士解释,股份激励发行新股不是腾讯进行的新一轮股权激励授予动作。增发新股是公司授予RSU(限制性股票)股票的主要来源,该公司经常会为履行发放RSU行为,分多次增发新股。
举例而言,腾讯在向员工授予RSU时,相当于发放了一张“定期粮票”,公司需要通过增发的方式获得“粮食”,以便员工到期兑换“粮票”时,公司能顺利“开仓放粮”。因此,腾讯公告增发,并不意味着当天有新的股票授予,而是为之前已经获得授予的员工,把“粮食”准备妥当。
以5月23日收盘价346.8港元/股计算,7000人获得授予股份合计总价值35亿港元,若平均分配每人可得1442.6股,价值约50万港元。这对于多达11.62万员工的腾讯来说,获激励的7000人亦属于其中的“佼佼者”。
腾讯表示,股份激励发行的目的,一方面,是嘉奖获得奖励的人士所作出的贡献;另一方面,是吸引和挽留腾讯集团持续经营和发展所需的人才。
一季度业绩下滑,裁员消息传出
在一些腾讯员工前期股权激励计划“落袋”收获颇丰的同时,另一部分员工却因公司缩减开支面临被裁。
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互联网科技企业日子也不好过,纷纷缩减开支,裁员消息也不断传出。
腾讯今年一季度营收1355亿元,同比几乎零增长,按照非国际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255.5亿元,同比下降23%,若是以腾讯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来看,则降幅更加大,实现净利润234亿元,同比下降51%,直接“腰斩”。
具体的业务方面,广告收入下滑明显,游戏收入增长乏力,而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实现较快增长,成为业绩新的支撑。
具体来看,增值服务业务一季度收入727亿元,同比仅增长约3亿元;网络广告业务该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8%至180亿元;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该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0%至428亿元;游戏业务方面,本土市场游戏收入330亿元,同比下降1%,国际市场游戏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4%。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一季度净利下滑,除了广告、游戏等收入增长乏力,开支大幅增加也是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腾讯的一般及行政开支达到267亿元,同比增长41%,财报解释,这主要是由于股份酬金开支增加、研发开支及雇员成本增加(反映我们在重点战略领域的持续投入导致的雇员人数增加)、海外附属公司开支增加等。
截至2022年3月31日,腾讯拥有116213名员工,同比增长30.2%,2022年第一季度总酬金为292.29亿元,同比增长43.2%。
据财经报道,腾讯正在进行新一轮裁员,目前大部分的事业群都在裁员,包括腾讯云、游戏业务、广告业务、内容业务等,投资部门暂未裁员。其中腾讯游戏业务人士称,裁员比例大约是10%。今年3月,腾讯CSIG业务就已经裁过一轮,比例大约是15%。
马化腾在财报中表示,在具有挑战性的2022年第一季期间,“我们实施了成本控制措施,并调整了部分 非核心业务,有助我们在未来实现更优化的成本结构。”
在腾讯业绩电话会上,腾讯高管表示,人员越多成本越高,因此需要进行结构性的变化,聚焦于更盈利的业务。当前行业发生结构性变化,公司可能会进行人员优化,但疫情等短暂性的影响因素不会成为优化的原因。因此整体来看,降本增效是一个综合的考量。
(
一个月前,腾讯控股的股价还在480港元左右,但最近几天,腾讯接连大跌。3月14日,腾讯收报331.80港元,下跌9.79%;3月15日,腾讯再度暴跌10.19%,收报298港元。相比去年2月750港元的高点,腾讯股价已跌近60%。
不过今天,有着“中国巴菲特”之称的知名投资人段永平给持有腾讯的股民们信心,他高喊“不等了”,要卖了伯克希尔、苹果去抄底腾讯!
不等了!
3月14日和15日段永平用某论坛账号(大道无形我有型)接连发声称,他要去抄底腾讯了。
3月14日,段永平表示:“这个礼拜五有一批145的苹果的put(全称Put Option,意指看跌期权)到期,很久以前卖的。这笔钱出来可以考虑放一半在腾讯上。”
雪球
一天之后,或许是腾讯控股下跌的速度超过他的预期,3月15日早间,他表示:“明天准备拿BRKB(伯克希尔哈撒韦)换点,不等了。”
雪球
而在3月8日时,段永平曾表示:“腾讯目前占我比重还非常低,目前对我的吸引力还没到让我卖掉任何别的股票去换的地步,但再掉几次说不定我就要认真想想了。”
几日之后,一句“不等了”,说明段永平认为,298港元的腾讯控股比苹果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潜在收益更具有吸引力。
事实上,这不是段永平第一次高喊要买入腾讯了。在2020年12月时,段永平就表示腾讯的“调整”给了他买入机会。当时,腾讯的股价在560港元附近,在2个多月后,即2021年2月,腾讯股价来到了历史高点750港元附近,但随后便开始一路下行。
雪球
到了2021年8月,段永平再次表示买了点腾讯,要是再跌就再多买些。甚至在今年1月时,他还认为腾讯做回购是在跟他“抢生意”。
雪球
大佬操作要跟吗?
近期下跌的港股、中概股互联网巨头并不止腾讯一家。
在这一局面下,可以跟着段永平去抄底腾讯吗?
数据显示,南向资金正在积极流入港股,3月15日,南向资金就净流入港股93.84元港元,其中腾讯控股获净买入57.44亿港元。
而在3月11日和14日,南向资金则分别净流入港股30.90亿元和52.45亿元。
国信证券统计的数据显示,上周港股通累计净流入150亿港元,近一个月以来港股通累计净流入233亿港元,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722亿港元,总体来看近期南向资金呈现出整体流入的走势。在上周港股通资金中,腾讯控股、美团-W和小米集团-W流入金额最多。
开源证券则表示,当前港股头部互联网平台公司的估值处于其历史低位,也已具备性价比;另外,随着南向资金配置的不断增加,港股通标的所受到的境外流动性冲击等全球宏观因素影响或边际减小。综上,建议积极布局处于价值洼地的港股通互联网标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腾讯股市》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腾讯股市、东莞控股(000828)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