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年报季早已结束,部分公司却患上“拖延症”,迄今仍未披露2021年年报。近期,证监会对7家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立案,认定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对于年报延期披露的原因,大多数公司归结为疫情或审计工作影响。例如,ST辅仁发布公告称,公司2021年年报审计工作进度未达预期,主要是受疫情防控出行限制和审计工作安排影响。
如此理由并不能说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毕竟A股市场近4800家公司绝大部分都如期“交卷”。且根据监管部门以往调查显示,上市公司未按期披露年度报告的背后,往往与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风险内控制度流于形式、*管理人员不勤勉尽责密切相关,还可能隐藏着不法关联交易、大额资金占用、财务舞弊等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从被立案公司此前基本面来看,多数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为亏损状态。投资者难免合理怀疑,所谓的因为疫情或审计工作导致年报“难产”,不过是个挡箭牌,实则是业绩羞于见人,更有甚者可能存在违法犯罪行为。
按期披露年度报告是上市公司最基本的法定义务,对维护证券市场公开透明秩序、保护投资者信心具有重要意义。不管年报成绩如何,上市公司都应该让投资者及时了解过去一年经营状况。一时业绩之差并非不能为市场所接受,故意隐瞒欺骗行径却实属恶劣,既侵犯了投资者知情权,还破坏了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是对证券市场法律规则严肃性的严重藐视。
监管部门对此类不按时交“成绩单”的行为一直予以严厉打击。近年来,证监会多次启动专项执法行动,对未按期披露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立案调查,并对其中存在虚构采购合同、虚构代付业务、凭空进行票据背书等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将其移送公安机关。
可见,故意拖延披露年报既有损上市公司信誉,导致的后果也是上市公司难以承受之痛。按照相关规定,未及时披露年报的公司,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对于已经“披星戴帽”的企业,则可能被终止上市。这无疑是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严监管的同时,监管部门也考虑到了疫情等不可抗力的切实影响。今年10余家逾期未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吉药控股、紫鑫药业等位于疫情较为严峻地区的企业,暂时未被监管立案。此外,去年证监会还发文规定,部分确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公司可以延迟披露年度报告,并可先行披露主要经营业绩。这体现了监管层在特殊时期作出特别政策安排、用心呵护市场主体成长的监管温度。当然,这种温度是以上市公司守法合规来托底的,一旦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监管绝不会手软。
总之,故意拖延披露年报绝非明智之举,所谓拖得了一时拖不了一世,该面对的问题终究还得面对。上市公司应及时进行信息披露,清楚展示企业经营状况,如实说明业绩波动原因,切实尊重投资者知情权,维护好资本市场公开公平公正、清澈透明的良好生态。 (本文经济日报
4月22日丨益佰制药(600594.SH)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8亿元,同比下降16.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54.92万元,同比下降28.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60.3万元,同比下降28.01%;基本每股收益0.064元。
和讯网
一份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竟然带来两个涨停。不得不说,吉林首富的修涞贵的吸金效应还是杠杠的!
然而,事后修正药业的否认声明却啪啪的打脸本次资产重组的另一主角吉药控股(300108,股吧)。
如今,证监局一纸处罚书将吉药控股的拙劣手法公诸于世。
6月20日,证监会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其中主要内容包括简化科创板公司并购重组的信披要求。
7月10日,吉药控股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等方式购买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同时宣布停牌。
一时间,关于吉药控股成为创业板卖壳吃螃蟹第一股的声音迅速传播。
然而,7月24日,吉药控股却发布《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暨公司股票复牌的公告》,披露“经公司与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友好协作,待该办法具体实施细则出台条件成熟后,再继续推进谋划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筹划发行股份等方式购买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事宜”。
7月25日,吉药控股复牌并连续2日涨停,股价从5.40元涨至6.53元,涨幅20.93%。而2019年7月25日、7月26日两天,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0.8%、下跌0.27%。
7月26日收盘后,修正药业官方发布声明称:修正药业7月24日与吉药控股签署的“意向协议之解除协议”中,并没有“待该办法具体实施细则出台条件成熟后,再继续推进谋划上市公司控股权转让、筹划发行股份等方式购买修正药业***股权”的约定。
随后,深交所火速问询。
7月26日晚间,吉药控股发布《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暨公司股票复牌的公告的更正公告》,披露“鉴于目前重组方案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继续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面临较大不确定因素,双方一致同意解除《意向协议》,公司与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再筹划相关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在公告中,吉药控股解释称,由于公司经办人员失误,在传递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意向协议之解除协议》过程中,误将修订稿当做最终稿归档,致使《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暨公司股票复牌的公告》中引用修订稿中错误内容。
7月29日,吉药控股开盘跌停。
在证监局处罚书中显示,吉药控股上述所谓继续推进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相关表述在吉药控股与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的《意向协议之解除协议》中不存在。
吉药控股的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六十三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条第*的规定,构成了《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第*所述情形。对吉药控股的违法行为,吉药控股董事长、总经理孙军,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张亮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财务总监张忠伟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依照《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第*的规定,吉林证监局决定:对吉药控股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孙军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对张亮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对张忠伟给予警告,并处以10万元罚款。
公开资料显示,吉药控股注册地在吉林省通化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白炭黑生产和销售以及中成药生产和销售,公司实控人为卢忠奎。
吉药控股前身为通化双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龙股份),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2017年8月,双龙股份更名为吉药控股。
当年,就曾因两起144笔突击内幕交易被吉林证监局罚款256万!
年报季早已结束,部分公司却患上“拖延症”,迄今仍未披露2021年年报。近期,证监会对7家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立案,认定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对于年报延期披露的原因,大多数公司归结为疫情或审计工作影响。例如,ST辅仁发布公告称,公司2021年年报审计工作进度未达预期,主要是受疫情防控出行限制和审计工作安排影响。
如此理由并不能说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毕竟A股市场近4800家公司绝大部分都如期“交卷”。且根据监管部门以往调查显示,上市公司未按期披露年度报告的背后,往往与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风险内控制度流于形式、*管理人员不勤勉尽责密切相关,还可能隐藏着不法关联交易、大额资金占用、财务舞弊等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从被立案公司此前基本面来看,多数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为亏损状态。投资者难免合理怀疑,所谓的因为疫情或审计工作导致年报“难产”,不过是个挡箭牌,实则是业绩羞于见人,更有甚者可能存在违法犯罪行为。
按期披露年度报告是上市公司最基本的法定义务,对维护证券市场公开透明秩序、保护投资者信心具有重要意义。不管年报成绩如何,上市公司都应该让投资者及时了解过去一年经营状况。一时业绩之差并非不能为市场所接受,故意隐瞒欺骗行径却实属恶劣,既侵犯了投资者知情权,还破坏了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是对证券市场法律规则严肃性的严重藐视。
监管部门对此类不按时交“成绩单”的行为一直予以严厉打击。近年来,证监会多次启动专项执法行动,对未按期披露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立案调查,并对其中存在虚构采购合同、虚构代付业务、凭空进行票据背书等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将其移送公安机关。
可见,故意拖延披露年报既有损上市公司信誉,导致的后果也是上市公司难以承受之痛。按照相关规定,未及时披露年报的公司,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对于已经“披星戴帽”的企业,则可能被终止上市。这无疑是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严监管的同时,监管部门也考虑到了疫情等不可抗力的切实影响。今年10余家逾期未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吉药控股、紫鑫药业等位于疫情较为严峻地区的企业,暂时未被监管立案。此外,去年证监会还发文规定,部分确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公司可以延迟披露年度报告,并可先行披露主要经营业绩。这体现了监管层在特殊时期作出特别政策安排、用心呵护市场主体成长的监管温度。当然,这种温度是以上市公司守法合规来托底的,一旦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监管绝不会手软。
总之,故意拖延披露年报绝非明智之举,所谓拖得了一时拖不了一世,该面对的问题终究还得面对。上市公司应及时进行信息披露,清楚展示企业经营状况,如实说明业绩波动原因,切实尊重投资者知情权,维护好资本市场公开公平公正、清澈透明的良好生态。 (本文经济日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吉药控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吉药控股、益佰制药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