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公司(酷基基金)上海医药公司有哪些

2022-06-24 5:52:20 股票 yurongpawn

上海医药公司



本文目录一览:



公司A股代码:601607 公司简称:上海医药

公司H股代码:02607 公司简称:上海医药

债券代码:155006 债券简称:18上药01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http://www.hkexnews.hk)等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1.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 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1.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于2021年8月30日召开的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会议通过的决 议包括批准本公司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半年度业绩。

1.4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本公司董事及审计委员会已审阅并确认此财务报告

1.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投资者热线电话:+8621-63557167

2.2 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3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2.4 截止报告期末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前10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2.5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6 在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反映发行人偿债能力的指标: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3.1 业绩情况

2021年上半年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市场需求继续回升,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公司亦保持了良好的经营态势。

拾级而上 营业收入保持高增态势(同比增长20.73%)

2021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2.37亿元(币种为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0.73%;其中医药工业实现收入126.02亿元,同比增长7.94%;医药商业实现收入926.35亿元,同比增长22.71%。

锐意突破 净利润增速再创新高(同比增长15.94%)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68亿元,同比增长46.05%。其中医药工业主营业务贡献利润12.31亿元,同比增长4.69%;医药商业主营业务贡献利润13.33亿元,同比增长23.86%;参股企业贡献利润6.10亿元,同比增长10.44%。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51亿,同比增长15.94%,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上药云健康B轮融资后出表形成的一次性收益。还原研发费用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2.58%。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13.40%,较上年同期下降1.34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工业上升0.10个百分点,医药分销下降0.62个百分点。公司扣除管理、销售及研发费用后的营业利润率3.95%,较上年同期下降0.44个百分点。

公司继续保持良好的运营质量。报告期内,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21.71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以“数字化上药建设”赋能业务,以大数据为手段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体系能力、打造高效组织、建立核心支撑平台。公司大数据指挥中心一期项目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平台建设,搭建了集经营分析、实时监控、风险预警、投后管控、研发项目管理于一体的可视化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内部形成公司经营分析驾驶舱,满足集团管理与决策分析要求,为管理层及时准确掌握企业经营发展状况、有效做出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基础;外部打造公司宣传企业价值的窗口,实现信息的及时有效披露。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公司的数据化管理和服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真正做到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今年公司还将重点拓展人力资源平台的对接与应用,并推进大数据信息化在产品规划、营销、制造、研发等方面的应用。

3.2 上半年经营工作亮点

全球制药50强排名上升

报告期内,虽然部分产品受到国家带量采购政策的影响,但公司上半年整体销售收入仍实现较快增长,工业大品种逐步消除疫情影响,过亿产品数量再创新高。同时,上海医药再度进入全球制药工业50强,排名提升6名,位列第42位。

报告期内,公司医药工业销售收入126.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94%。60个重点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达11.94%,其中同比增幅前五的重点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公司将持续关注带量采购的政策影响,以一品一策为抓手,实现产销研高度协同,保持存量重点产品的增长速度,挖掘潜力产品的发展机会,努力达成“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目标。

创新药管线加速扩张

过往五年,公司根据既定的创新转型战略,坚定不移加强研发投入,从2015年的6.18亿元到2020年的19.72亿元,5年间翻了三倍多。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快创新转型,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共计11.39亿元,同比增长51.90%,占工业销售收入的9.04%。其中研发费用8.80亿元,同比增长30.04%,占工业销售收入的6.98%。

报告期内,公司创新药管线取得较多阶段性进展:

? I036(“SPH8216”)于2021年4月获得II期临床批件,目前已启动尤文氏肉瘤临床研究;

? I001-B(“SPH3127”)新适应症溃疡性结肠炎获得FDA临床默许,进入临床II期,在美国启动新的适应症研究;

? I001-A(“SPH3127”)新适应症糖尿病肾病于2021年4月在中国递交IND申请,5月收到CDE关于IND的受理通知书,7月底收到临床试验通知书,拟于近期启动国内II期临床试验;

? 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新药I037(“注射用LT3001”)I期药物临床试验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开展,已于2021年4月27日顺利完成所有受试者给药,并完成总结报告;8月3日,与公司合作的顺天医药(Lumosa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该药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中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单次给药、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Ⅱa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安全性终点,未发现给药后36小时内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发生。该项Ⅱa期临床试验共入组24例受试者,总体表现出良好安全性,无sICH风险增加的证据。次要终点包括评估神经功能结局的mRS(改良Rankin评分)和NIHSS的变化。虽然样本量有限,LT3001组中有更多受试者在第90天达到*功能结局(mRS 0-1),并在第30天达到显著神经功能改善(NIHSS改善≥4分)。在基线NIHSS≥6且接受LT3001治疗的受试者中,78%表现出明显的神经功能改善(目前样本量有限,有待将来扩大样本量确认);公司已向CDE提交Ⅱ期临床试验申请,计划在中国大陆和全球同步开展两项Ⅱ期临床试验,在更多AIS患者中评价注射用LT3001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I025-A(“SPH5030”)于2021年7月获批临床;

I022-K(“SPH6516”)于2021年5月提交IND。

上海医药与俄罗斯BIOCAD公司合资成立的上药博康引入的首批6款生物药产品亦于今年取得了诸多进展:

PD1单抗(BCD-100)宫颈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分别获得三期临床批件,即将开展病人入组;

IL17A(BCD-085)银屑病适应症已申报IND,强直性关节炎适应症已申报pre-IND;

ANTI-GITR(BCD-166)商讨启动中俄同时临床前开发,根据临床前药效实验结果决定后续开发路径;

生物类似药BCD-021、BCD-022已提交pre-IND,BCD-057正在准备pre-IND资料。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进入临床前及后续研究阶段的创新药管线已有35个项目,其中24个项目进入临床或已上市。

中药板块传承创新发展

公司中药产品资源丰富,旗下拥有7家中药重点企业、9个广受认可的核心品牌、5大治疗领域(心血管、消化、呼吸、骨骼肌肉及泌尿生殖系统)以及多项保密配方和*品种,中药销售收入约为工业板块总体收入的三分之一,其中12种产品于2020年的销售收入逾1亿元。2021年上半年,公司中药板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

国家近年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包含了七方面28项措施,为中医药传承创新、特色发展明确了政策指引和落地方案。公司积极把握政策引导趋势,于5月13日联合云南白药、天津医药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云天上?复兴中华*传统中医药产业联盟”,响应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发挥各自在科研、技术、市场、资本、管理、品牌等方面的优势,聚焦中医药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推进中药产业化、现代化、规范化发展,大力挖掘中医药卫生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五种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中药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中医药健康需求。

公司亦围绕中药“大品牌,大品种”,明确了中药大产品所需具备的四项条件(竞争性、临床价值、企业价值、准入条件),梳理了集团各子公司现有产品系列,从*性、独特性、市场潜力等各方面进行论证,首批筛选出8个中药拟培育大品种,形成“一司一策,一品一策”,上半年重点中药产品收入增速超20%。

一致性评价加速获批

仿制药方面,公司2021年上半年新增14个品种(21个品规)通过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使得获批一致性评价的产品累计增加到34个品种(48个品规),位居行业前列。

2021年新增一致性评价过评产品

高端制剂平台建设成效初显

为进一步加快改良型新药和高端制剂的布局和技术开发,公司与国内多家知名高校、研发机构、企业建立了深入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吸入制剂、缓控释制剂、口溶膜制剂、复杂注射剂、原料药等多个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新型制剂技术、原料合成技术的探索和应用研究,产品管线已覆盖呼吸、心血管、精神神经、镇痛、抗感染、消化代谢等多个领域。今年7月,公司旗下上海上药创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分别与杭州艾瑞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及江阴贝瑞森制药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产品引进协议,引进纳米技术改良型新药AP2500以及新给药途径和新适应症的改良型新药UP-611项目。近日,公司与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上药九洲生物制药公司也正式揭牌,目前已拥有13个联合立项品种,致力于打造全国*的高端创新制剂平台。

研发合作平台孵化项目落地

公司以“自主研发+对外合作”的模式持续拓展具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产品群,以市场化体制机制为基础,与多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实现1+1>2的效果。报告期内,公司与各研发合作平台按进度推进工作。

交大医学院及交大附属医院:上海医药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刘俊岭教授团队、上海二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共同成立的上海循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于5月中旬完成公司设立,目前已有6个创新药管线品种,聚焦罕见病创新靶点及早期药物开发,专注于抗体、核酸药物及细胞治疗技术,2022年预计将有2个创新药项目进入临床阶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一批合作研发项目均已启动并在顺利推进中,启动新一轮孵化项目征集遴选;

沈阳药科大学:研发团队就创新合作项目进行了调研评估与多轮交流,正在确认研究可行性方案;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持续推进已遴选的4个项目合作。

巩固中国进口药和创新药服务商龙头地位

2021年1-6月,公司医药分销业务实现销售收入924.87亿元,同比上升22.58%,毛利率6.46%;医药零售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7.09亿元,同比下降1.57%,毛利率13.41%。公司积极优化品种结构,进一步巩固公司在中国进口药和创新药服务商中的龙头地位。报告期内成功新获武田、诺和诺德等供应商的多个重磅品种的进口总代资格。

公司着力打造创新药服务平台,为全球医药企业创新产品提供涵盖上市前合作、进出口服务、全国分销、创新增值四大领域的全供应链一站式管理服务。报告期内,公司旗下的上药控股作为百时美施贵宝新获批上市的免疫肿瘤药物“逸沃”在中国境内*进口商,与厂家针对免疫肿瘤领域开展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欧狄沃与逸沃的全流程、多领域的合作模式,让高品质治疗惠及更多患者;为德琪医药提供临床试验支持、保税进口、全国分销、供应链优化以及创新增值服务,加速德琪医药新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公司亦不断推进供应链服务创新,提升国际供应链效率,巩固国际贸易产业优势。上药控股今年7月初入选商务部等8部门公布的首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在国家积极推进上海临港新片区建设中,公司作为首批入驻企业,正在加速打造临港大健康国际医药供应链产业园,借助临港新片区的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强产业创新能力,巩固公司在医药进出口方面的龙头地位。

疫苗销售增长稳定

进口疫苗代理方面,公司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22.84亿元,同比增长4.93%。目前二类疫苗销量主要还是受到疫情防控的一定影响,但未来仍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公司基于在疫苗分销领域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将产业链从进口分销延伸至生产与研发,抢抓机遇战略布局疫苗领域。今年,公司通过合资合作方式进入疫苗生产领域。此外,公司作为领投方参股的创新疫苗研发公司成都威斯克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已启动全球多中心的III期临床试验,进一步推进了公司在疫苗研发领域的布局。未来公司将进一步结合已有优势,继续发展疫苗领域业务。

“互联网+”成效显现

上药云健康成立于2015年3月,是上海医药孵化的“互联网+”医药商业科技平台。公司以“DTP专业药房”和“互联网+服务”为两大业务基石,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全面发展益药生态圈,为创新药蓬勃发展提供有价值且可及的销售与服务网络,为普慢药“互联网+”发展开创“医药分业中国新模式”。今年1月18日完成10.33亿元B轮融资后,上药云健康立即启动内部组织架构调整、全面绩效及股权激励方案推进、数字化系统及资金管理体系升级等重要工作,并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并购、筹备新一轮股权融资。随着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发布完善“双通道”的指导意见,上药云健康计划在下半年抓住政策机遇,为旗下全国“益药·药房”全力争取“双通道”资质。

镁信健康作为数字化健康生态全价值链模式的先行者,致力于通过创新医疗支付模式,打通“互联网+医+药+险”的生态闭环,推动保险领域与医疗领域深度融合,帮助患者病有所医,医有所保,百姓幸福又安心。截至2021年上半年,镁信健康新上线40余个患者福利项目,新增32款健康险产品,已累计服务6,000多万张保险保单,并已成为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的主要服务商。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4月,由镁信健康提供服务支持的“沪惠保”上线后,参保人数突破739万人,创惠民保首年参保人数新纪录。镁信健康在项目管理、药品目录、一站式理赔结算服务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助力上海市民健康保障升级,高质高效地提升当地市民药品可及性并缓解医疗费用负担。

国际市场布局口腔器械业务

今年5月,上海医药旗下上药医械收购Fimet Invest Oy(“芬兰菲曼特”)***股权转让签约仪式在中国上海和芬兰赫尔辛基两地以视频形式同步进行。芬兰菲曼特成立于1981年,以生产经营牙椅及其他牙科相关设备为主,其“Fimet”品牌经多年的经营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场认可度。菲曼特作为第一批进入中国的海外企业,已与上药医械合作了27年。收购完成后,上药医械将拥有在口腔医疗行业发展所需的完整模块,再通过整合运作,未来有望快速开拓国内外市场,打造上药医械口腔业务的研发平台、全球BD平台、海外并购平台与上药口腔的国际化品牌。

融产结合支持公司创新转型

今年8月12日,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非公开发行A股并引入战略投资者相关议案,拟以16.87元/股的价格向云南白药和上海潭东定向增发约8.53亿股A股,筹集资金约143.84亿元,锁定期36个月。发行完成后,云南白药将持有公司18.02%的股份,作为战略投资者深度参与公司治理与运营,在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步伐的同时结合双方优势在多个业务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近年来,公司作为国企改革“双百行动”试点企业,已经做出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落地了股权激励方案、市场对标考核、研发中长期激励、下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多元化、多层次的改革举措。本次引入云南白药作为战略投资者,将通过股权结构的多元化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推动体制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双方将结合在产品资源、客户资源、品牌管理、市场渠道、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优势资源,在中医药、大健康、医药商业及新业务等方面协同发展、合作共赢。

今年7月,公司出资9,000万元作为有限合伙人之一参与设立上海上实生物医药创新转化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基金是由上实集团发起设立的生物医药产业专项基金,以立足上海、联动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球为定位,对附有创新属性和成果转化价值的项目提供系统性投资和转化支持,重点投向生物医药领域,打造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领域创新转化平台。在未来,公司将与该基金形成包括项目合作在内的多方面战略协同,以更灵活且市场化的资本运作方式,进一步助推公司实现创新转型的目标。

3.3 下半年经营计划

2021年8月2日,《财富》杂志正式发布“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单”,上海医药再次上榜,位列第437位,排名跃升36位。公司坚持战略定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下半年,公司将按照董事会确定的年度经营目标和重点工作安排,有序开展各项经营工作:不断优化研发、营销、制造等工业体系,提升新药研发效率,推进降本增效,持续提升体系能力;商业以互联网+为抓手,大力推动创新业务发展;在国际化业务方面,加强对海外公司的管理,切实推进国际业务拓展以及合作项目的高效落地;发挥中药板块优势,整合行业资源,做强做大中药产品与品牌;强化安全生产与环保,确保药品质量。

站在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上海医药要承担起新的使命与担当,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助力国家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转型。上海医药将向上而生,奋斗致远,团结一心,目标一致,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领先药企。

第四节 重要事项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说明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酷基基金

成功的理财离不开科学严谨的投资体系,坚持不懈的投资观念。今天为您种下基金投资的一棵知识树,请您用耐心培育,静待花开。


众里寻“基”千百度,蓦然回首,那“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目前市面上的基金品种繁多,数量也不少,截止今年四月份,市场上公开发行的基金数量已经突破7000只了,这个数量是不是很惊人。


要从这么多的基金中寻觅到适合你的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是真金白银投入进去,可不能马虎。


如果可以只看一眼基金的名字,就能大概知道基金的基本情况,以及大致的投资方向及特点,是不是能省下不少众里寻“基”千百度的精力呢?


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基金名称中隐藏的知识。


基金名称的组成


先随机找几只基金:东财创业板指数C,富国中证医药50ETF,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


从这几只名字中能看出啥规律吗?


其实很简单,基金的名称大多由3部分组成:


公司名称 + 投资方向 or 投资特点 + 基金类型


简单来说,就是这只基金是哪家发行的,将要投资啥,还有脾气怎么样,温柔型的还是暴躁型的。


第一点公司名称,这个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这只基金是由哪家基金公司发行的,开头就是基金公司的名字,比如东财就是,富国就是富国基金等等。


目前市场上规模比较大的一些基金公司大家也可以额外留意一下,像天弘,易方达,华夏,工银瑞信,南方,汇添富等。


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相对来说基金经理的人员实力更强一些,规模、流动性等更有保障一些。

投资方向


大致可以把基金的投资方向分为主题、指数、市场。


主题基金集中投资于某一主题行业或企业。这类基金往往根据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将某一主题作为核心标的,比如前面举例的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就是标准的投向医疗主题股票的基金。


指数基金是以指数成分股作为投资对象。


像东财创业板指数C,富国中证医药50ETF,都是标准的指数投资基金。可能有人会疑惑中证医药这个不也是医药主题吗?


这是中证医药50指数,带有50,300,1000等这种数字字眼的基本都是指数,有行业指数,也有大盘指数,这种是属于指数型基金的。


第三种是投资不同市场的基金,如果有基金名称中带“沪港深”或者“QDII”等字样,就说明这只基金是可以投资除A股外的其他市场,包括港股、美股等等。


基金特点




很多基金名称中都有这些形容词:创新,优选,精选,成长,量化,价值,混合等。比如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广发小盘成长等。


从持仓成长性这个维度来看,主要是价值、平衡、成长。

企业的发展,往往会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成长型:追求资本增值为目的,主要以良好的增长潜力股为投资对象,像科技类,新兴行业的股票。


价值型:追求稳定的经常性收入,一般以大盘蓝筹股为主,像一些金融、公用事业的股票是价值型基金比较常投资的方向。


平衡型:基于两种类型中间的基金。


风险上来看,成长>平衡>价值,收益也同理。


除了成长平衡价值外,常见的还有创新,精选,优选等。


这些基金的投资项目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吗?


肯定是的,但也不要被名字迷惑,这些基金的持仓肯定是基金经理精心挑选的,也是他非常看好的方向。但是最终能否有收获,还需要交给市场来验证!


所以,选择自己也同样看好的方向才是硬道理,至少,拿着心里有底气。


关于名称后面的AC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东财创业板指数C这两只基金名称最后面的A、C是什么意思呢?


既然存在肯定是合理并且有意义的。


字母不同主要区别是在于收费方式的不同。


A类基金,一般是前端收取申购费,也就是不管你打算持有这只基金多长时间,在买的时候,就已经收取了申购费用。


C类基金,一般是后端收取申购费,就是买的时候不扣申购费,等赎回的时候一次性收取。


费率则随你持有基金的时间长短来决定,一般持有的时间越长,费率越低。


如何选择呢?


如果是短期持有,建议购买C类份额,如果是长期持有,建议购买A类份额。


费率在基金中的占比还是比较低的,主流基金的费率在千分之一点五左右,对我们的整体收益影响较小,相比较来说,基金的投资方向以及特点才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点。


做投资,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哪怕一个基金的名字也不放过,投资是理性的,如果你不了解他,那就不要做!

- End -图片来源于站酷

美国《制药经理人》(Pharm Exec)杂志公布2022年度《全球制药企业50强》排行榜(2022 Pharm Exec 50),美国辉瑞公司因其新冠疫苗销售大增而跃居全球制药企业销售额第一。在其720亿美元的总销售额中,新冠疫苗占了370亿美元,成为全球有史以来单年度最畅销的药物。另一家美国疫苗公司莫得纳也因新冠疫苗销售额大增而进入了全球50强药企行列。


在针对新冠疫情投资的推动下,11家*的大型制药公司的研发投资总和在2021年增长了11%,总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辉瑞研发支出最多,达到138亿美元。罗氏、默沙东和强生公司的研发支出都突破了100亿美元。


四家中国制药企业进入了全球药企50强榜单,江苏恒瑞医药排名上升至第32位、中国生物制药排名第40位,上海医药集团排名第41位,石药集团排名第43位。


本次排名基于各大药厂2021财年的处方药销售数据。《制药经理人》每年的榜单数据来自全球医药市场研究机构Evaluate,这个榜单专注全球制药企业的处方药销售,所以一直被企业年度总结及医疗机构所重视。


排名 公司 总部所在地 处方药年销售额/年研发投入


1、辉瑞(Pfizer) 美国 720.43亿美元/138.29亿美元

2、艾伯维(AbbVie) 美国 550.41亿美元/65.18亿美元

3、诺华(Novartis) 瑞士 511.28亿美元/90.41亿美元

4、强生(Johnson & Johnson) 美国 498.21亿美元/117.81亿美元

5、罗氏(Roche) 瑞士 492.93亿美元/130.80亿美元

6、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 美国 456.69亿美元/95.31亿美元

7、默沙东(Merck & Co.,在北美为默克公司) 美国 432.59亿美元/122.45亿美元

8、赛诺菲(Sanofi) 法国 389.34亿美元/61.5亿美元

9、阿斯利康(AstraZeneca) 英国 361.31亿美元/79.87亿美元

10、葛兰素史克(GSK) 英国 334.43亿美元/65.73亿美元


11、武田(Takeda) 日本 296.05亿美元/46.51亿美元

12、吉利德科学(Gilead Science) 美国 270.05亿美元/52.26亿美元

13、礼来(Eli Lilly) 美国 259.58亿美元/70.26亿美元

14、安进(Amgen) 美国 239.57亿美元/42.96亿美元

15、诺和诺德(Novo Nordisk) 丹麦 224.17亿美元/28.30亿美元

16、拜耳(Bayer) 德国 201.19亿美元/37.16亿美元

17、莫得纳(Moderna) 美国 191.67亿美元/18.26亿美元

18、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Ingelheim) 德国 178.06亿美元/43.92亿美元

19、晖致(Viatris) 美国 175.08亿美元/6.42亿美元

20、再生元(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美国 121.17亿美元/28.64亿美元


21、安斯泰来(Astellas Pharma) 日本 118.28亿美元/21.49亿美元

22、梯瓦(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以色列 104.68亿美元/9.33亿美元

23、CSL 澳大利亚 104.44亿美元/10.72亿美元

24、渤健(Biogen) 美国 88.47亿美元/25.01亿美元

25、默克集团(Merck KGaA) 德国 83.92亿美元/20.27亿美元

26、福泰制药(Vertex Pharmaceuticals) 美国 75.73亿美元/30.51亿美元

27、大冢(Otsuka Holdings) 日本 73.68亿美元/19.89亿美元

28、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 日本 72.61亿美元/23.54亿美元

29、优时比(UCB) 比利时 63.95亿美元/19.28亿美元

30、欧加隆(Organon) 美国 61.72亿美元/3.07亿美元(2021年6月从默沙东分拆)


31、卫材(Eisai) 日本 52.24亿美元/15.21亿美元

32、江苏恒瑞医药(Jiangsu Hengrui Medicine) 中国 52.03亿美元/9.29亿美元

33、太阳制药(Su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印度 50.91亿美元/3.90亿美元

34、博士康(Bausch Health Companies) 加拿大 49.24亿美元/4.52亿美元

35、雅培(Abbott Laboratories) 美国 46.92亿美元/2.12亿美元

36、大日本住友制药(Sumitomo Dainippon Pharma) 日本 46.02亿美元/8.69亿美元

37、基立福(Grifols) 西班牙 45.16亿美元/4.20亿美元

38、费森尤斯卡比(Fresenius Kabi) 德国 43.62亿美元/7.04亿美元

39、施维雅(LES LABORATOIRES SERVIER) 法国 43.44亿美元/--

40、中国生物制药(Sino Biopharmaceutical) 中国香港 42.06亿美元/5.03亿美元


41、上海医药集团(Shanghai Pharmaceuticals Holding) 中国 39.80亿美元/2.47亿美元

42、亚力兄制药(Alexion Pharmaceuticals) 美国 38.04亿美元/---(阿斯利康2021年7月完成收购亚力兄)

43、石药集团(CSPC Pharmaceutical Group) 中国 37.81亿美元/4.45亿美元

44、美纳里尼(Menarini) 意大利 36.16亿美元/--

45、益普生(Ipsen) 法国 32.36亿美元/5.14亿美元

46、阿拉宾度制药(Aurobindo Pharma) 印度 31.59亿美元/1.16亿美元

47、史达德(STADA Arzneimittel) 30.97亿美元/--

48、爵士制药(Jazz Pharmaceuticals) 爱尔兰 30.79亿美元/5.06亿美元

49、远藤国际(Endo International) 爱尔兰 29.90亿美元/1.49亿美元

50、协和麒麟(Kyowa Kirin) 日本 29.59亿美元/5.79亿美元






上海医药公司有哪些

本文为医药流通系列文章之成长能力篇,共选取16家医药流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数据基于历史,不代表未来趋势;仅供分析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营业收入指在一定时期内,商业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作为企业补偿生产经营耗费的资金来源,主要经营成果,取得利润的重要保障,以及现金流入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营业收入管理,可以促使企业深入研究和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以便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避免盲目生产。



从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有14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其中重药控股、海王生物、鹭燕医药、嘉事堂、九州通、柳药股份、瑞康医药、上海医药、中国医药、南京医药等10家企业增幅在两位数以上。


重药控股增长最快,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达到32.38%,过去五年营收*为2018年的258.03亿元,*为2020年的452.20亿元。


人民同泰和开开实业均为下滑,其中开开实业下滑*,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为-4.24%,过去五年营收*为2017年的9.62亿元,*为2020年的7.62亿元。


毛利润指商业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售价)减去商品原进价后的余额,又称商品进销差价。影响最终利润的因素很多,对于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情况下差别很大,毛利润考虑对于该业务的主要支出。


其意义在于,如果不做该(笔)业务,一些资源就会被浪费或仍然会消耗,利润就会变成负值;如果做该业务,就可能赢利或减少亏损。



从近五年毛利复合增长来看,有16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其中重药控股、柳药股份、鹭燕医药、海王生物、中国医药、浙江震元、九州通、瑞康医药、上海医药、嘉事堂、南京医药、英特集团、国药一致等13家企业增幅在两位数以上。


重药控股增长最快,近五年毛利复合增长达到35.33%,过去五年毛利*为2018年的23.12亿元,*为2020年的42.34亿元。


净利润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从近五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有12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其中九州通、鹭燕医药、南京医药、浙江震元、柳药股份、英特集团、重药控股等7家企业增幅在两位数以上。


九州通增长最快,近五年净利润复合增长达到36.84%,过去五年净利润*为2016年的8.77亿元,*为2020年的30.75亿元。


开开实业和人民同泰均为下滑,其中人民同泰下滑*,近五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10.40%,过去五年净利润*为2020年的1.45亿元,*为2019年的2.67亿元。


扣非净利润指在企业核算公司的利润过程中,不仅扣除了与公司经营支出有关的款项,还扣除了所有在经营过程中与经营无关的支出的费用。


在核算扣非净利润之后,每个公司能够很直观的看到自己一个季度或者是一年的盈利状况。扣除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支出以及与经营过程无关的支出,这样更加客观的看到一个公司的经营状况。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有12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其中国药股份、九州通、鹭燕医药、英特集团、浙江震元、重药控股、柳药股份、国药一致、南京医药等9家企业增幅在两位数以上。


国药股份增长最快,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达到24.74%,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为2016年的5.39亿元,*为2019年的15.66亿元。


人民同泰和开开实业均为下滑,其中开开实业下滑*,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为-36.34%,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为2020年的0.02亿元,*为2017年的0.23亿元。


医药流通企业成长能力排行榜



注:研究样本只选取两个及以上报告期的数据,同时剔除了指标为负的企业。成长能力榜单中,各项指标得分按照10/16的比例换算得出,综合得分为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如某个指标有数值,但没有得分(即表格为空格),则该指标权重会下降。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上海医药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上海医药公司、酷基基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