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北极航道
北极航道,一条看起来很美的战略通道。
2013年9月16日,中远集团董事长马泽华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远集团“永盛”号货轮圆满完成北极东北航道的首航任务,永盛轮也成为中国第1艘经北极航道完成亚欧航线的中国商船。
据马泽华介绍,永盛轮装载16540吨出口钢材和设备于8月15日从江苏太仓港起锚,向北通过白令海峡后一路向西,经过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拉普捷夫海、喀拉海、巴伦之海、北海等海域后,于9月10日到达终点荷兰鹿特丹港。
永盛轮此次航行航程为7800多海里,相比于传统的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航线,航程缩短了2800多海里,时间缩短了9天,节省了大量的燃油、过路费和人员安保等费用。
鉴于北极航道如此“经济实惠、物美价廉”,所以很多人对此欢欣鼓舞。毕竟,除了少吹几天海风,少受几次蚊虫叮咬,沿途看到的北极熊,怎么也比持枪的索马里海盗要心旷神怡。
更重要的是,北极航道的横空出世,对于我国打破马六甲困局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之举。
一直以来,虽然作为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我国的海域面积广达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更是长达18000多公里,但第一岛链的存在,尤其是台海等问题的阻碍,使得我国连自由进出太平洋都困难重重。
自1776年宣布独立以来,美国的大国崛起就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纵横捭阖后,美国一跃成为综合国力鹤立鸡群的超级大国。相比于其他列强对大陆土地的争夺,身为新生代帝国主义的美国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对陆地领土“不以为然”,甚至为打击英法等殖民帝国还积极推动第三世界争取民族独立,赢得了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但美国不“重视”土地,不代表没有野心,事实上作为同时毗邻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洋国家,美国的注意力一直都在海上,对于美国而言,控制海洋尤其是海峡等咽喉要地,就等于扼住了世界各国命运的喉咙。这样的咽喉要地,一共有16个,而马六甲海峡就是其中之一。
东南亚作为隔断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亚洲和大洋洲的十字路口,自古以来就是各方势力激烈争夺的区域,而马六甲海峡作为东南亚的核心,战略价值自然举足轻重。事实上,马六甲海峡的存在,常年让中日韩三国如鲠在喉。
就像苏联及俄罗斯的强大凸显出了土耳其海峡的重要性一样,正因为中日韩三国都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国,所以马六甲海峡不仅常年异常繁忙,沿途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新加坡更是受益匪浅。
虽然是华人占70%以上的国家,但新加坡却常年奔走在亲美的道路上,尤其是美国为控制马六甲海峡常驻在此后,新加坡更是常年与美国称兄道弟,再加上马六甲海峡周边常年靠水吃水的海盗,这里虽然没有台风,却时刻风起云涌。
而在中日韩三国中,日韩作为美国事实上的殖民地,只要肯低头,坚决跟美走,物资肯定管够,马六甲海峡也肯定来去自由,但我们不行。所以,为打破马六甲困局,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另辟蹊径的尝试,比如中巴经济走廊,中缅出海通道以及克拉地峡等。而在这些渠道中,最“靠谱”的莫过于中巴经济走廊。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和样板工程,中巴经济走廊从2013年5月提出开始,就始终受到各方高度关注,而作为走廊起点的瓜达尔港,因为靠近波斯湾,更成为我国缓解石油进口困境的重要支点。
然而,各方的目光,有期待有排斥,有使坏更有热爱,而新加坡无疑就是一个*的破坏者。鉴于每年通过马六甲海峡的油轮3倍于苏伊士运河,5倍于巴拿马运河,是新加坡繁荣的基础,所以对中国企图绕开马六甲海峡的行为,新加坡始终在上蹿下跳地予以阻挠。
2006年,新加坡在瓜达尔港的二期工程招标和建成后的运营招标中斥巨资中标。此时的巴基斯坦渴望利用瓜达尔港这个深水良港创造更大收益,但新加坡为维护马六甲的战略地位,不惜将瓜达尔港荒废5年。面对这种拿了好处就躺平的乙方,作为甲方的巴基斯坦终于忍无可忍,在2013年将瓜达尔港的运营权收回并转交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
只是,中国的海上贸易安全绝非只有石油,贸易的终点也绝不仅仅是中东,所以,苏伊士运河也是一个重要的咽喉要地,而这里不仅比马六甲海峡更窄,过路费更高,而且沿途海盗也更加猖獗。
虽然有吉布提等军事基地的存在,但在漫长且繁忙的航线上,处处紧盯必然劳心费神。毕竟,虽然印度洋距离美国最远,但迭戈加西亚基地存在,将美国在印度洋的势力范围一分为三,实际上更加强了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方航道的开通,对美国和新加坡等国而言无疑是真正的釜底抽薪,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北方航道基本都在俄罗斯的近海,所以能在节省时间路费的同时,尽可能避开美国的威胁,并且惠及沿途的俄罗斯经济,尤其是不冻港摩尔曼斯克,必将在北方航道中大展宏图。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北方航道很美,却也华而不实。
今天的北方航道,因为北极冰盖的存在,大致分两条,其中从大西洋出发进入巴芬岛与格陵兰岛之间的戴维斯海峡,而后穿越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后沿海岸向西航行,在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的,叫西北航道;从北欧向东北进入巴伦支海,而后沿北冰洋沿岸一路向东,经过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最后进入白令海峡到达太平洋的,叫东北航道。对亚欧贸易而言,东北航道无疑更有价值,所以各国探险家也是从东北航道开始探索的,而贡献*的,是俄国人。
12世纪中期,俄国人就抵达了北海和巴伦支海;
1525年,俄国文学家、外交家季米特里·格拉西莫夫指出亚欧的北方可能存在航路,于是英国和荷兰陆续组织探险队深入北冰洋,但都基本止步于喀拉海;
1582年沙俄越过乌拉尔山一路向西伯利亚扩张后,沿着鄂毕河、叶尼塞河等北冰洋流域河流顺流北下,沙俄到达了北冰洋更东部的区域;
1712年,俄国探险家梅尔库里·瓦金和雅科夫·佩尔米亚科夫发现新西伯利亚群岛;
1878年到1879年,瑞典探险队完成了从哥德堡至杰日尼奥夫角的航行,实现了北方航线的成功首航;
北方航道开通后,沙俄随即开始了商业化尝试。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列强加紧堵截,苏联加快了北方航道的开发,并最终在1935年实现了东北航道的正式开通和商业运营。
但新航道的开通并未震撼世界,且距离比肩甚至取代传统航道的目标更是遥不可及。之所以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地理条件很恶劣
北极航道的成功,除了探险家的努力,根本原因在于全球变暖的气候变化。而全球变暖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从北极冰盖上不断剥离掉落的冰山。而这些长时间漂浮在航道周边的冰山,是过往船舶的巨大威胁。
而比无处不在的冰山更要命的,是时至今日人类对北极海况的认知空白。长期致力于“北极风险管理”研究的挪威船级社早在2012年的报告中就列举了北极通航与海上作业的8大风险,包括:海冰、风暴、极夜、救援困难等,每一项都是北极航道通航的巨大威胁。
因为缺乏航道风暴、大风、海雾、海温、海冰、海流、海浪和潮汐等可靠的数据资料支撑。即便采用“强制引航”的方式,北极航道也难以达到其他航线的条件,虽然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北极航道的航行条件不断改善,但想要在航行条件上比肩其他航道依然任重而道远。
虽然相比于传统的航线,东北航道虽然空间长度短,省时省钱,对航运企业而言是巨大利好,而且还不存在海盗和*袭击等问题,但气候却让北极航道的效率大打折扣。
虽然随着全球变暖,东北航道的通航时间已经长达3个月,而且完全的无冰期已经延长到50天左右,但想要彻底取代马六甲海峡海峡航道的地位根本就是遥遥无期。
2、经济效益太单薄
北极航道之所以能大行其道,主要原因在于省钱,但从全局来看,北极航道并不省钱,甚至还有点烧钱。
首先,从长度上看,北极航线和其他航线的长度相比之所以省,主要原因在于起点是欧洲北部甚至俄罗斯港口到我国北方,但如果是南欧,比如地中海地区到我国南部甚至东南亚,北极航道在距离上就显得相当不划算。
其次,航线虽然有始有终,但并不意味着沿途没有节点。就像火车站有沿途车站、高速公路有出入口一样,航线虽长,但沿线很多国家都可以从中受益,新加坡就是靠这样的节点优势一飞冲天的。
但北极航道的沿岸国家,似乎只有俄罗斯一家,这就好比逢站必停的普快车猛然换成高铁,虽然速度快了,但却难以与更多节点互动了,所以北极航道首先意味着航线的经济价值大打折扣。
一般而言,如果俄罗斯的北极沿岸高度发达,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抵消站点骤减的经济损失,但现实情况是,北极航道对应的海岸线虽然绝大部分属于俄罗斯,但却基本荒无人烟。尤其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由于自南向北倾斜的地形,北极的极地东风一口气吹透,使得这里的气候比同纬度的东欧平原更为寒冷恶劣,所以这里自古以来人口稀少。再加上俄罗斯经济长期疲软,更加剧了人口的外流,导致这里很多地方根本就是荒无人烟的白地。
这也意味着,俄罗斯能够从北极航道中获益的,有且只有摩尔曼斯克周边,而对于漫长的航道东段而言,除了港口的荒凉,更增加了沿途出现突发状况后救援的难度。
很多人说,随着全球变暖,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必将更加温暖,国际航运贸易格局势必北移。但现实情况是,人口始终有趋暖性,只要这里依旧寒冷,就不可能吸引人口涌入。更要命的是,气候变暖将使西伯利亚平原因冻土融化成为一片泽国,连基本的基建都举步维艰,何谈万丈高楼平地起?
再次,在海运类型上,今天的海上运输主要分油轮、散货和集装箱运输三大类,从当前俄罗斯依靠油气资源出口的窘况来看,能够利用的主要是油轮运输,吨位都非常大。
但问题是北极航线基本近海,水深难以保证,尤其是白令海峡更是限制了超大型油轮的出入。在这样的情况下,海运还真不如油气管道来得顺畅。
最后,尽管美国、瑞典等国坚持北极航道应坚持国际通行权利,但俄罗斯始终坚持认为东北航道是国内航线,并向过往船只发放许可证,且强制要求使用俄罗斯的破冰船,这种费用高昂的“买路线”,无疑也让北极航道的成本更加居高不下。
3、安全形势不稳定
对我们而言,北极航道之所以重要,根本原因在于:它可以打破马六甲海峡困局。但现实情况是,虽然马六甲海峡可以打破,但却让我们陷入到了顾此失彼的更大尴尬中。
而且,北极航道虽然摆脱了马六甲海峡的束缚,但美国却至少控制了16个咽喉要地,其中就包括白令海峡。更要命的是,白令海峡一侧还是美国本土,这比远离美国本土的马六甲海峡还凶险万分。
当然,对于我们而言,更尴尬的问题还在于北极航道的国际定位问题。
除了俄罗斯将东北航道视为俄罗斯的国内航线,随着全球变暖,国际社会注意力的北移,北极沿岸国家对北极的争夺也日趋激烈,虽然联合国早已将北极定位为与南极一样的国际区域,各国无权染指,但俄罗斯早在2007年就将一个装有俄罗斯国旗的容器投入北冰洋底,作为声索主权的依据。
北极博弈白热化,北极航道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而我们作为北极航道的受益者,在捍卫航道权益方面依然鞭长莫及。虽然2013年5月15日的北极理事会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中国被批准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但相比于印度洋军舰护航和建立军事基地的军事影响力,我们在北极的军事存在势必道阻且长。
从当前的国际格局来看,中国和俄罗斯因为同时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而选择抱团取暖,在能源贸易方面更是蒸蒸日上,本质上是“背对背拥抱”。
古往今来,大国因为体量巨大,实力强悍,难以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其他大国形成强悍的国家同盟。
这种关系为双方留下了足够多的转圜余地,却也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那么回到北极航道开通的战略意义,被俄罗斯深深影响的俄罗斯比受制于美国的马六甲困局是否也异曲同工呢?
当前的俄罗斯,在综合国力长期徘徊不前的情况下,急于通过东北航道变现甚至实现共同富裕。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极航道到底能省多少钱,必然也不得而知。
更重要的是,就像丘吉尔一再强调的那样:“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中俄大动脉前景如何,终归充满着更多的不确定性。
当前的我们,为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深耕“一带一路”倡议,这种陆海兼顾的大手笔,必将比单纯地从海路另辟蹊径来得更加稳健和安全。相比之下,东北航道则显得相形见绌。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去年,猪肉价格持续走高曾一度飙涨至*40元/斤,令消费者一度被“吃不起肉”的恐惧所支配。但时间进入到2021年初,生猪价格逐渐“封顶”并呈现跌势,且猪价止不住下跌势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1.3%。从CPI构成结构看,猪肉价格下降23.8%,影响CPI下降约0.50个百分点。5月CPI涨幅略低于市场预期,猪肉价格下行是其主要原因。此外,2021年6月上旬与5月下旬相比,25种产品价格上涨,22种下降,3种持平。其中,生猪(外三元)本期价格为15.8元/千克,环比下降11.2%。
6月11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5.07元/公斤,与前一日相比下跌0.35元/公斤。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中,呈现1涨、1平、26跌的局面。此外,中国外三元生猪的肉价报14.99元/公斤,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53.23%,直接腰斩。刚过去的端午节,猪价甚至打破了“逢节必涨”的规律,行情跌势加剧,菜市场的猪肉价格变得越来越便宜。截至目前,本轮猪价累计下跌21.6元/公斤,猪肉价格连续降价已持续19周,行情跌幅累计达58.7%。业内预测,后续随着气温的升高,市场对猪肉消费低迷,加之养猪业的存栏量继续上升,后期猪肉狠可能会跌至7元每斤。
猪价腰斩 上市猪企降本增效准备“过冬”
猪价站在风口上,猪企都会飞起来;一旦风停,猪企就会重重的跌回地上。6月初以来,国内部分猪肉的批发价甚至已跌破每斤10元,相当于肉价卖到了白菜价格。直线下滑的猪价持续走低之势正逼近此前市场流传的“猪肉5元论”,猪肉售卖商和生猪养殖户也开始被不断下探的猪肉价格所恐慌。
5月多家头部上市猪企量价齐跌,利润明显被压缩。与年初相比,新希望、温氏股份、天康生物单月销售跌幅超过一半,正邦科技、双汇发展跌幅接近五成。同时,温氏股份、新希望和正邦科技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1%、91%、76%。天邦股份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也同比下滑近60%。
根据A股头部猪企发布的5月生猪销售简报显示,牧原股份、新希望销量和收入均有所下降,正邦科技、温氏股份、天邦股份拥有不同程度涨幅,但随着生猪售价逐步跌穿自繁自养成本线,猪企销量上涨或将面临亏损增加。整体来看,龙头猪企的出栏量继续保持高增长,推动收入同比增长,受制于猪价大幅下滑,5月单月收入环比下滑明显;也有部分猪企量价齐跌,出现单月收入环比、同比均下滑的现象。对于净利润出现“断崖式”下滑,新希望给出的解释是,生猪销售价格较2020年同期有所下降,叠加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及疫情影响等因素,生猪养殖成本上升,导致猪产业盈利下降使公司净利润减少。
5月以来,为减少亏损,许多养殖场让大量超过300斤的“牛猪”集中出栏,导致市场供应过于充足,价格加速走低。目前,养殖生猪已经处于一个行业整体亏损的局面,中长期看,“猪周期”已经进入利润下行乃至亏损阶段。
不过,肉价大跌,猪企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管。面对猪价持续下行,以牧原股份和新希望为代表的头部猪企已放缓扩张速度,降本增效准备“过冬”。此外,对于生猪未来价格走势,牧原股份表示,生猪产能的恢复将带来生猪价格的回落,虽然未来价格可能有季节性反弹,但生猪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预计生猪行业在2022年或2023年将到达底部。
生猪期货创新低 猪肉股集体重挫
猪价持续走低,猪企利润受损,也反应到资本市场中,二级市场上相关生猪养殖企业股价顺势走低。
事实上,多只猪肉股从2020年以来便已开始下跌,一些猪肉股从去年的高位下跌甚至惨遭“腰斩”。自2021年1月自6月初,新希望、正邦科技、天邦股份、温氏股份、牧原股份、唐人神、的股价分别下跌了33%、26%、26%、23.3%、15%、14%。与此同时,同花顺猪肉指数也从年初的3610点一路下跌至不足3000点,跌超18%。对于未来的猪价看法,中信期货分析表示,接下来应该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大肥出栏节奏看,二次育肥3月底开始,按周期推算出栏集中在5月、6月,考虑企业端午节前出栏,预计5、6月上中旬出栏量仍较大,现货压力仍较大,但注意到当前出栏均价持续下跌,二次育肥量环比减少,可预计7月后均重带来供应压力较前期有所改善。此外,从生猪供应节奏来看,去年12月及今年1、2月的仔猪腹泻及带仔母猪存栏受损一定程度会影响7月、8月生猪阶段供应。最后再看需求,季节性规律看,当前生猪需求仍处于淡季,下半年需求逐渐向好。综上,预计本轮恐慌抛售之后,猪价或将阶段筑底。
6月15日,生猪期货一度跌逾6%,创历史新低,*报18550元/吨。与此同时,A股猪肉概念股集体走低,板块指数跌逾2%。截止午间,天域生态(603717.CN)跌近8%,天邦股份(002124.CN)、正邦科技(002157.CN)跌超4%,神农集团(605296.CN)、龙大肉食(002726.CN)、金新农(002548.CN)、天康生物(002100.CN)跌超3%,新希望(000876.CN)、傲农生物(603363.CN)等多股集体跟跌。
根据俄罗斯《塔斯社》的相关报道,目前俄罗斯正在研究组建北极舰队,俄罗斯海军北极舰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责任区内北极航道和北极沿岸地区的安全。
“北极航线”的任务范围
当然,因为俄罗斯海军目前缺少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所以,俄罗斯海军打算直接从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抽调一部分现役舰船支援。不过,和家大业大的美国海军比起来,俄罗斯海军的“北极舰队”还是显得单薄了一些。
考虑到现在中俄两国的关系,在俄罗斯海军提出要组建“北极舰队”后,马上就有了中国是否应该加入的讨论。那么,北极航道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呢?
01|为中国提供了一条比印度洋航线更短、也更安全的海上航线;
北极航道的讨论热度,随着全球气候变得越来越高而不断升高。简而言之,就是全球气候变暖使北极地区有望在北半球夏季时出现无冰航道。而如果气候继续升温下去,北极航道甚至有望在本世纪成为一条常用航线。
目前中国海运主要依靠印度洋航线,这条航线距离较长不说,而且需要经过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等海上咽喉要道。和平时期的安全隐患可能还不是很明显,但到了战时,一旦美军切断了这两处海上咽喉要道,我国的航运肯定会受到影响。
中国为什么一直想要开发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并铺设从瓜达尔港到中国境内的陆上输油管道?目的就是为了绕开马六甲海峡。但如果中国能够使用北极航线,那么中国目前到欧洲地区的海上航线距离就可以直接缩短25%-55%左右,而且美军对北极航线的控制力较弱,安全性也更高。
此前中国面对北极航线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没有大型破冰船,无法在目前北极冰层完全消失前,长时间保证北极航线的畅通。另一个问题就是需要通过白令海峡才能进入北极海域,还是容易受到美国的军事威胁。
不过,在中俄两国合作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目前这两个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俄罗斯不仅有大型破冰船,甚至还有核动力破冰船。而中俄两国有陆上通道,中国货轮可以在俄罗斯港口卸货后,再通过陆路运输从俄罗斯运至中国境内。
02|中国目前不需要“北极舰队”,但可以向俄罗斯提供必要的帮助;
中国需要“北极舰队”吗?需要,但不是现在。中国目前*的海上威胁,还在东南沿海和南海海域,而且直面美国海军。即使是解决了东南沿海和南海海域美国对我们的威胁,我们的优先保障方向,也还是印度洋方向。北极航线还需要等待大量配套设施建立后,才能够大规模使用。
港口等配套设施也需要完善
中国目前虽然不需要组建“北极舰队”,但俄罗斯想建北极舰队,我们可以为俄罗斯海军提供支持。俄罗斯海军目前不管是北方舰队还是太平洋舰队,*的问题就是缺少大型水面战斗舰艇。
早些年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说俄罗斯海军缺少大型水面战斗舰艇,主要是因为缺钱。但经过这么多年的人才流失和技术断层,现在即使是资金到位了,俄罗斯造船业能否为俄罗斯海军提供符合其使用需要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已经成了个大问题。
当然,出于面子上的问题,俄罗斯直接向中国采购军用装备,一直是一个很难推进的东西。俄罗斯方面已经习惯了中国进口俄罗斯的武器装备,现在突然间要自己从中国进口武器装备,特别还是大型水面主战装备,俄罗斯肯定是很难接受的。毕竟上次俄罗斯找外国买船,还是找法国买“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
我个人倒是有个想法,我们可以参照俄罗斯租核潜艇给印度海军的做法,以“固定资产入股”的方式,向俄罗斯海军提供帮助。
北极航道现在不还有一大堆配套设施没建起来吗?中国完全可以参与到这些配套设施的建设中来。同时提供几艘没有武装的“大型水面固定资产”入股,由俄罗斯自己装武器,这样双方其实都更容易接受。
当然,*的结果,还是由中方完成全舰船电设备的安装。毕竟在此前的中俄联演中就证明了让中方电子设备“向下兼容”俄方武器装备和指挥系统,远比俄方武器装备“上配”中国电子设备要容易多了。
图源网络,侵删。
如果你驾驶一架飞机,从北美到亚洲,最近的距离怎么走?估计很多人会在地图上画一条直线,穿越太平洋,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近嘛。实际上,这是错的,因为我们的地球是圆的,而地图不是圆的,地图上看起来是直线,其实是在绕远路,而从北美经北极,以地球半径为圆周,最后从俄罗斯飞入我国领空的大弧线,才是最近的。
有时候,“直线”距离并非最近
而这一航线也被称为“大圆航线”,由于北极地区的盛行西风一般强度较弱,再加上航程较短,因此,越来越多的西飞航班,比如从美国东岸到北京,都会取道北极航线,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节省燃料,并增加有效负载。
当然,北极航线也有缺点,由于是在极地飞行,地球磁场和太阳辐射与其他地区有些不同。所以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极地运行手册》的规定,飞机在进行极地飞行前,需要检查辐射,地磁风暴G4及以上,太阳辐射S3及以上,无线电失效R3及以上,就不能飞行。
无线电会受地磁风暴、太阳辐射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要确保飞机所携带的航空燃油实测冰点高于航线上的大气温度。而且极地地区缺少地面对应的导航设施和雷达,冰川还会产生镜面反应,可能导致机载气象雷达不能正常工作,因此需要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驾驶。
冰川还会产生镜面反应
由于北极地区接近北磁极,罗盘可能会无法正常显示方向,在全球定位系统未开放为民用以前,飞机的导航系统并没有足够能力引导飞机飞越北极地区,加上那时候飞机的航程也不足穿越西伯利亚广袤的无人机,所以迟迟无法开通北极航线。
那时候的飞机还不足以飞越北极
另外,考虑到北极地区的极度严寒天气,飞机上必须备有严寒地区专用的求生装备,例如煤油炉、棉衣、毛毯、高热量的干粮等,以备飞机万一发生严重故障,需要在北极地区紧急降落之用。为了避免此等事故发生,在起飞前,飞机所有的装置,包括发动机、辅助动力装置、电力、液压系统等,都需要更为严格的维修和检查。
乘客推飞机你有没有感受过?
这就是北极飞行的“乐趣”
在冷战时期,由于北极地区遍布核潜艇和秘密军事极地,苏联领空基本处于封锁状态,因此一般的飞机无法利用北极航线,硬闯甚至还会发生危险,比如1983年的大韩航空007号班机,就是因为走北极航线,误入苏联领空而被击落。
韩国003航班
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才开放领空,再加上此时波音747-400等续航距离超过13000公里的洲际型客机投入运营,一般民航机才可能取道北极航线,从而大幅拉近了北美与亚洲之间的距离。
以前的飞机根本飞不了
有意思的是,在1998年俄罗斯政府*批准开通4条北极航线后,第一个亚洲航班是国泰航空的CX889号航班。它在当年6月,就派出一架载有137名旅客的波音747-400,从纽约起飞,经过15小时35分钟的飞行后,于香港时间7月6日6时20分许降落在刚启用的赤鱲角机场,成为第一个到达香港新机场的商业航班,飞行全程14103公里。
也算是创造历史了
从北美到亚洲的西飞航班,现在越来越多地采用北极航线。不过,从亚洲向东飞往北美洲的航班,一般并不使用北极航线,而是取道较南的北太平洋,再从加拿大或美国西岸进入北美洲。
东飞不走北极航线
这是因为北太平洋有较强的盛行西风,飞机可以顺着西风飞行,比北极航线更节省燃料和时间。另外,即便是现在,纯货机一般仍需在阿拉斯加的安克拉治中途停站加油,因为它们会尽量装载货物,起飞重量较重,所携带的燃料并不足于直接飞越北极地区。
停靠安克拉治的货机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北极航道》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北极航道、猪肉期货价格走势图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