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07月10日讯 博时价值增长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博时价值增长混合,代码050001)07月09日净值上涨2.62%,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1730元,累计净值为3.6750元。
博时价值增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521.06%,今年以来收益27.92%,近一月收益17.54%,近一年收益51.75%,近三年收益44.64%。
博时价值增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7次,累计分红金额40.65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金晟哲,自2017年11月13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47.36%。
李洋,自2020年05月21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0.43%。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三七互娱(持仓比例4.84%)、华泰证券(持仓比例4.57%)、平安银行(持仓比例3.74%)、碧水源(持仓比例3.61%)、中公教育(持仓比例2.76%)、贵州茅台(持仓比例2.66%)、康泰生物(持仓比例2.59%)、中信特钢(持仓比例2.43%)、完美世界(持仓比例2.20%)、芒果超媒(持仓比例2.12%)。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0年一季度,从中国到全球,资本市场经历了新冠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市场微观结构的瑕疵、投资者心态的波动,在疫情中都被极度放大,并带来了市场过山车般的表现和板块电风扇般的轮动。作为基金管理人深知,这样的危机对每一位市场参与者都是宝贵的经验,危机过后也必然蕴含重大的市场机遇——我们能否及时总结、有效布局,将成为下一个阶段基金业绩能否上台阶的重要前提。
我们从危机中能学到什么?
第一,敬畏不确定性。基金管理者的职责是管理风险并获取风险补偿、但要规避不确定性。在疫情的冲击面前,任何的事前预测都显得苍白无力,但应付的策略则能显出功力。当重大的外部变化使得我们对价值评估的各项假设均出现时间空间上无法估量的挑战时,首先规避观望、保住本金是*选择。第二,关注流动性。一方面保住产品的流动性是底线要求;另一方面关注大类资产的流动性和联动关系,有助于理解我们在危机中所处的时空位置。第三,关注政策应对过程中带来的新维度,如应对不力带来的恐慌加剧、或是应对得当带来的提前企稳、或是某些应对措施带来的结构性机会,而识别这些波动和机会,是在危机中进行收益增强的重要机会。第四,用好工具,如股指期货、转债等,本质上通过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工具,来提升组合操作的胜率。
危机中蕴含了什么样的市场机会?
首先,未来半年,内需的确定性显著强于外需。一方面,美股的下跌带来的负向财富效应,是我们过去十年都不曾见过的,这时候需要有一些非线性的思维。另一方面,疫情所体现出的体制差异,使得内需恢复的速度将显著快于外需。而在内需当中,逆周期政策对冲带来的机会,如基建的细分领域、地产、汽车、消费等,以及所谓新基建中的相关领域,都将产生盈利和估值在不同维度上的机会。我们需要的,是从更长时间的维度上,识别哪些逻辑的持续性更强、哪些企业的竞争优势更持久,以超越疫情的眼光来看待“后疫情”阶段的市场表现。
其次,疫情带来的在线化趋势,在很多领域将是不可逆的。一季度的行情中,已经充分演绎了我们在工作、生活、教育、娱乐等方面的在线化,但我们需要思考两方面的问题:哪些是更持续的趋势?会有哪些新的连带影响?整体上我们认为,各方面的在线化几乎都已经不可逆,而只要在线化的需求最终由非工具化的产品来解决、而不是成为巨头生态中的一个小工具,那么这样的企业受益就将是持续的。而从中期来说,新的连带影响是,各行各业在信息化方面“补短板”的动作将明显加速,这意味着更大更广泛的投资机会。我们只需要在其中挑选紧迫性高、客户支付能力强的细分领域,就能享受到这一波信息化建设的红利。
最后,如果我们的眼光再长远一些,此次全球疫情的演绎,相当于给全球制造业来了一次“供给侧改革”。需求层面的全球衰退,倒逼竞争力弱的企业退出全球竞争;供应层面的被动冲击,让生产组织能力强的企业脱颖而出、让供应链齐全的国家和产业脱颖而出。国家层面比拼体制,我们已经赢下一城;企业层面比拼硬实力,在未来的两个季度必将再下一城。过去3年在A股传统产业当中演绎过的“剩者为王”,极大概率也适用于全球制造业。届时我们将看到*的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提升份额和盈利能力,而一旦全球需求恢复,他们将创造出惊人的财富。
未来,组合将继续定位于“做高性价比的投资”,在考虑资金属性的前提下,对细分行业、重点公司进行胜率和赔率的全方位比较,力争实现净值的平稳上行。
鹏华基金旗下基金经理王宗合在管基金正遭遇较大回撤。
作为曾有“国民基金经理”、“双料金牛名将”盛名的明星经理人,2022年至今,其在管的10只基金(初始基金口径)业绩全部告负,鹏华创新未来、鹏华消费优选等重点产品业绩排名靠后。
图1:王宗合旗下在管基金今年以来业绩表现
研究发现,“风格漂移”、高位接盘多只股票,或是导致其在管产品业绩大幅落后的重要原因。
近期,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引导基金管理人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
近年来,基金公司打造明星基金的案例屡见不鲜。相关基金经理中长期业绩是否与其营销宣传匹配?
鹏华创新未来:成立一年多亏损近四成,大幅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资料显示,王宗合曾在招商基金主要从事食品饮料、商业零售等行业研究工作。2009年,王宗合加盟鹏华基金,并于次年发行鹏华消费优选。2019年,王宗合旗下在管的4只成立一年以上的基金,全部斩获超70%的收益率,在同类基金中名列前茅。2020年,王宗合凭借鹏华消费优选、鹏华养老产业两只基金亮眼的业绩,成为全市场为数不多的股混双料金牛基金经理。
然而,“国民基金经理”、“双料金牛名将”的盛名之下,王宗合旗下基金随后的表现似乎“其实难副”。
鹏华创新未来业绩表现
以爆款基金鹏华创新未来为例。鹏华创新未来原是蚂蚁金服上市的5只战略配售基金之一,募集期有效认购总户数达到286.62万户,超过上投摩根亚太优势QDII基金199万认购户的行业纪录。
成立以来鹏华创新未来净值走势
令众多投资者失望的是,这只基金自成立以来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倒数第四,回撤近四成。
研究基金持仓发现,2020年末,基金十大重仓股中包含诸多互联网股票。2021年始,随着监管趋严,互联网股票大幅下挫。在此情况下,王宗合仍选择逆势加仓互联网,二季度对美团大幅增持43.28%。数据显示,2021年二季度末,美团-W、腾讯控股已分别位列基金第一、第二大重仓股。
图4:鹏华创新未来2021年三季度至2022年一季度十大重仓股
2021年下半年,在互联网股票走势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相关基金又将互联网板块的个股调出,大量买入处于高位的新能源热点股。2021年末,宁德时代、隆基股份成为基金第一、第二大重仓股。
随着今年以来新能源板块的大幅回撤,相关基金再度上演了“追涨杀跌”。根据一季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再度大换血,其高位买入的新能源个股已被银行股取而代之。这只定位于“创新未来主题相关证券投资”的基金,在王宗合多轮调仓之后,持仓风格也随之漂移。
鹏华消费优选:追涨杀跌、跟热点,或“高位站岗”
作为王宗合代表作之一,鹏华消费优选因抓住2019年的白酒行情而声名大噪,表现亮眼。然而,基金今年以来净值回撤达到17.50%,跑输基准6%。
图5:鹏华消费优选业绩表现
研究基金持仓发现,2021年下半年,在白酒板块大幅下跌震荡之际,鹏华消费优选大幅减持白酒龙头股,转而增仓医药、新能源等板块。2021年年报显示,鹏华消费优选十大重仓股中*出现宁德时代、卓胜微。从相关股票后续股价走势来看,有可能出现“高位站岗”或被套牢的可能性。
图6:鹏华消费优选2021年四季度重仓持股
值得关注的是,此番调仓新能源,不仅让鹏华消费优选错过了四季度白酒龙头股的回涨行情,还是今年以来基金净值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
造星热后遗症:克隆系产品“一损俱损”
基金公司在“规模情节”的推动下迅速“克隆”产品,在市场较热时趁势急剧扩充规模以获得更高管理费,可能是很多“明星基金经理”业绩遭遇滑铁卢的重要原因。
在管规模急速扩张,团队投研风控能力与规模不匹配,或许是鹏华基金相关产品业绩差的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2019年末,王宗合旗下基金规模仅有43.64亿元。随着两尊金牛奖的热度,王宗合的市场号召力也日渐提升,赢得投资者的信赖。
以王宗合为基金经理,鹏华基金于2020年共计发行5只基金(初始基金口径),在管基金规模于2020年末飙升至逾500亿元。
然而,基金的规模和数量并不意味着质量。在大量增加基金管理数量情况之下,部分基金经理往往会将旗下产品管理成“克隆系列”。对比王宗合斩获金牛奖的鹏华消费优选、鹏华养老产业,两只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有半数以上雷同。旗下基金行业配置过于类似,容易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
图7:鹏华消费优选、鹏华养老产业近期十大重仓股
2020年10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公募基金宣传推介材料管理暂行规定》指出,“禁止夸大或者片面宣传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或者其管理的基金的过往业绩”。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出,“引导基金管理人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6月,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指出公募高管、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应将当年绩效薪酬的20%以上买自家基金,且权益类基金不得低于50%。
以鹏华基金为鉴,近年来,基金公司乐于打造明星基金经理。但是,“催熟”的基金经理中长期业绩是否与其营销宣传匹配?基金投研团队是否勤勉尽责?根据*的薪酬指引,基金经理是否真正做到与基民风险共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面包财经官网邮箱:mt@mbcaijing.com
07月10日讯 博时价值增长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博时价值增长混合,代码050001)07月09日净值上涨2.62%,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1730元,累计净值为3.6750元。
博时价值增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521.06%,今年以来收益27.92%,近一月收益17.54%,近一年收益51.75%,近三年收益44.64%。
博时价值增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7次,累计分红金额40.65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金晟哲,自2017年11月13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47.36%。
李洋,自2020年05月21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0.43%。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三七互娱(持仓比例4.84%)、华泰证券(持仓比例4.57%)、平安银行(持仓比例3.74%)、碧水源(持仓比例3.61%)、中公教育(持仓比例2.76%)、贵州茅台(持仓比例2.66%)、康泰生物(持仓比例2.59%)、中信特钢(持仓比例2.43%)、完美世界(持仓比例2.20%)、芒果超媒(持仓比例2.12%)。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0年一季度,从中国到全球,资本市场经历了新冠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市场微观结构的瑕疵、投资者心态的波动,在疫情中都被极度放大,并带来了市场过山车般的表现和板块电风扇般的轮动。作为基金管理人深知,这样的危机对每一位市场参与者都是宝贵的经验,危机过后也必然蕴含重大的市场机遇——我们能否及时总结、有效布局,将成为下一个阶段基金业绩能否上台阶的重要前提。
我们从危机中能学到什么?
第一,敬畏不确定性。基金管理者的职责是管理风险并获取风险补偿、但要规避不确定性。在疫情的冲击面前,任何的事前预测都显得苍白无力,但应付的策略则能显出功力。当重大的外部变化使得我们对价值评估的各项假设均出现时间空间上无法估量的挑战时,首先规避观望、保住本金是*选择。第二,关注流动性。一方面保住产品的流动性是底线要求;另一方面关注大类资产的流动性和联动关系,有助于理解我们在危机中所处的时空位置。第三,关注政策应对过程中带来的新维度,如应对不力带来的恐慌加剧、或是应对得当带来的提前企稳、或是某些应对措施带来的结构性机会,而识别这些波动和机会,是在危机中进行收益增强的重要机会。第四,用好工具,如股指期货、转债等,本质上通过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工具,来提升组合操作的胜率。
危机中蕴含了什么样的市场机会?
首先,未来半年,内需的确定性显著强于外需。一方面,美股的下跌带来的负向财富效应,是我们过去十年都不曾见过的,这时候需要有一些非线性的思维。另一方面,疫情所体现出的体制差异,使得内需恢复的速度将显著快于外需。而在内需当中,逆周期政策对冲带来的机会,如基建的细分领域、地产、汽车、消费等,以及所谓新基建中的相关领域,都将产生盈利和估值在不同维度上的机会。我们需要的,是从更长时间的维度上,识别哪些逻辑的持续性更强、哪些企业的竞争优势更持久,以超越疫情的眼光来看待“后疫情”阶段的市场表现。
其次,疫情带来的在线化趋势,在很多领域将是不可逆的。一季度的行情中,已经充分演绎了我们在工作、生活、教育、娱乐等方面的在线化,但我们需要思考两方面的问题:哪些是更持续的趋势?会有哪些新的连带影响?整体上我们认为,各方面的在线化几乎都已经不可逆,而只要在线化的需求最终由非工具化的产品来解决、而不是成为巨头生态中的一个小工具,那么这样的企业受益就将是持续的。而从中期来说,新的连带影响是,各行各业在信息化方面“补短板”的动作将明显加速,这意味着更大更广泛的投资机会。我们只需要在其中挑选紧迫性高、客户支付能力强的细分领域,就能享受到这一波信息化建设的红利。
最后,如果我们的眼光再长远一些,此次全球疫情的演绎,相当于给全球制造业来了一次“供给侧改革”。需求层面的全球衰退,倒逼竞争力弱的企业退出全球竞争;供应层面的被动冲击,让生产组织能力强的企业脱颖而出、让供应链齐全的国家和产业脱颖而出。国家层面比拼体制,我们已经赢下一城;企业层面比拼硬实力,在未来的两个季度必将再下一城。过去3年在A股传统产业当中演绎过的“剩者为王”,极大概率也适用于全球制造业。届时我们将看到*的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提升份额和盈利能力,而一旦全球需求恢复,他们将创造出惊人的财富。
未来,组合将继续定位于“做高性价比的投资”,在考虑资金属性的前提下,对细分行业、重点公司进行胜率和赔率的全方位比较,力争实现净值的平稳上行。
07月10日讯 博时价值增长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博时价值增长混合,代码050001)07月09日净值上涨2.62%,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1730元,累计净值为3.6750元。
博时价值增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521.06%,今年以来收益27.92%,近一月收益17.54%,近一年收益51.75%,近三年收益44.64%。
博时价值增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7次,累计分红金额40.65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金晟哲,自2017年11月13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47.36%。
李洋,自2020年05月21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0.43%。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三七互娱(持仓比例4.84%)、华泰证券(持仓比例4.57%)、平安银行(持仓比例3.74%)、碧水源(持仓比例3.61%)、中公教育(持仓比例2.76%)、贵州茅台(持仓比例2.66%)、康泰生物(持仓比例2.59%)、中信特钢(持仓比例2.43%)、完美世界(持仓比例2.20%)、芒果超媒(持仓比例2.12%)。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0年一季度,从中国到全球,资本市场经历了新冠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市场微观结构的瑕疵、投资者心态的波动,在疫情中都被极度放大,并带来了市场过山车般的表现和板块电风扇般的轮动。作为基金管理人深知,这样的危机对每一位市场参与者都是宝贵的经验,危机过后也必然蕴含重大的市场机遇——我们能否及时总结、有效布局,将成为下一个阶段基金业绩能否上台阶的重要前提。
我们从危机中能学到什么?
第一,敬畏不确定性。基金管理者的职责是管理风险并获取风险补偿、但要规避不确定性。在疫情的冲击面前,任何的事前预测都显得苍白无力,但应付的策略则能显出功力。当重大的外部变化使得我们对价值评估的各项假设均出现时间空间上无法估量的挑战时,首先规避观望、保住本金是*选择。第二,关注流动性。一方面保住产品的流动性是底线要求;另一方面关注大类资产的流动性和联动关系,有助于理解我们在危机中所处的时空位置。第三,关注政策应对过程中带来的新维度,如应对不力带来的恐慌加剧、或是应对得当带来的提前企稳、或是某些应对措施带来的结构性机会,而识别这些波动和机会,是在危机中进行收益增强的重要机会。第四,用好工具,如股指期货、转债等,本质上通过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工具,来提升组合操作的胜率。
危机中蕴含了什么样的市场机会?
首先,未来半年,内需的确定性显著强于外需。一方面,美股的下跌带来的负向财富效应,是我们过去十年都不曾见过的,这时候需要有一些非线性的思维。另一方面,疫情所体现出的体制差异,使得内需恢复的速度将显著快于外需。而在内需当中,逆周期政策对冲带来的机会,如基建的细分领域、地产、汽车、消费等,以及所谓新基建中的相关领域,都将产生盈利和估值在不同维度上的机会。我们需要的,是从更长时间的维度上,识别哪些逻辑的持续性更强、哪些企业的竞争优势更持久,以超越疫情的眼光来看待“后疫情”阶段的市场表现。
其次,疫情带来的在线化趋势,在很多领域将是不可逆的。一季度的行情中,已经充分演绎了我们在工作、生活、教育、娱乐等方面的在线化,但我们需要思考两方面的问题:哪些是更持续的趋势?会有哪些新的连带影响?整体上我们认为,各方面的在线化几乎都已经不可逆,而只要在线化的需求最终由非工具化的产品来解决、而不是成为巨头生态中的一个小工具,那么这样的企业受益就将是持续的。而从中期来说,新的连带影响是,各行各业在信息化方面“补短板”的动作将明显加速,这意味着更大更广泛的投资机会。我们只需要在其中挑选紧迫性高、客户支付能力强的细分领域,就能享受到这一波信息化建设的红利。
最后,如果我们的眼光再长远一些,此次全球疫情的演绎,相当于给全球制造业来了一次“供给侧改革”。需求层面的全球衰退,倒逼竞争力弱的企业退出全球竞争;供应层面的被动冲击,让生产组织能力强的企业脱颖而出、让供应链齐全的国家和产业脱颖而出。国家层面比拼体制,我们已经赢下一城;企业层面比拼硬实力,在未来的两个季度必将再下一城。过去3年在A股传统产业当中演绎过的“剩者为王”,极大概率也适用于全球制造业。届时我们将看到*的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提升份额和盈利能力,而一旦全球需求恢复,他们将创造出惊人的财富。
未来,组合将继续定位于“做高性价比的投资”,在考虑资金属性的前提下,对细分行业、重点公司进行胜率和赔率的全方位比较,力争实现净值的平稳上行。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博时价值增长050001》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博时价值增长050001、上投亚太基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