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黑幕(华能集团股票)基金的骗局揭秘

2022-06-26 21:15:24 股票 yurongpawn

基金黑幕



本文目录一览:




这两天,一张“曝光”券商、私募和上市公司联合给公募基金“做局”的聊天记录截图突然火了起来。



Bo姐看了下,整个“局”的流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券商先买入私募的产品,私募买股票,然后再找一批段子和报告进行推送,这个时候引起了公募基金注意;


第二步:等公募基金上门来调研时,券商和私募早已经和上市公司董秘、甚至董事长事先沟通好;


第三步:当然了,公募基金也不是调研结束就买股票,还会和行业专家进行沟通。这个时候,“镰刀”们也早和行业专家勾兑过。


最终,公募基金被一步一步忽悠进来做接盘侠。


图里还聚到了一个例子,就是恒帅股份,然后今天恒帅股份一根20CM大阴线跌停。



Bo姐看到这个消息的当时就惊呆了,如果是真的,那就太颠覆认知了:一直以来,大家都以为公募基金经理是镰刀,这么一看,难道说他们也是韭菜,只是在食物链等级高点?



对此,有公募基金出来“澄清”:我们买股票都有调研记录的,而且调研的专家有好几十人,产业链上下游都有。


Bo姐看了下,恒帅股份从2021年8月份开始拉升。到三季报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就从个人全部变成了机构投资者,公募和私募都有。



这几个公募基金在2021年表现整体不太亮眼,但也都跑赢了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和沪深300指数,而且长期来看年化收益也不错。



公募基金还靠谱吗?



Bo姐觉得,这种事情确实是真假难辨。如果是一些比较小众的行业,业内专家人数比较少,那么做局成功的概率比较大。


但如果是一些比较热门的行业,产业链也比较长,行业内专家人数众多,那做这样一个局就很难了。


当然,这个事情也让大家看到了一个问题:公募基金在很多股票上存在严重的抱团现象。


但是不能因此否认公募基金的价值,更不能一棍子打死。


以灵活配置型基金为例,2099只基金在去年平均收益为10.18%,74.75%的产品取得正收益(数据东方choice);而股票策略私募产品则为10.93%,正收益比例为63%(私募排排网)。


由于灵活配置型公募基金对仓位限制较少,用来与股票私募基金对比会更加合适,总体来看,如果减去私募20%的carry,公私募股票基金去年表现差不多。


公募基金为什么喜欢抱团?



那么公募基金为什么喜欢抱团呢?bo姐认为,原因有很多,但每个板块的抱团原因都不一样。


比如白酒和医药,这些在历史上很长时间都属于典型的防御型板块,很多公募基金受制于持股*比例限制,在市场行情不好时,为了求稳而买这些板块。


时间一久,很多公募基金的持仓就都沉淀在这些板块里。


但2020年疫情爆发后,这种避险情况加剧,沉淀在里面的钱不愿意出来,同时还有更多的钱要进去,抱团就越来越严重。


再比如去年很火的“宁组合”,国家对新能源车的支持、市场需求的集中发力以及能源危机都让大家看到了新能源市场的高景气度,谁都不愿意错过新能源这个赛道。


但新能源板块属于比较明显的成长风格,确定性强的公司只有头部几家,于是大家纷纷去拥抱“宁王”,又形成了新的抱团。


当然,抱团也有瓦解的时候。一个新抱团的形成可能导致一个旧抱团的瓦解,比如去年的“宁茅之争”。在大家抱团“宁组合”时,“茅组合”的抱团就松动了。



这种抱团的松动在进入2022年后越来越厉害,不光是“茅组合”下来了,就连“宁组合”也是跌得丢盔卸甲。


Bo姐觉得,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宁茅组合”在过去3年里都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涨幅,加上临近春节,资金面比较紧张,出现一些回调也是正常的。


然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市场环境出现了一些变化。


过去两年里,经济转型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比如新能源、新消费为代表的新经济高歌猛进,而房地产、基建为代表的旧经济一路落寞。


落寞到什么程度了呢?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基建投资仅增长0.4%,几乎停滞了下来。。。


但随着新经济初期的高增长时段过去,旧经济没能补上来,经济下行压力出现了。


于是,就开始对旧经济的修复。


央行在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发出了很多信号,比如“货币政对策要靠前发力,支持国债和地方债的发行”。


那发行国债和地方债用来干什么呢?一个很重要用处,就是基建。


再比如央行还提到“稳就是*的进,要多出台有利于稳的政策,不利于稳的政策不出”。


新经济要发展,但旧经济也要平稳过度,两头都要好。



这种对旧经济的修复可能会导致传统的基建、房地产链条等低估值板块出现一些反弹,而新能源、半导体这种新经济短期可能会震荡一段时间。


不过,即使出现震荡,也可能只是短期内的调整,等经济稳定下来后,新经济向前推进的趋势仍势不可挡,到时,市场回到这个主线上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说到基建方面基金的话,这方面的基金有很多,比如一些重仓水泥、工程机械、钢铁的基金都有可能从中受益。


同时,也有很多基金经理专注于配置低估值板块,bo姐在《今年的暴跌中,最“抗揍”的基金》里也介绍过,大家可以翻看一下。


然后,央行这次*的一个信号就是“货币政策要发力”,既然货币政策发力,那么固收+、债基也都有可能从中受益。


最后,这种抱团也给bo姐带来了一个投资思路:如果机构抱团松动,会有哪些没有触及的“无人区”会吃到机构调仓的红利呢?


这个话题,bo姐会在后面的文章里和大家继续分享。




【风险提示】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承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华能集团股票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能电力(HNP.US)周五表示,由于股票交易量有限以及维持上市的行政负担和成本巨大,拟将其美国存托股票从纽交所退市。

该公司称,预计将于6月27日前后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一份表格,以将其存托股自纽交所退市。该公司存托股在纽交所的最后交易日为7月7日前后。

数据显示,华能电力年初至今已下跌38%,不过在去年上涨了16%。




基金骗局揭秘

近几个月来,基金经理通过公共平台公布自己的定投计划已经成为风靡公募圈的一大趋势,甚至有的基金公司还建立了定投官方微信群,在群内发布定投信号、公开真实收益、定期进行复盘等。不过也正是这些操作,使得基金经理“组团”定投陷入了一些合规争议。

近日,有业内观点质疑,基金经理的定投行为属于自购,应该进行信披;同时所谓的“定投官方微信群”也存在提出了明确投资建议、涉嫌误导投资者等问题。对此,有知情人士告诉

有专业人士告诉

基金经理掀起一轮“定投”潮,千万投资者进场

继年初一波轰轰烈烈的自购潮后,基金经理们掀起了一轮定投潮。

从今年4月开始,来自多家公司的基金经理们纷纷公开自己的定投计划。定投产品都是自己管理的基金,金额和周期则不一,有的是每周定投一千或一万元,有的则是每天定投、持续几个月。

随手举几个例子:华夏基金的周克平从4月14日开启定投计划,投资的产品是四只他在管的基金,计划每周一坚持定投一万元,并且承诺所有定投计划至少持续到2023年底。截至6月13日,他已经定投了9期、累计定投9万元。

另一位来自建信基金的基金经理陶灿,5月18日宣布启动一项名为“圆弧计划”的定投活动,从4月底开始,为期三个月,每天做定投5000元,定投他自己管理的基金产品。

还有嘉实基金的田光远、大成基金的刘淼等多位基金经理也都在公开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定投记录与行业观点,并且还有更多人正在加入这个行列。

除了单个基金经理公开自己的定投计划、每周的定投情况外,基金公司在定投这件事上设计了更多玩法。例如,华夏基金上线了“华夏定投团”,包括周克平在内的12名基金经理将分别担任主动权益团和被动指数团的“团长”,每周一实盘公开定投。建信基金则启动了圆弧计划2.0,联动13位基金经理参与,选择自己不同方向的产品开展定投,6月9日(周四)开始定投计划,以后每周四定投2000元。此外,嘉实基金也在近日发布了“微笑定投”品牌。

来自某第三方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今年该平台上以基金定投入市加仓的投资者已超千万。

被质疑暗藏合规隐忧,知情人士:发布信息均是合规公开信息

其实从基金经理“组团”公开定投计划起,行业里就存在一些讨论的声音。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基金经理定投的就是他本人管理的某一只基金产品,相当于另一种形式的、更加“细水长流”的自购。

有行业人士就指出,基金经理自购属于重要信息,应该通过正式信批的公告形式对全体投资者披露,而目前这些基金经理都是通过支付宝、天天基金等渠道公布自己的定投行为。

对此,有内部知情人士6月15日告诉

“而且披露的话,也不会披露具体的数字是多少,一般都是一个区间,比如说大于100万份或者小于100万份。法定要求披露的情况就是这样,所以现在很多基金经理都在公共平台上来公开定投买了多少,其实不涉及到信息披露违规的情况。”

另一方面,有头部基金公司开设了多个定投官方微信群,并且邀请了一众参与定投的持有人加入,也被业内人士质疑通过微信建群定投的方式直接对投资者提出明确的投资建议,涉嫌误导投资者、进而影响基金的正常投资操作。

上述知情人士也表示,该公司在各个平台上发布的基金经理定投相关内容,都走过公司的合规流程,是合规公开的信息。同时,相关信息都是在各个平台同步公布的,不存在微信群就涉及内幕交易的情况。

事实上,基金公司设立微信群的情况并不鲜见。有投资者6月15日就告诉

专业人士指出主要看定投策略,投资者喊话“赎回时会通知吗?”

从惊艳亮相到陷入合规争议,目前业内对于基金经理组团“定投”这件事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首先,基金经理公开定投计划有没有涉嫌信披违规,是否“合法”;其次,建立定投微信群有没有涉嫌直接对投资者提出明确的投资建议、诱导甚至误导投资者,是否“合规”。

针对第一点,有公募合规人士6月15日告诉

而针对建立定投微信群,乃至基金经理定投“发车”的行为是否存在合规风险?贾志指出,主要还是看定投的策略:“如果是定期定额,只是基金经理推广自己的产品,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是不定期不定额,要给客户指导买卖时点,就涉嫌违规了。”

但也有公募市场部人士坦言,单独建群需要进行很多设计运营,并且会营造出一种氛围感,“我觉得还是有点危险的,万一控制不好就容易出现问题”。

还有公募高管6月15日向

除此之外,还有投资者向基金公司喊话,“基金经理赎回的时候会通知吗?”。上述公募合规人士对此表示,无论基金经理还是从业人员,购买基金产品都有6个月的锁定期,并不是想赎回就能立即操作,“但两个季报之间的份额变化是可以看见的,如果有减少就能反映出来”。

上述内部知情人士也解释道,当前基金经理公开的定投计划可以显示出他们在什么时候买了多少钱,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说他赎回了,投资者肯定可以在这上面看到他最近没有买了,因为基金经理不可能赎回的同时又买进去,所以说这些信息都是公开的。”




基金的骗局揭秘

12月2日,南都

警方抓获多名嫌疑人。

跟着基金经理投资“私募”基金,468万元血本无归

近日,市民董小姐到海珠区公安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报案,称其经某外资银行基金经理佀某(男,35岁)的介绍,线下认购了上海翮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翮公司)的理财产品共390万元,后通过“福所”线上App投资平台,认购了广东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东福公司)理财产品共78万元,一共投资了468万元。目前,“福所”平台已被关停,佀某及相关联系人已失联,投资本金和约定收益均追讨无门。

民警经询问得知,2016年5月,董小姐到某外资银行向相熟的基金经理佀某咨询相关投资理财业务,从中得知上海翮公司近期发行的某私募基金理财产品年收益率竟高达10%,且保本保息,投资门槛为100万元,投资周期为1年。在佀某的再三推荐下,董小姐最终以佀某为介绍人,投资认购了该产品250万元,并于2016年8月再追加认购140万元。

2017年5月,董小姐的投资产品即将到期,需要结清赎回,但佀某却称该理财产品目前正在推出新一期产品,老客户到期后只要全款续期,就可以轻松“利滚利”,继续享有年收益率10%的高回报,并且还可以追加认购广东福公司推出的高回报线上投资理财产品。在佀某的指引下,董小姐将原本投资资金设置为自动续期,并通过“福所”平台线上追加认购了广东福公司的理财产品共78万元。

但是到了近段时间,董小姐准备赎回到期的投资产品时,却发现自己已深陷“私募”基金的骗局中。

沪穗警方联合侦查,捣毁背后团伙

接报后,海珠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立案侦查,一方面联系多个投资受损人询问了解详细情况,另一方面调查广东福公司、上海翮公司和“福所”平台的有关情况,以固定相关犯罪证据。

为进一步查明该案中的幕后团伙成员和利益输送方式,广州海珠警方与上海警方通力合作,继续加紧对上海翮公司的非法行为展开侦查。

经过缜密侦查,专案组最终查明,上海翮公司负责人杨某阳(男,43岁)伙同广东福公司负责人陈某、杨某荣,在未经国家相关金融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在2014年至2018年4月期间,非法将上海翮公司多个私募基金或债务、票据等质押融资项目分拆更名后,重新包装成多个“公募”基金投资项目,通过“福所”线上App平台和业务员线下推广的方式,以高额回报、保本还息为诱,非法吸收500多名投资人投资款项近2亿元。

2021年7月,办案民警在广东、江苏、山西等多地,将涉案的广东福公司负责人陈某、杨某荣等1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目前,上海警方已将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上海翮公司负责人杨某阳抓获归案,并依法执行刑事强制措施。

层层提成瓜分,理财产品成他人“提款机”

据犯罪嫌疑人供述,2014年6月,杨某阳在上海注册成立上海翮公司并任法人代表,同时向国家相关金融部门登记成为“基金管理人”,先后备案了10多个私募基金项目并着手融资。为了快速融资偿还公司巨额债务,杨某阳以高额提成为诱,怂恿在广州的陈某、杨某荣等人入伙,以扩大融资范围。

2014年7月,陈某、杨某荣在广州注册成立广东福公司,搭建了“福所”线上App投资平台,同时招募了一批渠道经理、推销业务员对平台投资项目进行线上线下融资,然后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将投资者的融资资金转到杨某阳的账户中。收到转账后,杨某阳则按融资资金的5%-7%提成给陈某,陈某再按融资资金的3%-5%提成给渠道经理,渠道经理再将融资资金的1%-3%提成给业务员,以此方式层层瓜分投资者的钱。最终,杨某阳所经营的公司因投资经营不善,再也无法向投资者偿还本息,导致“福所”平台关停,投资者血本无归。

警方提示:谨防非法私募五种常见套路

私募基金是以非公开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是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一种投资产品。其投资门槛较高,一般设在100万元及以上,具有较高投资风险。投资者应当高度警惕以私募基金名义进行的非法集资、非法吸存等违法犯罪活动,谨防以下五种非法私募的常见套路。

套路一是保本和高收益诱惑,推广宣传时承诺保证本金不受损失,并鼓吹私募基金未来净值将大幅上涨,但实际上可能面临巨额亏损,且损失全部由投资者自己承担。

套路二是利用熟人关系麻痹投资者。投资者面临亲朋好友的推荐时,往往基于信任而不仔细了解私募基金,不仔细查看格式化基金合同,从而造成损失。

套路三是用拆分、转让私募产品的方式,诱导多名未达投资门槛的投资者拼单到100万元及以上,变相满足合格投资者的要求。

套路四是把私募基金包装得“高大上”,找知名机构或名人公开向市民推介。投资者切记要注意背后的风险和准入门槛。

套路五是经常借助某个大型金融项目或者金融创新模式,鼓吹某私募基金的美好前景,实则在觊觎投资者的本金。

警方提醒投资者,切莫轻信线上宣传广告或熟人推介,勿因高收益吸引而放松警惕、盲目投资。若发现非法集资、非法吸存等违法犯罪线索,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采写:南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黑幕》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黑幕、华能集团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