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5月24日,深交所公告称,决定*ST新光、*ST科迪两家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其中,*ST科迪是昔日食品巨头科迪集团旗下主要上市平台。
去年虽扭亏为盈,但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ST科迪全称为河南科迪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确定终止上市后,将自2022年6月1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予以摘牌。
*ST科迪在2019、2020年连亏两年后,2021年盈利6904.8万元。虽然扭亏为盈,但由于2021年年报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这让其未能逃脱退市命运。
据深交所公告,*ST科迪因2020年年度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股票交易自2021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2年4月30日,*ST科迪披露的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2021年年度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第9.3.11条第*第(三)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5月24日晚,*ST科迪亦公告,将自6月1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6月22日,首个交易日无价格涨跌幅限制,此后每日涨跌幅限制为10%。
在“五一”停牌之前,*ST科迪收于2.37元/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ST科迪股东总户数28464户,户均持股市值约10.15万元。
“兄弟品牌”曾和三全、思念齐名,盲目多元化种苦果
*ST科迪2015年6月30日登陆A股,当时是河南第一家乳业上市公司。
不少消费者或许还对当年“卖汤圆,卖汤圆,科迪的汤圆是圆又圆”的广告有些印象。当年随着广告的热播,科迪汤圆成为比三全、思念更早进入大众视野的全国品牌。
科迪集团创建于1985年,早年布局面业;1995年投资速冻产业时,思念、三全等也有不及;1998年发展乳业,比蒙牛还早一年。
但现在,思念、三全、蒙牛等蒸蒸日上,科迪却已跌入深渊。
去年9月,*ST科迪公告称,因公司涉嫌虚增业绩,在未经决策审批或授权的情况下向科迪集团及其关联方提供资金、担保并未及时信披等,被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处以60万元罚款。实控人张清海被罚90万元,并且十年禁入证券市场。
此外,因资不抵债,科迪集团早在2020年末被河南商丘中院受理破产重整。
对科迪败因,在《重组之道——中国长城资产十大经典案例》一书中,辛国奇曾这样阐述:“正是盲目多元化,才使得科迪集团走向危机的漩涡。”
今年半年不到,A股退市数量已追平去年全年
随着A股市场“新陈代谢”加快,*ST科迪的退市警报早前已经拉响。
如果算上5月24日确定将退市的*ST科迪、*ST新光,今年已有23家公司宣布退市,半年不到的时间,这一数量已经和2021年全年的23家持平。
实际上,自2020年末退市新规出台后,A股退市速度即明显加快。
结合交易所公告看,沪、深两市中还有超过40家公司处在退市边缘,因此,今年A股退市数量将会创下新高,并且大幅刷新历史纪录。
中信建投证券一位分析师称,当前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形成,“有进有退”“应退尽退”是全面注册制实施的重要基础,一方面能够缓解注册制下的市场扩容压力,实现上市公司数量的平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净化资本市场环境,使得A股全面注册制得到更充分保障。 华商报
第一创业证券正式官宣公司第一大股东的变更。
12月27日晚,第一创业公告称,2019年11月,因公司原第一大股东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减持,公司原第二大股东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创集团)被动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第一创业于2019年11月6日披露了《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 5%以上股东减持公司股份比例达 1%暨第二大股东被动成为第一大股东的提示性公告》。
近日,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关于核准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主要股东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4065号),核准首创集团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第一创业指出,截至本公告披露之日,首创集团持有第一创业股份534,686,400 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 12.72%。公司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首创集团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界面新闻
第一创业2019年一季报显示,华熙昕宇为当时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5.41%、首创集团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3.27%,能兴控股为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8.49%。
此后,华熙昕宇、能兴控股也开始进行减持。经过多轮减持后,当年三季报显示,在第一创业的前几大股东中,首创集团持股12.72%;华熙昕宇持股7.74%;北京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有限合伙)持股4.99%;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99%;浙江航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82%;能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83%。
根据第一创业2021年12月11日发布的减持公告,华熙昕宇又减持了1%的股份,股份占比由此前的7.74%变成了6.74%。
此前有市场传言称,第一创业与首创证券将要合并,首创证券因此推迟了正在进行的IPO计划,因为两家券商首创集团都有持股,属于“一参一控”,受到市场格外关注。不过随后二者都进行否认。今年9月,证监会网站披露了首创证券*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一位*资本市场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券商是允许“一参一控”,所以被动成为第一大股东,可能要向证监会说明。
另有*投行人士指出,导致第一创业股东频繁减持或有两个原因。一是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不看好,使得股价略有上涨,或者达到心理价位后股东就有减持的动力;二是股东本身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收缩或调整战线,或自己资金链较为紧张,会选择出售券商上市公司股权。
1995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则汤圆广告,“卖汤圆,卖汤圆,科迪的汤圆是圆又圆”“科迪汤圆,团团圆圆”。随着广告语走入街头巷尾,科迪集团也家喻户晓起来。26年后,证监部门一纸通告,揭开了科迪乳业财务造假的惊天秘闻,科迪多年积累起来的声誉也瞬间坍塌。
来源 | 野马财经
多年前,在被问道“你怎么看待资本”的问题时,科迪集团董事长张清海说:“任何一个企业家光傻乎乎地搞制造,不会有多大前途。”然而,实业起家的科迪,从上市第二年开始接连三年财务造假,最后栽在了资本运作上。
近日,证监会对科迪乳业为时两年多的调查告一段落。
*ST科迪(002770.SZ)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于9 月 8 日收到中国证监会河南监管局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
经查明,*ST科迪涉嫌违法的事实,包括对2016年、2017年、2018年年度报告虚增业绩,向控股股东科迪集团及其关联方提供资金、担保但未及时信披等。
*ST科迪被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处以60 万元罚款。公司实控人张清海被认定违法行为恶劣,遭罚款90万元,并禁入证券市场10年。
*ST科迪即科迪乳业,公开资料显示,科迪乳业主要从事乳制品、乳饮料和饮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配套的奶牛养殖、繁育和销售,属于食品制造业。科迪乳业控股股东为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迪集团”),科迪集团和科迪乳业实控人皆为河南商人张清海。
2019年,科迪被曝出经营困难、拖欠工资、资金紧张,科迪集团、科迪速冻、科迪乳业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2019年8月16日,科迪乳业也因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其后,科迪集团被发现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科迪乳业资金,加上科迪乳业违规为关联方担保,自2020年6月29日开市起,科迪乳业将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由“科迪乳业”变为“ST 科迪”。
被曝连续虚增收入、利润
此番对外公布的科迪乳业财务造假,其操作并不复杂,主要涉及虚增收入和利润。
经查明,科迪乳业2016年年报虚增收入3.36亿元,虚增利润总额1.18亿元;2017年年报虚增收入2.1亿元,虚增利润总额 6864.13 万元;2018年年报虚增收入 2.9亿元,虚增利润总额 1.13亿元。
三年累计虚增收入8.36亿元,占期间累计营收的25.11%;三年累计虚增利润总额3亿元,占期间累计净利润的86.96%。
而根据此前公布的财报,科迪乳业2016年、2017年、2018年的收入非别为8.05亿元、2.25亿元、12.85亿元,三年利润总额分别为8949.53万元、2257.56万元、1.29亿元。
就在2018年年报公布不久后的2019年7月,有关科迪乳业员工、奶农上门讨债的视频在网上流出。而根据2018年财报,科迪乳业账上尚存有16.72亿元货币资金。
2019年8月16日,科迪乳业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称,公司应付奶款合计为1.13亿元,主要是因为部分奶农未按约定计划送奶,因此,公司决定推迟支付该部分应付奶款。此外公司有新项目在建,因此账上才出现大量货币资金。
回复关注函同日,证监会发起对科迪乳业的调查。
在接受调查和陷入债务危机的社会舆论声中,2020年6月23日晚,科迪乳业终于披露了已延期两个月的2019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科迪乳业实现营业收入5.6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5.99%;利润总额亏损2.1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31.90%。
“大洗澡”之后,科迪乳业整体业绩出现断崖式下跌。
控股股东占资18亿
除了虚增收入与利润,科迪乳业在未经过决策审批程序或授权程序的情况下,向控股股东科迪集团及其关联方提供资金及担保,且没有披露。
在违规提供资金方面,2016年至2018年,科迪乳业分别累计向科迪集团及其关联方提供资金7.85亿元、24.83亿元、34.06亿元,当期款项均全部回转;2019 年累计转出资金67.67亿元,当期仅转回47.92亿元。这些资金被科迪集团及关联方违规占用,并没有用于上市公布公司科迪乳业的日常经营。
在违规提供担保方面,2017年科迪乳业提供8笔担保,合计金额3.88亿元;2018 年提供1笔担保,金额为2000万元;2019 年提供2笔担保,合计金额 4500万元。总计4.53亿元。
2021年3月1日,科迪乳业将2020年度业绩从预测盈利175.15-1751.48万元,修正为亏损11-11.25亿元,这一度引发舆论哗然。科迪乳业因此再度收到河南证监局警示函及深交所的关注函。
2021年3月8日,科迪乳业就2020年业绩预告“变脸”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称,公司对控股股东占用的18.65亿元资金,按照50%的信用损失率计提资产减值损失9.33亿元,此外对2.72亿元对外担保计提负债,从而导致2020年业绩由盈转亏。
18.65亿元,已相当于上市公司2019年净资产的118.26%,被控股股东掏空的科迪乳业“披星戴帽”。
事实上,控股股东科迪集团及关联方,除了违规占用上市公司科迪乳业资金并从后者那里获得担保之外,科迪集团还曾质押了上市公司股票。对此,2019年8月5日,深交所曾专门向科迪乳业发函问询。
彼时,科迪乳业控股股东科迪集团持有公司股份 4.85亿股,持股比例为 44.27%,其累计质押公司股份约 4.84亿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 99.96%,存在平仓风险。
而在舆论的压力之下,2019年10月17日,科迪乳业还曾宣布终止从科迪集团及其他自然人股东手中收购科迪速冻***股权。科迪速冻石科技集团全资子公司,科迪乳业收购科迪速冻被指关联交易。
控股股东破产重整
去年末,商丘中院为科迪集团指定了重整管理人,科迪集团破产重整拉开序幕。
据2021年1月27日科迪乳业公告,科迪集团主要资产约18.31亿元,主要负债约47.34亿元。资产负债仅为科迪集团问题的表征,而科迪集团元、走向破产重整,背后有着更为复杂的原因。
科迪集团创建于1985年,主导产品有乳制品、速冻食品、面制品、天然饮用水等系列2000多个品种。而科迪乳业则成立于2005年,主营乳制品、乳饮料、饮料的生产与销售,奶牛的养殖、繁育及销售。2015年,科迪乳业登陆深交所上市,控股股东为科迪集团,二者实控人都是张清海。
前述张清海曾表示“傻乎乎做制造不会有前途”,这一思想与科迪集团各期产品都遭遇不同程度“天花板”有关。从起步时候的罐头食品,到其后的汤圆,再到后来的方便面和小白奶,张清海一直在为科迪集团寻找新的发展引擎,这一思路将科迪集团带上多元化布局的发展轨道上。
图源:腾讯图库
辛国奇《重组之道——中国长城资产十大经典案例》一书将科迪集团列为多元化失败的案例。在辛国奇看来,正是盲目多元化,才使得科迪集团走向危机的漩涡。科迪集团未能把握好两个周期——即企业初创、成长、成熟、衰退的周期,以及宏观经济的繁荣、萧条、衰退、复苏周期,当这两个周期叠加震荡之际,科迪急于找到出路,盲目扩张新的业务板块,从而造成不良资产并使之迅速蔓延。
除了进军乳制品,自2016年开始,科迪集团开始在河南布局便利店业务,试图通过此举实现对河南本土快消产品终端的控制。为此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科迪便利连锁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
张清海计划从2019年开始用3年时间在全国建设科迪社区便利店或加盟店10000家, 然而,目前科迪旗下便利店仅超过千家,且常年处于亏损状态。
此外,科迪集团还先后投资建厂布局了位于黑龙江的科迪大磨坊等上游农业,这一投资规模在10亿元以上。科迪大磨坊在2019年7月才完成竣工,但却迟迟没有投产。
而在2019年科迪乳业的资金危机发生时,包括矿泉水、速冻在内的所有产品几乎在同一时间停工停产,员工工资、供货商货款均遭到拖欠。
在早期,汤圆等速冻食品部门曾是科迪集团的“造血机器”,目前科迪速冻已经大不如前。而在科迪集团的多元化努力之中,除了科迪乳业能够持续输血科迪集团以外,其他板块的战略投资非但不能输血科迪集团,反而最终拖累了科迪乳业。
8 月 20 日,科迪乳业方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控股股东科迪集团破产重整在法院的主持下有序进行中,具体事项请关注后续公告。
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对于科迪来说,关键问题在于它的整个的内部股权结构,包括产品、渠道、团队和客户等都存在很大的问题。短时间内要去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很高。就算有新的投资人进来,也是要给到一定的时间,最少两年来改善。
而此次证券监管部门对科迪乳业及其背后实控人张清海作出的处罚决定,对科迪集团的破产重组以及科迪乳业业绩的回升,是否会造成新的不确定性,尚待观察。
你怎样看待ST科迪的财务造假,以及科迪集团的未来前景?欢迎在下面留言讨论。
说到牛奶,有没有人跟品牌哥一样,偏爱老牌地方性乳品的,比如南京的卫岗、北京的三元、辽宁的辉山、还有杭州的西湖牌等等。
大家喝过*喝的地方性奶品是啥,可以在评论区安利下。
这些地方的“特色奶”,虽然在市面上不常见,但却是本地的鲜奶“扛把子”,很多本地朋友应该都是从小喝到大。
我们今天要说的科迪,同样是一个地方性奶企,来自河南。
不过河南的朋友肯定还会记得科迪的另*知名产品—科迪汤圆。
当年,随着***一则“卖汤圆,卖汤圆,科迪的汤圆是圆又圆”的广告,科迪汤圆走进千家万户。
与三全、思念一起瓜分了早期中国速冻食品的市场。
但现在,三全和思念蒸蒸日上,科迪却跌入深渊。
2019年,科迪被爆出经营困难、拖欠工资,并因涉嫌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后查出科迪财务造假,被处以巨额罚款,列入失信企业。
所以本期内容我们就来聊聊科迪,这个曾以汤圆和“小白奶”而广为人知的企业,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
去年九月,科迪乳业发布公告称,自己因虚增业绩、信披违规等违法事实,被证监会处以60万罚款。
董事长张清海则被罚90万元,且10年不得进入证券市场。持续了两年之久的调查终于落地。
实际上,自2018年开始,科迪身上就一直舆论不断。
当时,不断有科迪内部员工爆料:科迪速冻拖欠业务人员工资及差旅费,工厂已经全面停产。
事件在一年后迎来爆发,2019年,科迪乳业曝出拖欠奶农1.4亿巨额欠款的新闻。
而根据此前科迪乳业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其手中还握有17亿现金。
这不免令人生疑,不少报道认为科迪涉嫌资金挪用。
新闻持续发酵,最终引发深交所下发关注函,同时,中国证监也会对科迪乳业进行了立案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科迪乳业违规向科迪集团提供担保和资金,且在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虚报收入8.36亿,虚增利润2.99亿元。
除此之外,集团下另一企业科迪速冻也在三年间被挪用资金超过9亿元。
虽然如今的科迪是以奶业为我们熟知,但最初它却是靠着一瓶小小的罐头起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刚吹响,不少人厉兵秣马,希望闯出一番事业,这其中就包括张清海。
16岁时因家庭贫困,张清海辍学外出务工,北上贩过木头,南下倒过大米,可惜除了长长见识,没搞出什么名堂。
1985年,他回到家乡,看到同村不少人都在种果树。可鲜果不易保存,基本上卖一半,烂一半。
于是张清海萌生出了办罐头厂的想法,东拼西凑借了900块钱,清海罐头厂就成立了。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只要敢为人先,做什么都能赚点钱。
张清海的罐头厂也不例外,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产品畅销华北。
到1989年,张清海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模式,大胆地上马了机械化生产线,完成了第一次规模化投资。
不过就在那时,中国经济发生下滑,出现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罐头厂也遭遇资金断裂,近乎倒闭。
张清海欠了一屁股债,上门来讨债的人几乎踏平了门槛。
但他相信,这样的危机不是自己能力的问题,而是大环境所致,只要挺过去,就会“剩者为王”。事实果然如此,那几年,有上千家罐头厂因经济疲软倒闭,留下了大片市场。
熬下来的清海罐头厂迎来生机,1994年,罐头厂产值突破千亿大关。
此时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加深,越来越多的舶来品进入市场。
张清海意识到,做罐头不是长久之计。
一次坐火车出差时,他看到车厢里有不少人都在吃方便面。
他觉得这是个商机,回去后,就砸下2400万元,引进了方便面生产线。
并将“清海罐头厂”改名为“科迪”,意为“科学启迪未来”。
顶着一个“科学”的名头,张清海的多元化之路也由此展开。
一年后,张清海重金投资速冻食品生产线,科迪汤圆问世。
伴随着***广告,“科迪汤圆 团团圆圆”成了家喻户晓的存在。
风头一度盖过速冻汤圆的发明者三全。
1997年科迪汤圆年销量接近200吨,1998年暴增至3300吨,1999年突破万吨,销售范围也覆盖了全国的大中型城市,科迪一时风光无二。
两次多元化尝试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这给了张清海信心,他寻思着要进军下一个领域,思来想去,他看上了乳业。
1998年,科迪乳业成立,开启了“巨亏十年”的起点。
与伊利、蒙牛做乳业先建工厂、再占市场的思路不同,张清海反过来,先建奶源基地,再建工厂,最后才占市场。
毫无疑问,这是一条重资产模式的道路。
张清海曾经这样描述过科迪乳业的成本:「一万头奶牛的价格约为1.3亿到1.5亿元,而养殖一万头奶牛需要40个养殖小区,大约又要1亿元,再加上配备牛群,也就是说,10万吨的生产规模,就需要四五个亿的基础投资,还不包括运输等费用。」
好在之前布局的方便面和速冻业务一直发展不错,可以持续为乳业输血。
也正是得益于自建奶源地,让科迪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中独善其身,并顺势崛起,结束了10年巨亏的尴尬境地。
多年前,张清海曾在接受采访时谈过对资本的看法,他说「一个光傻乎乎的搞制造的企业家不会有多大前途」。
一句话证明了张清海对资本运作的看重。
科迪乳业巨亏的十年,张清海每每看到同行借助资本的翅膀高飞时,都会感叹,科迪要是也有资本相助,一定能飞得更高。
2015年,张清海终于如愿,科迪乳业在A股上市。但彼时的他一定不会想到,短短5年后,科迪就倒在了资本运作上。
不过,即使如愿上市,科迪也还只是一个地方性名企,河南之外,了解科迪的人并不多。
直到2016年,科迪乳业推出其明星产品—“网红小白奶”,才一举打响了在全国的名号。
得益于小白奶的带动,科迪乳业次年业绩大涨,营收、净利分别增加53.92%、41.56%,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大传统销售区域外的营收更是暴增678.95%。
张清海也雄心壮志,称“要将科迪乳业打造成中国中部奶业航母”。
但烈火油烹的热闹背后,危机早已埋下。
2018年,蒙牛、伊利、新希望等多家企业纷纷推出“小白奶”。
乳业头部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更大,科迪“小白奶”的关注度逐渐下降。
随后,科迪欠款、奶农讨债等事件被曝光,科迪系的资产问题开始引发关注。
如今,整个科迪集团和科迪乳业、科迪速冻都被列为了失信企业。
除了在资本上的造假运作,导致科迪由盛而衰之外,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的多元化策略吗。
事实上,不止有方便面、速冻和乳业,科迪还涉足了便利店、矿泉水、畜牧养殖等多个行业。
天眼查数据显示,1998年张清海成立河南省科迪便民超市有限公司,涉足超市业务。2001年在沈阳成立沈阳科迪食品有限公司,从事定型包装食品批发、零售。
2015年到2017年,张清海连续成立多家公司:五大连池市国水冷矿泉开发有限公司、五大连池市绿色大米开发有限公司、五大连池市非转基因大豆开年发有限公司,设立洛阳巨澳牧场有限公司等等,在矿泉水、大米、转基因大豆、畜牧业养殖等多个领域“全面开花”。
不仅如此,张清海还完全跨出食品业,将投资触角伸到实业和电子商务领域。
2016年7月创立上海科迪实业有限公司,从事机械设备、电子通讯等服务。
同年创立科迪食品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从事互联网零售等服务。此外,还有投资5亿开设的便利店业务,投资10亿建设的黑龙江科迪大磨坊等。
巨额资金投入的多元化之路,没有一个如同此前的方便面和汤圆,为科迪带来收入,反而都是肉包子打狗。这其中,最让人惋惜的还是科迪汤圆。
当年赶上速冻行业萌芽的红利期,加之广告效应,在受众接受度上,科迪汤圆甚至更有领先优势。
如果持续发展,今天或许也能与三全、思念一较高下。
可由于后期资金接连被挪用,导致停产。
如今的速冻食品市场,也早已没有了科迪汤圆的影子。
反观同为河南老乡的三全和思念,一直踏踏实实地走在食品相关产业的道路上,牢牢占据着我国速冻产品行业*的市场份额。
不知道当张清海看着桌上送来的被列为失信人的通知,会不会想起当年罐头厂濒临破产的那场危机,他躲在村后黄河古道的大堤里,却满腔热血,要成为人间第*。
之后的岁月里,从*到谷底,如今不免令人疑惑: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科迪汤圆》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科迪汤圆、第一创业证券app下载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