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昔日公募创新旗舰QDII如今面临尴尬,重仓大本营港股已被沪港深基金蚕食,投资全球股市似也难避寰宇风浪。积极的一面是,张坤、谭冬寒等一批顶流明星也投身管理QDII基金,他们是这类产品咸鱼翻身的希望所在。
今年以来,QDII基金业绩分化走向*:截至5月12日收盘,表现*的国泰大宗商品年内收益率已经达到了47.85%,而排名垫底的是某头部公司的医药主题类QDII,净值回撤幅度达到44.48%。其还并非孤例,目前绝大部分主动型QDII年内的净值均为负数。究其原因,QDII重点关注的美股和港股成长股,今年普遍遭遇机构疯狂杀估值,不仅包括腾讯、美团、特斯拉等知名公司,也包括了诸多创新药和生物药相关标的。
虽然主动型QDII大致分为港股型和全球型两类,但一直以来,港股市场是它们出海的大本营,QDII投资港股比重长期保持在50%以上。而随着陆港通的发展和沪港深基金风起云涌,QDII基金的特色也逐渐被磨平,地域投资稀缺性丧失。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向《红周刊》表示:“想要投资A股和港股以外的市场,基金公司需要配备相应的投研力量。一般大型基金公司A股的研究员有几十人,而海外各国的股市差异性明显,想要做好研究,各个市场也需要配备相应的人员,基金公司的成本陡然巨增。”
QDII基金业绩分化严重
主动型产品普遍遭遇“滑铁卢”
今年以来,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疫情反复、俄乌战争、美联储加息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股市震荡加剧,结构性特征愈加明显。受此影响,QDII基金的业绩分化更为严重,截至5月12日收盘,基金首尾业绩差距达到了92.33%。
其中,以嘉实原油为代表的能源指数类QDII是今年最亮眼的存在,年内收益率能够超过10%的QDII产品均以重仓原油等能源为主,而且不细加区分AC份额的话,这里面有7只产品的净值增长率都已经超过了40%。不过,在当前加息预期下,油价能否继续维持高位尚未可知。
而聚焦更考验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的主动权益型QDII,能获得正收益的依然只有诺安油气能源、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能源两只主题型产品,剩余的基金年内业绩一败涂地。截至5月12日收盘,已经有头部基金公司旗下的4只产品,净值回撤超过了40%。
探寻业绩分化的背后,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分析师池云飞表示:“今年以来,海外权益资产、债券资产受加息、地缘政治影响跌幅较大,而受益于持续供给缺口等因素提振,以原油为代表的商品资产涨幅持续走高。QDII底层标的在区域及大类资产配置上差异非常大,这种差异导致业绩严重分化。”
今年以来,全球医药、科技、新能源等成长股回撤显著,投资重心本就偏向于这类资产的主动型QDII基金净值下跌明显。以李耀柱管理的广发全球精选为例,截至5月12日收盘,广发全球精选美元现汇年内净值下跌38.22%,广发全球精选人民币结算年内净值下跌34.78%。
超三成回撤的主因还在于重仓股的表现不济。从基金一季报来看,其加仓的特斯拉年内跌幅已经达到27.84%。在所有股票中,表现最为不济的当属其一季度新进的医药公司MODERNA(中文名“莫德纳公司”),其在一季度还陷入了制造新冠病毒的舆论漩涡中,仅一季度的跌幅就达到了32.18%。
对此,基金经理也在一季报中指出:“一季度10年期美债利率从1.5%左右一度上升至2.5%,2年期与10年期美债利率也一路收窄并在季度末形成倒挂,提示未来一年美国经济有衰退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选择重仓了清一色的美股。
而也有不少基金在投资港股的过程中遇挫,例如华泰柏瑞亚洲企业,该基金虽然避免了跌幅*的医药、科技等赛道,但是其重仓的港股地产股以及券商等公司的跌幅也较大,例如第一大重仓股旭辉控股集团,截至5月12日收盘,年内跌幅达到了37.95%,而第二大重仓股中信证券(港股)和第三大重仓股中金公司(港股)的跌幅也分别为20.31%和37.58%。
QDII基金开始重仓A股或是倒退
万家全球成长一年持有或应更改契约
短期的业绩挫折或许可以随着市场的轮动填平,但是拉长时间看,主动权益型QDII自成立以来,一直偏向于港股市场投资,即使是全球型QDII,有许多产品也难以脱离港股甚至内地的投资“舒适圈”,特别是同时在内地香港上市的公司,QDII基金的海归思路或是这类产品的倒退。
从基金一季报来看,根据中信证券数据,互联网龙头股腾讯控股、美团-W、阿里巴巴-SW、京东集团-SW、小米集团-W、快手-W、网易-S与金融板块龙头香港交易所占据前十,而且一季度各只互联网龙头也均获得了QDII资金增配,另外,建设银行在一季度进入了QDII的前十大重仓股。这10只股票均属于港股。
再从一季度末QDII整体持股比例来看,港股也是*主流,这类产品投资港股的市值合计1233.55亿元,占比达到58.37%;而投资美股的市值合计只有662.17亿元,占比为31.34%,其他国家各自的投资占比几乎都不足1%。拉长时间线来看,2021年末、2020年末、2019年末、2018年末和2017年末,QDII基金投资港股的比例分别为53.36%、48.44%、52.92%、57.09%和60.02%,一直居高不下。
上述不愿具名分析师坦言:“即使基金公司配备了相应的人才,但是相比于A股,调研海外上市公司则困难重重,疫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语言的隔阂。曾有QDII基金经理在调研一家国外上市公司时,因为翻译对专业术语错误的传达,还曾造成过双方的误会。”所以,尽管许多QDII名称中带有“全球”等字眼,但实际运营中却很难开展国外市场的调研,而这恰恰又是投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相比之下,投资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更有胜算,仅仅是调研上的便利程度就足以吸引不少QDII前往。
更有甚者,也有QDII基金的重仓股多为A股公司面孔,万家全球成长一年持有就是一例。根据一季报,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有八只都是A股,这俨然与具有港股投资资格的普通权益类基金别无二致。不过,在熟悉的市场投资不仅没有使该基金业绩出色,反而使其在年内出现超过35%的净值回撤。
根据一季报,该基金重仓的思瑞浦、比亚迪、圣邦股份、深信服、华大基因、兆易创新、用友网络和安恒信息等8只A股股票,今年以来无一例外出现下跌,其中,安恒信息和深信服的股价甚至已经腰斩。
根据天天基金网,该基金成立于2021年9月,其业绩比较基准中就纳入了50%的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按照最初设立的目标,投资A股无可厚非。但这样的骑墙式设计,或许也导致产品两面不讨好,棱角模糊。
QDII基金出道即*
“顶流”基金经理能否助其翻身?
内地QDII最早于2007年成立,当时推出的南方全球精选、华夏全球精选、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和上投摩根亚太优势都是首募份额在300亿份左右的爆款。但是QDII似乎出道即*,此后新品发行规模均未超越,去年成立的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是份额*的一只,发行份额为75.55亿元。在主动型基金中广发全球科技三个月定开的发行规模*,为67.48亿元。
此外,此前发行的爆款QDII经历了十几年的历程,规模也逐渐缩水,目前规模都不足3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它们成立以来的业绩均为负。以上投摩根亚太优势为例,截至5月12日收盘,该基金2007年10月22日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为-14.73%。很大程度是该基金成立于高位,生不逢时的因素造成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于海外市场的打击程度也超过A股。
然而,即使是历史上有过亮眼表现,QDII似乎也很难一直入投资者法眼。
据Wind数据统计,2008年成立的交银环球精选,自成立迄今收益率达到217.62%,是历史业绩最亮眼的一只主动权益型QDII,但是其今年一季度末的规模只有7500万元。
据《红周刊》推测,或许由于同一时期内地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亮眼遮住了QDII的色彩。在交银环球精选成立迄今的这一区间内,收益率在3倍以上的内地主动权益类基金数量已经达到百余只。不仅如此,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4.99%、23.72%和2.67%,而在这三年A股都走出了结构性行情,消费、科技、新能源经历了轮番上涨,这也致使各年度末表现*的权益类产品,业绩都出现了翻倍的情况,QDII则被人遗忘。
但是QDII基金似乎也在谋求另一种新的出路,顶流基金经理张坤、明星基金经理谭冬寒以及黄兴亮等都开始管理QDII基金。目前来看,部分QDII基金在规模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起色,例如张坤的易方达优质精选一季度末的规模达到了168.67亿元,在主动型QDII基金中独树一帜。而作为内地四大医药天王之一的谭冬寒,从今年1月开始接棒管理工银新经济QDII。
12月30日,中环股份下调硅片价格,对标此前12月2日的厚度160微米硅片价格,G1硅片下降0.05元/片,报价5元/片,降幅0.97%;M6硅片下降0.05元/片,报价4.9元/片,降幅1%;M10硅片(160μm)下降0.0.39元/片,报价5.70元/片,降幅高达6.4%;G12硅片(160μm)下降0.65元/片,报价7.7元/片,降幅高达7.8%。
这是中环股份本月第二次下调硅片价格。
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光伏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但上半年,由于行业供应链供需失衡,硅料紧缺,价格一路攀升,持续上涨超135%。
10月27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公布了*的多晶硅料价格——该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6.2-27.6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7.18万元/吨,环比涨幅为0.41%;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6.0-27.4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6.94万元/吨,环比涨幅0.26%。
硅料价格持续创下阶段性新高,意味着硅片企业的生产成本还会继续扩大。但所幸的是,硅片企业可以通过提价,来向下传导成本压力。
为了应对上游原材料的涨价,中环股份也在今年持续调价,三季度末,其硅片产品价格平均提高9%。
因供需失衡、原材料上涨而短暂涨价过后就是因产能过剩导致的降价潮。
早在11月30日,隆基股份官网报价显示,182mm硅片下调至6.2元/片,降幅达9.8%。今年以来硅片赛道相当火爆,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危机,所以价格下降将会是趋势。
继隆基股份硅片价格现年内*跌幅后,中环股份于12月2日跟进调整,其中M6硅片下降0.72元/片,报价5.05元/片,降幅达到12.48%。
中环股份本月连续降价并不意外。硅片价格延续下跌趋势主要原因是累计库存待消化,终端需求不及预期。
中环股份本次报价主要基于拥抱硅料下行的周期等。硅片环节价格松动背后,光伏行业阶段性的产能过剩现象或将出现,新的价格战不可避免。
硅片环节这轮降价主要是出于去库存压力,硅片价格实际应该受上游硅料价格影响更大。目前硅料价格仍然维持在27万元/吨附近,降价对毛利率影响明显,这对于此前一直是上游掌握话语权的光伏产业链而言,并不多见。
受硅料涨价的影响,下游组件价格在四季度仍然保持2.1元/瓦以上的价格,导致下游开工率低迷。因此,在硅片环节实现“让利”后,电池片和组件盈利空间有望得到改善。
股价翻了近一倍,公司积极扩产
中环股份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新能源材料、新材料的制造及销售;融资租赁业务;高效光伏电站项目开发及运营。产品的应用领域,包括集成电路、消费类电子、电网传输、风能发电、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光伏发电、工业控制等产业。
前三季度,中环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了226.3%,进入三季度股价出现狂飙式上涨,曾一度站上56.26元的高位,进入四季度股价略有回调,截止12月30日收盘报40.54元,市值1310.14亿元。下半年股价几乎翻了一倍,成为又一家市值超过千亿的国内光伏公司。
11月2日晚间,光伏巨头中环股份发布公关,其90亿的定增项目顺利完成。在争夺份额的名单中,不乏国泰君安、中信证券、招商基金等等知名大基金,还能看到UBS *(瑞银)、高盛的身影。最终,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等黯然而归,保险资金中国人寿、大家资产和新华人寿拿到前三份额。根据官方通告,中环股份这轮增资全部会用在50GW(电力单位:吉瓦,代表 10 亿瓦特)的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G12)智慧工厂项目上。这一项目已经在今年3月开工,预计年底开始投产,2023年全部达产。用“风光无限”形容中环股份混改第一年,可谓再合适不过。
中环产能虽然暂时在隆基之下,但扩产更为激进。他们在内蒙投入92亿扩产后,又将银川投入了120亿用于G12单晶硅片生产,也即是前文中90亿定增所投入的项目,这也是迄今为止全球*的硅片项目投资之一。
中环股份成立比隆基还要早一年,和隆基民营背景不同,中环股份前身是天津市第三半导体器件厂,在世纪之交国企改革的浪潮中,改制为国有独资的天津市中环半导体有限公司。
中环股份的主理人沈浩平是隆基创始人钟宝申和李振国的学长,同样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学系。他们有过相似的经历——毕业后,都在车间拉过单晶硅。这两家公司选择了不同的路径。隆基全部押注在少有人问津的单晶硅,而中环股份选择双管齐下:既做半导体材料,也做单晶硅片。
2020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收购落下尾声。TCL科技6月发布公告,参与收购中环集团全部股权,9月,国资委批复同意此次间接转让,金额高达125亿。TCL科技通过中环集团间接持有中环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5.03%,成为间接控股股东,显然李东生这一举动是无比明智的。
为什么中环股份能够在光伏硅片疯狂扩产、达产的“过剩季”能够做到逆行业之不利趋势而出现净利率的上行呢?
净利率逆势上,盈利能力凸显
中环股份和讯SGI指数评分出炉,公司获得79分,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公司在前6个季度得分较平均,得分维持在60-70分之间。反映出公司发展萎靡不振,但是进入2021年公司发展进入快车道得分急速上涨。
2020年中环股份半导体实现营业收入 190.6 亿,同比增长 12.8%;净利润 14.8 亿,同比 增长 1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0.9 亿,同比增长 20.5%;经营性净现金流 28.6 亿。
从重要财务数据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中看,中环股份从2017年到今年三季度一直处在蒸蒸日上的状态。尤其是今年公司经营状况分外瞩目。
2019年和2020年在全球贸易争端不断、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疫情影响持续在全球蔓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公司能有如此成绩实属难得。
在进一步开拓市场的过程中运营能力、盈利能力、资本结构方面基础稳固,尤其在盈利方面潜力足。
毛利率和净利率分析,从2016年以来中环股份远远落后于隆基股份。差距虽然明显,但是也在逐渐缩小差距。
中环股份10月26日发布2021年三季报,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29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扣非净利润24.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7%和295%,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11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扣非净利润1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2%和471%。
在今年三季度报公布,中环股份毛利率有大幅提升,但是仍远远落后于隆基股份,净利率却几乎和隆基股份持平。
中环股份三季报中较为耀眼的是:在光伏硅片行业整体利润率大幅下行的三季度,中环股份仍旧保持着较强的盈利能力,三季度的净利率相比二季度还是进一步上升的。隆基股份毛利率、净利率双双下跌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也侧面体现中环股份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各项费用支出控制得当,为净利润争取足够大的空间。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环股份半导体器件产品毛利2013年以来始终为负,2019年毛利更是降至-34.3%。尽管顶着“国内首家12寸功率半导体厂商”的光环,但半导体器件业务距离带来稳定现金流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公司2017年至2018年的半导体研发费用分别占到总研发费用的39.4%、20.6%,占比远超半导体业务营收占比,后续随着8、12英寸硅片生产线建设投产和开发支出资本化率提高,半导体研发费用占比逐渐减少至2019年的9.2%。不难看出,中环股份凭借光伏业务的强大现金流支撑其半导体业务研发和扩产,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反观半导体硅片龙头沪硅产业,营收全部来自半导体业务,尽管半导体领域市场份额远超中环股份,但是近些年始终在亏损边缘挣扎,研发费用也不及中环股份。详情可查看往期文章:和讯SGI公司| 沪硅产业SGI指数*评分54分,股价涨了6.1倍,盈利能力差是短板
库存金额节节攀升,借款数巨大成“定时炸弹”
去年中环股份太阳能硅片销量较去年增长 24.90%,产量较去年增长 30.23%,库存量较去年增加 591.26%,主要系由于公司新能源材料产能提升,销售规模扩大所致;太阳能硅片折算成 G1 产品列示。
半导体硅片销量较去年增长 38.74%,产量较去年增长 37.65%,库存量较去年增加 19.37%,主要系由于公司半导体材料大尺寸硅片产能提升,销售规模增加所致 。
去年存货金额增加了37.94%,这对一个科技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库存商品激增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产品在新兴市场的拓展并非一帆风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或许处于劣势地位。
存货价值的激增意味面临着存货跌价风险,若其未来不能有效地实施库存管理,或产品市场环境变化出现原材料、库存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形,则存货价值存在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库存居高不下影响公司现金流,2020年的财报显示虽然公司现金流比较充足但是这是基于公司借款节节攀升的前提的,中环股份借款超过百亿,为企业今后扩张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018年到2020年分别为为3.49亿,2.13亿,5958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政府补贴一定程度上缓解债务压力,为净利润争取空间。
利润大涨,研发投入却减少22.19%
中环股份所处行业为知识密集型、技术驱动型产业,技术更新变化较快,公司需要不断地进行研发投入,以保持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地位。
2020年财报得知公司在营收净利双丰收的前提下对研发大砍一刀,投入金额减少22.19%。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同比大幅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到2021年公司12寸硅片产能有望达到17万片/月,远期规划12寸硅片产能将达到60万片/月。中环股份在8英寸和12英寸产能规划上偏稳重,注重目前现金流更好的8英寸硅片。经计算,8英寸和12英寸产能分别占国内硅片总规划产能 的30.3%和8.1%。虽然12英寸是行业发展方向,但国内技术龙头沪硅产业12英寸硅片量产毛利率为-48.0%,可见良率亟待提升。短期内大量的12英寸产能规划可能拖累现金流,影响研发支出。
随着汇率的变化逐渐加大,资金逐利的敏锐嗅觉再度开启。
年初至8月3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贬值3.27%,自7月之后美元升值趋势更加明朗,基民对海外投资兴趣大增,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下称QDII)基金成为*品之一。
说到QDII,人们脑海中立马浮现的是2007年,最早推出的4只基金产品,当时盛况一时,比例配售。但没多久,一地鸡毛。以上投摩根最为典型,净值*时曾比1元面值大跌70%左右,如今也只在0.75元附近徘徊。
换句话说,虽然QDII是出海投资的好工具,但也需要避开让投资人赔钱、甚至跑输自己业绩比较基准的不合格基金。这是关键的第一步。
成立后一直让认购人亏损的基金,与投资盈利目的相悖,是填不满的“销金窟”;跑输业绩比较基准,没达到基金收益的*要求,是不及格的产品。
两错皆犯,根本没做到“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中的“合格”要求,是让人气恼的不合格“残次品”。
上投摩根、中信保诚(下称信诚)、国泰和博时旗下的8只QDII,就是这样的“残次品”,成绩之差,令人咂舌。
不管是基金经理能力有限,还是基金公司对海外投资的整体管理能力过低,不合格的QDII既挤瘪了认购者钱包,又浪费了投资者的时间。
不合格QDII中,上投摩根、信诚、国泰和博时各有两只,上投摩根和信诚旗下产品最有代表性,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在其中资格最老,套牢投资人时间也最长;信诚全球商品主题亏损幅度*。
海外背景当摆设 上投摩根QDII套牢认购人12年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2007年10月成立,是第一批出海的QDII之一,初始有效认购金额295 亿元人民币,认购总户数为 199万户。
这近两百万投资人,以为坐上的是稳稳的出海钓鱼船,却不知比泰坦尼克号好不到哪里去,长期担惊受怕,郁郁寡欢,就此踏上了12年套牢之路。
这只基金早期净值直线下跌,*曾跌至0.3220元,成为首只3毛基金,在基金成立1周年时,时任上投摩根总经理王鸿嫔在致持有人的一封信中表示:“设立该产品的初衷在于分散单一市场的风险,寻求更多投资机会。选择亚太市场,是基于对海外市场的长期实践,亚太地区是所有海外市场中*成长性的市场之一。”
11年之后,再看这封信,能得出的结论是,亚太股市确实有成长性,但上投摩根亚太优势的成长性几乎为零;投资海外,确实可以分散风险,但上投摩根却像“睁眼瞎”,分散风险能力几乎为零。
是天时不好吗?港股已涨回当年高点附近,而且,同样是第一批出海的QDII,到现在,已有两只基金让认购人回本或略有盈利,累计收益率跑赢上投摩根亚太优势25个百分点以上。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净值长期在1元以下,跑输业绩比较基准,有4位基金经理先后管理,但都没能使此基金净值回到1元以上。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净值增长对比业绩比较基准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2019半年报
虽然基民赔钱,基金公司却并不赔本。岂止不赔本,其实赚的嗨!自成立到今年2季度末,上投摩根共从这只基金收取了21.46亿元的管理费。
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的规模,已经从最初的近300亿元,跌落至44亿元左右。坐收管理费的上投摩根,有何颜面应对那些失望而去的投资人?
上投摩根真是一家奇怪的公司,明明拥有海外股东背景,其公司介绍中也堂堂注明“传承摩根百年经验”,可管理起海外产品来,却弄得一塌糊涂。
同样是上投摩根所管理的,主要投资于“全球范围内从事天然资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及销售,或是向天然资源行业提供服务的公司的股票”的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基金,自成立后累计亏损、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分别高达31.1%和30.55%,首募规模4.13亿元,现在只剩下1.07亿元。
今年5月31日,上投摩根迎来新一届总经理王大智,对一直疲弱的QDII基金,他将采取怎样的措施扭转颓势?这么多年海外投资业绩凄惨,上投摩根可有愧疚感,公司想对投资者说些什么?《全球财说》就种种疑问向上投摩根发函探寻原因及未来走强之道,但公司方面缄默不语。
净值不止腰斩 信诚全球商品主题规模难以为继
信诚全球商品主题成立后净值亏损60.1%,比腰斩更甚。
信诚全球商品主题2011年11月成立,主要投资于贵重金属、基础金属、能源和农产品等大宗商品。
成立后,此基金绝大部分交易日低于认购价,目前单位净值只有0.399元,要重回面值之上,需要上涨2.5倍。对信诚这种管理水平,简直比登天还难。
信诚全球商品主题成立至今,有6年的年度业绩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累计跑输12.72个百分点。即使在商品市场普涨的2017年,此基金依旧亏损、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连此基金2017年报都承认:2017年基础金属板块、贵金属、能源、美股、新型市场指数全部上涨,本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为-6.22%%,同期比较基准收益率为5.77%,基金落后业绩比较基准11.99%”。
信诚全球商品主题净值增长对比业绩比较基准
信诚全球商品主题2019半年报
信诚全球商品主题成立时规模是2.95亿元,之后逐季度收缩,2015年1季度触及“红线”。
据基金当年1季报披露, 基金资产净值已低于5000万元连续六十个工作日以上,基金公司向证监会报告并提交了解决方案。
如果长期低于这个规模,基金难逃被清算的宿命。可能是基金公司做了些营销,基金规模也有所回升。但从净值增长看,2015年1季度涌入的申购者,成了新的被套者,到现在亏损26%。
2017年12月基金公司由信诚更名为现在的中信保诚,公司表示,希望借助更名契机及两大股东的品牌优势,在以后的发展中,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
现在看来,不仅新的名称并没有被市场熟悉,而且公司资产管理能力提升的目标也没有达到。在2018年、2019年上半年,信诚全球商品主题继续着过往业绩颓势,持续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规模也一降再降。
到今年2季度末,此基金只剩0.23亿元,再度处于规模生存红线之下,公司向证监会报告并提交了解决方案,具体方案是什么样子,公司并未向市场公开。
信诚管理的基金产品规模虽不大,不合格的QDII却不少。信诚金砖四国是公司旗下另一不合格QDII, 自成立后累计亏损、跑输业绩比较基准28%和59%。
不知是否因为董事会同样忍无可忍,与上投摩根前后脚,信诚新一届总经理唐世春6月3日上任。新官上任,对些常年不合格的基金将采取怎样的解决方案?就公司绩差的QDII之各种疑问,《全球财说》向信诚发函探寻原因及未来出路,但公司方面没有给出合理解释。
除了上投摩根和信诚这两个“绩差生”典型之外,国泰旗下的国泰大宗商品、国泰全球*收益美元现钞同样是不合格QDII的“难兄难弟”。其中,前者成立后净值腰斩之外,还跑输业绩比较基准27个百分点。
另外,博时抗通胀增强回报及博时大中华美元现汇,业绩也一团漆黑。《全球财说》亦分别向国泰、博时发函问询这些不合格QDII解决之道,但国泰和博时均无言以对。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一个投资开始前,人们都会比较谨慎,担心掉到坑里;但是真的掉进坑后,又会变得比较麻木,自我安慰,明知掉在坑里还不愿意出来。
有人已经掉进一个基金的坑,长达12年了,还不想出来,到底为什么呢?
01,沉没成本让人麻醉
花了1000元,在网上定好一个餐厅,但是到了之后,发现人满为患,完全没有你想象的浪漫气氛,女朋友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怎么办?
吃,估计影响心情。走,岂不是白白花了1000元?
不管你走不走,这1000你已经花了,这个就是你的“沉没成本”。
经济学提出沉没成本的概念,就是提醒我们,不要被沉没成本影响我们现在的选择。
但是,现实中,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买基金,某人2007年花了10万块钱买入一只基金,跌得最狠的时候不足4万,现在涨回来一点,到了7万多。
这么多年他一直持有,希望能等到回本的一天,虽然犹豫过,但是一直都没有把它赎回,因为老惦记着当时投入了10万块钱。
这么多年他一直持有,希望能等到回本的一天,虽然犹豫过,但是一直都没有把它赎回,因为老惦记着当时投入了10万块钱。
02,那只“*”级的基金
我这里说的基金,是真实存在的,还不止一个,今天我们来评测上投摩根亚太优势377016。
这是一只07年10月份成立的QDII基金,简单的说就是国内的基金公司,帮助投资者购买国外的股票。它是咱们中国发行的第1批QDII基金。
这个基金在成立之初,万众瞩目,认购远超预期金额,最后这个基金是从300亿规模起步的。
回头查看,这只基金十余年的净值变化,*价格就是成立那一天,在那之后的12年再也没回本。
最初的300亿资金,没有能赚钱的。
很多朋友不熟悉海外市场,会不会认为海外市场表现本身就这么差,所以这个基金表现这么差呢?
这个基金主要投资于韩国,新加坡,印度,香港等地的股市。
这些市场,共同特点是08年都曾经深跌,到如今,早已恢复甚至创出了新高点。
表现最亮眼的是印度,早已远远超过07年。
香港和韩国也不差,最差的新加坡也已经回到了07的*位。
为什么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到现在还差20%多呢,难以理解。
基金成立之初300亿的规模,这十余年来规模一直在下降,到目前仅余45亿,说明不少人抛开了沉没成本的羁绊,早就已经赎回了。
03,买海外基金的正确方法
因为这只基金从来没回到面值一元以上,所以赎回的投资者全都是亏损离场的,这值得吗?
假如赎回后,买入富兰克林美国机会基金,或者富兰克林印度基金,可能更容易回本。
过去5年,美国道琼斯指数从16,000点上涨到目前的将近27,000点,印度孟买指数从两万点涨到目前的4万元。
假如不赎回,选择一直持有,也许再过10年都没办法回本。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一定要明白基金公司的小算盘。
现在还持有这个基金的投资者,应该都有一个相同的想法,等到回本,就坚定赎回。
基金公司也很清楚投资者的这种想法,所以基金公司没有动力,把这个基金的净值做上去。
如果哪天基金的净值重回一元,大部分投资者都赎回离场,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损失了每年都可以拿到的管理费。
所以,才出现市场在涨,基金不涨的现象。
简单的说吧,这个基金既不可能有分红,十几年也回不到最初的净值,还不如早点赎回,转换其他的基金。
掉进这样的坑,还是早点出来吧。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上头摩根亚太优势》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上头摩根亚太优势、中环股份千股千评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