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海军河流级近海巡逻舰塔马号服役 2020年6月4日,英国海军“河流”级近海巡逻舰“塔马”号在英格兰塔马河正式服役。该舰排水量约2000吨,长90.5米,*航速24节,由2台14700千瓦的MAN16V28/33D柴油机提供动力。
两栖登陆舰:6艘。各型支援舰:24艘。海军航空兵 6740人(其中女兵330名)。装备作战飞机34架,武装直升机120架。海军陆战队 6740人。装备有“米兰”反坦克导弹,“标枪”、“吹管”地空导弹,直升机9架。各型登陆舰艇24艘。
由于这类军舰的造价高达10万英镑,因此在英国皇家海军现役中的数量不到12艘。第二级军舰相较于第一级略小,具有三层炮甲板,装备98门火炮,定员约750人,排水量超过2000吨。这类军舰的一个共同缺点是在暴风雨天气下,下层炮甲板的炮门无法打开。
利安德尔级8艘:利安德尔号、阿基里斯号、海王星号、猎户座号、阿贾克斯号、珀斯号、霍巴特号、HMAS Sydney(后3艘为澳大利亚海军舰艇)。 南安普敦级5艘:南安普敦号、纽卡斯尔号、谢菲尔德号、格拉斯哥号、伯明翰号。 格洛斯特级3艘:利物浦号、曼彻斯特号、格洛斯特号。 爱丁堡级2艘:爱丁堡号、贝尔法斯特号。
英国皇家海军一共有175艘主力舰,当时的主力舰是3级军舰 —级军舰 这级军舰担任舰队的旗舰,三层炮甲板,火炮10122门,定员875人以上,排水量2500-3500吨。代表舰船为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纳尔逊海军上将的旗舰胜利号。因为这级军舰每艘造价高达10万英镑,所以当时英国海军现役中一共不到12艘。
“伏波”舰,原属于英国皇家海军的巡逻舰,成为英国赠送给国民党政府的首艘军舰。该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与了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护航任务,并参与了诺曼底登陆战役。1946年12月,“伏波”舰抵达南京。
重庆号轻巡洋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送给中国政府的一艘*军舰。是林仙级轻巡洋舰的4号舰,原名Aurora号。以往许多书籍,经常翻译成“震旦”号(又译“曙光女神”)。
重庆号轻巡洋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为赔偿在香港被日军击沉的4艘民国海军炮艇而送给中国政府的一艘*军舰。是林仙级轻巡洋舰的4号舰,原名Aurora号。以往许多书籍,经常翻译成“震旦”号(又译“曙光女神”)。
“重庆号”巡洋舰 重庆号巡洋舰原是英国皇家海军在1930年代建造的“曙光女神号”轻巡洋舰(HMS Aurora 1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舰曾在地中海的黎波里港外海触雷受伤(1941年),后修复。
抗战胜利后,美国按照租借法案赠送海军驱逐舰8艘,1946年7月14日分别被命名为:太康、太平、永胜、永顺、永定、永宁、永兴、永泰。此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又批准福莱斯特建议,咨请国会通过援助中华民国建立海军提案。拨交271艘舰艇给国民政府。
我以历史为轴,编织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舰船故事:英国皇家海军的“怨恨”号之影,犹如转盘上的指针,引领我们来到澳大利亚的“英联邦”号,再至民国时期的“胜利”舰,最终在中国人民海军中找到了“天津”号的烙印,一艘载机巡洋舰的崛起与沉浮。
-1884年是皇家海军的黑暗时期,授权建造的主力舰远远不能满足英国保障世界海权控制的需要,法国在此阶段大力扩充海军舰队,差一点超过了皇家海军的实力而跃居世界第一。
在19世纪晚期的1875至1884年间,英国皇家海军遭遇了一个低谷期。这段时间里,授权建造的主力战舰数量不足,未能充分满足英国维护全球海上霸权的迫切需求。在此期间,法国积极扩充其海军力量,其舰队实力几乎逼平了皇家海军,差点篡夺世界海军霸主的地位。
埃德加·埃文斯(Edgar Evans,1876年3月7日—1912年2月17日),英国海军军士、探险家,曾与亨利·鲍尔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和劳伦斯·奥茨到达南极极点,最后他在由南极极点回程时因摔跤而受伤,痛苦不堪而发疯,最后死于体力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