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十大股东(互联网lot是什么意思)

2022-06-29 0:34:26 基金 yurongpawn

中芯国际*十大股东



本文目录一览:



《科创板日报》(上海,梁又匀)讯,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8月以来,中芯国际旗下专注于半导体投资的中芯聚源(公司全称:中芯聚源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密集投资了4家半导体产业相关的创业型企业,从人工智能、等离子体技术到精密切割设备、MEMS传感器研发,累计投出数亿人民币。

本次投资主要集中在企业早期融资及A轮融资,仅有一家为B轮融资。而回顾中芯聚源的成立和投资模式,创投日报整理发现,A轮及更早期投资轮次高达119家,占比80%以上,B轮之后的仅29家。

有研究过中芯国际的PE\VC人士对此表示,在半导体行业中,中芯国际是最强的天使投资人。实际上,指的就是中芯国际旗下的投资机构中芯聚源。

龙头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2000年,中芯国际成立之初,受困于《瓦森纳协定》,国内所进口的高端技术全面落后于西方国家几个代差,使得最*的集成电路产业在内地几乎是一片空白。

以张汝京为代表的最早一批半导体领域创业者,依靠个人的号召力和技术攻坚能力,仅花了几年时间就在上海、北京、武汉、天津等地建起代工厂。从代工250nm芯片起步,逐步与更多国外企业建立技术授权和代工协议。尽管途中几经打压和波折,但还是逐渐将芯片制程提升到45nm稳定量产。

2014年初,当中芯国际正式宣布冲击28nm工艺时,很快感到了产业配套的不足。

同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大基金)正式成立,注资入股中芯国际超10%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荐纲要》提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2020年要达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的发展目标”。并将围绕此目标,展开针对晶圆制造、IC设计、封测、精密设备以及特殊材料等全产业链的密集投资。

在此背景下,中芯国际作为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有动力也有责任推动产业链发展。

中芯聚源管理合伙人张焕麟曾表示:“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本身是一个全球化产业,但中芯国际想要自己的业务长久发展,需要自己国内的产业链。” 而在当时的国内,没有比中芯国际本身更了解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发展状况的团队了。

因此,中芯国际牵头成立了专注培育发展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投资机构——中芯聚源,加强与国家大基金在策略和行动上的互动,优势互补。

人才、产业和资本的结合

有半导体产业投资分析师表示:“过去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的痛点一是人才、二是资本。”

万事开头难。在2020年底的AI芯片创新峰会上,中芯聚源管理合伙人张焕麟回忆到,十几年前没有人投资半导体,“凑一桌麻将就差不多了”。

由于技术攻坚难度大、研发周期长,外国持续的技术封锁,相关专业人才几乎都是从外国大厂跳槽归来。这使得当时国内的优质半导体创业公司非常稀少,大都处于艰难起步阶段,不少企业甚至都看不到成长的未来。

不同于国家大基金的实力雄厚,中芯聚源更多聚焦于早期股权融资和天使轮,投资规模每年在几亿元左右。早期以IC设计为重点投资领域,那些扎根行业且对技术和市场有深刻认识的*团队,成为投资的*。

中芯聚源总裁孙玉望曾在2018年的中芯聚源合伙人会议上表态,中芯聚源不跟风、不凑热闹、不追星,拒绝虚高估值,研究部对每一项新技术都会做深入研究,从中选取优质标的投资。

(创投日报制表 数据IT桔子)

发展的阻力始终都在。伴随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开启,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首当其冲,大量初创公司因封锁而陷入低谷。这使得中芯聚源的投资规模和项目,迅速缩水。

好在2019年科创板面市,经由国家在证券市场制度层面的支持,半导体企业找到了一条便捷的融资渠道。中芯国际也迅速抓住了这次机遇。

截至2020年底,中芯聚源已经投资了120家半导体企业,预计2021年将达到200家。所投资的公司遍布半导体芯片设计、材料、装备、EDA/IP、模组等各个板块,覆盖从种子轮到Pre-IPO的各个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新增的投资数量,已接近公司成立前五年的投资总和。

其中,韦尔股份、澜起科技、安集科技、芯朋微等业内知名的半导体公司,背后都有中芯聚源的资金支持。目前,中芯聚源所投公司中已有13家实现上市,还有30家左右正在冲刺IPO路上。

国家战略之后,持续布局

作为全球消费占比近一半的芯片大市场,我国每年芯片进口金额接近石油进口的两倍。

但根据Gartner报告显示,中国在晶圆设备和材料方面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不到3%和5%,在设计工具EDA软件方面占比更是不足1%。国内IC设计、材料的自给率勉强在25%左右,全产业链综合在30%左右。可以说,高端芯片从生产工具到材料再到专利技术基本依赖进口,攻坚难度极大。

为应对以上现实问题,突破外国对于我国的芯片禁令,2020年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已将芯片制造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第一财经报道,根据规划,今年本土芯片供应占比将提升至40%,2025年将进一步提升至70%。国家大基金二期也持续发力,为国内半导体企业提供支持。

自其他领域转行关注半导体投资的个人和机构越来越多。据云岫资本统计,2020年半导体一级市场投资额增长近四倍,有史以来最多。科创板市值前十名中,半导体公司占据半壁江山。而全部半导体公司市值总和,可以占到科创板总市值的30%。

从勉强凑满“一桌麻将”,再到今天的可以“凑好几屋子的人”。在中芯聚源总裁孙玉望看来,半导体投资热是个好事。良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环境能吸引更多国际人才回流国内,促成更多优质的创业团队。

天眼查数据显示,最近1年成立的业务涵盖集成电路的企业就多达1.9万家。而近3年内,经营范围覆盖芯片设计的企业共1.19万家,其中有近4700家企业成立仅1年,相较于2018年贸易摩擦之初,翻了近3倍。

但据公开数据统计,在科创板上半导体上市公司CEO的平均年龄是57岁。在这个产业里,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炼,经历好几代产品的迭代,才能在垂直产业赛道里跑出来。

“2000年中国(半导体)市场才11亿元,而现在的中国已成为全世界*电子设备市场。中国半导体不缺市场、不缺资本,人才也在迅速成长,我们*缺的是时间。” 中芯聚源管理合伙人张焕麟在此前的中国芯创圆桌会议发言表示。

半导体行业的投资,会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IT桔子数据显示,中芯聚源自2014年成立以来,退出投资的项目不多。相较于上百次对外投资动作,7年来退出项目仅9家,其中7家是因为IPO上市,其余两家则因为被并购。

谈到未来产业的发展,张焕麟在今年一次产业投资峰会上表示,至少未来20年,中芯聚源会持续在半导体产业里发掘新机会。

今年6月,孙玉望在某半导体峰会上提到:未来的3到5年,半导体投资热度会保持稳定。如果哪天自给率超过50%,国内企业除了满足国内需求,还会进入到整个国际市场的竞争。到这个时候,国内资本市场对半导体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热度才会降下来。




互联网lot是什么意思

近2亿美元融资额,投资者包括澳大利亚主权财富基金未来基金、NEA、中金硅谷基金、宽带资本、Quadrille Capital 以及香港查氏家族基金(C.M.Capital)等。随着物联网、智能制造有史以来*的一笔融资的最终敲定,涂鸦智能(下文简称“涂鸦”)在新一轮资本寒冬前夜交出了自己的融资答卷。

3分运气,7分必然。不同于传统智能硬件企业、制造业,或者所谓的智能制造平台,这个新商业体的崛起背后,是4年的不断累积,以及对现局的不断打破。

但当锌财经试图去还原4年来的演变路径,从中抽离出一丝探寻规律时,王学集说:

一方面,平台可以迅速运作起一个智能硬件的产品,赋予客户未来的销售能力,这是IoT平台体系的很重要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有坚定的客户视角,商业模式加上开发者store的能力,形成整一个的闭环。

一旦做不到,被动或主动离开,就是结局。

谈融资

“投资者的一道迫切选择题”

潘越飞

这一轮融资挑选投资方的逻辑是什么?

王学集

这次是C轮的融资,涂鸦还是倾向于选择对这个领域有一定了解和认识的投资方。因为主流的VC或PE的眼光还是放在移动互联网这个大的领域,大多数人把AI看作to B的一种行业,所以可能很多VC不一定能看得懂涂鸦,或者有勇气在新的领域下注。

潘越飞

由于缺乏对这个行业更深层的了解,通常投资方对涂鸦智能产生的误读有哪些?

王学集

首先一个误判就是认为loT没有很大的机会,很多的非从业人员会认为loT是一个相对较小的领域,目前loT在VC的圈子里是趋势性认可的现状,但是不具有实际投资指导意义。

其次是资本方的压力,(大多)资本方是希望两三年可以看到具体回报的,会倾向选择商业模式清晰,快速变现的领域,所以除非是着眼于长期收益的风投基金,他们才可能会选择进入这个赛道。

潘越飞

换一种思路来看,已经投了的投资方,他们看重了涂鸦智能的什么地方?

王学集

涂鸦是一个真正有创新性的、独创性的loT平台,在我们的基础认知里,无论是Windows还是Android,操作系统的3S模式都非常成熟。但是没有人想过loT也可以有一个操作系统,别人做不出来不一定代表这个东西不存在,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很多东西是相通的,所以我们的认知是,我们在做一个业内首创的loT的操作系统,投资方也比较认同这点。

潘越飞

涂鸦拿到这笔钱,对市场同行们有什么影响?

王学集

我所理解的同行,一方面是原来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VC、从业者,他们会感知到目前AI跟loT技术(在快速发展),但还未踏入这个领域。还有一些真正的同行,包括有我们的客户、合作伙伴、潜在的竞争对手,会感觉比较自然,因为我们的客户就是依托涂鸦赚钱,他们觉得我们拿了钱是理所当然的。很多人在传统行业做不下去,会尝试做一些智能设备,很多客户比我们还先知先觉,慢慢探索,最后依托我们一下就起来了。探索商业是个坑,涂鸦能让他们避过这个坑。

潘越飞

这两年涂鸦在行业的知名度也一直在提升,从B轮到C轮之间,涂鸦做了哪些大的动作?

王学集

去年的确很多人不了解涂鸦,因为去年处在移动互联网最后的亢奋期,很多人完全看不见其他领域,还是想在移动互联网上再搏一把,然后人工智能、loT慢慢发展起来,大家认知到一个新的大浪潮会出现。

涂鸦一直在这个行业里面做创新,首先专注于产品,其次还要把它规模化,我们B轮到C轮就是把整个业务规模化的过程,规模化就是要影响更多的人。

潘越飞

涂鸦的合作伙伴数在这两轮之间有爆发性增长吗?

王学集

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2017年是差不多10倍的增长,一年时间达到10倍增长,是一个非常快的速度,涂鸦现在的体量基本上是整个loT行业里面*的。

谈模式

“成为IoT时代的头号玩家”

潘越飞

现在涂鸦自身商业化做得怎么样?收入的类型是怎么个分布?

王学集

做一个类比,涂鸦未来会从loT的OS平台转成store一样的体系,它是一个闭环的体系。从操作系统的角度来讲,它类似于一个采购的成本,客户用我们云端服务,APP,嵌入式等各种各样的技术,还有整个SaaS的服务,未来可能还有AI安全等增值服务。这里面可以变现的方式有很多,主要还是要为老百姓创造一个非常独特的体验。

目前来讲其实不太急于商业化,现在还处在一个很早期的阶段,主要是怎么把这个产品做好,不可能说变出七八种商品推到老百姓面前,老百姓怎么用都不知道,你却说怎么收费的。

潘越飞

现在第一步是要推广APP吗?

王学集

我们整个模式还是比较健康的,不是一个烧钱的模式,我们根本不需要推广APP,在移动互联网是有了钱我就砸市场和广告,我们的核心是把产品做好。所有的巨头进到loT时代都会傻眼,玩法全不一样,再多钱也很难攻下来,因为消费者场景不一样。

张丽丽

涂鸦之前更多在提平台模式,loT操作系统这个概念跟平台模式有什么差别?

王学集

我们跟客户提的更多的是我们是做一个loT的平台,我们业务模式是按一个平台的模式去运作,但是从产品的角度来讲,它其实是操作系统的能力。

潘越飞

业务模式是平台的模式,从产品角度来说是操作系统的能力,操作系统的能力是指什么?

王学集

操作系统的能力就是一个Plug and Play的能力,就是即插即用的能力。作为loT的开发者跟作为APP的开发者是不一样的,像最早2009年、2010,开发APP大多是一个人,不需要组建特别复杂的团队,但是做一个loT的智能硬件其实很复杂,不仅仅是工厂、供应链制造,还有整个云端的能力,APP、界面、通信协议、这一系列复杂的技术。在2014年纯粹是互联网那些技术人员下来去做智能硬件,他们是沿用了移动互联网那个时代高成本的开发模式。对于涂鸦来讲,这三四年积攒的就是操作系统级别的loT能力,给loT开发者的认知就是Plug and Play的能力。

潘越飞

涂鸦的对外公开材料提到,2020年的目标是做到爆发,现在是一种什么状态?

王学集

我所认知的就是整个loT现在已经算是一个爆发的状态了,有点像2009,2010年时移动互联网的感觉。对于loT的整个体系来讲,你要成为一个Killer APP(现在叫Killer loT),一个月至少也在300万台以上,就像早年做移动互联网APP的时候,一天APP的下载量10万就代表你有成为Key APP的可能性。在我的认知里,loT的整个智能场景,或者智能互联网的体系在慢慢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赛道,很多VC后知后觉,创业者在前面探路。从2018年开始,这条路应该是比较明确的。

潘越飞

2018年开始明确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或者场景?

王学集

这个现象和场景就是,国内开始在往这个方向去探索,包括小米也在往loT探索。去年大家根本不认识loT,我们B轮融资时讲IoT是很困难的,没有办法跟投资人沟通loT的方向。我们作为一个技术型公司,有TO B的能力,解决方案的能力,TO B的规模,但它还是处在很窄的需求,或很垂直的领域,现在这个情况已经有所改变。

谈用户

“突破边界 扩充DNA”

潘越飞

作为用户,APP界面可能不那么尽如人意,对于C端的体验那一块,接下去会有动作来提升用户体验吗?

王学集

产品是在不断的迭代中,首先要解决有跟没有的问题,才能说更好的问题。APP的整个界面会有一个公版,但公版不能做得很有个性,你要找到一个共同点,因为我们要同时给非洲人民、中东人民、美国人民、欧洲人民用。用户看到的是大一统的东西,并不代表这就是我们涂鸦的全部。

潘越飞

涂鸦做了一些什么动作去搭建新的开发者生态?

王学集

从业务的角度来说涂鸦是一个智能平台,除了我们产品的loT OS技术,我们提供了很多种可以快速开发智能硬件的能力。比如说客户想做一个*遥控器,他只要在涂鸦上开一个帐号,然后去定义产品名称,定义APP界面等,再投入一定资金,马上就可以运作起智能硬件的产品和未来的销售能力。从生产端的智能升级,再到销售端的服务,以及整一个平台对接模式,目的就是让他们把产品卖得更好。

潘越飞

是以把传统客户当成开发者的逻辑去看待吗?

王学集

从业务的角度我们是把他们当客户,但从技术跟产品的角度,他们是开发者。涂鸦商业模式一定是IoT OS的模式,再加上开发者Store的能力,形成整一个的闭环,就像APP的开发者跟APP Store的关系一样,我们就是loT的开发者跟loT Store的关系。

潘越飞

现在来看,在全球范围内涂鸦的模式,涂鸦的打法依然是*的?有其他竞品吗?

王学集

我们在2016年、2017年干掉了美国的公司,干掉了中国的很多公司。所以目前来看,在这样的一个行业里面,在整个竞争体系里,打掉同类公司之后涂鸦的*性或说领导地位,还是比较明显的。

潘越飞

作为*性的、有领导属性的公司,会投入一定关注度的公司是哪家?

王学集

其实我们看的更多的还是客户层面。对于潜在的竞争对手或*的竞争对手,早年我们已经胜出,所以看得更多的还是客户。我们关注的是,怎么让客户更好地认知到涂鸦的整个体系,有很好的技术、产品、业务,包括未来的商业模式、未来整个公司的体量。我们从四年前的创业公司到现在的规模,主要因为我们有非常独特的视角,这个独特的视角是客户视角。

潘越飞

客户视角会让你离用户近并接地气吗?能保持对于整个市场对C端的一个的敏锐度吗?

王学集

客户的视角当然是非常关键的,但前提是涂鸦有非常明确的一个定位:做一个真正的loT OS,我们本来的基因就是这样子。

潘越飞

这一年下来涂鸦同时也在做一定程度的客户教育市场或者开放的教育,这个感觉明显吗?客户的认知理解能力起来了吗?

王学集

有,其实现在有很多产品,客户不经过与我们工作人员的沟通,自己就可以在涂鸦的平台上做出来。举个例子,我们有个台湾的客户在涂鸦智能平台上做了一个智能的煤气灶。从我们技术平台来说也没有用到很深的技术,现在做了最基本的初级版本。以前他们要做这款产品要很高的成本,很长的时间周期,而基于我们的平台,可以做到几小时实现智能化。

文章 ∣ 杨洁 诗琦

责编 ∣ 冉遗

摄影 ∣ 黄硕

©本文版权归“锌财经”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中芯国际*十大股东大唐电信


众所周知,自中兴、华为事件后,美国就开始不断地以各种“理由”来打压中国高科技公司,而近日,继台积电之后,中芯国际也宣布对华为芯片的“无能为力”,这也就意味着不仅仅华为海思芯片将会陷入到全新“困境”之中,就连有使用到美国技术或者是相关设备的芯片代工企业,都将无法继续为华为代工相关的芯片产品,华为的芯片供应已经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中芯国际的*股东是谁?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股东是一家国有企业。这要从中芯国际的创立开始说起,中芯国际创立于2000年,和台积电(创办于1987年)相比晚了十几年,2000年张汝京带着筹集的10亿美元来到上海,创办了中芯国际。

张汝京毕业于台湾大学,后来去美国留学,毕业后进入当时美国最牛的半导体企业——德州仪器,在这里工作了20年,而台积电的创始人张忠谋也曾在德州仪器工作20多年。张汝京在创办中芯国际之前,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创办并管理着数十家IC工厂。

张汝京在上海创办中芯国际之后,便开始“攻城略地”,准备实现自己的梦想。经过4年的发展,中芯国际的营收成功突破4亿美元,发展势头非常猛,当时中芯国际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

但是,随后和台积电的官司以及内部股权之争,让中芯国际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从2003年开始,台积电多次起诉中芯国际侵害其专利,2005年中芯国际向台积电赔偿了1.75亿美元;2006年台积电再次起诉中芯国际,2009年中芯国际败诉,台积电获得中芯国际8%的股权,成为第三大股东。

在2003年的时候,中芯国际获得了6亿美元的投资,股东较为分散,其中摩托罗拉获得了中芯国际11%的股权。2004年中芯国际挂牌上市,上海实业持股13.6%,成为第一大股东。2009年中芯国际败诉之后,张汝京辞职,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办的中芯国际。

随后,王宁国接替了张汝京的位置,开始带领中芯国际继续前行。2010年,中芯国际*开始新股配售,筹集1亿美元,股权再次发生改变。这次,中芯国际的第一大股东是大唐电信,持股14%,上海实业持股8.7%,台积电持股6.9%。

从纽交所退市一年后,中芯国际向上交所科创板提交上市申请,或成红筹回A第一股。公司此次IPO拟募集资金200亿元,超越中国通号,成为科创板新晋“募资王”。

上市申请被受理三天后,中芯国际迎来首轮问询。6月7日晚,中芯国际对首轮问询六大类29个问题做出了回复,用时仅4天,再次刷新科创板记录。

2019年6月,中芯国际从纽交所退市,转入OTC市场(场外交易市场)。此后,关于中芯国际回归A股的消息频频传出。不过,当时红筹回A股市值必须超过2000亿元,中芯国际并未达到相应标准。

2020年4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下调上市红筹企业回归A股门槛。中芯国际5月5日即在港交所发布公告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6月1日,中芯国际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被上交所受理,并披露招股书(申报稿)。作为已在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中芯国际选择的具体上市标准为:“市值2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且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目前中芯国际没有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报告期内,公司任何单一股东持股比例均低于30.00%。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第一大股东大唐香港持股比例为17.00%,第二大股东鑫芯香港持股 比例为 15.76%。

招股书显示,目前,董事会有14位董事,各股东提名的董事人数均低于董事总人数的二分之一,不存在单一股东通过实际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或足以对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形,且公司主要股东之间无关联关系、一致行动关系,因此,公司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只要中芯国际公司上市后股东没有重大变动,相信政府应该允许中芯国际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独立研发也是政府支持的事情。中芯国际也应该做好在短期内赔钱的准备,因为它的一个国内同行,政府投资了800亿美元,现在市值只有100亿美元,所以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可是这个事情必须有人去做,以前是华为,现在是所有的中国企业。




中芯国际*十大股东台积电



最近制造业最热门的企业莫过于中芯国际,从一组数据能看到其受捧程度:IPO募资达532亿,市值超6000亿。今天,我们试着从中芯国际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20年发展史、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的横向对比三个维度,对这家公司进行介绍。中芯国际20年的成长历程,也是中国半导体芯片产业的一个缩影。现在就来看中芯国际的激荡二十年。
市场热捧,中芯国际市值超6000亿

7月16日上午,中芯国际正式登陆A股科创板,按发行价27.46元/股开盘,开盘后股价猛涨245.96%至每股95元,市值飙升至6780亿人民币。中芯国际本次科创板*募集资金净额超过450亿元,这是科创板史上以及 A 股近十年来*规模的 IPO 计划。

↑↑中芯国际2004年至2020年历史市值涨势图↑↑

除了募集资金多外,过会快是中芯国际此次上市的另一个亮点。随着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我国科技创新企业与资本市场进一步深度融合,大量科技企业开始筹谋抢滩上市科创板,中芯国际就是这股大浪潮中的一员。它还有一个独特的身份——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A+H”红筹企业。科创板正式开板的第二天,预告了一个多月的中芯国际正式从纽交所退市,进入美国场外交易市场交易,并向美国证交会申请撤销注册及终止其在美国证券交易法下的申报责任。今年6月1日,中芯国际递交给科创板的一份二次上市招股书,直接将半导体资本市场炸开了花。从6月1日递交申请书,3日后进行首轮IPO问询,15天后通过上市委会议,3天后提交注册,7天后注册生效。中芯国际的科创板上市历程,仅耗费了29天,就创下我国A股市场十年以来最快上市速度。

↑↑中芯国际科创板上市流程时间点↑↑

中芯国际成立20年,20年跌宕起伏,仅仅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就经历了从上市初期的400多亿人民币市值,跌至连零头不到的20多亿市值低谷,再创造12年市值暴涨300倍的高光时刻。可以说,中芯国际的发展史正是我国半导体产业的一个缩影。

↑↑中芯国际2002年至2019年整体营收情况↑↑

中芯国际是怎样炼成的?

↑↑图源:虎嗅Pro会员↑↑

1、2000~2009:绕不开的台积电在为美国德州仪器工作的20多年中,张汝京辞掉工作,创办了世大半导体并建设了两座工厂,世大半导体快速崛起。随后,台积电盯上了世大半导体并以以50亿美元的高价将其收购,张汝京被打入冷宫。2000年,52岁的张汝京北上再次创业,在上海创立了中芯国际。凭借着在业内树立起的声誉和权威,张汝京迅速聚拢了人才和资金,高盛、华登、汉鼎和祥峰等多家机构选择投资中芯国际。从2000年8月开始打桩建厂,到2001年9月第一片0.25微米以下8英寸晶圆进入试产阶段,中芯国际只用了13个月。20年前13个月的建厂速度,可丝毫不输今年特斯拉被吹上天的上海超级工厂建厂速度,后者也仅花了一年时间。2003年,中芯国际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芯片代工厂,生产工艺与台积电相同。2004年,中芯国际在美国和中国香港两地上市,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厂房得以扩建和扩大产能。然而,良好的发展势头在与台积电纠纷、诉讼面前栽了跟头,台积电先后两次在美国起诉中芯国际侵犯专利和窃取商业机密。直到2009年,积极反诉的中芯国际最终还是以赔偿2亿美元,授出约10%的股份告终。这一结果给中芯国际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公司大股东结构形成以大唐电信、台积电、上海实业“三权分立”的局面;二是时年61岁的张汝京再度被迫离开自己亲手创立的公司,出走中芯国际。至此,中芯国际与台积电长达6年的专利战终于结束。2、2010~2016:高层几经变动,中芯走向盈利张汝京黯然离场后,王宁国接手了这个负担沉重的企业。在他加入中芯国际不久后发布的2009年第四季财报显示,公司大幅亏损4.823亿美元,与台积电和解的相关费用更高达2.997亿美元。王宁国为中芯国际定下两条策略:避开和台积电正面竞争,力争让中芯成为客户的“*备选”,也就是做台积电备胎;完善本土产业链,帮助本土半导体设备、材料和芯片设计公司发展。幸运的是,得益于全球半导体业的大势转旺,尤其是代工市场的增长创历史新高,2010年,中芯国际公司历史上*实现盈利,好消息提振了整个半导体业。与此同时,以盈利为导向的内部调整也开始发挥作用,公司毛利率由2009年第四季度的7.6%上升到2010第四季度的23.9%。但在为中芯国际呕心沥血、提供巨大支持的中芯国际董事长江上舟突然离世后,这家公司陷入利益方争夺控制权的怪圈。最终,新任董事长张文义力荐中芯前“元老”邱慈云出任中芯CEO。邱曾是张汝京的第一副手,担过任中芯国际营运*副总裁,对公司了解颇深。面对着中芯国际的窘迫境地,邱慈云提出的策略是,与国际巨头寻求定位差异化和业务多样化,不直接和竞争对手对抗。寻求差异化的同时,中芯也没落下更精工艺的研发。在邱慈云的带领下,中芯在2014年成功实现28纳米量产。虽然与业内*水平仍有两代技术差距,但这一突破也帮助中芯拿到第一笔手机芯片订单——来自高通的骁龙410。2、2017以来:*人才引领技术突破

2017年,邱慈云请辞,淡出中芯国际核心管理层。随后,中芯国际宣布一条重磅消息:前台积电技术大将、三星晶圆代工研发主管梁孟松将入职中芯,担任联合CEO与执行董事。梁孟松经历颇为传奇,他毕业后曾在美国处理器大厂AMD工作过,于40岁那年(1992年)加入台积电。真正让他一战成名的是2003年台积电与IBM在130纳米的“铜制程”一战。2003年,台积电以自主技术击败IBM,以130纳米“铜工艺”扬名全球。梁孟松对于台积电先进工艺掌握的广度与深度,以及从研发到制造整合的熟悉度,在公司少人能及。*半导体人才的加盟对中芯的技术支撑可谓飞跃性,一年半的时间里,梁孟松将中芯国际从28纳米时代,进入14纳米时代。更可贵的是,在300天不到的时间,中芯国际就把14纳米制程芯片良率从3%提高到95%。2019年下半年实现14nm节点量产,目前N+1/N+2工艺顺利推进,同台积电存在2代制程的差距。中芯国际与台积电差距在哪?从芯片制造工艺水平来说,台积电今年开始量产5纳米产品,这是业界的*水平。在7纳米和10纳米工艺领域,还有英特尔和三星电子这两个头部企业。中芯国际是大陆*量产14纳米的晶圆制造商,落后于台积电4年左右的时间。高盛预计,中芯国际2022年可升级到7nm工艺,2024年下半年升级到5nm工艺。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按照2019年的全球销售额计算,台积电的市场占有率接近50%,远超三星(18%),中芯国际处于第二梯队,市占率仅为5.1%。

在不同工艺产品对整个公司收入上的贡献上看,台积电的先进工艺收入贡献突出,中芯国际的收入结构则相对均衡。

在财务指标上,台积电2019年实现营收357亿美元,净利润115亿美元,净利率32%,ROE为21%,毛利率长期维持在47-50%之间,经营性净现金流205亿美元。同期,中芯国际收入为31.16亿美元,净利润2.35亿美元,毛利率20.6%,经营性净现金流10.19亿美元。从以上数据来看,中芯国际与台积电有着不小的差距。但国信证券分析称,从可替代性来讲,中芯国际与贵州茅台一样不可替代、无法复制。800年前就有茅台了,而我们奋斗到今天才有中芯国际的14nm先进制程。A股的中芯国际属于*稀有资产,科创板的中芯国际的估值超过龙头台积电也是有可能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芯国际*十大股东》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芯国际*十大股东、互联网lot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