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6月24日中核钛白(002145)涨7.39%,收盘报7.7元,换手率3.77%,成交量86.94万手,成交额6.51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6月2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689.63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92.7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4496.88万元。融资融券方面近5日融资净流入392.91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7.01万,融券余额增加。
重仓中核钛白的公募基金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9.7。
根据2022Q1季报公募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公募基金共4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公募基金为富国均衡优选混合。富国均衡优选混合目前规模为49.13亿元,*净值0.859(6月23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96%,近一年下跌14.42%。该公募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杨栋。杨栋在任的基金产品包括:富国低碳新经济混合A,管理时间为2015年12月18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206.98%;富国清洁能源产业混合A,管理时间为2020年3月6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125.09%;富国积极成长一年定开混合,管理时间为2020年6月15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36.14%;
富国均衡优选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
6月29日丨本钢板材(000761.SZ)公布,预计2021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2亿元,同比增长约764%。
报告期公司抓住钢铁市场复苏的有利时机,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和对标挖潜,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稳产高产为保障,在生产运行、市场营销、设备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上半年的有效工作,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指标持续提升,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公司效益增长明显。预计2021年上半年与上年同期相比同向上升。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东北证券 笪佳敏 岳挺)
1. 中核钛白:钛白粉巨头行稳致远
1.1. 三地布局,立足西北放眼全球
钛白粉行业“黄埔军校”,产能位居全国第二。中核钛白全称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主要从事金红石型钛白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甘肃嘉峪关、甘肃白银、安徽马鞍山三大生产基地,被誉为钛白粉行业的“黄埔军校”。
公司是中国首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第一座万吨级*钛白粉生产企业,生产过程应用德国SIEMENS集散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其R-215等*金红石型钛白粉产品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油墨等领域。
自2007年上市以来,公司通过兼并重组、产能扩张、设备技改等方式不断做大做强主营业务。
目前,公司钛白粉粗品年产能已达到33万吨,成品年产能近40万吨,产能位居全国第2位、全球第6位。
2020年公司钛白粉产量31.8万吨、销量32.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4.23%、26.96%。
全国布局,全球着力。
公司在国内拥有多家子公司,其中重要的子公司包括甘肃东方钛业、甘肃和诚钛业、安徽金星钛白以及广州泰奥华等全资子公司。
生产方面:
公司三大钛白粉生产基地甘肃东方钛业、甘肃和诚钛业和安徽金星钛白分别位于甘肃白银、甘肃嘉峪关和安徽马鞍山,钛白粉粗品产能分别为10万吨、8万吨和15万吨,马鞍山另有40万吨钛白粉成品产能。甘肃生产基地能够充分利用我国西北地区的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能耗成本较低的优势,安徽生产基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更靠近终端消费市场,也是公司销售总部所在地。
销售方面:
除东部地区马鞍山外,南部地区广州泰奥华主要从事钛白粉采购及销售,覆盖我国南方广大市场。
此外,公司国外销售额占比不断提升,2021年上半年达到48.0%。原材料方面,为保证上游原材料钛矿资源的稳定性,公司分别与四川攀枝花、新疆等地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向上延伸钛产业链。
1.2. 历经重整、涅槃重生,管理团队经验丰富
国企出身攻坚克难,破产重整圆满成功。
公司成立于1989年,前身是中核四〇四所属的二级独立核算生产单位-钛白分厂,是我国较早全套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年产万吨级以上的*金红石型钛白粉生产企业。
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我国对钛白粉的需求量激增,公司作为国内第一家万吨级别的钛白粉生产企业,迎来量价齐升的黄金时期,于2007年成功于深交所上市。
此后钛白粉市场竞争加剧,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导致产品价格暴跌,钛白粉行业全面亏损,中核钛白未能幸免。
2011年4月,债权人天水二一三机床电器厂兰州天兰机电产品经营部向嘉峪关中院申请对公司进行破产重整。
经过不到1年8个月的时间,公司破产重整圆满成功,实现了企业经营的连续性,摆脱了清算退市的命运,实现了较高的清偿率(普通债权的清偿率为41.69%,小额普通债权的清偿率达到了70%,远远高于模拟清算条件下的清偿率),公司自此摆脱了历史包袱,经营业绩不断迈上新台阶。
股权结构较为完善,团队经验较为丰富。
公司具有稳定灵活的股权结构。据公司2021年半年报,公司股权比例较为集中,自然人王泽龙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与公司实控人,持股比例43.48%,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低于5%。王泽龙虽为公司大股东兼实控人,但其在公司不担任高管职务,前10大股东中的其他自然人也不在公司管理层任职,除公司总裁李玉峰持有1.5万公司股份外,其他公司高管未持有公司股份,公司治理结构较为完善。
公司管理层中,总裁李玉峰曾任苏州宏丰钛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安徽金星钛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袁秋丽曾任中盐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兼董事会秘书,相关从业经验较为丰富。
1.3. 财务稳健,营收利润快速增长
钛白粉量价齐升,业绩持续增长。公司近年来营业收入稳中有升,2020年总营收37.16亿,同比增长10.03%,主要得益于内需回暖、钛白粉需求增加,2021年上半年总营收26.10亿元,同比增长59.36%,主要得益于供需关系紧张,钛白粉量价齐升。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有效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向下游传递,归母净利润2020年及2021 年上半年分别同比增长10.27%、167.89%,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8.73%、185.46%,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净利率环比分别增长11.48、12.37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快速增长,健康现金流支撑产业升级。
公司在原有钛白粉生产的基础上,纵向扩大钛白粉产能,横向积极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废酸废水与硫酸亚铁等钛白粉副产物,布局水溶肥(工业级磷酸一铵)与磷酸铁锂产业,研发投入与资本开支快速增长。
2020年全年研发投入100.53亿元,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67.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66%、96.94%。此外,受益于钛白粉行业景气,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持续保持增长,2021年上半年达7.36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165.31%,公司健康的现金流也将为公司产业升级战略给予较大资金方面的支撑。
公司2021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34.54%,相比2020年28.72%环比上升5.82个百分点, 但整体负债水平仍较低,后续产业升级所需投资债务融资空间较大。
2. 钛白粉行业:供给侧改革赋能成长属性
2.1. 钛白粉或纳入国家战略资源储备,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理化性能优良,应用前景广阔。钛白粉化学名称为二氧化钛,化学分子式为 TiO2,是目前世界上性能*的白色颜料,约占全部白色颜料使用量的 80%。
钛白粉稳定的物化性质、优良的光学性能决定了其优越的颜料性能,包括*的遮盖力、着色力、白度和耐候性,使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油墨、化纤、橡胶等领域,终端产品应用于房地产、汽车工业、装饰纸等高速发展的行业。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钛白粉的消费已经拓展到新能源、高端装备、环保、医用等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发展历史悠久,制备工艺成熟。
钛白粉材料的生产工艺始于1911年,当时法国人罗西申请了世界第一个制取钛白粉的专利。
从1916年挪威*将硫酸法用于钛白粉工业化生产开始,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硫酸法一直是钛白粉的主要生产工艺,使用硫酸法生产钛白粉会产生废酸、硫酸亚铁等副产物。
1958年,杜邦公司将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商业化。目前,全球钛白粉产品以氯化法钛白粉为主,产能占比维持在约60%,但我国由于起步较晚,生产工艺仍然以硫酸法为主。
产能后来居上,产能稳步增长。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钛白粉产能后来居上,2020年产能占全球48%,高居世界第一。
我国钛白粉行业总产能也由1998年时的19.8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的417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7%;行业总产量由1998年的14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31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5.7%。
市占率方面,目前国内*的钛白粉企业为龙佰集团,市占率约1/4,中核钛白等4家企业市占率超过5%,行业CR5将近50%。
钛白粉或纳入国家战略资源储备,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国家工信部于2021年8月25日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341号提案答复的函中表示,有关部门正在编制“十四五”国家储备发展规划,将充分考虑将钛白粉纳入国家战略资源储备的建议;
为支持钛白粉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构建钛白粉产业标准体系;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推进钛矿资源综合利用,下一步,科技部将设立“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推动钛矿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开发和应用。
随着钛白粉重要性不断提升,预计低值化利用钛矿资源的小产能将逐步出清,新增产能建设将受限,钛白粉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2.2. 上游钛矿供需偏紧,资源价值日益显著
金属钛被称为“现代金属”和“战略金属”,九成用于生产钛白粉。钛在地壳中的丰度为 0.56,按元素丰度排列居第 9 位。其中,钛铁矿是地壳中钛元素含量分布最多的钛矿,其二氧化钛含量约 35%-65%。还有少部分钛元素存在于金红石中,其二氧化钛含量高达 95%以上。
由于钛熔炼技术复杂、加工难度大,钛被归类为“稀有”金属,目前世界上仅美国、俄罗斯、日本、中国四个国家掌握完整的钛工业生产技术。
当前工业可以利用的主要是钛铁矿,金红石占比不足十分之一,但全球金红石的品级(品位高、杂质含量少)远高于钛铁矿,其面向对象主要是高端需求。
全球90%的钛原料被用来生产钛白粉,4%用于生产海绵钛,6%用于其他方面,如制造合 金、陶瓷、焊条、玻璃及化学品等。
原生矿品位不高,钛精矿对外依存度高。
虽然我国钛资源丰富,同时也是全球第一大钛资源消费国,但贫矿多、富矿少,整体品位不高,优质钛源仅占已查明资源储量的2%。
我国原生钒钛磁铁矿与国外高品位的钛精矿相比,纯度较低,钙镁杂质含量高(≥2%),工艺流程长,生产成本高,环保压力大,属于品位低的伴生矿,不适用于生产高端钛粉和高端海绵钛,且国内钒钛磁铁矿一般先用于冶炼钢铁,尾矿再用于生产钛精矿。
虽然我国有包括攀钢矿业、龙蟒矿冶、以及重钢西昌矿业等企业在内的400余家具备钛精矿产能的企业,但国内整体钛精矿产量会受到钢铁市场影响,钛精矿仍供不应求,因此每年需大量进口。目前,我国钛精矿对外依存度已超过30%。
2.3. 下游拉动多点开花,出口保持高速增长
钛白粉下游应用广泛,涂料占比超六成。按照终端市场分类,建筑房地产行业对钛白粉的需求量*。
上世纪末,我国钛白粉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涂料上,涂料用钛白粉占据钛白粉总用量的65%以上,同时钛白粉也是涂料工业中用量*的颜料之一。
近年来,我国涂料用钛白粉的比重略微下降,塑料所需钛白粉比重逐渐上升,逐渐向西方发达国家的钛白粉消费结构靠近。
但总体而言,涂料依旧是钛白粉的*需求方。因为添加钛白粉的涂料具有遮盖力高、色彩鲜艳、耐候性好等特点,有助于延长涂料的使用寿命,所以钛白粉是房地产行业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
出口需求保持增长,出口量持续提升。
2020年中国钛白粉出口总量为121.41万吨,同比增长21.0%,出口量续创历年新高。
2015年之后,中国钛白粉出口总量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是由于国外钛白粉生产企业减少产能,二是由于印度等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加速建设导致对钛白粉的需求量大增,而其国内钛白粉供应不足,我国目前以生产中低端钛白粉为主,具有地理和价格上的优势。
我国钛白粉主要出口至印度、巴西、韩国等地区,2020年中国钛白粉出口至印度13.58万吨,出口金额为2.55亿美元;出口至巴西9.93万吨,出口金额为1.89亿美元;出口至韩国7.31万吨,出口金额为1.47亿美元。
由于未来海外钛白粉生产没有较大的新增产能,全球钛白粉市场依然呈现较稳定的寡头格局,随着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我国钛白粉的海外市场优势将继续显现,市场额预计将继续扩大。
3. 循环经济:硫酸法钛白粉资源综合利用
3.1. 动力储能两翼齐飞,磷酸铁锂需求旺盛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及全球重要发展方向。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是我国重要发展方向,也是世界各主要国家重点发展行业。
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一方面能够降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另一方面能够降低碳排放,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 20%左右,美国总统拜登 8 月签署行政令计划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0%,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销量持续创造新高。
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0万辆,2018年突破200万辆。尽管受疫情不利影响,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仍突破300万辆,同比增长达41.6%,渗透率提升至4.0%,同比提升 1.6 个百分点。
我国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渗透率提升至5.4%,连续3年超过100万辆,连续6年高居全球第一。
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提升拉动动力电池产量高速增长。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成本占整车近40%。
自2020 年2月以来,动力电池产量高速增长,2021年7月,我国动力电池总产量17.3GWh,2021年 1-7月累计产量92.1GWh,超过去年全年总产量81.3GWh,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多方面因素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发展势头强劲。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采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一方面,磷酸铁锂晶体呈橄榄石型,由于所有的氧离子都处于稳定的 PO4 四面体骨架结构上,该类型晶体具有非常高的晶格稳定性,使得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能较好、循环寿命较长;另一方面,相对于三元材料,磷酸铁锂无需使用镍钴等稀有、高价值金属,成本相对更低。
随着公众及车企对安全性能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对降低成本的需求日益强烈、充电桩密度的提升不断弱化磷酸铁锂能量密度的劣势,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及装机量占比快速提升,并分别于 2021 年 5 月和 7 月今年来*超过三元电池。
新能源装机快速提高,储能需求与日剧增。
电力行业是我国产生碳排放量*的单一行业,电力工业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40%左右。
为如期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装机快速增长,至2030年总装机量有望达到1200GW,但其间歇性发电的特点给电网的安全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导致储能需求随光伏、风电的快速发展与日俱增,市场空间巨大。
截至2021年3月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191.2GW,同比增长3.5%,其中我国累计装机规模35.7GW,同比增长9.8%。
电化学储能占比提升,锂离子电池占比约九成。
虽然我国及全球范围内目前主要采用抽水蓄能方式,但由于受到地域限制及建设周期较长,无法大量快速广泛部署,份额持续下降,2021 年一季度末在我国及全球市场份额分别同比下降 4 和 2.4 个百分点。
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相比三元电池安全性更强及成本更低、相比铅蓄电池能量密度更高,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据我国及全球电化学储能的比例已从 2016 年的 65%提升至 2021 年一季度末的 89.0%及 92.9%,发展势头强劲。
据 GGII 数据,2020 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达到 175 亿元,同比增长 35%;其中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 16.2GWh,同比增长 70.53%。
GGII 预测,2025 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58GWh,市场规模超过 550 亿元。
3.2. 硫酸法钛白粉制备磷酸铁锂能够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磷酸铁路线制备磷酸铁锂为主流工艺。
商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工艺主要分为固相合成法和液相合成法,其中液相合成法主要企业为德方纳米,通过使用硝酸自制硝酸铁制备磷酸铁锂。固相合成法(主要是高温固相法)包括碳热还原路线、草酸亚铁路线、磷酸铁路线、水热法路线等。
其中,磷酸铁路线工艺简单、原材料利用率高、重复性好、正极材料活性高,生产技术日臻成熟,逐渐发展成为主流工艺。
该路线采用无水磷酸铁及碳酸锂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 1 吨磷酸铁锂一般需要0.24吨碳酸锂及0.96吨磷酸铁,根据当前市价计算可得磷酸铁占比约1/4。
磷酸铁主要制备方法以硫酸亚铁与磷酸一铵为原材料。
磷酸铁路线制备磷酸铁锂所需磷酸铁即可外购也可自产,自产磷酸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前者代表性企业为贵州安达,通过使用黄磷自产磷酸使之与硫酸亚铁反应制备磷酸铁,后者代表性企业为湖北万润,通过使用磷酸盐与硫酸亚铁反应制备磷酸铁,常用磷酸盐主要为磷酸 一铵(磷酸二氢铵)和磷酸二铵(磷酸氢二铵),主流磷酸盐为磷酸一铵。
按照使用 Ph 值调节剂的不同也可分为钠法和氨法,前者使用氢氧化钠,后者使用氨水,一般情况下外购氢氧化钠单吨成本高于氨水。
化工企业切入磷酸铁锂行业具有先天优势。
磷酸铁锂属于正极材料,本质上是大宗化工产品,生产壁垒低于三元材料。虽然磷酸铁锂材料已有数十年的研究与生产历史,但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增长提升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需求仅有数年,受扩产周期限制,传统正极材料生产商普遍生产规模较小,现有及计划新增产能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正极材料需求,今年以来,多家化工企业公布计划切入磷酸铁锂产业链。
一般而言,相对于传统电池材料生产企业,化工企业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是大型化工企业规模化生产经验及人才储备更为充足,能够较为容易地实现磷酸铁锂规模化生产,从而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其次是化工企业大多拥有磷酸铁锂产业链上游主要原材料产能,如磷源、铁源,一方面能够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另一方面能够通过一体化生产提升自身竞争壁垒。
由于磷酸铁锂技术壁垒较低,现有生产技术特别是磷酸铁路线较为成熟,未来业内企业竞争将主要围绕降本展开。
4. 价值重估:剑指新能源前景广阔
4.1. 产业布局全面升级,进军铁锂大有可为
四张蓝图已绘,产业升级在途。
作为进军磷酸铁锂业务的化工企业之一,公司采取“分步实施、分期投入、动态调整”的策略,努力打造绿色循环产业,通过了一系列投资议案,以充分利用硫酸法钛白粉副产物,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根据规划,投资议案共有 4 项,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全面布局,其中“纵向提升”项目包括增加年产20万吨钛白粉粗品产能项目以及建设年产30万吨钛白粉成品项目,“横向循环”项目包括年产50万吨水溶性磷酸一铵(水溶肥)项目以及年产5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总投资额超150亿元。
预计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也将由传统钛白粉生产企业升级为钛白粉-水溶肥-电池材料综合性生产企业。
发展循环经济,打造产业闭环。
公司 4 项投资中,“纵向提升”项目一方面能够提高钛白粉粗品及成品产能,做大做强主营业务,降低钛白粉单位生产成本,稳固并提升公司钛白粉行业地位,另一方面钛白粉副产物产能也将随钛白粉产能增加而增加,从而能够支撑更大规模的磷酸一铵及磷酸铁锂产能,降低部分原材料采购量及采购单价,进一步降低磷酸一铵及磷酸铁锂的单位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横向循环”项目中,钛白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酸性废水以及硫酸亚铁将作为“横向循环”项目产品生产的部分原材料,无需对外采购。
此外,公司4项投资均由公司全资子公司东方钛业实施,扩建项目与原有10万吨/年钛白粉粗品项目均位于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精细化工园内,公司各项目主产品、副产物、原材料等运输较为方便,电、水、气、汽等也可统一自园区采购并由园区供应 保障,部分原材料如磷酸、硫酸、液氨、煤等也可就近在白银市甚至园区内采购,能够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4.2. 副产物利用与低能耗成本构筑成本护城河
副产物循环利用既能降低处置成本又可降低原材料成本。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粗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副产物,如浓度较低的废硫酸、酸性废水、硫酸亚铁等,年产10万吨钛白粉粗品将产生废酸约60万吨、酸性废水约180万吨、硫酸亚铁约35万吨。
钛白粉企业往往需要通过使用中和方法处置,每年产生较大处置成本,大约为1000元/吨,对钛白粉企业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通过采用循环利用的方式,部分副产物将用于生产磷酸一铵及磷酸铁锂,此举既可以节约钛白粉生产环节的副产物处置成本,还可以节约磷酸一铵及磷酸铁锂生产环节的原材料成本,一举两得,因此钛白粉企业切入磷酸铁锂行业相比其他类型化工企业具有一定优势。
经测算,通过循环使用废酸,相比未扣减废酸废水时可使磷酸一铵生产成本每吨降低600元(节省处置费用);通过循环使用硫酸亚铁,假设每吨硫酸亚铁补贴100元运费,磷酸铁生产成本每吨可降低217元(节省处置费用);若考虑废酸废水替代部分外购浓硫酸、自产硫酸亚铁替代外购硫酸亚铁,单吨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节省外购费用)。
假设 1 吨磷酸铁锂对应0.94吨磷酸铁,1 吨磷酸铁对应0.795吨磷酸一铵,通过副产物循环利用可至少降低磷酸铁锂生产成本652元。
低能耗成本进一步降低磷酸铁锂生产成本。
在使用磷酸法路线制备磷酸铁锂过程中,由于磷酸铁与碳酸锂烧结工序需要使用大量电力,此外由于公司内部产业链较长,制备磷酸一铵及磷酸铁的过程中能耗水平也较高。
为调整公司能源供应结构,降低能源使用成本,公司与宁德时代下属控股子公司时代永福共同设立合资公司白银中核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中核时代”),注册资本 1 亿元,双方各拥有50%股权,由公司全资子公司东方钛业董事长王德亮担任董事长。
中核时代拟从事光伏、风电等综合智慧能源的投资、建设、运营,并拟在甘肃省投资运营集中式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陆地风电等项目,建成后预计将有效降低公司各项产品生产成本。
此外双方进一步约定“在甘肃省投资、建设、运营的其他新能源项目,在双方一致认可的前提下,优先由合资公司来实施”,为公司清洁能源建设及后续扩产打下良好基础。
相比传统制备方式,成本优势较为明显。
借助循环利用副产物及低能耗成本,公司磷酸铁锂生产成本预计将低于传统液相法、固相法。三种工艺方式中,液相法仅需使用工业级碳酸锂,而其他两种方式均需使用单价更高的电池级碳酸锂。
然而相比液相法,公司通过使用成本更低的铁源、磷源、酸源以及能耗,磷酸铁锂生产总成 本预计将低于液相法,也低于固相法。
4.3. 国家环保政策趋严,公司先发优势明显
磷矿石资源稀缺,产量连续多年下降。无论是使用热法磷酸、湿法净化磷酸还是工业级磷酸一铵作为生产磷酸铁锂的磷源,都需要使用磷矿石作为主要原料,每生产1 吨磷酸铁锂约需 1.9 吨磷矿石。
然而由于我国磷矿石资源较为稀缺,储量仅占全 球 5%,储采比仅有 35 年,且制备磷酸特别是热法制备磷酸时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我国近年来持续进行“三磷”(磷矿、磷化工企业、磷石膏库)整治,落后产能面临清退,新建产能不易获批,导致我国磷矿石产量已连续多年下降,预计未来国家针对磷化工将出台更严格的政策限制产能扩张。
热法磷酸产能受限,湿法磷酸“以用定产”。
磷酸生产方式主要可分为热法与湿法两种工艺路线(净化湿法磷酸需使用湿法磷酸作为原材料)。
对于热法磷酸,由磷矿石制得的黄磷是其必备原料,目前“新建黄磷”已进入*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属于“限制类”工艺,国家禁止投资新建项目并严禁以改造为名扩大生产能力,因此热法磷酸工艺新增产能受限,新建磷酸产能基本使用湿法。
然而湿法磷酸虽然无需制备或采购黄磷,能耗相比热法更低,但其副产物磷石膏由于处理难度大、环境危害性强,国家生态环境部在《关于加强“三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 可管理的通知》中特别规定“磷肥建设项目应实行‘以用定产’,以磷石膏综合利用量决定湿法磷酸产量”。
如不能妥善处理磷石膏问题,新建湿法磷酸产能也将受限。
因此,上游磷酸产能扩张受限将导致下游以磷酸铁工艺生产磷酸铁锂的产能扩张受限,磷酸-(磷酸一铵)-磷酸铁-磷酸铁锂一体化生产的壁垒体现在能否获取并保障低成本磷酸供应。
引进国外磷石膏综合利用专利,抢先布局建立先发优势。
相比其他进入磷酸铁锂行业的化工企业,公司项目规划启动较早。一方面,为妥善解决磷石膏问题,公司进行深入调研与论证,引进国外先进磷石膏综合利用专利,使用磷石膏打造环保新型复合材料,解决了磷酸产能问题。
另一方面,公司目前已顺利完成多项项目建设前期评估工作。截至2021年9月7日,磷酸一铵项目现已通过环评并取得批复,安评、职评、能评已进入评审阶段;磷酸铁锂项目也已通过环评并正等待批复,安评已取得报告,职评、能评报告预计于 9 月底出具。
公司磷化工项目筹划及启动时间较早、推进较为顺利,一方面降低了环保政策趋严对项目实施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能够争取较早投产并在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降之前获取更多利润。
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前景广阔,前瞻性布局潜力巨大。
动力锂电池的使用年限一般为5-8年,有效寿命为4-6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增长,预计大量动力电池将陆续到达使用寿命。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累计退役的动力电池超过20万吨(约 25GWh),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MarketsandMarkets 数据则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规模将达到122亿美元,到2030年达181亿美元,中国是*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之一。
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要“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并“加快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为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战略布局,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号召,公司前瞻性布局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计划成立甘肃睿赛科锂电材料有限公司(暂定名),开展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的立项及环评等工作,申报第四批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
预计公司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发展将进一步完善公司锂电池材料领域的闭环结构,增强公司竞争力。
5. 盈利预测及估值
公司是国内钛白粉头部企业,由于公司正积极扩建钛白粉产能,叠加受益于上游资源紧张、行业集中度提高、海外需求增长以及供需偏紧导致的价格上涨,预计公司钛白粉业务将较高速增长。
围绕钛白粉业务,凭借公司自身独特优势以及先发优势, 水溶肥及磷酸铁锂等循环经济产业预计将成为公司营收重要组成部分。
受益于新能 源汽车行业确定性、持续性高景气度,公司新能源业务发展空间巨大,估值中枢有 望提升。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营业收入为60.98、67.66、102.2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75、12.00、19.63亿元,EPS为0.52、0.58、0.96元,PE为27.54、24.65、15.08倍。
6. 风险提示
钛白粉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扩建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降超预期。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的行业分析报告!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获取更多精选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
6月24日中核钛白(002145)涨7.39%,收盘报7.7元,换手率3.77%,成交量86.94万手,成交额6.51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6月2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689.63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92.7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4496.88万元。融资融券方面近5日融资净流入392.91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7.01万,融券余额增加。
重仓中核钛白的公募基金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9.7。
根据2022Q1季报公募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公募基金共4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公募基金为富国均衡优选混合。富国均衡优选混合目前规模为49.13亿元,*净值0.859(6月23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96%,近一年下跌14.42%。该公募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杨栋。杨栋在任的基金产品包括:富国低碳新经济混合A,管理时间为2015年12月18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206.98%;富国清洁能源产业混合A,管理时间为2020年3月6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125.09%;富国积极成长一年定开混合,管理时间为2020年6月15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36.14%;
富国均衡优选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核钛白》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核钛白、本钢板材(000761)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