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用了接近30年,印度也用了30余年,如今的印度甚至还想缝缝补补把这艘航母卖给别的国家再用30年。日前印度总理莫迪向国会提出提案,由于印度军队正面临经费短缺的问题,加之这艘退役的老旧航母无法再负担任何印度海军任务,将决定以报废航母的形式将其对外拍卖出售。
为何英国现在无力建造更多的军舰呢?原因之一是经济问题。尽管英国福利制度得到了改善,但英国政府的收入却无法与历史上相比。历史上,英国拥有庞大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为其经济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然而,二战后,英国逐渐失去了这些殖民地,其经济实力也随之减弱。
确实英国人的福利比当年好多了,可是当年要不是搞了这些福利,英国水手都要起来造反了,而且其他发达国家的福利并不比英国少。说到底就是没钱呗,姑且不管其他,就说为啥没钱了。有钱没钱其实都是相对的,英国没钱也是和当年比,杂菜斋就拿当年的英国政府收入来比较一下现在的英国政府。
而现在的问题不是讨论英国26型护卫舰有多先进的问题,而是有没有钱建造的问题。建造大型护卫舰的计划几年前就提出了,因为没钱,一直被拖延,没有正式提上日程。而英国政府也一直不愿意公开讨论建造大型护卫舰造价太贵的问题。
二战期间,军舰造价因国家、舰种、建造时间和资源等因素而有很大差异。 美国和德国军舰造价较高,英国和日本则相对较低,这与各国的经济实力、资源储备和造船工业发展水平有关。 以美国依阿华级战列舰为例,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的造价高达约1亿至25亿美元。
首先,从国家角度来看,美国和德国的军舰造价普遍较高,而英国和日本则相对较低。这主要源于各国的经济实力、资源储备以及造船工业的发展水平。例如,美国的依阿华级战列舰,以1944年入役的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为例,造价高达约1亿至25亿美元。
美国海军拥有超过10艘航空母舰,按照道理来说,美国海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没有之一,但是强大如美国海军,却仍然要给英国交纳航母相关技术的专利费,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英国实际上是航母的先驱者,所以航空母舰的相关技术也掌握的非常多,专利自然而然也非常多。
军事方便肯定有专利,但是和其他普通专利是不一样的,需要保密审查,也不会公开,申请都是保密的,有资质的代理所也不多,需要更高的要求。总之,流程是不同的,保密可能是我们想不到的。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深入了解。
因为如果世界要合作才能生产一个产品的话,美国是每个国家都离不开的,因为你要交易一定是要用到美元的,可是如果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国内就生产出完整的工业产品,那美国的地位就得不到保证。 打个比方说。如果地球是个村,那么美国就是村里的大地主。而且还是*的一个。 只有他是地主,别家撑死了只是算富户。
克虏伯公司还设法赶上了海军现代化的浪潮,采用“克虏伯渗碳法”制作的装甲板是当时世界上*的装甲,到1914年时,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和美国海军的主力舰装甲都是用克虏伯渗碳法制造的。任何国家都可以用这种方法生产装甲,代价是向克虏伯公司支付高额的特许费、以及每吨9英镑的专利费。
需要船坞。大型航母的船坞,世界上一共也没有几个。俄罗斯只有1个船坞能修造航母,美国只有一个船厂能造航母,中国据说有30个船坞能放下航母,但是造航母,只有2个船厂,大连、上海。需要足够的工业能力,从钢板切割,到动力设备安装,到雷达设置,到传播下水都是体验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力。
在航母前期的建造和测试试验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方方面面的技术人才,包括工厂、设计部门、军方的技术人员等。李杰说,航母从开工建造到建成下水,一般是5至8年的时间。因为航母系统非常复杂,设计和建造又必须具有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这使得其建造周期难免要比一般舰船长。
辽宁舰上有1000多名士官,他们是航母事业的中坚力量,其中42名*士官平均年龄40岁,兵龄20年。他们通过传帮带帮助年轻士官成长,对装备的掌握是形成战斗力的基础。*士官是专门人才,能提出改进措施,优化流程。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指出,士官在推动海军建设和巩固战斗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辽宁舰上有1000多名士官,是航母事业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中42名*士官,平均年龄40岁,平均兵龄20年。通过传帮带,他们帮助年轻士官成长。航母是一个技术性兵种,武器装备是形成战斗力的关键,对装备的掌握是形成战斗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