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7月1日报道,中国股市在今年上半年的走势颠簸,但有很多迹象表明,投资者热衷于在未来几个季度押注该市场。
分析师表示,由于通胀上升且市场担心美国和欧洲陷入衰退,中国似乎是一个亮点,因为中国的货币政策立场宽松,且近期在放松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方面出现进展。
报道称,第二季度中国股市的表现在亚洲地区可谓一枝独秀,上证综指较3月31日的水平上涨了4.5%。相比之下,韩国和台湾的基准指数分别下跌了15%和16%,而日本的日经指数下跌了3.7%。
中国股市的反弹步伐从5月底开始加快,当时中国主要经济中心上海开始解除长达两个月的新冠疫情封控。沪深300指数已经从4月的低点反弹了19%。尽管如此,今年到目前为止该指数仍然下跌9.2%。
北交所
据报道,瑞信亚太区量化和系统性策略主管威尔·斯蒂芬斯称,美国市场更加动荡的背景将凸显持有中国A股的多元化优势。他说,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胃口都已大幅提高。
斯蒂芬斯还说,今年6月份是有记录以来国际投资者购买A股势头最强劲的月份之一。
报道称,施罗德投资亚洲区多元化投资主管近藤敬子表示,尽管全球经济放缓将冲击中国的出口,而出口是其重要的增长引擎,但中国经济规模庞大,正在政策扶持下进入复苏周期。她说,在世界其他地区都在实施非常激进的紧缩政策之际,这一点尤为瞩目。
另据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7月2日报道,中国的沪深300指数已经从因表现不佳而受到批评的目标,变成了傲视该地区其他主要股指的领先者。自今年的低点以来,该指数已经上升了10%以上。
中国股市已经从该地区同行中的落后者变成了今年以来的表现好于该地区股市参考指数——明晟亚太指数——10个百分点的领先者。
自今年的低点以来,沪深300指数已经上升了10%以上。事实上,它在6月份录得了自大流行开始在西方蔓延、中国重建市场以来的最佳月度表现。
报道称,所有这一切都与宏观经济数据相符。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已经显示出,该国经济正在逐步改善。这一趋势的高潮是1日发布的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1.7,高于预期,为年内最高水平,并且为2021年6月以来最高。
安达公司亚太区高级市场分析师杰弗里·哈利说:“中国的恢复应该会在未来几个月提振世界经济的数据。”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2日也发表美国摩根资产管理公司全球多资产策略师盛楠的文章。文章称,在这种动荡的市场环境中,中国股市的韧性引人瞩目。沪深300指数在过去一个月里上涨了大约10%。它是同期录得正回报的少数主要股票市场之一,表现不仅超越发达市场,也超越了新兴市场股市。
文章称,鉴于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好的经济增长和政策周期,在当前的全球宏观环境下,中国股市看上去拥有更好的处境。遍布发达经济体的核心问题是居高不下的通胀率。例如在美国,5月份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同比增长4.7%,远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的目标。近几个月来,欧元区的通胀也一直在加速。
相比之下,由于核心通胀率仍低于1%,通胀在中国并不是主要问题。因此,它不大可能制约进一步的政策宽松。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新冠疫情影响消退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增长很可能在2022年下半年复苏。
行情表现
| 7月4日 | 收盘价 | 当日涨跌幅 | 五日涨跌幅 |
|---|---|---|---|
| 尿素 | 2491.00元/吨 | -2.58% | -7.95% |
品种基本面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
7月4日山东地区尿素现货价格报价2820.00元/吨,相较于期货主力价格(2491.00元/吨)升水329.00元/吨。
6月29日尿素企业库存录得29.67万吨,较上一交易日增加3.20万吨。
机构观点
弘业期货:供应相对宽松 需求偏弱 尿素呈现偏弱震荡
近期尿素市场行情出现松动,部分企业陆续下调报价。供应方面,日产高位运行,随前期订单陆续发运,企业销售压力渐显,企业库存有所回升,整体供应环境相对宽松。需求方面,工业采购按需进行;农业推进有所放缓,交投氛围偏弱。在供应相对宽松,需求偏弱氛围的主导下,市场多呈现偏弱震荡的走势。
A股再度走弱。
昨天(4月21日)沪深三大股指均收跌超2%,沪指时隔一个月再度跌破3100点,创业板指盘中跌破2300点。
当晚曝出重磅消息——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召开全国社保基金和部分大型银行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座谈。
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长期资金可以克服市场短期波动的优势,用好用足权益投资额度,进一步扩大权益投资比例,提升长期收益水平。
就当天盘面来看,尽管行情低迷,市场仍不乏亮点。
亮点1:
北上资金不但没有出现恐慌性抛盘,反而逆势加仓9.11亿元,终结此前连续3天净卖出态势。
亮点2:
中国海油登陆A股,此前曾遭投资者弃购金额达2.42亿元,但盘中一度大涨44%至临停,截至收盘涨27.69%,全日成交121.2亿元。按照盘中最高价计算,中一签最多赚4750元。
盘后多家机构均表示,认可目前市场中长期投资价值,目前阶段更需要保持耐心。
“顶流”基金经理、广发基金刘格菘在最新的基金季报中强调:随着一季度金融委会议的召开,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底部特征,从中长期的角度看,对未来的资本市场并不悲观。
// 证监会召开机构投资者座谈会 //
4月21日晚间,证监会披露,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召开全国社保基金和部分大型银行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座谈会,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出席会议。会议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围绕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听取意见建议。
(图片来自证监会官方℡☎联系:信)
根据证监会官网信息,此次会议提出,养老金、银行保险机构和各类资管机构是投资者中的专业机构代表,也是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长期资金来源。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市场改革发展加速的新环境下,各家机构应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提高投资管理能力特别是权益投资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展参与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发挥专业优势,为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是增强投资能力。从战略规划上重视权益投资,不断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壮大投资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投资体系,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优化公司经营模式;
二是推进落实长周期考核。长周期考核是平衡投资端与负债端的关键机制,应着眼长远,实施长周期考核,促进强化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
三是发挥专业投资者功能。通过行使投票权、质询权、建议权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重视培育新股发行定价能力,发挥专业买方作用;
四是提高权益投资比例。充分发挥长期资金可以克服市场短期波动的优势,用好用足权益投资额度,进一步扩大权益投资比例,提升长期收益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面上,同一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个人养老金账户每年最高缴纳1.2万元,资本市场有望引入长期活水。
证券时报援引分析人士观点称,从美国等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看,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的设立,为其资本市场带来了长期资金,对股市长期稳健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支持作用。
证监会21日官网发布消息称,上述《意见》的发布确立了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基础制度框架,有助于加快构建养老金、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新发展格局。资本市场将助力养老金分享实体经济发展成果,促进实现养老金长期保值增值,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具有长期性、规范性和规模性,通过积极投资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长期稳定的发展资金。
下一步,证监会将抓紧制定出台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配套规则制度,优化中长期资金入市环境;保障养老金投资运作安全规范,促进个人养老金高质量发展。
// 北上资金逆势加仓 //
21日当天,沪深三大股指均告走弱。大市成交0.86万亿元,上日同期为0.82万亿元。
(图片来自Wind金融终端APP)
申万一级行业多数走弱。非银金融、美容护理、银行等表现相对稳健;农林牧渔、钢铁、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等领跌。
(图片来自Wind金融终端APP)
尽管市场再度下挫,但盘面仍有2大亮点,其中之一,在市场疲弱背景下,一向被投资者看做市场风向标的的北上资金出现逆势加仓。
(图片来自Wind金融终端沪深港通监控功能页面)
Wind数据显示,北向资金21日全天净买入9.11亿元,午后一度净买入超24亿元,此前连续3日净卖出,其中沪股通净买入6.12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99亿元。
(图片来自Wind金融终端沪深港通监控功能页面)
就个股而言,宁德时代获净买入6.32亿元,已连续8日净买入,累计净买入23.62亿元;中国平安、药明康德净买入逾2亿元,兴业银行、长江电力、紫金矿业、中国中免净买入逾1亿元。
净卖出方面,阳光电源再遭大幅净卖出6.23亿元,近两日累计净卖出10.81亿元;比亚迪净卖出2.61亿元,贵州茅台、美的集团净卖出逾1亿元,迈瑞医疗、隆基股份净卖出近1亿元。
// 中国海油上市首日大涨,一度涨44% //
除了北上资金加仓之外,另一亮点是,在近期新股频频遇冷,本周已有5家公司遭遇新股“破发”的背景下,21日上市的中国海油强势大涨。
当天,中国海油开盘价12.96元,开盘涨幅20%,开盘后秒板涨停,股价15.55元,涨幅43.98%。截止收盘,中国海油股价13.79元,涨幅27.69%,总市值4306亿元。
(图片来自Wind金融终端APP)
中国海油于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网友分享募集资金总额为280.80亿元,发行价为10.80元/股,发行市盈率为23.88倍。
此次中国海油采用绿鞋机制发行,即超额配售选择权,这一机制将有利于稳定新股上市后的股价表现;招股书显示,在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本次发行26亿股,约占发行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50%。公司授予保荐机构不超过初始发行规模15%的超额配售选择权,若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则发行总股数将扩大至29.9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约为6.28%(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后)。
中国海油在未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的情况下,募资总额为280.8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1.88亿元,募资净额为278.92亿元;若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募资总额约为322.92亿元,发行费用为2.01亿元,募资净额为320.91亿元。
从业绩表现来看,中国海油2021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40%。公司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6.75亿元、610.45亿元、249.57亿元、703.2亿元。2021年归母净利润创公司历史最好水平,较2020年同比增长181.77%。
截止目前,中国海油是A股市场中第11只采用绿鞋机制发行的个股,此前共10只个股采用绿鞋机制发行。从上市首日表现来看,采用绿鞋机制发行的个股上市首日均实现上涨,具体参加下表:
// “顶流”刘格菘:希望投资者保持耐心 //
A股连续走弱,接下来走势会如何?
中信证券指出,一季度地产行业处于低谷,疫情又在4月之后带来基本面新挑战。但政策工具箱的储备调节手段仍然十分丰富,政策稳增长的决心仍然非常坚定。基本面复苏虽然预计推迟,但全年行业运行前低后高的局面不会改变。
执掌超600亿资金的广发基金基金经理刘格菘,曾一人包揽行业年度业绩前三,在最新的基金季报中强调:随着一季度金融委会议的召开,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底部特征,从中长期的角度看,对未来的资本市场并不悲观。
他表示,市场下跌是多重利空因素叠加下的反应,充分反映了大部分的利空预期。从产业发展以及中长期投资的角度思考,当前A股市场具备投资价值的行业非常多,希望基金投资人能够保持耐心。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在21日A股再次下跌之后,南方、博时、中欧、金信、诺德、安信等多家基金均表示,认可目前市场中长期投资价值。
南方基金认为,展望未来,短期随着美债收益率上行,中美利差仍可能进一步倒挂,短期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对市场风险偏好扰动增强,美债上行主要反映市场对5月美联储加息并开启缩表的预期,若届时预期得到兑现,美债收益率有望回落。国内方面,目前国内新增社融增速已加速改善,随着疫情缓解,生产和消费有望常态化,稳增长政策发力的阻碍若能解除,将会逐渐扭转市场的悲观预期。
农银汇理基金认为,中长期来看,A股市场已接近历史底部特征,伴随利空因素的消化以及国内疫情拐点的出现,市场情绪有望修复,一些超跌品种迎来逢低布局机会。二季度仍是稳增长发力的窗口期,面临疫情的冲击,政策对冲维稳的必要性有所上升。随着联储加息节奏进一步明朗,国内宽松政策预期得到修正,市场情绪有望企稳。
北京7月7日讯 今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日间盘原油期货合约震荡下行,成交活跃,持仓减少。国内原油期货主力2208合约开盘673.8元,截至日间收盘,收报642.3元,跌5.24%或35.5元;结算价为645.9元;成交量为334794手;持仓为33967手,日盘持仓减少531手。
截至7月6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97美元,收于每桶98.53美元,跌幅为0.97%;9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08美元,收于每桶100.69美元,跌幅为2.02%。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股票行情》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股票行情、尿素期货行情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