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今日,两市高开低走,沪指全天收跌0.25%报3356点,深成指跌0.61%,创业板指跌1.1%。两市2517股上涨,2020股下跌,成交额连续12个交易日在万亿上方,北上资金净买入12.36亿。
盘面上,行业板块承接性差,昨日大涨的锂电池、光伏、汽车等赛道股明显回落,中通客车、浙江世宝跌停,长安汽车、阳光电源跌约6%;近期表现抢眼的钒电池概念亦大跌,攀钢钒钛5连板后跌停。上海培育元宇宙新赛道,元宇宙概念股逆势大涨,智度股份等多股涨停;CXO、新冠药、消费电子、猪肉、MCU芯片概念活跃,立讯精密涨7%、复星医药涨5.8%。
具体来看:
元宇宙板块涨幅居前,国光电器、宝鹰股份、智度股份涨停,汉威科技涨超12%,宝通科技涨超10%,平治信息涨超8%,高新兴、海信视像涨超6%,蓝思科技、中青宝等跟涨。
消息面上,上海印发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培育“元宇宙”新赛道、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出,到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带动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超过15000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突破5500亿元。
中药股活跃,东阿阿胶、昆药集团涨超6%,贵州百灵、ST康美涨超5%,亚宝药业、太极集团涨超4%,香雪制药等涨超3%。
CRO概念股反弹,和元生物涨超17%,皓元医药、美迪西涨超5%,海特生物、义翘神州涨超4%,康龙化成等跟涨。
辅助生殖板块走高,长江健康涨停,康芝药业涨超7%,复星医药、悦心健康、达嘉维康涨超5%。
新能源相关板块调整,钒电池、钠离子电池跌幅居前,攀钢钒钛跌停,金浦钛业、鹏辉能源、立中集团跌超8%,多氟多、银龙股份跌超7%,易成新能、安宁股份、欣旺达、振华新材跌超6%。
稀土板块走低,有研新材跌超8%,京运通、天通股份跌超6%,中科三环、横店东磁跌超5%。
消息面上,针对近日土耳其发现6.94亿吨稀土的新闻,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该新闻为旧闻新炒,报道内容过分夸大事实,为短期概念炒作。稀土行业协会的资深人士表示,“我们一直在关注着海外稀土的开发,土耳其是有稀土,但没有那么大量。新闻中没有提到可行性报告之类,不符合常规的稀土开发。”
培育钻石板块走弱,国际精工、四方达跌超4%,黄河旋风跌超3%,力量钻石跌超2%。
汽车股大幅分化,福田汽车涨停,中通客车跌停,长安汽车、江淮汽车跌超6%,亚星客车、北汽蓝谷跌超4%,长城汽车、海马汽车、小康股份等跌超3%。
摩根士丹利上调理想汽车和比亚迪等中国电动汽车股票目标价,且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强劲,将2022年新能源汽车基准销量预测上调24%至570万辆,2023年上调17%至660万辆。
今日,北上资金净流入36.06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14.5亿元,深股通净流入21.56亿元。
展望未来,方正证券认为,往后看,国内通胀水平特别是PPI年内有望快速回落,由于企业盈利是名义值,从历史经验看,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年内大概率将随通胀下行,短期经济基本面数据仍然承压,建议标准配置。行业配置方面,建议关注受益于疫后复苏的消费板块、政策利好基本面好转的大基建产业链以及受益于下半年原材料成本下降的部分中游制造行业。
中信证券建议,中报季关注高景气行业的业绩兑现,并预计二季度是本轮盈利增速周期的低点,结构上除了上游资源品(包括锂/硅料/磷化工/钾肥等众多领域)保持高盈利增速,中报或有亮点的细分行业包括光伏(硅片/一体化组件/逆变器)、军工(航空锻件/元器件)、部分整车厂、医药(疫苗/ICL/创新药/CXO)、电子(IGBT/MCU/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智能化/一体压铸)、快递等等,但其他大多数中下游环节盈利增速和毛利水平或显著承压。
实控人趁股价大涨实施巨额减持,公司收购资产存在较大的商誉减值隐患。
雅本化学(300261.SZ)股价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快速上涨,最高涨幅接近三倍,引起市场关注。公司股价爆涨与新冠口服药及工业大麻概念有关,但相关产品能否为公司贡献业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股价大涨之际,雅本化学实控人立即实施减持,减持金额达到1.38亿元。
在此背后,公司收购而来的资产或在承诺期后业绩持续下滑,或常年亏损,但公司并未计提任何的减值准备,公司商誉存在很大的减值风险。并且,公司募投项目不断延期,给出理由难有说服力,或许是掩盖项目难达预期效益的权宜之举。
股价蹊跷爆涨
2021年11月以来,雅本化学股价大幅上涨,从低点5元最高上涨至19.16元,累计涨幅达283%,成为A股涨幅较高的股票之一。12月28日,雅本化学股价收于19.16元,总市值184.57亿元。
雅本化学股价大涨,与市场炒作的新冠口服药及工业大麻概念有关。11月4日,雅本化学在官方网站公布,“公司研发生产的医药中间体卡龙酸酐商业化量产工作顺利,目前月产规模达到20吨”,引发市场关注。市场上有观点认为,卡龙酸酐可用于辉瑞新冠口服药的生产。12月22日公司披露,子公司A2W Pharma Ltd.的CBD(大麻二酚)产品生产车间主体结构已基本建成,尚未正式投产。
虽然公司表示未与辉瑞签署任何合作协议,未向辉瑞供应卡龙酸酐及其衍生产品,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不过官网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即开始快速上涨,恰在此时公司实控人进行了大笔的减持。
2021年11月30日,雅本化学实控人之一的汪新芽女士减持公司190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97%,减持均价7.24元,减持总金额达1.38亿元。
虽然公司并未直接表明卡龙酸酐与新冠口服药之间的联系,不过雅本化学历史上曾出现过信息披露不准确“炒作”股价情形。2020年2月3-7日,雅本化学在互动易表示,抗病毒药物达芦那韦是公司主要产品,达芦那韦关键中间体手性环氧物全球市场的供应来自中国的三家公司,子公司朴颐化学是其中之一,市场份额大约为15%-20%,相关市场份额在未来的2-3年内会迅速扩大。公司股价也从2020年2月3日起快速上涨,短短十几个交易日股价接近翻倍。但事实上,公司手性环氧物销售收入占比较小,对业绩不产生重大影响。为此,雅本化学及其董事长、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受到交易所的公开谴责纪律处分。
商誉暗雷
2021年三季度末,雅本化学账面商誉余额3.74亿元,主要包括安阳艾尔旺新能源环境有限公司(下称“艾尔旺”)1.67亿元、上海朴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朴颐化学”)1.19亿元,以及Amino Chemicals Limited(下称“ACL”)7130万元。
2016年,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朴颐化学100%股权,交易作价1.6亿元。交易对方承诺,朴颐化学2015-2018年的税后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准)分别不低于1050万元、1400万元、1900万元、2400万元。业绩承诺完成情况显示,2015-2018年,朴颐化学业绩分别为1409万元、1516万元、2084万元、2134万元,未完成2018年业绩承诺,累计完成业绩承诺。根据财报,2019-2020年,朴颐化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5亿元、2.19亿元,同比变化-11.52%、25.2%;净利润分别为2235万元、1709万元,同比降低17.07%、23.53%,承诺期后业绩持续下滑。2021年1-6月,朴颐化学营业收入为1.02亿元,净利润为1204万元,上年同期分别为1.01亿元和757万元,收入无明显增长,净利润却大幅增加,不排除非经常性收益的影响。
2017年7月,雅本化学完成对ACL的收购,交易价格为2446万欧元。据公司介绍,ACL注册时间1992年,总部位于马耳他,主要从事原料药生产和原料药定制服务,拥有近二十年首仿药申请经验,具有向世界顶级跨国药企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收购公告显示,ACL将与原股东蒂法马梵思签订五年协议,在本次交易交割完成后36个月内,ACL将作为蒂法马梵思CMO业务的唯一供应商。2014-2016年,ACL营业收入分别为859万欧元、919万欧元、1344万欧元,净利润分别为2万欧元、-39万欧元、251万欧元。然而根据财报,2017-2020年,ACL营业收入分别为2867万元、5307万元、5661万元、6114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18万元、-1217万元、-899万元、-959万元,在2016年实现较高利润后持续亏损,但公司并未解释原因;2021年1-6月,ACL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897万元、137万元,利润虽转正但金额较低。另外如上所述,ACL历史久远且为其原股东提供服务,业绩如此差颇令人感到费解。更重要的是ACL商誉减值风险较大,但截至目前公司并未对ACL计提任何的减值准备。
艾尔旺是雅本化学近年来金额最大的一笔收购,总价为2.37亿元。2017年12月,公司发布公告拟以自有资金向艾尔旺增资1500万元,同时拟以2.22亿元受让原股东所持有的艾尔旺增资后47.7742%的股权,增资和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持有艾尔旺51%股权。2016年和2017年1-9月,艾尔旺营业收入分别为3447万元、8278万元,净利润分别为737万元,2827万元。收购完成后,2018-2020年,艾尔旺收入分别为1.27亿元、1.81亿元、9331万元,净利润为4230万元、3742万元、2199万元,2021年1-6月收入6572万元,净利润1355万元。相比2018年,艾尔旺净利润已经腰斩,2021年全年能否恢复以往水平恐怕也是未知。
在业绩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如果上述标的2021年还不能恢复以往利润水平,雅本化学恐怕需对商誉进行计提。
募投项目难见效益
2017年,雅本化学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8.67亿元,其中拟使用4亿元用于南通基地新增生产线项目(下称“南通项目”),8000万元用于滨海基地新增生产线项目(下称“滨海项目”),7741万元用于上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上述项目原定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分别为2019年7月、2019年5月、2017年10月。
但雅本化学连续几次对上述项目进行延期。公司于2019年8月21日公告称,由于募集资金到位时间晚、部分化工园区停产整治等情况,导致相关项目建设进度放缓,因此南通项目、滨海项目分别延期至2020年7月、2020年5月; 随后公司又以新冠疫情及安全环保整治为由将项目继续延期,2021年8月27日公司公告称分别延期至2022年7月、2022年5月。另外,公司以募集资金到位晚、部分高端设备采购周期长等为由三次将上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延期,最终延期至2020年12月。
2019年2月,南通雅本由于安全事故被南通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求停止生产;2019年6月27日起恢复生产,南通项目在此期间停止投入。即便受到该影响,财报中重要在建工程项目变动情况显示,南通项目工程2019年增加金额达1.61亿元,甚至高于2018年的1.24亿元,而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分别仅为6012万元、2231万元。随着疫情影响减弱,2021年上半年工程进度却没有提升,持续延期是否为了掩盖项目难达预期效益的现实?
另外需指出的是,雅本化学在同一份财报中对于项目进展的披露存在矛盾。财报中“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显示,公司南通项目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投入金额分别为1.94亿元、4420万元、3083万元、1356万元,但是在建工程披露的南通项目工程各期增加金额分别为1.24亿元、1.61亿元、6012万元、2231万元,二者存在明显的不一致。这是否说明在建工程中的“南通项目工程”除募投部分外还包括其他在建产线?但是2018年前者金额(1.24亿元)明显低于后者(1.64亿元),公司或许需要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项目未达预计可使用状态因此成为未能贡献业绩的理由。2018年,雅本化学实现收入18.06亿元,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分别大增49.5%、119.52%,公司解释主要系产量大幅提升规模效应得以显现。但此后公司业绩增长并不尽如人意,即便考虑2019年停工和2020年疫情影响,将2021年前三季度与2018年同期进行比较:相应净利润分别为1.51亿元、1.2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增长约3000万元,剔除当期2725万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后几乎无明显增长。
截至发稿,雅本化学未回复《证券市场周刊》
深证成指涨幅扩大至1%,上证指数涨0.09%,创业板指涨2.72%。
深证成指涨幅扩大至2%,上证指数涨1.33%,创业板指涨2.17%。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今日深证成指》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今日深证成指、雅本化学股票最高能涨到多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