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科技股票(国内期货行情新浪财经)

2022-07-19 16:19:18 股票 yurongpawn

暴风科技股票



本文目录一览:



8月28日深交所晚间消息,因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暴风集团”或“公司”)在法定披露期限届满之日起两个月内未披露2019年年度报告,公司股票自2020年7月8日起暂停上市。暴风集团在股票被暂停上市后的一个月内未能披露2019年年度报告,触及本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修订)》第13.4.1条第(九)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根据本所《关于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修订)〉的通知》,《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修订)》第13.4.1条、第13.4.6条的规定以及本所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2020年8月28日,本所决定暴风集团股票终止上市。

自本所作出暴风集团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后十五个交易日届满的次一交易日起,公司股票交易进入退市整理期。若暴风集团提出复核申请且本所上诉复核委员会作出维持终止上市决定,自上诉复核委员会作出该决定后的次一交易日起,公司股票交易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本所对暴风集团股票予以摘牌。

本所要求暴风集团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退市整理期以及终止上市后续有关工作。

昔日“造富神话”将黯然退场。

2015年3月24日,暴风科技上市,股价开启连续涨停模式,40个交易日内涨停37次,打破了A股涨停记录,暴风的市值超过360亿元,动态市盈率超过250倍。

然而,暴风的这场狂欢没能持续太长时间。2015年5月23日, 点名暴风科技编题材讲故事,证监会随后开始重点打击操纵市场行为。短短一周内,暴风的股价就从327元/股跌至250元/股(未复权)左右。在这之后,暴风的股价就开始了持续震荡下跌之旅。

上市5年后,冯鑫因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职务侵占罪被批准逮捕。失去冯鑫的暴风顿成散沙一盘,高管开始另谋高就,员工纷纷主动离职或被裁撤。直到今年上半年,暴风集团已经无法聘请到财务总监和审计机构,连2019年年报也没有能力编写及披露。

根据暴风集团最新的财务数据,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仅实现营业收入0.94亿元,同比下滑90.95%,亏损6.5亿元。2019年9月30日的净资产为-6.33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282.99%。

暴风集团2019年三季报10大股东

更多阅读:

拆解明星企业“陨落”之谜:

从视频、电视、体育齐发展到主业停顿

回顾初登资本市场的暴风集团,也曾凭借新兴的业务模式备受追捧。

作为国内互联网视频行业少有的连续实现盈利的公司,暴风集团于2015年3月登陆创业板,随后创造了54个交易日内共39次涨停的惊人记录,一时风光无两,被股民封为“妖股之王”。

2015年6月10日,公司股价达到上市以来最高点,报收于307.56元/股,总市值高达369.07亿元。

暴风集团的核心模式是围绕“内容+终端”进行布局,是彼时A股市场上少见的业务模式新颖且具备盈利能力的创新创业企业。但狂热的资本却让创始人冯鑫的野心迅速膨胀,上市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暴风就开始外延式扩张,先后开拓VR(虚拟现实)、TV(电视)、秀场、体育、金融等业务。此外,公司还拟通过重大资产重组进军影视和游戏行业。

从暴风集团近年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原有业务还是新开拓的业务,其发展都堪称惨淡。

原有的互联网视频和广告业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优酷、爱奇异、腾讯等竞争对手拥有明显的资金优势大量购买内容版权并以此扩大用户和收入规模,暴风集团日趋边缘化。

寄托了公司转型希望的互联网电视业务,由于采用内容补贴硬件、低价销售策略,随着收入规模的增长,亏损不断扩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持续恶化,公司的偿债压力日渐上升。

而受到市场频频热炒的VR、秀场、体育等业务,早已如同水中的涟漪没有了踪迹,只能在公司的公告中偶尔看到它们的身影。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暴风集团那场未能实现的“明星梦”。2016年3月,公司披露重组报告书,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从事影视剧制作的稻草熊影业60%股权、从事游戏业务的甘普科技和立动科技***股权,整体交易作价31.05亿元。

这场并购案在当时引发市场极大争议,除了演员刘诗诗、赵丽颖等明星股东自带流量外,更令人咂舌的是三家公司高得离谱的估值。

资料显示,甘普科技、稻草熊影业、立动科技评估增值率分别达到106倍、38倍以及60倍。以明星壳公司的代表稻草熊影业为例,其账面资产仅有3,835.47万元,估值却高达15.27亿元,在最近一期仅实现净利润2,852.08万元的情况下,竟然承诺未来三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4.36亿元。

最终,由于标的公司盈利能力具有较大不确定,该次重组于2016年6月7日被证监会否决。

2019年8月,为了避免严重失血的互联网电视业务将公司拖入深渊,暴风集团对其进行了剥离,主营业务又回到了最初的互联网视频业务,但时过境迁,当下的互联网视频行业经过巨头们的激烈厮杀,江湖格局早已排定,而在这里面却没有了暴风集团的位置,该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就如同公司的股价一般加速下滑。

根据公司最新的财务数据,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仅实现营业收入0.94亿元,同比下滑90.95%,亏损6.5亿元。2019年9月30日的净资产为-6.33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282.99%。

“一地鸡毛”的MPS收购

在暴风集团业务逐渐下滑的过程中,引发轩然大波的 MPS收购事件成为引爆公司的另一根导火索。

2016年4月,暴风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与光大浸辉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15家机构共同投资上海浸鑫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募资总规模52.03亿元,用于跨境收购从事体育转播权的意大利公司MP&Silva Holding S.A.(以下简称MPS)65%股权。

在初步收购完成后,MPS的核心管理层相继离职并自立门户从事类似业务,MPS先后失去了原各项体育赛事的转播权,经营陷入困难。直到2018年10月,英国高等法院宣判MPS正式破产清算。

在此过程中,暴风集团、冯鑫与光大浸辉共同签署《关于收购MP&Silva Holding S.A.股权的回购协议》,约定了暴风集团应就未能收购MPS股权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对于该回购协议,暴风集团未及时履行相应的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2019年5月,光大浸辉和上海浸鑫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暴风集团及其实际控制人冯鑫为共同被告向北京高院提请民事诉讼,要求暴风集团和冯鑫承担《回购协议》约定赔偿责任,向光大浸辉、上海浸鑫支付银行贷款利息、已向优先级有限合伙人和中间级有限合伙人支付的利息等其他费用合计7.51亿元,并保留后续损失的求偿权。截至目前,该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2019年9月,受MPS收购案影响,冯鑫被正式批捕,成为压垮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随后公司管理层纷纷离去,主营业务完全停顿,至今无法聘请到首席财务官和审计机构,导致公司无法披露年度报告,最终走向退市。

“暴风”过后的反思

回望五年前,气贯长虹的暴风集团自诩创新产业的“先锋”,互联网电视、VR、区块链等热点追逐得不易乐乎。这些高亢的口号与炫目的PPT仿佛都还在昨天,然而现实是一切都已经恍如隔世,宛如一场“暴风”席卷而过,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

截至2019年9月30日,暴风集团仍有6.35万股东,不出意外其中不少股东都将被锁定在这场历史的尘埃当中。

残酷的遭遇背后,也为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不少反思,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者,理性,始终是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义。

对企业而言,主营业务才是立足之本,不可持续的业务模式终有破灭的一天。外延扩张亦是一把双刃剑,虽可以高效率满足企业快速发展需求,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但如果一味追求炒概念、蹭热点的外延并购,也会使风险暴露于聚光灯之下,成为反噬企业的洪水猛兽。

对企业家而言,聚焦主业、做精做强,踏踏实实办企业,合法合规做经营,才是在资本市场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尤其是在各种诱惑和光环之下,更应保持定力、怀有敬畏之心,有所为有所不为。

所谓“潮水退去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当制度红利不再,整合实力欠佳,原来的“业务助推器”反而会成为难以承受之重。敬畏市场,苦修内功,合规发展,理性扩张,不滥用“资本工具”,才能避免迷失。

而另一边,投资者也须对企业的经营模式多方考察,比起精美的PPT和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 “概念”,更应该关注公司业务模式和财务状况的可持续性。对市场热炒、充满噱头但缺乏主业支持的企业,投资者应保持高度警惕,切不可盲目跟风。

事实上,早前监管机构也针对市场上投资者炒作热点的风气多次作出引导和风险。接近监管层人士指出,投资者要树立理性投资理念,保持长期持有的定力和韧劲,远离“炒小、炒差、炒概念”等短期行为。

“价值投资理念是现在最主流的投资理念,而炒题材、炒概念已经很难在A股市场生存,很多题材股、概念股都是昙花一现,投资者一定要学习基本面研究,向机构学习选股方法,改变打听消息、追涨杀跌的投资习惯。”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

而对于类似暴风集团这样的新经济企业,该人士则指出,尽管新经济意味着新机会,但不意味着所有新经济企业都能成功,新经济也意味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投资者一定要注意新经济企业的风险,不要跟风炒作,要认真分析、慎之又慎。

综合自深交所、(




国内期货行情新浪财经

先上日线图


日线看,吃掉了最后一段上涨的多阳,回调还是比较猛烈。

周线看还是受下跌大趋势的压制。

月线也是。




暴风科技股票股吧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时任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暴风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冯鑫被证监会终身市场禁入。

证监会最新发布的市场禁入决定书显示,暴风集团未按规定披露商誉减值测试假设,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虚增利润及资产,未披露《回购协议》及进展情况,冯鑫时任暴风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是商誉减值工作的最终决策人员,对暴风集团2018年年度报告编制、披露有最终审批决策权,主导决策MPS项目,是上述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证监会认为,冯鑫构成了“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行为,决定对冯鑫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自即日起,除不得继续在原机构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原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外,也不得在其他任何机构中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其他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证监会认定两项违法事实

证监会认为,暴风集团未按规定披露商誉减值测试假设,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虚增利润及资产。

时间轴回到三年前,证监会认为,暴风集团在2018年年度报告中就收购暴风智能形成的商誉,未充分考虑暴风智能面临资金紧张、业务停滞等减值迹象,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构成虚假记载。经测算应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导致暴风集团少计资产减值损失12,754.71万元,虚增利润12,754.71万元。暴风集团于2019年4月27日披露2018年年度报告,5月21日更新。在其2018年年度报告中,商誉减值测试预期数据假设并非持续经营,而是针对吉利科技投资暴风智能并且款项到位的投资价值预测,暴风集团未按照规定,披露该重大假设信息,存在重大遗漏。冯鑫时任暴风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是商誉减值工作的最终决策人员,对暴风集团2018年年度报告编制、披露有最终审批决策权,是上述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同时,暴风集团还未披露《回购协议》及进展情况。2016年3月,暴风集团及其关联方、光大资本及其关联方拟通过发起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的方式,收购MP&Silva Holding S.A.(MPS)(以下简称MPS项目)65%的股权。上海浸鑫最终募集人民币52.03亿元,并以上海浸鑫为投资主体,于2016年5月23日完成MPS65%股权收购,收购成本折合人民币480,771.02万元。2016年3月2日,暴风集团与光大浸辉签订《北京暴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冯鑫与光大浸辉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关于收购MP&Silva Holding S.A.股权的回购协议》(以下简称《回购协议》),约定暴风集团在初步收购完成后的18个月内将收购上海浸鑫持有的MPS65%股权,并承担不可撤销的回购义务,因18个月内未能完成最终对MPS收购而造成的损失公司也需承担赔偿责任。随着18个月期限届满,光大浸辉与上海浸鑫共同向暴风集团及冯鑫发出《履约催告函》,并按照人民币计价的收购成本、40%收购溢价计算提出履约金额869,075.94万元。

在不考虑回购溢价的情况下,《回购协议》约定的交易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722.03%,达到披露标准,然而,2016年至2018年,暴风集团未披露《回购协议》及约定履约期限届满以及相关方催告暴风集团履行合同义务的事项,未履行法定的临时报告和定期报告义务。冯鑫时为暴风集团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主导决策MPS项目,其本人代表暴风集团签署了《回购协议》,是上述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证监会认为,暴风集团及相关人员构成了“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所述行为。

而收购MPS的行为,直接造成了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

冯鑫请求不予或减轻处罚 证监会:不予采纳

基于证监会的结论,冯鑫及其代理人提出,其一,《事先告知书》对吉利方终止收购暴风智能的时间认定存在错误,暴风集团于2019年5月后对暴风智能商誉进行减值系由于吉利方于5月才终止投资暴风智能,且暴风智能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认定暴风集团2018年年报构成虚假记载、虚增利润及资产不成立;其二,并无证据证明冯鑫系商誉减值测试工作的最终决策人员,不能认定冯鑫系相关行为的直接主管人员;其三,《回购协议》约定的交易金额实际未定,《事先告知书》的认定有误;其四,暴风集团已经就《合作框架协议》等事项进行了披露,主要内容与《回购协议》的主要内容不存在矛盾,已经履行了对相关重大事件的披露义务;其五,《回购协议》已被北京高院判决认定无效,无披露的必要,且暴风集团作为法人并不知悉《回购协议》的存在,也无披露的基础。综上,冯鑫请求对其不予处罚或减轻处罚。

经复核,证监会认为,其一,根据调查阶段获取的证据,2019年3月8日,吉利科技方与暴风集团方当面沟通提出项目正式终止,且未有证据证明3月18日后双方还存在沟通。听证会上,当事人康茜补充提供了“快速工作群”的℡☎联系:信聊天内容,该群记录显示,2019年4月、5月就债务缓释或债务承接等核心问题双方依然在商讨,据此对相关事实认定予以调整,但一方面仍未有证据证明该时间段内双方合作事项存在明显进展,另一方面商誉减值测试预期数据的重大假设未披露的重大遗漏依旧成立,因此该事实不影响对暴风集团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认定;其二,冯鑫作为暴风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和实际控制人,基于身份对公司的信息披露事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且其实际上对公司各项重大事务有最终决策权,属于“关键少数”,应当认定为相关事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三,交易金额按照上海浸鑫收购MPS65%股权的交易对价计算,亦即履约催告文件中扣除回购溢价的金额;其四,《合作框架协议》与《回购协议》为不同事项,披露《合作框架协议》不免除披露《回购协议》的义务;其五,《回购协议》签订时具备合同形式要件,其作为重大合同属于依法应当披露的事项,合同效力存在不确定性和争议这一信息本身即有可能对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属于该重大事项的重要信息内容,应当一并予以披露。《回购协议》被法院判定无效后,该事件作为该重大事项后续进展情况也应进行披露。综上,我会对冯鑫的申辩意见不予采纳。

证监会认定,暴风集团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所涉金额特别巨大,冯鑫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违法行为情节严重,决定对冯鑫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自宣布决定之日起,除不得继续在原机构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原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外,也不得在其他任何机构中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其他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冯鑫被限制高消费

从曾经的创业板“妖股”到终止上市,暴风集团的发展轨迹让人唏嘘。同时,时任董事长冯鑫也因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职务侵占罪被逮捕。

据公开资料显示,暴风集团于2007年1月成立,2015年3月,暴风集团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并受到热烈的追捧。连续41个交易日收获37个涨停板,一字涨停28个,股价从发行价7.14元最高达到327元,总市值突破400亿,市盈率超过千倍,成为市场上著名的“妖股”。

此后暴风集团在暴风TV、暴风魔镜(VR)、收购境外体育传媒公司MPS等项目投入巨资,但不久相继出现巨额亏损。2019年9月,因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暴风集团创始人冯鑫被上海静安区检察院批准逮捕。2020年10月26日,暴风股票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近日,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条限制消费令,限制消费对象为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冯鑫。截至目前,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有多条限制消费令、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yeshuy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分享内容,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黑幕调查丨2500亿芯片股突然涨停!港股科技股再跳水丨专访李维安:重构问责体系,推动独立董事制度从有到优丨高价新股来了!发行价位列年内A股第二,即将实现三地上市丨连续3天“20厘米”涨停!大牛股再现?丨富时罗素大动作,4700亿白马被\"意外剔除\"丨财报发不出,股价却连续48个一字涨停丨加拿大鹅又惹争议!中国大陆专卖店不得退货?丨沃尔沃旗舰混动车型爆燃,官方紧急回应丨恒指创近13个月新低,美团盘中暴跌5%








暴风科技股票代码

8月28日深交所晚间消息,因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暴风集团”或“公司”)在法定披露期限届满之日起两个月内未披露2019年年度报告,公司股票自2020年7月8日起暂停上市。暴风集团在股票被暂停上市后的一个月内未能披露2019年年度报告,触及本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修订)》第13.4.1条第(九)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根据本所《关于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修订)〉的通知》,《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修订)》第13.4.1条、第13.4.6条的规定以及本所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2020年8月28日,本所决定暴风集团股票终止上市。

自本所作出暴风集团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后十五个交易日届满的次一交易日起,公司股票交易进入退市整理期。若暴风集团提出复核申请且本所上诉复核委员会作出维持终止上市决定,自上诉复核委员会作出该决定后的次一交易日起,公司股票交易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本所对暴风集团股票予以摘牌。

本所要求暴风集团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退市整理期以及终止上市后续有关工作。

昔日“造富神话”将黯然退场。

2015年3月24日,暴风科技上市,股价开启连续涨停模式,40个交易日内涨停37次,打破了A股涨停记录,暴风的市值超过360亿元,动态市盈率超过250倍。

然而,暴风的这场狂欢没能持续太长时间。2015年5月23日, 点名暴风科技编题材讲故事,证监会随后开始重点打击操纵市场行为。短短一周内,暴风的股价就从327元/股跌至250元/股(未复权)左右。在这之后,暴风的股价就开始了持续震荡下跌之旅。

上市5年后,冯鑫因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职务侵占罪被批准逮捕。失去冯鑫的暴风顿成散沙一盘,高管开始另谋高就,员工纷纷主动离职或被裁撤。直到今年上半年,暴风集团已经无法聘请到财务总监和审计机构,连2019年年报也没有能力编写及披露。

根据暴风集团最新的财务数据,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仅实现营业收入0.94亿元,同比下滑90.95%,亏损6.5亿元。2019年9月30日的净资产为-6.33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282.99%。

暴风集团2019年三季报10大股东

更多阅读:

拆解明星企业“陨落”之谜:

从视频、电视、体育齐发展到主业停顿

回顾初登资本市场的暴风集团,也曾凭借新兴的业务模式备受追捧。

作为国内互联网视频行业少有的连续实现盈利的公司,暴风集团于2015年3月登陆创业板,随后创造了54个交易日内共39次涨停的惊人记录,一时风光无两,被股民封为“妖股之王”。

2015年6月10日,公司股价达到上市以来最高点,报收于307.56元/股,总市值高达369.07亿元。

暴风集团的核心模式是围绕“内容+终端”进行布局,是彼时A股市场上少见的业务模式新颖且具备盈利能力的创新创业企业。但狂热的资本却让创始人冯鑫的野心迅速膨胀,上市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暴风就开始外延式扩张,先后开拓VR(虚拟现实)、TV(电视)、秀场、体育、金融等业务。此外,公司还拟通过重大资产重组进军影视和游戏行业。

从暴风集团近年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原有业务还是新开拓的业务,其发展都堪称惨淡。

原有的互联网视频和广告业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优酷、爱奇异、腾讯等竞争对手拥有明显的资金优势大量购买内容版权并以此扩大用户和收入规模,暴风集团日趋边缘化。

寄托了公司转型希望的互联网电视业务,由于采用内容补贴硬件、低价销售策略,随着收入规模的增长,亏损不断扩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持续恶化,公司的偿债压力日渐上升。

而受到市场频频热炒的VR、秀场、体育等业务,早已如同水中的涟漪没有了踪迹,只能在公司的公告中偶尔看到它们的身影。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暴风集团那场未能实现的“明星梦”。2016年3月,公司披露重组报告书,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从事影视剧制作的稻草熊影业60%股权、从事游戏业务的甘普科技和立动科技***股权,整体交易作价31.05亿元。

这场并购案在当时引发市场极大争议,除了演员刘诗诗、赵丽颖等明星股东自带流量外,更令人咂舌的是三家公司高得离谱的估值。

资料显示,甘普科技、稻草熊影业、立动科技评估增值率分别达到106倍、38倍以及60倍。以明星壳公司的代表稻草熊影业为例,其账面资产仅有3,835.47万元,估值却高达15.27亿元,在最近一期仅实现净利润2,852.08万元的情况下,竟然承诺未来三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4.36亿元。

最终,由于标的公司盈利能力具有较大不确定,该次重组于2016年6月7日被证监会否决。

2019年8月,为了避免严重失血的互联网电视业务将公司拖入深渊,暴风集团对其进行了剥离,主营业务又回到了最初的互联网视频业务,但时过境迁,当下的互联网视频行业经过巨头们的激烈厮杀,江湖格局早已排定,而在这里面却没有了暴风集团的位置,该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就如同公司的股价一般加速下滑。

根据公司最新的财务数据,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仅实现营业收入0.94亿元,同比下滑90.95%,亏损6.5亿元。2019年9月30日的净资产为-6.33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282.99%。

“一地鸡毛”的MPS收购

在暴风集团业务逐渐下滑的过程中,引发轩然大波的 MPS收购事件成为引爆公司的另一根导火索。

2016年4月,暴风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与光大浸辉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15家机构共同投资上海浸鑫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募资总规模52.03亿元,用于跨境收购从事体育转播权的意大利公司MP&Silva Holding S.A.(以下简称MPS)65%股权。

在初步收购完成后,MPS的核心管理层相继离职并自立门户从事类似业务,MPS先后失去了原各项体育赛事的转播权,经营陷入困难。直到2018年10月,英国高等法院宣判MPS正式破产清算。

在此过程中,暴风集团、冯鑫与光大浸辉共同签署《关于收购MP&Silva Holding S.A.股权的回购协议》,约定了暴风集团应就未能收购MPS股权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对于该回购协议,暴风集团未及时履行相应的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2019年5月,光大浸辉和上海浸鑫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暴风集团及其实际控制人冯鑫为共同被告向北京高院提请民事诉讼,要求暴风集团和冯鑫承担《回购协议》约定赔偿责任,向光大浸辉、上海浸鑫支付银行贷款利息、已向优先级有限合伙人和中间级有限合伙人支付的利息等其他费用合计7.51亿元,并保留后续损失的求偿权。截至目前,该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2019年9月,受MPS收购案影响,冯鑫被正式批捕,成为压垮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随后公司管理层纷纷离去,主营业务完全停顿,至今无法聘请到首席财务官和审计机构,导致公司无法披露年度报告,最终走向退市。

“暴风”过后的反思

回望五年前,气贯长虹的暴风集团自诩创新产业的“先锋”,互联网电视、VR、区块链等热点追逐得不易乐乎。这些高亢的口号与炫目的PPT仿佛都还在昨天,然而现实是一切都已经恍如隔世,宛如一场“暴风”席卷而过,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

截至2019年9月30日,暴风集团仍有6.35万股东,不出意外其中不少股东都将被锁定在这场历史的尘埃当中。

残酷的遭遇背后,也为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不少反思,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者,理性,始终是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义。

对企业而言,主营业务才是立足之本,不可持续的业务模式终有破灭的一天。外延扩张亦是一把双刃剑,虽可以高效率满足企业快速发展需求,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但如果一味追求炒概念、蹭热点的外延并购,也会使风险暴露于聚光灯之下,成为反噬企业的洪水猛兽。

对企业家而言,聚焦主业、做精做强,踏踏实实办企业,合法合规做经营,才是在资本市场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尤其是在各种诱惑和光环之下,更应保持定力、怀有敬畏之心,有所为有所不为。

所谓“潮水退去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当制度红利不再,整合实力欠佳,原来的“业务助推器”反而会成为难以承受之重。敬畏市场,苦修内功,合规发展,理性扩张,不滥用“资本工具”,才能避免迷失。

而另一边,投资者也须对企业的经营模式多方考察,比起精美的PPT和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 “概念”,更应该关注公司业务模式和财务状况的可持续性。对市场热炒、充满噱头但缺乏主业支持的企业,投资者应保持高度警惕,切不可盲目跟风。

事实上,早前监管机构也针对市场上投资者炒作热点的风气多次作出引导和风险。接近监管层人士指出,投资者要树立理性投资理念,保持长期持有的定力和韧劲,远离“炒小、炒差、炒概念”等短期行为。

“价值投资理念是现在最主流的投资理念,而炒题材、炒概念已经很难在A股市场生存,很多题材股、概念股都是昙花一现,投资者一定要学习基本面研究,向机构学习选股方法,改变打听消息、追涨杀跌的投资习惯。”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

而对于类似暴风集团这样的新经济企业,该人士则指出,尽管新经济意味着新机会,但不意味着所有新经济企业都能成功,新经济也意味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投资者一定要注意新经济企业的风险,不要跟风炒作,要认真分析、慎之又慎。

综合自深交所、(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暴风科技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暴风科技股票、国内期货行情新浪财经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