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这次重点是对鹿楼乡、长风办等12家涉及‘4.12’案件专项以案促改相关单位进行函评。”5月23日,正在梳理汇总函评表的山城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人员唐磊说,“发出的100张函评表已全部收回,收到单位存在问题23条,意见建议66条。”
为进一步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激励全区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山城区制定出台《函评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建立涵盖全区区级领导干部、各乡镇街道党政负责同志、各派驻纪检组组长、区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各村(社区)两委负责同志、辖区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等的函评代表库,每次函评即从函评代表库中按比例随机选取,函评代表对照函评内容,对函评对象按照“好”“中”“差”三个等次进行总体评价,并提出意见建议,着力构建内容更针对、方法更科学、结果更公正的评价机制。
此次函评工作以扫黑除恶专项以案促改为重点,围绕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破除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12项内容,邀请函评代表“把脉”“看病”“开方”,切实对涉及“4.12”案件相关单位全方位、立体式“画像”,帮助找准深化专项议案促改的目标和方向。
“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就是要让专项以案促改工作成效接受社会各界评价和监督。”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发现的问题,督促被函评单位明确整改重点和责任,针对暴露出来的制度漏洞,健全相关制度,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
(供稿|山城区纪委监委 编辑|李娟 上传|秦桂梅)
上交所2021年1月25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海航基础因属于当日涨幅偏离值达7%的证券而登上龙虎榜。海航基础当日报收6.45元,涨跌幅为10.07%,偏离值达9.58%,换手率2.23%,振幅8.19%,成交额2.36亿元。
1月25日席位详情
榜单上出现了2家实力营业部的身影,分别位列买三、买五,合计买入2038.65万元。
买三为国泰君安证券成都北一环路证券营业部,该席位买入1430.03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74次,实力排名第42。国泰君安证券成都北一环路证券营业部今日还参与了丰乐种业(净买额1359.14万元),高乐股份(净买额-759.92万元),渤海租赁(净买额-242.35万元)三只个股。
买五为华鑫证券股份上海分公司,该席位买入608.62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665次,实力排名第7。华鑫证券股份上海分公司今日还参与了越秀金控(净买额6752.55万元),中核钛白(净买额-3458.46万元),古井贡酒(净买额2679.62万元)等13只个股。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基金委面上项目申请相对自由简单,不需要组织大队伍,往往更能体现研究者的学术思想,更兼这几年资助强度迅速提高,因而吸引了大批科研人员申报。虽然基金委资助项目量大面广,但对申请人能否获得资助来讲总还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究其原因可以套用一句名言“幸福的申请者都是相似的,不幸的落选者各有各的不幸”。了解幸福者到底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助于后来人明确努力方向,而看看落选者的不幸之处则可能提醒后来者避免重蹈覆辙。
从理论上讲,申请书是基金评审函评专家打分的唯一依据,对项目的评审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申请书”的评审,申请书撰写质量的高低决定了项目是上还是下。申请书又是一种格式作文,怎么写好这篇作文,避免因为写作问题使一个好项目被埋没使需要动点脑筋、下点功夫的。
笔者因为在科研处工作多年、负责本单位的基金申请工作,看了不少申请书,也接触到一些函评意见,在这里谈几点粗浅体会和感受,仅供参考,如有不周全的地方,就当是抛砖引玉吧。
一、典型函评意见分析
(一)“幸福者”的相似之处
首先分享三份得到资助的申请书的肯定性评价:
a) 该项目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探讨XX信号通路及YY分子在ZZ问题中机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先进,研究内容适当,重点突出,关键问题准确,研究方案合理可行。项目申请人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项目组搭配合理,实验条件具备。
b) 该项目立意新颖,有较重要的应用前景。研究目标明确,内容恰当,总体方案合理可行,申请人课题组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条件。
c) 该项目属于生物学前沿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研究内容充实,研究目标明确,实验方案可行。申请者长期从事相关研究,具有很好的工作基础。
从这几条非常相似的意见中可以大概了解评委们看重哪些东西。我们的体会是,一个好的申请书就是要做到既要让评委认可你所提出的科学问题不但很重要而且有新意,而且还要让他认为按申请书中设计的方案开展相应的研究、完成相应研究内容,就能够解答、解决所提出来的科学问题,最后要让他相信申请人的团队足以胜任这些研究工作。如果这几点都达到了,本子应可算成功。
(二)“落选者”的各种“不幸”
表一是对几十份落选申请书的一些典型负面评价的简单归类,有些类似的评价已并为一条。可以看出,引起专家负面评价的原因五花八门,涉及到申请书的各个方面。从数量上看,“研究内容过多”、“缺乏预实验”、“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过于简单”等是被提及最多的负面评价(数据未展示)。
表一 典型负面意见
导致表中这些问题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
一个原因是申请者对相关问题不够重视。类似“工作基础中图注错误”、“参考文献格式不统一”、“立项依据论述过于表面”这样的问题,申请者要是肯在这些地方下功夫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另一个原因恐怕是项目还不够成熟。比如“没有提出明确的假说”、“缺乏创新性设计”、“目标不明、思路不清”、“最基本的动物模型也还没有”等问题,反映出申请者对所申请项目的构思还不够完善,条件还不成熟。这种情况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申请者应做好准备工作,提炼出好的科学问题,理清思路。
还有一个原因是申请者对各部分撰写尺度拿捏不准。这中情况在新手中比较常见,也是可以通过努力很快可以提高的。比如立项依据要从哪些方面论述,说到什么程度?面上项目多少内容算合适?为避免发生这类问题可以找一些范文来揣摩,并多向有经验者讨教。
现在网上可以搜索到基金委各类项目的评价要点,也能找到很多成功的范本,甚至是申请书撰写技巧、攻略。如果申请者感到把握不准,又找不到合适的人请教,上网搜索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当然项目本身好是成功的基础,写作技巧只是走向成功的“助推器”。
二、体会和感受
(一)项目申请书的每个部分都需要用心推敲
前文说过,申请书是一个格式作文。它的不同部分是有主次详略之分,每个部分内也有重点内容和次要内容。写得好的申请书,不同部分应该是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申请书全文则要思路顺畅、层次清晰、前后呼应。这就要求我们在撰写申请书时必须有全局考虑,精心安排每个部分要写的内容,不可以写到哪算到哪,更不应该你写几段我写几段再拼凑成一个本子。
我们常听到有专家说“我只看摘要和paper list”,也有专家说“我就看立项依据和工作基础”。问题是谁也不知道自己的申请书会被指派给哪个专家。因此申请者必须反复推敲,让每个部分都挑不出毛病,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在追求重点的地方出彩,争取评分靠前。最忌讳在自己认为不重要的地方就对付了事,因为不管哪个部分有漏洞都有可能“致命”。比如有一份申请书,填写项目组主要成员时把名字错成了同音字,造成签名与文本不一致,结果没能通过形式审查。其他部分花再多心血也白费了。
(二)要能够以他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申请书
申请者熟知的事,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评委也了解。可能申请者认为常识性的观点,评审专家未必清楚;同样的一个术语,在不同学科可能有不同的意思。申请者如果没注意这些情况,就可能自我感觉写得顺理成章,却让评审专家看得不知所云,最后得到负面评价,比如“创新性不足”、“立项依据不足”等。笔者建议申请人把科学问题放到更大的科学背景下,并对申请书中关键的概念给出简要解释,以便评委快速把握申请者的思路。申请者需要先忘掉所有自己的发现和观点,再来读自己的申请书,看论述是否有脱节或是晦涩难懂的地方,然后做相应的修改完善。
(三)要善于表述,有所取舍
申请书的表述非常重要。有些申请书在“立项依据”部分只综述了其他人的研究,没有结合自己的发现去论述,没能充分体现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思想。申请者其实观察到重要的现象,取得一些数据,却因为表述的问题使评委误以为“缺乏预实验”、“前期基础不够”。有的研究内容本来是上下相连的部分,却因为缺少必要的交代使它们看起来是“没有什么相关性”。申请者应该多考虑怎么样表述更能打动评委,比如实验数据图注为“xxxx实验”,不如改成“xxxx实验表明XXXX”,因为这样可以领着评委按申请书的思路往下看。
申请书的用词一定要精当,用词准确是学术素养的体现。特别是提到申请者本人的研究时,不要谦虚,更不能夸大。用“发现了”还是用“观察到”给人的感觉显然不同。
善于取舍才能写好申请书。有的申请书立项依据综述十多页,评委未必能耐心看完。这个部分只要围绕关键科学问题,讲清楚项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就够了。还有的申请者在“工作基础”部分给出很多实验数据,包括很多细节,恐怕并不合适。申请者通过“工作基础”部分的文字要达到几个目的:一是要表明申请书所提出的科学假设是有实验基础的;二是要展示申请者已经掌握了研究内容所涉及到的关键实验技术;三是展示申请人在相关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过多的数据可能会淹没关键的内容,还有可能发生“图注错误”被评委揪出错误,甚至会导致评委产生“都快做完了,还要申请经费”的想法。
在研究内容方面也要善于取舍,不要追求面面俱到。有的申请书“研究内容太多”,让评委担心申请人不能完成所有内容,或者让评委觉得重点不突出,也有的让评委觉得“几个部分不相关”。一般情况下研究内容时都是按时间进程来安排,但要注意与科学假设最相关的那些内容最应该重点写,为完成这部分内容而必须先完成的内容以及延伸性的内容可以写简略一点。一个面上项目大概体量是多少可以参考最近几年获得资助的面上项目申请书。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秦四清老师
秦四清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秦四清,男,博士,1964年2月出生,毕业于东北大学,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工程地质、岩土工程。
灵感是人类创造性认识活动中最美妙的思想之花;突破或解决重大科学难题,几乎都需要“灵感”的光顾。灵感或产生于旅游度假期间的开窍、或产生于与高手讨论交流后的思维升华、或产生于冥思苦想后的顿悟、或产生于郁闷后的闪念,如此等等。一般认为,产生灵感的条件有三:(1)长期的潜心思考;(2)或长或短的孕育;(3)偶然因素的刺激诱发。
每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放榜季,成功者喜气洋洋,而失意者郁闷沮丧,特别是多次申请失意者甚至怀疑自己的科研能力,对自己的前途极度悲观失望。我看不必如此,应以平常心对待,因为能否拿下基金项目,除了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外,还有不少偶然因素起作用,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嘛。
基金项目申请未中,或许是助推失意者迸发灵感的机会、进而建立分享科学理论的机遇。以下讲述一个真实的励志故事,期望对失意者有所裨益。
2009年我申请杰青时,函评专家给的都是“A”,但因那年函评得到全“A”的地学部杰青申请人较多,需要基金委内部管理人员投票表决哪些人上会,结果我因SCI论文数量少而“名落孙山”。知道结果后,当时相当郁闷,正好有青岛海洋大学(现为中国海洋大学)的朋友邀请我去前往讲学,顺便旅游散心,我立马接受了邀请。去青岛后第二天到崂山游玩,欣赏了那里的旖旎风光,回程途中下着小雨,坐在朋友的私家车上在半睡半醒之间突然开窍了——长期思考的斜坡失稳预测问题有了另辟蹊径的思路,那时的直觉告诉我:(1)一类大型斜坡的稳定性应受滑面上的锁固段控制;(2)应从锁固段峰值强度点、残余强度点与体积膨胀点的应变比着手,解决该类斜坡的失稳预测问题;(3)应变比应是常数。后来的工作证实了直觉的正确性。现在回头想,如果2009年我拿到了杰青这顶“帽子”,可能会长期处于“志得意满”的飘飘然状态,灵感难以被激发,则不大可能有锁固段理论的诞生。
人生总会有不顺利的时候,在逆境中或者沉沦或者奋起,但有志者应选择后者。培根说:“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黎明前特别黑暗,成功前格外艰难。逆境使人别无选择,逆境给人很大压力,而压力能激发出强劲动力。只要在艰难时刻再坚持一下,挺过最难熬的一段,那么紧接着可能就是机遇或灵感的光顾、奇迹的出现。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函评什么意思》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函评什么意思、海航基础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