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7月20日兆易创新发生大宗交易,交易数据
大宗交易成交价格109.77元,相对当日收盘价折价11.98%,成交23万股,成交金额2524.71万元,买方营业部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张江路证券营业部,卖方营业部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贸试验区分公司。
近三个月该股共发生65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9.49万手,折价成交59笔。该股在过去半年内已有共计4543.34万股限售解禁股上市,占公司总股本的6.81%。
截至2022年7月20日收盘,兆易创新(603986)报收于124.71元,上涨2.25%,换手率1.92%,成交量12.7万手,成交额15.86亿元。
该股近半年内有股东持股变动,合计净减持733.46万股,股东增减持明细如下表: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1家,增持评级3家,中性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77.05。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兆易创新(603986)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较差。财务健康。该股好公司指标4星,好价格指标2.5星,综合指标3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作者| 李肖
3月28日晚,南京上市公司弘业股份(600128)发布两份公告,一份是关于控股股东增持,另一份则是控股股东建议上市公司加大2021年度分红力度。
这两份公告单看都很正常,但两件事情摆在一起就很有趣了。
| 01
控股股东计划持续增持
作为弘业股份控股股东,苏豪集团直接持有公司股份5382.01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1.81%,苏豪集团全资子公司爱涛文化则持有公司股份992.84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4.02%,合计持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83%。
3月28日,公司接到苏豪集团通知,苏豪集团通过上交所增持了公司50万股股份。
本次增持后,苏豪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数量达到了6424.85万股,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26.04%。
公告中还披露,包含本次增持的50万股,苏豪集团拟在未来3个月内继续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150万股、不超过300万股。
控股股东称,增持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并且承诺,在增持实施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 02
刚增持完就建议加大分红
大股东增持对上市公司是个好消息,也是二级市场喜闻乐见的,说明了公司发展前景被人看好,愿意拿出真金白银展示信心,这种表率往往能起到提振股价的作用。
然而当晚一同发布的另一份公告,就让人有点捉摸不透了。
公司公告称,3月28日,公司收到苏豪集团发来的《关于建议加大分红力度的函》,控股股东在信函中表示:“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基本手段,体现了对投资者收益权的尊重和保护。”
公告称,在2020年年度利润分配中,弘业股份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974.14万元(含税),当年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61.53%。
因此,控股股东称,“请弘业股份综合考虑公司现阶段的财务状况、现金流状况、经营情况以及未来资金需求等因素,建议加大2021年年度利润分配力度,在以前年度每股分红基础上提高上市公司每股分红幅度50%-***。”
根据公司去年年报显示,弘业股份2020年实现净利润3209万元,分红分掉了接近2000万,占比超过了60%。而控股股东此时建议上市公司在以前年度每股分红基础上提高每股分红幅度50%-***。
弘业股份如果采纳建议,那么2021年度的分红比例将会前所未有的大。公开数据显示,弘业股份近三年累计分红3208万元,上市25年来累计分红3.95亿元。
不过,分红这件事情向来是有多大劲使多大力气,弘业股份上市这么多年,由于主营主要是外贸出偶业务,业务特性摆在这,所以一直是规模大利润不高,二十多年累计净利润不到10个亿,约为9.72亿元,分红接近4亿,算不上特别大方,倒也无可指摘。
但是苏豪集团刚刚增持过,就要求本来也不是很宽裕的弘业股份加大分红力度,看来是十分重视提升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了。
| 03
A股分红力度显著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度上市公司分红力度,尤其是国资和地方龙头股们的分红力度,比往年都要高出不少,浙商证券发文指出,截至2022年3月27日,同时披露了年报数据和现金分红预案的公司有582家,现金分红金额合计达4411亿元。已预案公司的分红率为36%,较去年提升1.8个百分点。
分行业来看,截至2022年3月27日,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分红金额排名位于前五的行业分别是银行(1172亿元)、通信(610亿元)、非银金融(561亿元)、煤炭(547亿元)和建筑材料(240亿元)。
其中,像海螺水泥(600585)拟10派23.8元,分红比例37.9%;中国神华(601088)拟10派25.4元,分红比例100.4%;重庆百货(600729)拟10派37.9元,分红比例154%。
申万宏源证券投资顾问发文指出,今年是国改三年计划的落地年,另外在目前的经济背景下,核心企业也有通过分红来给各地输血的潜在动力。
(江苏金融圈授权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春招要到了,打算进入芯片行业的同学们要加油啦。
一般来说,校招的时候企业因为争抢人才,人才培养的缘故,同水平的人才会给到比社招更丰厚的待遇,有些公司会有较高的签字费。
再加上IC行业一年行情好过一年,校招薪资明显呈倒挂趋势,所以大家要好好把握校招机会。
目前各大芯片公司都已经打开了校招渠道,无论是校招展会,还是官网里“加入我们”的端口,都可以了解到2021年的岗位招聘信息。
不过求职择业最核心的点还是薪酬,以往岗位的待遇在这个时候就很有比较价值了。
来吧,直接看工资。(以下均为往年工资数据,仅供参考)
华为海思
去年招人不多,今年明显发力,官网校招岗位信息一共46条,具体每个岗位缺口人数就不清楚了。
数字 25W 北京 硕士985
芯片与器件设计 25K×14-18 上海 硕士985
数字IC设计工程师 20K×14-18 上海 硕士211
模拟 20K×14-18 上海 硕士985
(海思每年分级定岗的,17级年薪约66W,博士;16级年薪约50W,硕士一般拿不到,要博士;15级月薪约20-25K;14级月薪约17-20K;13级月薪约12-16K)
寒武纪
寒武纪校招岗位不多,今年芯片类校招岗位一共13条。
DFT设计工程师 20Kx15 北京 本科211
SOC设计工程师 30W 北京 硕士211
数字芯片验证 20Kx15 西安 硕士211
数字芯片设计 20Kx15 西安 硕士211
紫光展锐
测试开发 13K×12 天津 硕士其他
IC验证 16K×12 上海 硕士211
通信软件开发 14K×12 南京 硕士211
软开 14K×12 天津 硕士985
解决方案 9.5K×15 天津 本科211
硬件测试 16K×12 上海 硕士985
芯片设计、应用开发15K×12 上海 硕士985
模拟IC 16K×12 北京 硕士985
硬件工程师 16K×12 上海 硕士985
台积电
IT咨询、软件工程师、设备、质量与可靠性、产品工程师、制程工程师 9×18+加班工资 南京 硕士
核心开发岗 11.5×18 上海 硕士985
实际上,台积电加班比较严重,部分岗位需要倒班,一定要自己了解清楚。
面试时候可以直接问面试官,一般他都会说的,他也不想招到人因为适应不了加班而离开。
中芯国际
工艺研发、产品工程师 10.8K×14上海硕士985(双人间宿舍,600/月 餐补15/天)
工艺工程师 10.1K×14 深圳 硕士985(双人间宿舍,400/月,两年评一次级,升级则涨薪)
PE 9.6K×12 北京 硕士211(加班严重)
技培生 18.7K×14 上海 博士985
OPC 10.8K×14-18 上海 硕士985
长江存储
工艺工程(研发) 12.5K×12×1.15(另加11万签字费,分三年发) 武汉 硕士985
工艺整合量产 11K×12×1.15 武汉 硕士985
产品工程(研发) 15.5K×12×1.15(无签字费) 上海 硕士985
数字电路 12.5K×12×1.15(另加11万签字费,分三年发) 武汉 硕士985
设备工程师 10.5K×12×1.15(另加11万签字费,分三年发) 武汉 硕士211
失效分析 11K×12×1.15 武汉 硕士985
华宏
测试工程师 9K×14+ 无锡 硕士其他(需要导夜班)
设备工程师 PIE 9K×14+4 上海、无锡 硕士211
PE 9K×14+4 上海、无锡 硕士211
基本所有岗位都是9K月薪,14个月固定工资,加季度奖、半年奖,大概发18个月工资。
汇顶
系统工程师 14×16成都 硕士985
软开(单片机、驱动、dsp) 13×16 成都 硕士985(安家费1.2w,餐补1k每月
算法工程师 16-18×16 深圳 硕士985
芯片设计 15×16 深圳 硕士985
IC验证 15-17×16 深圳、上海 硕士985
硬件 13×16 成都 硕士其他
长鑫
整合工程师PIE研发 10-13.6k×15 合肥 硕士211
研发制程工程师、软件工程师 、PE 10k×14 合肥211硕士
电路设计 13×14 上海 硕士211
(长鑫有20万住房补贴,需要签5年,从第三年开始发。签约费4万,两年后发,政府人才补贴2.4w。)
兆易创新
嵌入式 17×13-15 上海 硕士211
系统开发 13×16 合肥 硕士211
软件 13×15 合肥 硕士211
数字ic设计 13-16×15 西安 硕士211
结语:
因为国内的半导体风潮,各地对于芯片产业的补贴给的很足,因此,近几年芯片公司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并不是不推荐去小公司,确实鱼龙混杂,刚毕业学生很难判断所选企业的“真材实料”
所以还是要重复下昨天那篇文章末尾的话:
其实能不能得到技能提升和大公司还是初创公司关系不大,关键看跟的leader和分配的项目。
但是,“世俗”的力量是强大的,通常情况下大公司背景的同学在面试时的加成效果更好。
毕业3年左右的同学在面试时个人能力和项目经验占到的权重基本上是30%,上家公司平台和所在部门能占到的权重至少有40%,此外初创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不是应届生能承受的。
所以,有的选的话,尽量不要在起点就背负太大的风险。
合肥,正在跑出一个硬核IPO。
不久前,上交所披露恒烁半导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烁股份”)科创板IPO已获问询,国元证券为主承销商。这是一家成长于合肥的半导体公司——靠这一块存储芯片,年入2亿。而站在恒烁股份背后,是一位60后中科大校友——吕向东。1962年,出生在安徽省淮南市的吕向东,凭借着高考状元的成绩进入了中国科技大学,攻读近代物理系。辗转多年,他从2006年回国开始开始创业之路。2015年,吕向东在合肥庐阳区创办了恒烁股份,主攻存储芯片和MCU芯片,如今有望收获人生第一个IPO。
当然,这只是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崛起的一缕缩影。2013年,产业基础薄弱的合肥喊出打造“IC之都”的目标,开始不遗余力地布局集成电路产业。时至今日,这座最牛风投城市迎来了收获季:今年4月,“国内光刻设备第一股”芯碁℡☎联系:装成功IPO;封测厂商汇成股份的IPO申请已受理……不禁感叹,昔日的半导体荒漠,一批明星公司已经拔地而起。
59岁中科大学霸回国创业要去IPO敲钟了
这是一位60后中科大校友回国创业的故事。
1962年,吕向东出生在安徽省淮南市,自小成绩优异。高考恢复后,他以当地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就读于当时最热门的专业——近代物理系。那个年代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这门专业主要是研究宇宙起源和基本粒子的构成,并不接地气。后来,吕向东选择了更为实用的半导体物理专业,也为日后的半导体事业埋下了伏笔。
硕士毕业后,原本顺利考上博士的吕向东却选择退学,申请出国深造。1989年,他拿到了美国理海大学的录取通知,继续攻读物理相关专业,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导电玻璃。苦读几年,吕向东顺利拿到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开始了在美国硅谷的职业生涯。
吕向东曾先后在多媒体芯片设计公司Trident、日本NEC的美国分公司、美国TI(德州仪器)、德国英飞凌、美光等世界知名半导体公司任职。期间,他无论是芯片设计、应用工程师还是市场和销售等职位都尝试过。而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经历,都成为了日后创业的基石。
一次偶然机会,吕向东与朋友闲聊时得知,江苏镇江正在大力招商引资。吕向东按耐不住内心创业的热情,便与朋友回到国内。2006年,他们一同在镇江创办了隆智半导体,主要研发NOR闪存芯片。21世纪初,大多数风险投资人对半导体的热情并不高,甚至很多人“一听说是做芯片,尤其是存储器,便瞬间失去了兴趣。”后来,这家公司因融资困难,卖给了美国飞索公司,作为创始人之一的吕向东被任命为飞索公司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
“创业是有瘾的。”这是吕向东的原话。在飞索公司沉淀了两年后,他开启筹备第二次创业。2015年,吕向东回到家乡合肥,借助中科大校友联合会的力量,在庐阳经开区中科大校友产业园创办了恒烁股份,同样研发NOR/NAND闪存。
吕向东曾总结道:“很多技术人员创业最大的误区是认为自己技术好就能创业成功,这其实是不对的。公司是一个整体系统,产品、资金、技术、市场和管理缺一不可。这就像钟表的齿轮一样,不管大的小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转动。”
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时间,恒烁股份迅速完成了3款65nm NOR芯片的设计研发并量产。2018年底,恒烁股份推出了业界工艺节点*为先进的50nm串行128Mb NOR Flash。随后,恒烁股份不仅推出了面向边缘计算的存算一体AI芯片,同时也切入到全新的MCU赛道中。去年,恒烁股份推出了32位ARM架构的MCU系列产品。
兜兜转转,2021年是吕向东回国创业的第十五年头,59岁的他即将迎来人生第一个IPO。
兄弟联手做芯片,一年进账超2亿,背后有深创投身影
外界鲜少了解的恒烁股份,靠什么撑起一个IPO?
招股书显示,公司是一家主营业务为存储芯片和MCU芯片研发、设计及销售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公司现有主营产品包括 NOR Flash 存储芯片和基于 Arm®Cortex®-M0+内核架构的通用 32 位MCU芯片,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物联网、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电子、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其中,NOR Flash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贡献逾九成营收。
进入2020年以来,受芯片产能紧缺以及下游应用市场需求旺盛影响,NOR Flash行业景气度明显回暖。因此,恒烁半导体的NOR Flash出货量大幅增加。2018 年、2019 年、2020 年及 2021 年 1-6 月,公司 NOR Flash 出货量分别为 3.24 亿颗、6.11 亿颗、8.54 亿颗及 8.02 亿颗。
招股书显示,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恒烁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1.01亿元、1.34亿元、2.52亿元和2.71亿元。2018到2020年恒烁股份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57.89%。但净利润方面则波动较大,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788.36万元、-741.61万元、2521.39万元和5966.81万元。
那么,恒烁股份为何从2020年才实现扭亏转盈?这是因为,公司在这一年拓展了MCU芯片产品线。2020 年及 2021 年 1-6 月,公司 MCU 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 717.73 万元和 2,521.62 万元,出货量分别为1,272.95 万颗和 3,546.75 万颗,销售增速较快。
MCU芯片即℡☎联系:控制单元,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将CPU、SRAM、Flash、 计数器、UART 及其它数字和模拟模块集成到一颗芯片上,构成一个小而完善的℡☎联系:型计算机系统,是各种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主控芯片。在这波缺芯浪潮中,MCU芯片便是缺货的主角之一。
目前,恒烁股份的MCU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销售收入和市场占有率与行业头部厂商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鉴于目前全球 MCU 缺货的现状,公司 MCU 业务规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新的产品系列不断推向市场,MCU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受芯片下游应用需求增长、国际政治环境变化、国产芯片替代进口趋势明显、国家加大对半导体行业政策支持等多因素影响,国内芯片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因此,恒烁股份也走进了VC/PE的视野。
成立至今,恒烁股份经历了至少6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安庐阳、天鹰资本、中安海创、国元创投、前海蓝点、市天使投、昆仑投资、新丰投资、朗玛投资、深创投、启迪投资。今年6月,深创投、启迪投资等投资机构以23.80元/股突击入股。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招股书披露日,吕向东、吕轶南、合肥恒联分别持股持股17.47%、11.08%、10.97%位列公司前三,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81.35%。其中,吕向东与吕轶南通过直接与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39.52%的股份,而两者为兄弟关系,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打造中国IC之都合肥,正批量诞生半导体IPO
随着恒烁股份即将IPO,外界赫然发现合肥集成电路产业正在强势崛起。
时间回到2013年左右,合肥已经是中国最大的面板产业基地、家电产业基地。但这些支柱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都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缺芯。从那时起,合肥政府便提出打造“IC之都”的战略目标,从市场需求出发谋划“补芯”,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
同一时期,国内另一家半导体公司——兆易创新,意图拓展DRAM业务,但DRAM代工厂的建设将耗费巨额资金。当时,合肥市政府得知此事后,火速与兆易创新签下了一纸关于共同建设一个专攻DRAM代工的项目协议:
合肥和兆易创新一起出钱建设专攻DRAM代工的合肥长鑫项目,合肥政府先出3/4的钱, 兆易后出剩下的1/4,长鑫的运营由兆易创新来做。2016年5月,合肥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三年后,长鑫存储宣布与国际主流DRAM产品同步的8Gb DDR4量产,奠定了其行业地位。
当然,长鑫存储只是合肥集成电路产业的一个代表。此外,合肥通过基金直投、跟投等方式聚集颀邦封测、通富℡☎联系:电、芯碁℡☎联系:装、恒烁半导体、联睿℡☎联系:电子等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形成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设备材料的全产业链条。由此,合肥成为全国最受瞩目的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之一,更是被誉为中国的“IC之都”。
播下的种子开始迎来收获季。如今,合肥这个曾经的半导体荒漠正在跑出了一个个IPO。
芯碁℡☎联系:装,今年刚刚登上IPO舞台。背后掌舵者是一位铁娘子——程卓。出身军人家庭的她,第一份工作是军工企业的财务岗位。上世纪90年代,正处于事业稳定期的程卓选择下海创业,先后在食品、贸易、百货、中介服务等行业摸爬滚打。2015年,年近50的她二次创业,闯进了半导体行业,成为了芯碁℡☎联系:装董事长。
成立6年时间,芯碁℡☎联系:装集结了一支投资队伍,潜伏着合肥高投、合肥创投、安徽高新投、安徽省量子科学产业发展基金等地方政府投资方以及中兴创投、中芯聚源、东方富海、华登国际等业内知名投资机构。今年4月,芯碁℡☎联系:装头顶“国内光刻设备第一股”的光环登陆科创板。截止12月24日收盘,该公司市值超80亿。
很快,合肥又将迎来一个半导体IPO。11月初,封测厂商汇成股份科创板IPO申报材料获得了上交所受理。据悉,公司原生产基地主要在江苏扬州,后来接受合肥市新站区邀请成立新的经营主体并落户合肥。
回溯公司的发展,合肥的资金功不可没。招股书显示,合肥以合肥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简称“合肥创投”)为主体,通过附带回购条款的方式,在公司初创期入股汇成有限。在汇成股份完成后续融资并渡过初创期后,由创始人及相关方回购部分国资股份。IPO前,合肥创投仍持有公司1.8%股份。
时至今日,合肥还在不断出手打造一张庞大的半导体版图。今年,同样来自合肥的阿基米德半导体官宣3亿元天使轮融资,合肥产投集团旗下产投资本公司管理的安徽省人工智能基金领投,创谷资本、合肥产投、合肥高投联动投资,联合投资方还包括赛℡☎联系:电子、圣邦股份、中裕燃气等多家上市公司及其创始人与知名半导体投资人。
短短几年时间,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实现“从无到有”、“由零到多”的嬗变。回望过去2000多年历史长河,合肥地处江淮之间、坐拥八百里巢湖,孕育出“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的商贸文化、金戈铁马的三国文化、清正廉明的包公文化、名震天下的淮军文化、革命岁月的红色文化、敢为人先的改革文化……这些都为今日合肥提供了丰富的“沃土”。
曾几何时,合肥被调侃为中国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会城市,如今正在缔造一批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上市公司。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兆易创新公司简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兆易创新公司简介、600128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