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影响深远。
如今,人们都把曲阜作为孔子的故乡,其实,孔子的祖籍并不在曲阜,他的祖上是春秋时宋国的贵族,被封于栗邑(今河南夏邑)。
而孔子原本是不姓孔,他祖上是子姓,而他的孔姓来自于曾祖父孔防叔。
一、孔父嘉被华父督陷害
孔防叔的曾祖父叫孔父嘉,是宋国的大司马,相当于国防部长,辅佐国君宋殇公。
宋殇公即位后,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史书记载说:“立十年而十一战,民不堪命”。也就是说,多次的战争,给宋国的底层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民间怨声载道。
最后,负责打仗的大司马孔父嘉在对郑国的战争中失败了,民怨沸腾。不巧的是,宋国的太宰华父督在路上遇到了孔父嘉的妻子,见到后称赞说:“美而艳。”
而孔父嘉的战败给了华父督一个借口。桓公二年,华父督借着对外战争失败的时机,到士兵中宣传谣言,说国家又要打仗了,要派你们去前线。
于是,不愿打仗的士兵和百姓都找到华父督要求他向国君反映百姓的诉求。
华父督借机鼓动说:“殇公当国君十年打了十一次仗,老百姓都不堪忍受了,这都是因为孔父嘉,我要杀了他让百姓安宁。”
愤怒的士兵和华父督一起发动了政变,杀死了孔父嘉,华父督借机夺取孔父嘉的妻子,但孔父嘉的妻子自杀了。
宋殇公知道后,非常愤怒,准备收拾华父督。
华父督知道后,一不做二不休,又带人把宋殇公给杀了,并又立宋庄公为国君。
二、木金父奔鲁
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害怕华父督的继续诛杀,出奔到了鲁国。
到了木金父的孙子孔防叔的时候,孔氏开始以孔为姓。
因为孔防叔与宋国有世仇,于是,鲁国就派孔防叔到了鲁宋国界处的防城担任防邑的大夫。防邑是鲁国的西大门,史称西防。
孔防叔之所以被称为防叔,就是因为他曾担任管理防邑的官长。
西防位于今山东省金乡县与成武县交界处,春秋时代,鲁国的百姓要到卫国、曹国、宋国等地必须从这个地方出入,相反,西边国家的人们要到鲁国也要从这里走。
因为此地的南边是孟渚泽,没有道路可以通过,又是宋国的地盘。
防城就是宋、鲁两国的交界点,宋国要进攻鲁国必须从这个地方来进兵,所以,鲁国就让与宋国有世仇的孔防叔来把守,至少不用担心他的忠诚度。
孔防叔在防城深沟高垒,建立了完备的防御体系,在保卫鲁国边境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孔子及孔伋与防城
孔防叔的儿子伯夏是孔子的祖父,对于自己的曾祖父孔防叔,孔子也是念念不忘。他在周游列国时,首先去卫国,就经过防城,并在防城逗留凭吊。
祖先做官的地方显然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论语》中,孔子曾说:“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意思是臧武仲这个人凭借自己的封邑防地要求把自己的儿子立为继承人,虽然说是没有要挟国君,我不信。
这是孔子明确提到防城。
到了孔子的孙子——述圣孔伋(字子思),他效仿祖父,游历卫国等国家,也是经由防城出鲁国西行到卫国。
同样,他在防城逗留凭吊后,出城时时辰已经过午了,天黑的时候,他来到了出防城十多公里的苟村集,并在此地打尖住宿。
听说来了远客,当地的里正苟变前来拜访,交谈之下,孔伋发现其才能可以指挥五百辆兵车,孔伋大惊。
到了卫国后,孔伋向卫侯竭力推荐苟变。
但卫侯说,苟变曾经在收税的时候吃过别人两个鸡蛋,因此不能用他。
于是,孔伋向卫侯阐述了用人不能因小失大的道理,特别是卫国当前正在用人之际,这样的将才更不能失去。卫侯恍然大悟,于是,任命苟变当了将军。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子思荐苟变”的故事,“不以二卵弃干城之将”也成了一句名言。
时光悠悠,千年的刀光剑影让防城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烟云中,而孔子家族的故事却被历史典籍记载下来,引来人们不断地追寻、感慨……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4月14日丨浦东金桥(600639.SH)公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7亿元,同比增长28.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3亿元,同比增长46.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52亿元,同比增长48.41%;基本每股收益1.4460元;拟按每10股向全体股东分配现金红利人民币5.00元(含税)。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影响深远。
如今,人们都把曲阜作为孔子的故乡,其实,孔子的祖籍并不在曲阜,他的祖上是春秋时宋国的贵族,被封于栗邑(今河南夏邑)。
而孔子原本是不姓孔,他祖上是子姓,而他的孔姓来自于曾祖父孔防叔。
一、孔父嘉被华父督陷害
孔防叔的曾祖父叫孔父嘉,是宋国的大司马,相当于国防部长,辅佐国君宋殇公。
宋殇公即位后,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史书记载说:“立十年而十一战,民不堪命”。也就是说,多次的战争,给宋国的底层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民间怨声载道。
最后,负责打仗的大司马孔父嘉在对郑国的战争中失败了,民怨沸腾。不巧的是,宋国的太宰华父督在路上遇到了孔父嘉的妻子,见到后称赞说:“美而艳。”
而孔父嘉的战败给了华父督一个借口。桓公二年,华父督借着对外战争失败的时机,到士兵中宣传谣言,说国家又要打仗了,要派你们去前线。
于是,不愿打仗的士兵和百姓都找到华父督要求他向国君反映百姓的诉求。
华父督借机鼓动说:“殇公当国君十年打了十一次仗,老百姓都不堪忍受了,这都是因为孔父嘉,我要杀了他让百姓安宁。”
愤怒的士兵和华父督一起发动了政变,杀死了孔父嘉,华父督借机夺取孔父嘉的妻子,但孔父嘉的妻子自杀了。
宋殇公知道后,非常愤怒,准备收拾华父督。
华父督知道后,一不做二不休,又带人把宋殇公给杀了,并又立宋庄公为国君。
二、木金父奔鲁
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害怕华父督的继续诛杀,出奔到了鲁国。
到了木金父的孙子孔防叔的时候,孔氏开始以孔为姓。
因为孔防叔与宋国有世仇,于是,鲁国就派孔防叔到了鲁宋国界处的防城担任防邑的大夫。防邑是鲁国的西大门,史称西防。
孔防叔之所以被称为防叔,就是因为他曾担任管理防邑的官长。
西防位于今山东省金乡县与成武县交界处,春秋时代,鲁国的百姓要到卫国、曹国、宋国等地必须从这个地方出入,相反,西边国家的人们要到鲁国也要从这里走。
因为此地的南边是孟渚泽,没有道路可以通过,又是宋国的地盘。
防城就是宋、鲁两国的交界点,宋国要进攻鲁国必须从这个地方来进兵,所以,鲁国就让与宋国有世仇的孔防叔来把守,至少不用担心他的忠诚度。
孔防叔在防城深沟高垒,建立了完备的防御体系,在保卫鲁国边境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孔子及孔伋与防城
孔防叔的儿子伯夏是孔子的祖父,对于自己的曾祖父孔防叔,孔子也是念念不忘。他在周游列国时,首先去卫国,就经过防城,并在防城逗留凭吊。
祖先做官的地方显然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论语》中,孔子曾说:“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意思是臧武仲这个人凭借自己的封邑防地要求把自己的儿子立为继承人,虽然说是没有要挟国君,我不信。
这是孔子明确提到防城。
到了孔子的孙子——述圣孔伋(字子思),他效仿祖父,游历卫国等国家,也是经由防城出鲁国西行到卫国。
同样,他在防城逗留凭吊后,出城时时辰已经过午了,天黑的时候,他来到了出防城十多公里的苟村集,并在此地打尖住宿。
听说来了远客,当地的里正苟变前来拜访,交谈之下,孔伋发现其才能可以指挥五百辆兵车,孔伋大惊。
到了卫国后,孔伋向卫侯竭力推荐苟变。
但卫侯说,苟变曾经在收税的时候吃过别人两个鸡蛋,因此不能用他。
于是,孔伋向卫侯阐述了用人不能因小失大的道理,特别是卫国当前正在用人之际,这样的将才更不能失去。卫侯恍然大悟,于是,任命苟变当了将军。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子思荐苟变”的故事,“不以二卵弃干城之将”也成了一句名言。
时光悠悠,千年的刀光剑影让防城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烟云中,而孔子家族的故事却被历史典籍记载下来,引来人们不断地追寻、感慨……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乐水乐山·吴泽浩绘
《论语·雍也》:“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乐”字,很多《论语》注解著作都注音为“yào”,权威性工具书如《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等也注音为“yào”。读者在诵读时,一般会读作“lè”或“yuè”,但往往要受到专家师者的纠正:“乐字读错了,应读lè”。搞得很没面子。
“乐”字读“yào”,到底有什么根据?查众多辞书,得不到答案。
《辞源》注音有五:1.yuè”,音乐。2.lè,喜悦,愉快。3.yào,喜爱。4.luò,乐讬,同“落拓”,行为不拘小节,放荡不羁。5.lào,乐亭、乐陵,地名。
《辞海》注音有四:1.yuè,音乐。2.lè,喜悦,快乐。3.yào,爱好。4.luò,见“暴乐”。(《辞海》把地名“乐亭”、“乐陵”之“乐”皆注音为lè)
《汉语大词典》注音有五:1.yuè,音乐。2.lè,快乐,欢乐;喜爱,喜欢。3.yào(《广韵》五教切),喜好。4.luò,见“乐讬”。5.liáo,通“疗”。参见“疗饥”。
可见,“乐”字读“yào”时,与读“lè”时意义相同,而在注明“yào”音时,除《汉语大词典》标明依据《广韵》“五教切”注音外,再也看不到其它有力的根据。《广韵》如此注音,大概依据的是某地方言。而孔子家乡曲阜及鲁西南一带, 在表示喜好、喜悦时,今天普遍的情况是:“乐”字都是读“luò”音,如“乐于助人”、“乐呵呵”等。
宋代朱熹《论语集注》给此章三个“乐”字如此注音:“乐,上二字并五教反,下一字音洛。”同一章中的“乐”字读音为何不一致,估计朱熹先生也难说清。
综观整部《论语》,表示喜好、喜悦意义的“乐”字出现多次,如“不亦乐乎”、“贫而乐道”、“乐而不淫”、“乐以忘忧”、“回也不该其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予无乐乎为君”等等,这些“乐”字都读lè(朱熹注音为luò),唯独“乐山”、“乐水”读“yào”,是何道理?既然没有道理,没有根据,笔者建议,我们不妨把“乐山”、“乐水”也按普通话来读,读成lè。《辞海》不是把地名““乐亭”、“乐陵”之“乐”(原读音lào)皆注音为“lèting”“lèling”了吗?这么统一读音,既消除了不必要的疑惑,也为广大读者扫除了阅读障碍。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孔子故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孔子故乡、600639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