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近年来虽然公募基金发展迅速,但是纯债型基金的存在感始终不太强。一方面,许多新晋基民正是看中前两年偏股基金强大的赚钱能力,从股市转战而来,风险偏好原本就挺高。另一方面,即便是追求稳健的投资者,近年来也往往被固收打底、权益增强的“固收+”策略基金所吸引。
但是,纯债型基金真的是“小透明”吗?事实上,近年来这类基金一直在扩容,据中金公司统计,总体来看截至2021年底,全市场纯债基金两千余只,总规模达到5.6万亿元,占债券型基金的71%,占全部公募基金的22%。
那么,总量占比接近四分之一的纯债型基金,为什么热度始终不高呢?司令觉得可能和持有人结构有关。同样据中金公司统计,纯债型基金的机构持有比例自2017年起一直维持在95%以上,其中截至2021年6月底,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达到98.3%(规模加权)。
说到这,不少有经验的投资者都知道,机构投资者所青睐的基金,业绩不一定有多突出,但是有一个特点几乎是必备的,那就是追求稳健,这也是许多小伙伴最近才认识到的投资需求。
司令查了下纯债型基金的业绩,以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为例,从近几年来看,每个完整会计年度基金净值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2014、2015年的平均净值增长率均超过了10%。
值得一提的是,在股市大跌的2018年,这类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超过了6.5%,起到了很好的分散风险的作用。回到当下,即便在股债均颇为波折的今年,这类基金也依旧保持了净值正增长。可见,除了平时关注的偏股型基金、固收+基金外,低调的纯债型基金,的确应该在我们普通投资者日常的资产配置中占有一席之地。
鹏华“双丰”,打造纯债型基金“天花板”
那么,该如何挑选纯债型基金?其实,作为主动管理类基金,这类基金的挑选和主动权益类差不多,基本也是跟着基金经理走。其中,鹏华基金的刘涛,就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不少人对刘涛有所了解,正是因为近期的晨星奖。这个奖特别稀有,在当前国内公募基金数量已经接近上万只的背景下,晨星基金奖每年五个品类中仅有一只基金获奖,可谓千里挑一。而刘涛管理的鹏华丰禄债券,就揽下了“晨星(中国)2022年度纯债型基金奖”。
事实上,除了晨星大奖,刘涛也是包揽了金牛、金基金和明星基金这三大权威奖项的“满贯王”,可以算得上是纯债基金界的“天花板”。
同时,从这份获奖列表也可以看出,刘涛的代表作主要集中在旗舰“双丰”——鹏华丰融定开债和鹏华丰禄。资料显示,刘涛分别在2016年5月和2016年11月开始接管这两只基金,至今任职均超过5年,有较长的历史业绩可以考证。
整体来看,以鹏华丰融为例,截至2022年4月12日,刘涛任职总净值增长54.25%,年化净值增长7.64%,同类排名第1。分年度来看,该基金2017年以来至今,每个完整会计年度均保持净值正增长,其中在2018年获得了16.79%的净值增长。此次获奖的鹏华丰禄,年化净值增长也达到了5.96%,排名前10。
无论债市行情如何,基金始终能保持年度净值正增长。这是许多投资者所期待的结果,也是刘涛投资的“杀手锏”——首先要对债市中长期趋势做出相对比较准确的判断,如牛市、震荡市或者熊市。基于此,再对组合通过梯次进攻或者梯次防守的方式来做攻守切换。但无论何种市场,都会保持偏短久期的底仓设置来获得基础票息。
以今年颇为震荡的一季度为例,刘涛指出:“今年把大的格局和收益率曲线的变化看明白了,对应到判断下面,策略相对就是通过两年期以内的相对偏短的债券,采取一定的骑乘策略,把杠杆放在偏高的位置。整体看下来,近一个季度资金端方面,资金指数会略紧一些,但事实上没有特别的借不到钱或者特别难受的融资时刻。所以能够感受到整个货币端或者短端略微会更宽松些,在这种环境下通过短期的套息策略,能够在震荡市里表现得更为出色。”
从客户需求出发,丰富品类随心匹配
看到这,已经心动的小伙伴们可能还有个小疑惑,对于刘涛旗下的基金该怎么选?目前如果从收益表现来看,鹏华丰融定开债似乎更胜一筹,直接选TA就是*解吗?
事实上,这个问题刘涛也考虑过。作为基金经理,他不仅对基金的业绩全力投入,同时在产品线布局上也十分上心。“对于产品线,我们非常关注各类投资人、各类客户的投资体验以及资金风险收益特征、期限上的需求。所以,对应到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客户,包括期限上的偏好,我们在原有一些老债基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开发匹配投资者新需求的债基。”
刘涛指出,鹏华丰融定开债(000345)作为他管理的第一个产品,是一只定开债基,他认为这只基金之所以历史收益略微高,也正是得益于封闭期资金比较稳定,也可以相对更加坚决果断的做攻守切换。但是在运作了几年之后,他听到了很多客户的心声,觉得定开债基一年中较为有限的申购赎回的机会,导致资金进出不便利。因此结合客户反馈以及自己投资的特点,他在2020年推出了鹏华年年红一年持有期基金。
同样,刘涛在运作鹏华丰禄几年后也逐步听到了客户的反馈,希望增加额度。但是考虑到该基金的资金容量与策略的组合容量相匹配问题,并且为了保证原有持有人的投资体验,在原有基金上增加额度的做法并非上策,于是推出了开放式的鹏华普利债券基金,并且整体在鹏华丰禄投资策略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的完善。
可见,对于如何选择纯债型基金,也许还是得听听刘涛本人的建议:“大家首先要看一看自己的投资需求,对应到自己资金使用的状况。”司令觉得,如果是可能要用到的短期资金,*开放式债基,一般收益比货币基金高,流动性也不错。而对于一些更稳定的中长期资金,则可以选择定开债基和持有期债基,以时间换空间,往往收益更理想。
最后友情提醒大家,刘涛的*基金鹏华丰融定开债(000345),将在4月25日迎来一年一度的开放申购日,单笔申购上限设置为200万元,感兴趣的小伙伴不要错过。
欢迎关注“SL基金圈”,基金投资不再迷茫!始终坚持用数据说话,深入浅出讲解各类基金投资技巧。静水流深,不疾而速!
整理数据不容易,请记得点赞支持哦。基金投资需谨慎,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购买前请仔细阅读基金法律文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有任何问题,麦克风交给你们high起来~~
离西山地区综合整治启动已逾十余年,太原市再现省属重点国企整体退城搬迁。
太重改革脱困时筹划整体退城搬迁
2月22日晚间,太重旗下A股上市公司太原重工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太重集团正在筹划整体退城搬迁工作,该事项尚处于前期论证阶段,有关方案尚未确定,后续亦需获得相关主 管部门履行决策审批程序,此举意味着此前传闻颇多的太重搬迁首获官方证实。
作为山西省机械制造业龙头国企,太重集团前身为创建于1950年的太原重型机器厂,是新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机器厂,拥有集团核心资产的旗下子公司太原重工也是中国重机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与中国一重等七家传统重型机械企业并称为“七大重机”,目前公司拥有总资产超500亿元、员工13000余人、占地面积440余万平米,旗下子公司主要有太原重工、太重煤机、太重榆液以及智波交通等。
当下的太重集团正处于“多事之秋”:一方面由于近年来这个共和国长子“负担”沉重频现大额亏损,其中仅2019年集团亏损额便逾10亿元,集团负债率超80%,集团亦因此被列为山西省属国企改革脱困的重点“攻坚对象”;另一方面则是山西省围绕太重集团掀起了规模空前的反腐风暴,太重集团自去年10月以来被查原任和现任高管已多达6人。
不过,深处“内忧外困”之下的太重集团,自2020年初便开启了“大破大立”的改革脱困之路,从集团领导层的“大换血”到启动太原重工定增、太重榆液增资混改以及“六定”方案加速落地等等“大招”不断,如今则又将整体退城搬迁正式列上日程。
再忆太原西山省属国企搬迁往事
太原西山,是太原西郊山脉的总称,南北横贯太原3个行政区,尤以万柏林区为主。作为“一五”期间国家在山西投资建设工业项目最集中地区,曾汇聚为煤焦化工等六大工业片区,不过由于重污染企业占比较大,西山亦逐渐发展成为太原污染最严重工矿区。
为了彻底改变西山地区“脏乱差”等多年积累的问题,太原市从2008年起便全面启动太原西山地区综合整治,而其中“重头戏”便是主城区多达百余家污染企业的关停、搬迁和整治,逐步退出水泥、焦化、化工等高污染行业,这些企业中除涉及太原狮头集团、太原锅炉集团等太原市属国企外,太化集团、太原煤气化集团、西山水泥、太原平板玻璃厂等省属国企或旗下公司亦列入退城搬迁范围。
而上述省属企业中当属太化集团和太原煤气化集团体量和影响力*,前者曾为山西省*的综合性化工企业,后者曾为是由原煤炭工业部和山西省政府合营的国内首家煤炭综合利用大型企业,且旗下均有上市公司,足见集团均曾“辉煌一时”,但根据太原市西山地区综合整治要求,太化集团主要化工生产装置以及煤气化集团太原厂区均进行停产搬迁。
公开信息显示,太化集团随后选址清徐县建设化工新材料园区,煤气化集团则打造古交煤焦化循环经济园,全力开启集团搬迁转型之路。与此同时,山西省政府为帮助太化集团和煤气化集团停产搬迁,分别将两者交由原阳煤集团(现更名为“华阳新材料集团”)和原晋煤集团(现更名为“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托管,希冀借助两大集团产业优势支持太化集团和煤气化集团尽快走上企业发展正轨。
值得注意的是,太重集团当时不仅不在搬迁之列,而且集团成为太原西山地区精心打造“五区一链”中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至如今正式筹划退城搬迁。
不过,太重集团此次拟退城搬迁的消息并不十分意外,早在2021年初便曾传出太重集团拟打造智能高端装备产业园区,并有望落户潇河综改示范区,且目前园区规划设计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已开始前期工作。资料显示,该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规划用地总面积约1656亩,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建成后主要用于生产矿山设备、起重设备、焦化设备、工程机械及核电设备等。
当然,根据太原重工公告,太重集团此次整体退城搬迁尚处于前期论证阶段,所以最终搬迁与否尚无定论,未来进展值得关注。
(来源公开信息,仅供参考)
基金篇——39、平衡型基金、收入型基金和成长型基金之间有何区别?
根据投资目标的不同,通常可将基金分为平衡型基金、收入型基金和成长型基金三类,而这三类基金也通常为混合基金,比如在基金销售平台输入“平衡”、“收入”和“成长”字眼,都会显示相应的混合型基金。
那什么是平衡型基金、收入型基金和成长型基金,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呢?
一、平衡型基金
平衡型基金以保障资本安全、当期收益分配、资本和收益的长期成长等为基本目标,在投资组合中比较注重长短期收益、风险搭配。
资金分别投资于几个部门和公司的债券、优先股、普通股及其他证券上,以达到证券组合中收益与增值相对平衡的投资基金。一般是把资产总额的25%到50%用于优先股和债券投资,其余的资产投资于普通股票。
平衡型基金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股债平衡型基金,即基金经理会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股债比例,比如牛市会配置较高的股票,而在熊市或震荡市会调高债券比例;另外一种则在平衡型基金股债平衡的基础上,比较强调到点分红,比如有些基金实现收益超过银行一年存款1.5倍时必须分红。
二、收入型基金
收入型基金是指以追求稳定的当期收入为基本目标的基金,它主要投资于大盘蓝筹股、公司债券、政府债券等稳定收益类证券。注重的是企业的收益和债券的利率,而对证券升值并不十分重视。
该类型基金资产成长潜力较小,本金损失风险较低,一般可分为固定收入型基金和权益收入型基金,适合较为保守的投资者。
三、成长型基金
成长型基金以资本长期增值为投资目标,其投资对象主要是市场中有较大升值潜力的小公司股票和一些新兴行业的股票或其他证券。
该类型基金为达到*限度的增值目标,通常很少分红,而是将投资所得的股息红利和盈利进行再投资,以实现资本增值,而其主要投资标的也为股票。
相对于平衡型基金和收入型基金,成长型基金收益更大,但风险也更大。因为成长型基金主要投资的是小公司和一些新兴行业的股票,比如中小盘股其价格波动性极大,也就会导致持仓比例较重的成长型基金单位净值波动较大,风险也较大。
致以如何选择这三类投资目标不同的基金,得以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出发。如果自己比较保守,追求稳健增长,那么可以选择收入型基金;如果自己比较激进,追求较高的收益又愿意承担较大的风险,那么可以选择成长型基金;而如果介于这两者,那可以选择“攻守兼备”的平衡型基金。
今年以来,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在此背景下,母基金行业的发展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及挑战。作为北京市政府和首钢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市场化基金管理公司,也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展母基金投资管理业务的机构,首钢基金总结了自身对行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
经过十余年发展 总体呈现募投两旺
2009年起,中国本土股权投资基金开始起步。在十余年的经济周期中,受益于经济持续增长、产业升级、监管政策不断完善等,股权投资基金市场经历了起步、繁荣、深度调整及初步复苏,总体呈现募投两旺的局面。
数据清科研究中心
数据显示,最近十年,本土活跃的投资机构从500家增长到近4000家,基金设立数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7.5%,募集规模年平均增长率18%。2021年,新募基金数近7000支,同比上升100.7%;募资规模约2.21万亿,同比上升84.5%。截至2021年底,中基协备案的股权投资基金共计4.61万支。
分析股权投资基金背后的出资人结构,根据清科研究报告,人民币基金LP主要以政府机构/政府出资平台、险资、公司(含非上市及上市)、政府引导基金为主,资管新规后,除险资外,其他类金融机构出资占比较小。2021年,从出资金额看,出资额*的前三大类别为政府机构/政府出资平台、非上市公司、政府引导基金。LP的国资属性和渗透率逐渐提高,越大规模的基金,其基金管理人的国资属性越显著,10亿以上的人民币基金有半数以上由国资背景基金管理人管理。
根据清科研究报告,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设立1988支政府引导基金,已到位规模约6.16万亿。随着资本招商的重要性正在深入各级政府管理者的意识,越来越多的地区大手笔投入设立母基金,母基金这一发展经济行之有效的手段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地方的认可,其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正在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政府引导基金一方面呈现“遍地开花”的趋势,也显现出“区县下沉”的特点。
数据清科研究中心
管理人筛选机制、投后管理等方面仍有困境
行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据不完全统计,母基金行业从业人员总体不到一万人,大部分从业经验不超过5年。
“相比于证券、公募基金、PEVC直投行业等,母基金行业从业人员仍属于小众群体。”首钢基金认为,母基金行业在管理人的筛选、投资、投后管理及退出均缺少完备的衡量标准和完整的评价体系。一级市场过高的信息不对称也带来了较大的投资和管理成本,随着第一批人民币基金即将进入退出期,一些行业问题也将逐渐浮出水面。
——甄选管理人遇到的难题。一项投资决策的正确概率取决于信息获取的完整程度。由于当下的私募股权基金行业没有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甄别*管理人的难度大,且信息获取成本很高。大量新设立的人民币基金缺少历史业绩数据作为数据支持,管理团队提交的业绩、明星项目、投资收益率均无从验证。
——资产配置选择的难题。母基金的收益模型是通过多维度的资产配置,实现风险可控下的稳定收益。投资策略的基础配置包括地域配置、行业配置、阶段配置、GP分类配置等。这对母基金投资人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用配置思路进行布局,综合考虑配置什么阶段的基金、哪些板块、多大规模、持股比例,以获得风险可控下的*收益,另一方面也需要具备相当市场洞见,并在投后管理中随时保持灵活性,而不仅以设立之初的方案为*准绳。
——投后管理困境。投后管理作为募投管退的中间环节,一直没有被各方重视起来,也无一定之规。一方面是由于信息获取难度大,作为LP很难掌握被投企业的及时动向,常常获得二手、滞后信息,另一方面是由于影响力被逐层削弱,投资时“返投招商”预期无法落地。更加共性的问题是,母基金对项目的管控往往像是隔山打牛,数据来源多依赖GP的口径,公允估值没有明确定义。
——普遍的退出困境。与“纸面富贵”相对应的是惨烈的DPI(资本分红率),过去人民币基金市场的DPI普遍并不理想。据统计,2021年末,7-8年的明星基金,即使账面投资回报已经达到2倍以上,也鲜有DPI超过40%的业绩。从母基金管理人角度看,以正确的态度对待DPI及考核GP业绩,以及采用多元化方式解决自身流动性问题,是更为现实的选择。一方面,LP应该意识到DPI不代表GP的全部投资能力和业绩,底层资产组合的真实价值才是最应关注的重点,另一方面,提升主动退出能力,把握基金份额的定价及退出时机,积极参与S市场,也是重要尝试。
以长期投资价值为导向 首钢基金提出四点思考
首钢基金从2015年开始进入母基金领域,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展母基金投资管理业务的机构。截止目前,首钢基金母基金合作GP约40家,已投资规模近百亿元,穿透投资千余个被投企业。
据首钢基金介绍,依托首钢集团实业资源,公司深度链接产业生态,积累了丰富的基金投资及管理经验,以长期投资价值为导向,以股权投资回报业绩为核心驱动力,形成了母基金业务的深度思考和系统打法。
一是坚持长期战略配置为投资思路,以穿越行业周期、平滑整体收益
首钢基金通过在不同的行业、阶段、期限进行投资配置,做到既不错过投资风口,还能分散周期风险,同时兼顾了流动性诉求、挖掘了极具增值空间的高潜力基金管理人进行深入的产业合作及赋能,最终成为以投资价值为导向的战略型母基金投资人。
二是坚持以投资收益为最终投资目标,把投前尽调和投后管理做细做扎实
首钢基金的投资管理团队一直秉持国有机制风控体系、专业化投资判断、市场化决策机制,尽力把投前尽调标准及投后管理做到最精细。
投前尽调筛选阶段,在管理人的筛选上,首钢基金关注长期价值,以获取投资收益为*目标,建立GP软硬实力的通用指标及分类指标,从多个维度对团队、投资策略、体制机制进行评价,并对历史业绩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和交叉验证。
在投资把关层面,首钢基金在“不碰红线”的原则下,尽可能探索市场化的投资模式。在基金层面,首钢基金努力探索地方政府出资不再限制投资地域,帮助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招商,完成返投任务,以此*程度避免GP的投资模型变形,避免GP做出“交作业式”的投资决策。
三是产融结合,撬动产业生态,以专业化市场化方式助力区域产业发展
通过十年积累,首钢基金基本形成了“基金+基地+产业”的闭环模式,实现从金融到实体产业和载体的有效串联,收获了远超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回报,也以重大项目落地、存量项目投资与资本运作等方式推动了北京市产业发展。
首钢基金将市场化专业化的投资体系嫁接于政策引导及招商需求,在母基金、子基金和投资项目层面实现三次财政资金杠杆放大作用,也会通过*子基金管理机构等触手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助力产业发展,促进税收及产值提升,营造产业生态。
四是创建新型的GP-LP关系,协力共赢
积极与每个GP展开多维度的共赢合作,也是母基金策略的重要一环。历年来,首钢基金合作的GP与投资团队紧密联动,母基金项目库已经成为了股权直投板块的重要项目储备来源,并为首钢基金的股权直投带来了丰厚的财务回报。同时,首钢基金旗下参加CANPLUS和GP一起,聚合资源,将创业创新教育融入到“募投管退”的闭环中,以“教育+资本+产业”三位一体为创业企业赋能。
首钢基金表示,母基金作为产业生态的重要一环,在波动的资本环境下,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筛选机制、建立健全的投后管理体系、与政策产业深度赋能合作,是一个长远的课题,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探讨。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增长型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增长型基金、太重集团是国企还是央企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