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行业:是中国人民保险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03%;中国人寿的第二大股东,持股24%;截至2025年2月28日,贝莱德中国基金重仓中国建设银行、平安保险等。消费行业:2024年,增持李宁约1324万股H股,使持股比例超过5%。
东方钽业的十大股东如下:中色东方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61,533,34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32%,为流通A股。四川天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583万股,占比64%,为流通股。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626万股,占股比例为0.47%,为流通A股。裔音:持有819万股,占比0.24%,为流通股。
东方钽业的十大股东名单如下:*的是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61,533,34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32%,这些股份为流通A股。紧随其后的是四川天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583万股,占比64%,同样为流通股。
东方钽业计划剥离一部分盈余能力较弱的财物,包括钛材分公司、光伏资料分公司等,以减轻业绩压力。接盘方为公司控股股东中色东方。同时,东方钽业将置入中色东方旗下西材院28%的股权,以期取得投资收益并提高业绩。
其三,市场资金充裕,沪深两市成交额过5000亿,而东方钽业股本小,扣除国有大股东控股份额后实际流通量小,易于资金拉动。然而,股票走势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的实际业绩表现、行业竞争态势、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变化等都可能对股价产生作用。
1、联想集团十大股东并非一个固定名单,且随着时间和市场变动而有所变化。至于联想真正的老板,从股权结构来看,柳传志是联想控股的实际*股东。以下是关于联想集团股权结构和柳传志角色的具体说明:联想控股前五大股东:国科控股:持股205%,是联想控股的*单一股东。
2、联星中华:联星中华同样是联想集团的股东,其参与有助于增强集团的资本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贝莱德:贝莱德是国际知名的投资机构,也在联想集团的股东名单中,为集团带来了国际化的视野和资源。高盛:高盛作为另一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同样在联想集团中占有股份,提升了集团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联想控股的主要股东:国科控股:持股205%,是联想控股的*单一股东。北京联持志远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持股37%,是联想控股的重要股东之一。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98%,在联想控股中占有一定份额。
4、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国科控股):持股比例:20454%简介:作为联想控股的创始股东之一,国科控股代表中国科学院持有联想控股的股份,体现了联想控股与中科院深厚的渊源。
5、联想控股十大股东主要包括以下几位:中科院控股有限公司:作为联想控股的重要股东之一,中科院控股有限公司持有联想控股相当比例的股份,具体持股比例虽可能随时间有所变动,但一直是联想控股的重要支持者。联持志远:这是一家员工持股平台,代表了联想控股内部众多员工的持股利益。
广东榕泰的十大股东如下:第一大股东:广东榕泰*瓷具有限公司,持有股份136,122,100股,持股比例为2620%,股份类型为流通A股。第二大股东:揭阳市兴盛化工原料有限公司,持有股份85,900,500股,占股1280%,股份类型为流通A股。
广东榕泰和ST光一均陷入了较为严重的董事会纷争和内斗。ST光一的具体情况如下:独立董事纷争:ST光一的独立董事周卫东被控股股东光一出资指控存在高额报销费用、长时间占用公车以及向大股东大额借款未还等行为,被要求免除职务。
大位科技前身为广东榕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背景有一定特点,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国资背景与转型潜力:它是有国资背景的算力股,2023年通过破产重组“改头换面”,控股股东变为北京城市智算信息产业合伙企业,实控人变更为吴境。
经公司自查并向第一大股东梁桐灿先生核实确认,截至公告披露日,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这表明公司在当前股价异常波动期间,并未发生任何可能影响股价的重大事件或信息泄露。市盈率情况:目前,科达制造的静态市盈率高于所属专用设备制造行业的平均水平。
重整背景 ST榕泰(广东榕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自1997年成立以来,专注于氨基复合材料的生产与销售,并已成为国内外氨基塑料类材料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高新技术企业。然而,公司近年来面临了严重的财务困境和违法违规行为。重整时间线 2023年6月5日:被债权人申请重整。
四方新材的十大股东包括:李德志:持股数量为04亿股(或103,939,100股),持股比例为60.31%,是四方新材的*股东。张理兰:持股数量为1120万股,持股比例为50%,在十大股东中排名第二。
四方新材的十大股东信息可以在公司公告或财经网站上查到,比如东方财富网、同花顺这些平台。一般来说,大股东包括公司创始人、机构投资者和一些长期持有的基金。具体名单可能会有变动,建议你直接去上交所官网或者四方新材的定期报告里查看*数据,这样比较准确。
盈利企业:西部建设: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在6亿至7亿元之间,同比增长07%至63%,显示出其持续拓展业务的成效和内部管理优化、技术创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