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22年6月16日
(1)西方资本是可以对日本进行“金融爆轰”和“金融断尾”的,目前日本国债暴跌触发熔断以及股市暴跌,恐怕就有了这么一点味道。
(2)“金融爆轰”(欧美日资本利益)就是冲击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经济。东方时事解读早在2014年就提出了这种说法,那时恰逢西方准备和中国“图穷匕见”之际,“金融爆轰”是当年西方“水淹南方”(尤其在不顺利的情况下)、“天下围攻中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3)当西方需要向国际社会全面妥协的情况下,当形势正式走向“中东全面破局”之际,随着中,俄,西对日本的“三家分晋”,“金融断尾”的戏码或将上演。也就是说,西方为了保存自己,不得不以牺牲日本为代价,与国际社会全面妥协,并将全球金融秩序重构。
(4)某种意义上说,虽然我们需要对“金融爆轰”的可能性有所增加要保持警惕,但目前我们还未看到“金融爆轰”的迫切性。所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可能是一个西方精心设计的金融陷阱,类似此前的原油宝事件,以及近期发生的“妖镍”事件。对于中国金融机构、国有银行、特殊投资机构而言,我们强烈建议其不要将日本“尽全力维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价值”当做某种“金科玉律”般的运行方式,谨防上当受骗。所以类似债券交易员与日本央行“大摊牌”这种话,也只是听听就好,全当耳旁风吧!
***-***
数据国务院国资委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各地国企改革领导小组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目前地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完成进度超过90%。2021年,地方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83.7万亿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35.4万亿元、1.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7.4%,经济效益创历史*水平。
地方国企改革中,形成了哪些经验做法,取得了怎样的积极进展?
——编 者
包钢(集团)公司——
遵循市场规律 增强内生动力
2021年2月,自主安装硫铵智能制造电气设备,节约28168元;2021年11月,抢修脱硫电缆,节约15090元;全年合计,节约超100万元……一份表格,详细记录着2021年包钢股份煤焦化工分公司工控网络段的降成本成效。“自己上手,修旧利废、维修设备,既‘抠’出了成本,也让工作更充实。”工控网络段段长邢岗说。
降低财务成本、制造成本、物流成本、人工成本,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工作效率,2019年以来,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启动实施“四降两提”工程,逐级逐岗明确任务,全员参与、降本增效,累计降低各类成本90多亿元。
“有压力更靠动力。”在邢岗看来,降本增效能落到实处,背后是激励机制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大家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排除设备隐患等降低了成本,会获得专项奖励,还有利于晋升职级、提高薪酬,干劲更足了。”
作为一家拥有60多年历史的老国企,包钢曾在2016年前后陷入巨额亏损。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包钢在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委指导下,打出瘦身健体、降本增效、战略转型的改革“组合拳”,逐步扭亏为盈、走出困境。2021年,包钢完成营业收入1260.36亿元、实现利润103.6亿元,较2018年分别增长44.75%、579.19%,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水平,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国资监管企业首家营收超千亿元的企业。
“身处完全竞争行业,包钢要扭亏脱困,必须采取更大力度的改革、触及更深层次的矛盾。”包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栓师认为,改革的要义就是遵循市场规律,让市场化机制真正发挥作用。
一方面,瘦身健体、处僵治困,做好资源配置的“减法”,提升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包钢通过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措施,先后处置8家“僵尸企业”,涉及资产14.9亿元。同时,科学处置低效无效资产,分类盘活闲置资产。2016年以来,通过市场化产权交易平台公开处置闲置资产402项,资产增值3200多万元。立破并举,建设更加先进、环保的生产线,包钢稳步实现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优化激励、科学放权,在内生动力上做好“加法”,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2021年11月,包钢旗下包头稀土研究院的科研人员迎来喜讯:研究院以“稀土PVC热稳定剂”技术成果评估作价1275万元,合资成立北方稀土瑞泓公司,技术形成的股权70%奖励给科研人员。“股权激励之外,还有短期成果及时奖励、成果转化分红激励,再加上差异化薪酬机制和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机制,激励越发健全到位。”包头稀土研究院副院长李波说。
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同时,包钢还放权各单位自行引进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对企业发展急需人才,特事特办、一事一议。2021年,包头稀土研究院在集团支持下成立了杭州分院,打造“人才飞地”。“建立分院,不仅能加强与当地高校、科研机构的对接合作,也能有效破解引才难题。”李波告诉
能力决定位置、效率决定用工、贡献决定薪酬,近年来,包钢深入开展三项制度改革,全面增强企业内生动力——
让干部能上能下。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推开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拿出53个正职岗位、178个副职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才引贤,与100家控股子企业经理层签订责任书,科学合理设置契约化指标。
让员工能进能出。健全差异化考核评价机制,对不胜任者实行刚性退出,对违纪、违法者解除劳动合同。
让收入能增能减。薪酬分配全面突出市场化,不再简单“看身份”“看职级”,员工月收入波动达到10%以上,中层干部薪酬差距*达到近8倍。2016年以来,在岗职工收入累计增长62%。
“通过改革,包钢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具备了向更高水平迈进的条件和基础。下一步,我们还要蹄疾步稳深化改革,向着打造国内*企业的目标不断前进。”魏栓师表示。
广汽集团——
完善治理机制 提升竞争实力
最近,广汽埃安改革举措频出:794名重要技术人员与经营管理层人员被纳入员工股权激励范围,占比约20%;同步引入诚通集团、南网动能等战略投资者,融资25.66亿元,为今年三季度前完成A轮融资及股份制改制奠定基础。
“建立更加市场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股权架构和长效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和广大员工积极性,是广汽埃安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作为国内首家A+H股整体上市的大型国有控股汽车集团,广汽集团在公司治理新机制上持续发力,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上展开积极探索。
——建强建优董事会,锻造公司治理决策主体。
如何推动董事会来源多元、结构合理、有效制衡、高效运作,是广汽集团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一大课题。
为打造卓越董事会,广汽集团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董事选聘制度;拓宽引才渠道,建立董事人才库;坚持优中选优,严格筛选董事人选。目前集团11人董事团队中,有3名外部董事为小股东提名的汽车行业、金融领域高管,4名独立董事为境内外法律、财务会计、战略管理等领域知名专家。同时,集团还建立了160人的外部董事队伍,推动108家纳入应建范围的各级子企业全部设立董事会,***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
为强化董事履职保障,全面落实董事会职权,广汽集团健全相关制度,建立董事意见跟踪反馈机制,制定董事会经费管理办法,为董事履职提供有力保障。落实董事会重大决策权,发挥董事会下设的战略、审计、薪酬与考核、提名4个专门委员会作用,确保董事会的决策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
——推进职业经理人改革,牵引治理机制转换。
如何通过在集团层面实施职业经理人试点,建立起更加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是广汽集团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另一大课题。
2018年7月,广汽集团成为广州市首家实施职业经理人改革的市属国企,并以内部转聘、公开招聘等方式先后完成了3批共8名职业经理人的选聘。今年4月2日,集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名副总经理,实现了集团职业经理人改革的新突破。
通过职业经理人改革,广汽集团明确了经营计划内5亿元以下的重大项目投资额由经营层决定等27项总经理行使职权、7项经营层副职行使职权,赋予经营层更加灵活、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自主经营权。
广汽集团还在经营层建立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选人用人和分配制度,制定了“薪酬与业绩双对标、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职业经理人薪酬管理机制,严格落实职业经理人“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的刚性兑付原则、“增量业绩、增量薪酬”的市场化薪酬分配原则和差异化岗位薪酬原则。同时,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2020年,对职业经理人授予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合计350万股。
近年来,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引领广汽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2021年,广汽集团实现营收4298亿元,利润总额262亿元,位列世界500强企业第176位。今年1—4月,两大自主品牌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累计销量分别为11.1万辆和5.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6%和112.6%。
陕西烽火电子——
变革研发模式 激发创新活力
走进陕西烽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展览厅,一顶蓝色通信帽格外醒目。前不久返回地球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佩戴的,正是这款舒适的弹力网帽。“航天员出舱作业时,我们研制的太空服通信帽和话音装置发挥了关键作用。”烽火电子董事长宋涛告诉
高技术产品离不开科研人员的积极贡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隶属于陕西电子信息集团的烽火电子积极探索科研管理新模式,多措并举激发科研团队活力。
“改革之前,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人才短缺。”企业地处陕西宝鸡市,一些知名高校毕业生不太情愿前来工作,这一度让宋涛很头疼。
“人才愿意在哪里工作,我们就把研发中心建到哪里。”为吸引更多*科研人才,烽火电子在北京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园建立了研发中心,形成了以北京—西安—宝鸡为主的研发战略布局,还在成都、南京、广州等地建立了专项科研中心,由此吸引来的高科技人才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
完善布局的同时,烽火电子还改变传统科研项目管理模式,通过项目经理负责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据介绍,传统研发模式中,技术总师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对外寻找市场所需科技应用,之后交由研发中心负责技术攻关。研发团队只对技术负责,不承担市场、财务等职能,有时会产生与技术总师配合意愿较低的问题,不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与传统研发模式不同,项目经理负责制以科研项目经理为核心。无论是技术总师还是研发人员,*定位市场需求后,皆可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成为项目第一责任人,与本公司签订项目目标责任书,明确权责利。这样一来,项目经理被赋予了团队组建、项目绩效考核和奖励分配等自主权,对外积极响应客户需要,对内负责产品研发,形成了扁平型复合职能的组织体系。
“传统模式是垂直管理,事无巨细都要请示,我的电话整天响个不停。自从实行项目经理制后,我的手机安静了不少。”宋涛笑道。
公司高管接到的请示少了,基层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却更足了。2021年初,烽火电子联合搜救系统研制总体项目启动之后,“揭榜挂帅”的项目经理从公司研发中心的“资源池”组建了一支10多人的项目团队。之后,项目团队对外成功竞标,大家铆足劲头一起干。“竞标成功后,公司按照相关规定,给了团队70万元的奖励。期待着项目完成后能有很好的盈利,这样还会有更多收入。”这名项目经理说。
有效的激励来自科学的机制。三年行动中,烽火电子打破“大锅饭”,将科研人员工资分为基础工资、绩效和项目完成后的盈利提成3项,其中后两项都和个人从事的科研项目挂钩,而且“下不托底、上不封顶”,实现了从“发工资”到“挣工资”的转变。2021年,公司研发人员薪酬差距拉大到7倍,部分研发人员薪酬超过公司高管。
深化改革,让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充分迸发,也让烽火电子收获了联合搜救系统、某型救生电台等一项项创新硕果。过去3年,公司累计获专利授权107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编制国家标准4项,还成功入选陕西省制造业单项*企业。《 *** 》( 2022年06月01日 18 版)
首先一个道理就是防止油价形成的经济资源错配
东方时事解读 10:52:13
*的时代 10:28:45
国内油价调整“四连停” 部分加油站进入3元时代
https://finance.huanqiu.com/article/3yF8O0Uo94B
5月14日,国家发改委称,截至5月13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和《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征收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本次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将全部纳入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全额上缴中央国库。
据了解,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已经历9次调整,6次搁浅,3次下调,汽、柴油价格分别累计下调1850元/吨、1780元/吨。其中,从3月31日24时的调价窗口开始,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已连续4次因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而搁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方#这个问题早在多年前就讲解过,近来也反复强调过:国际原油价格低于40与高于130美元时,国内燃油价格停止调整。首先一个道理,就是防止油价形成的经济资源错配。其次,还有其它理由。要理解!
**************************************
东方时事解读微信:idongfang1314
资料整理员:啦啦
本记录的各个网友发言观点仅代表发言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点或立场.
欢迎访问东方时事解读
东方时事解读官方网站http://www.dongfangtime.com
东方时事解读
东方时事解读微博http://weibo.com/u/5401413107
东方时事解读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401413107
东方时事解读QQA(369350282)
东方时事解读QQB(437067937)
东方时事解读QQC (496294331)
东方时事解读QQD(347940178)
东方时事解读政经学群(514392786)
新华每日电讯
红中社工作人员。
创刊号发刊词。
贪污分子郑茂德漫画。
黄亚光漫画。
欧洲各国介绍。
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沙可夫和许多憧憬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来到江西瑞金,在一栋土墙瓦屋中,以笔为武器,记录着时代的石破天惊。
《红色中华》,那名字中的一团火红,代表着这一群年轻人对新中国的热切向往,那一篇篇文章,都是他们为新中国勇猛战斗的足印。
88年来,新华精神穿越流淌的岁月,融入新华人的生命,一代代新华人始终践行“对党忠诚、勿忘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新华精神,记录下时代风云,书写着不朽历史。
致敬,88年前炮火硝烟中的新华人!
1933年8月10日,刚过立秋。赣南瑞金一处偏远的乡村,有位戴着眼镜的儒雅男青年,用火一般的热情为心中的“她”作了一首诗,刊登在当天的《红色中华》报上。
“她好似明亮的灯塔,指引出向苏维埃中国航行的大道。谁都听到知晓……”沙可夫赞颂道。
那天,是她——《红色中华》百期纪念,30岁的沙可夫时任红中社编委会主任。
发行量超过《大公报》
1931年,本轮世界经济危机的第3个年头,纪实故事和爱情杂志成为治愈人们精神伤痛的心灵鸡汤,美国大众杂志《读者文摘》备受读者追捧。
中国国内局势也更加波诡云谲,长江暴发特大洪水,国民党向红军接连发起“围剿”,日本阴谋制造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此时的世界,或许还并没有感到赣南山村的一角将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的变迁。
11月7日夜,一场提灯晚会正在瑞金叶坪村举行,演戏、放烟火,很是热闹。
在一间土墙瓦房里,21岁的发报员刘寅用电台播发了“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的消息。这条电讯,是当天刚刚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发出的第一条红色电波。
犹如黑暗中的闪电,从此,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以及她改变中国历史的进程,通过红中社的电波,越过万水千山,传向全世界。
一个月后的12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创刊。1932年2月4日起,《红色中华》改为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全总苏区执行局合办的中央机关报。
有很长一段时间,红中社和《红色中华》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在1932年底,《红色中华》编辑部专职人员也就两人。
编辑李一氓住在瑞金城,与编辑部所在地相距十里。每周六下午,他从瑞金城骑马到叶坪村,利用中央政府大厅做编写工作,晚上则随便找个地方过夜。第二天吃完午饭,发了稿,他又骑马回城。
29岁的李一氓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战士,24岁参加南昌起义,任南昌起义参谋团秘书长,还曾在上海从事党的保卫工作。1932年10月到1933年1月,他主编了约三个半月的《红色中华》。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红色中华》在中央苏区出版了240期,发行量从最初的三千份增至四万多份,超过当时*的《大公报》。
瞿秋白是苏区时期最后一任红中社负责人。红军主力长征后,他留在苏区,领导工作人员继续出版了24期《红色中华》,直至1935年1月,掩护了红军主力转移,激励了苏区军民继续战斗。
苏区的读者亲切赞誉《红色中华》是“我们苏维埃人民新生命的表现”“全苏人民的喉舌”。
“时至今日,《红色中华》依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红色宝藏,成为研究中央苏区历史的权威资料。”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梅黎明赞叹道。
作为党史专家,梅黎明去过全国各地许多革命历史博物馆。他留意到,这些博物馆在介绍相关史料时常常引用同一张报纸——《红色中华》。
从2013年开始,历时五年,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组织全体老师将中央档案馆珍藏的《红色中华》《新中华报》影印本整理成电子文本,总字数约1520万字,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为更多人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的革命历史以及红色新闻史提供了资料来源。
1935年11月25日,长征到达陕北的红中社恢复新闻文字广播,《红色中华》复刊,当时并不知道瞿秋白在苏区继续出版《红色中华》,因而接续长征前的期码,为第241期。
1937年1月,迁入延安的红中社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改名为新中华社,简称新华社。1月29日,共办了324期的《红色中华》改名为《新中华报》,在延安继续出版。
“高频词”里的苏区面貌
烟云不曾过眼去,作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耳目”“喉舌”,《红色中华》见证了共产党人执政预演的初心与使命,记录了苏区军民战斗生活的点点滴滴。
千百年来,在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从未发生如此新奇的变化。农民获得土地,工人实行8小时工作制,妇女翻身解放,儿童实行义务教育,全体苏区人民享受民主权利。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业已宣告成立……是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工农兵士劳苦群众的国家。”《红色中华》在创刊号上刊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布告(第一号)》就揭示了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红色政权属于人民。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刘付春分析说,积极动员根据地军民投身苏维埃各项建设是《红色中华》宣传报道的第一要务,它以命令、条例、指示等形式刊发各类公文达473则,内容涉及苏维埃建设的方方面面。
“所有农夫农妇儿童等都带着满脸的微笑争先恐后地跑上前来欢迎我们……”1933年3月30日,第65期《红色中华》用一个整版报道了苏维埃干部、红军战士组织春耕突击队帮助群众开展春耕的情况。
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是《红色中华》关注的主要内容。“发展”一词在《红色中华》上出现2779次,“经济建设”出现677次、“春耕”出现948次。
激烈的反“围剿”战事,一直是《红色中华》关注的重点,“敌人”“革命战争”“围剿”分别出现3843次、1586次、1263次,排在高频词前100位。《红色中华》通过报道红军胜利的消息,激发全国人民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决心和信心。“胜利”一词在《红色中华》上出现 4039次。
1931年12月14日,在赵博生、董振堂等率领下,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官兵1.7万余人成功举行“宁都起义”,加入红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
创刊3天的《红色中华》登载通讯《宁都的大兵暴》,报道了起义的经过。
“红军第五军团,自成立后,到处受工农群众的热烈欢迎……”起义成功后,瑞金举行了欢迎大会,起义将领由毛泽东等陪同,参观了红中社。《红色中华》以《五军团派代表参观各机关》为题刊登了消息。
中国共产党人很早就意识到,唯有斗争,才能胜利。在《红色中华》,“斗争”一词出现3895次,其中“思想斗争”“群众斗争”“武装斗争”分别出现100次、139次、46次。
“《红色中华》创办于艰难的战争岁月,她通过刊发社论、宣言等号召群众武装起来,开展革命的民族战争,求得国家的独立和解放。”刘付春介绍说。
1936年1月3日,已在瓦窑堡复刊的《红色中华》专门刊发新年献词,庆祝“革命新年”。
“一九三六年已经开始,一幅幅斗争的图画展开在我们眼前。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四省我们数万英勇的人民革命军正在和血腥的日本强盗,进行艰苦的战争……我们希望一九三六年的革命大风暴与大火焰将把日本帝国主义卷到汪洋大海中去。”
刘付春介绍,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国内政治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全国人民抗日浪潮高涨,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那一时期《红色中华》的重要内容。
观察全球,报道世界
中央苏区地处偏僻,但那里绝不是个封闭的小山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领导人时刻放眼打量着这多彩又多变的世界,《红色中华》亦观察全球,报道世界。
在北西伯利亚,有一座位于北极圈内的名叫伊加卡的小城,那里生活着三十多个民族,夏季河流开冻之时,小轮船行驶十四五天就能到达,冬季则是漫漫长夜,温度能下降到零下六十摄氏度。
1933年1月,《红色中华》一则《苏联新建北极圈内一小城三月尽昼三月尽夜之奇境》的消息,向读者介绍了伊加卡的情况。
那时,北极对苏区群众来说,已不算太过陌生,“北极”一词在《红色中华》上共出现15次。只不过,当读者还在畅想这片遥远之地时,宁静总是被战火打破。
《红色中华》较多转载塔斯社、路透社等国外通讯社稿件,内容多关乎莫斯科、伦敦、华盛顿这三大信息中心。根据数据分析,“苏联”出现次数高达3432次,“美国”出现692次、“德国”出现648次、“英国”出现506次,“非洲”“美洲”分别出现14次、10次,周边邻国“印度”“朝鲜”等分别出现58次、79次。
对同一区域的报道主题较为相似,涉及莫斯科、列宁格勒的内容多反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联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涉及英国、美国的报道,多反映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关系及工人运动。
当时,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诞生不过十余年。《红色中华》以极高的热情,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既亲切又遥远国度的一举一动。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自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建立了国家工业化的强固基础,第二个五年计划,更注意于国家电气化一项,最近苏联人民委员会颁发关于建立水电工程的命令。”
《红色中华》专门登载《苏联三大水电工程计划一九三五年完成》,介绍苏联水电事业建设。
在遥远的北冰洋,苏联已在沿岸各站建立无线电台,以便更深刻地研究北冰洋的特殊环境。
“先前在北冰洋过冬的旅客,多是与世界隔离的,但现在却可以和外间通报,不如昔日之孤独了。”《红色中华》以欣喜的口吻报道了这则苏联开发北冰洋建立无线电的消息,向苏区的读者介绍着“在胜利中前进着的苏联”。
《红色中华》尤其关注邻国日本的动态。据刘付春统计,《红色中华》登载的国际要闻、国际消息936则。其中,关于日本的报道593则,占比达63%。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到了存亡绝续的紧要关头。
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并通过《红色中华》报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事实以及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同时揭露国民党蒋介石对日妥协,放弃国家主权的可耻行为。
1933年4月2日出版的《红色中华》,以大量的笔墨报道了日军对中国的屠杀行径。
“日军自三月二十一日起,又增调辽吉黑三省留守部队,开集辽西绥中一带……同时日军以二十余架飞机,掩护轰炸,低飞投弹,劳苦群众死伤甚多,房屋被烧的,触目都是,一眼望去,尽成焦土,使人感到无限的伤心惨目!”
1934年7月31日,《红色中华》
《红色中华》以大半个版的篇幅刊登了题为《毛泽东同志谈目前时局与红军抗日先遣队》的文章。这篇谈话揭露了国民党不顾民族危亡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大举进攻苏区,阻挠红军北上抗日的事实,表达了红军将士彻底粉碎国民党“围剿”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信心。
刊登了100余幅漫画,60余幅图表、地图
“来,把华北也出卖给你!”一名国民党士兵说罢,伸手将一名日本浪人拉上岸边,后者企图从海上一脚跨上中国的大陆。
这是1933年5月8日刊发在《红色中华》第77期的一幅漫画,把国民党军阀出卖华北主权、签订卖国条约的丑恶面目暴露在世人面前。
苏区时期的《红色中华》,不仅报道内容丰富,还刊登了100余幅漫画,60余幅图表、地图,图文并茂地为苏区读者介绍国内外时局以及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图景。
中央革命根据地新闻出版研究专家严帆分析说,报纸要让读者喜爱,除了刊发高质量的新闻稿件外,离不开*的版面设计、美术插图等。
“这些红色漫画,大多采用简朴活泼的形式和粗犷的线条,内容鲜明、尖锐,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战斗性。”刘付春研究发现,针对当时群众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情况,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漫画成为重要的宣传体裁,以帮助苏区群众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红军的主张。
批判的锋芒也毫不留情。苏区时期,少共中央巡视员郑茂德在于都县巡视工作时,为了找钱“下馆子”,竟然偷卖了县保卫局的一匹骡子。
此事被揭露后,《红色中华》在第134期发表了一幅《贪污分子郑德茂》漫画,画中戴着五角星帽子用“办公费”大吃大喝的郑茂德,脑海里正想着一匹骡子,贪污分子的丑陋形象跃然纸上。
共产党人很早就意识到了绘画人才在宣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为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起草的决议案中,对红军宣传工作做了明确规定。
“军政治部宣传科的艺术股,应该充实起来,出版石印的或油印的画报。为了充实军艺股,应该把全军绘画人才集中工作。”
那一时期的苏区,涌现出了大批*的漫画作者,代表人物有黄亚光、赵品三、胡烈等,无论是在中央苏区各地的墙报、传单、标语上,还是在战壕壁上、防空洞里,都能看到他们的漫画作品。
1933年7月14日,《红色中华》第1版刊发潘汉年撰写的社论《反对国民党法西斯的白色*》,文章配发黄亚光创作的漫画《打倒屠杀工农的刽子手——国民党》,画面上的国民党凶手举着滴血的屠刀,踏着一堆革命群众的尸骨,将国民党反动派与人民为敌的本性揭露无遗。
为《红色中华》创作漫画只是黄亚光、赵品三等人的兼职,黄亚光负责过中央政府的出版工作,他还是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钞票和苏区邮票的设计、绘制专家。
赵品三在当时则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俱乐部主任,他主持设计了红军军装,今天我们熟悉的红军“小八角”列宁帽、灰布军装即出自这个漫画家之手。
在《红色中华》第203期,有一张欧洲地图引人注目,地图下方,几乎以半个版面的文字介绍了英、法、德、意四个国家的概况,并分析了各个国家在世界局势当中所起的作用。
“英国是最老的帝国主义国家,地处欧洲的西部……他对于欧洲大陆的政策是维持各强国的均势”;
“法国是现在欧洲大陆上最强的帝国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是主要的战胜国”;
……
严帆说,这些历经战火幸存下来的漫画、地图等,生动勾勒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苏区军民所走过的光辉战斗历程,反映了苏区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上获得翻身解放后,享受新的文化生活的迫切愿望。
中缝设置“农业知识”栏目,刊登“养牛须知”
从创办之初的纯文字版面,到后来漫画、图表等新样式一应俱全,尽管条件艰苦,尽管没有摄影图片,《红色中华》的版面设计一直在不断改进创新,其栏目丰富多彩,有社论、要闻、专电、小时评、红色区域建设等,还办有《赤焰》文艺副刊。遇有重要的革命纪念日或重大的政治斗争事件,还出版“纪念专号”或“特刊”“号外”。
《红色中华》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宣传和组织群众,发表对时局看法的主要阵地。其中,社论最能代表她的宣传方向和舆论导向,博古、周恩来、张闻天、任弼时、项英等都给《红色中华》撰写过社论,共计80余篇。
“我们在目前的任务:是大大地向外发展;是发展革命战争,以争取苏维埃更大的发展和胜利。可是这个时候,有一个严重问题——瘟疫问题……这是我们应该严重注意的问题,应该立即解决的问题。”
1932年1月13日,《红色中华》发布了第一条社论《大家起来做防疫的卫生运动》,这是由苏维埃中央政府副主席项英所写。当时的中央苏区面临敌人围剿,战事频繁。苏区的防疫工作成为当时紧要之事。
《红色中华》的栏目设置灵活轻巧,常常围绕当时党的重点工作开设专门栏目,如“突击队”“铁锤”“铁棍”等栏目,开展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
1933年11月26日出版的《红色中华》,在“铁锤”栏目刊登一篇《强迫命令的乡苏主席》,文章指出,宁化武层区黄金乡主席黄龙标,竟然用强迫欺骗的手段“扩红”,骗到了二十余个老头子,结果闹了一场大笑话。
“铁锤”,栏如其名,批评起来毫不留情。一篇篇直面矛盾而又有理有格的批评报道,像一记记重锤,锻打出一个个坚强的党组织。
“《红色中华》堪称是记录苏区风云的百科全书。”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图书馆档案馆馆长熊轶欣介绍,《红色中华》在聚焦时政的同时,还力求全面报道苏区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时常刊登小发明、小知识、小常识,以此便利苏区群众生产生活,如在第171期中缝设了“农业知识”栏目,刊登“养牛须知”。
那时,邓颖超是《红色中华》的热心读者,也是一名活跃的撰稿人。她曾在中央苏区任中共中央局宣传部和组织部干事、中共中央局秘书长等职。
1933年8月10日,《红色中华》创刊100期。为了庆祝“红中”百期刊,她写下了《把“红中”活跃飞舞到全中国》的祝愿:“‘红中’是从苏维埃与红军的胜利发展中,生长壮大起来的。从创刊号到百期刊的过程中,它是在逐渐的改善向前发展进步着。它的编辑比前活泼,……它的发行,由几百几千而突破了三万,走向着四万,是一个群众化而得到群众爱护的报纸。”
他们是新闻人,更是冲锋在前的战士
1930年冬,王观澜告别莫斯科,结束了三年多的学习。
第二年八月,毛泽东指明要调他到中央苏区工作,除了在“一苏”大会秘书处负责宣传工作,他还参与筹备创办《红色中华》。
那一年,王观澜才25岁。他们的办公场所,只有几张桌子,编辑部仅两三个人,外加两名电台报务员。
此后担任红中社秘书长的任质斌当时只有16岁,他记得当年虽然办公条件简陋,但大家夜以继日,组稿、写稿、编稿、校稿,很累但心情舒畅。
“使本报成为苏维埃运动的指针,大家努力吧。”1931年12月11日,《红色中华》创刊号在“发刊词”中对办报宗旨和任务进行了这样的阐述,“发挥中央政府对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积极领导作用……以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达到全国的胜利。”
从此,这群富有理想和激情的年轻人,和红中社、《红色中华》一起成长,铭刻下一段壮烈青春。
他们是新闻人,更是冲锋在前的战士。
34岁的周以栗是《红色中华》第一任主笔,他毕业于长沙师范学校,曾在周南女校等当教师。其间,他认识了徐特立、何叔衡等,并通过他们认识了毛泽东,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8年4月15日,周以栗在开封被捕。敌人用烧红的烙铁烙他的皮肉。周以栗被折磨得死去活来,遍体是烧烙的伤痕。
出狱后,周以栗以中央代表的身份来到中央苏区。1931年11月,他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身兼红军总前委组织部长、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主任等职。
瑞金的冬天阴雨绵绵,周以栗带病工作,不久就病倒了。王观澜成为实际的业务主编,直到1932年8月调离红中社。
“她个头不高,热情活泼,操着四川口音自我介绍说:‘我叫李伯钊,来采访你’。”这是苏区时期一位红军将领眼中的红中社早期采编人员风采。
1931年秋到达中央苏区的李伯钊,是《红色中华》为数不多的女编辑。虽然她在第二年调离红中社,任中央红色政权办公室秘书,但依然坚持为《红色中华》撰稿。
在《红色中华》历任主笔中,有一位主笔的经历堪称传奇,他的工作涉及司法、检察、民政、邮电、交通、卫生、财政等多方面。
他叫梁柏台,25岁从莫斯科东方大学毕业后,曾在伯力省(今哈巴罗夫斯克)法院担任审判员,从事革命法律研究和司法工作。
1931年9月,梁柏台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并参与起草中华苏维埃第一部红色宪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成为红色司法开拓者。
他同时还是一名红色新闻人,从1932年4月开始担任《红色中华》代理主笔,采写了《今年选举的初步总结》等稿件。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梁柏台和瞿秋白等一起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3月,他在突围中不幸负伤被捕,牺牲时年仅36岁。
瞿秋白和梁柏台同年生人,同年被捕,同年牺牲。
瞿秋白从20岁起就患上严重肺病,在主持红中社的日子里,他常常坚持写稿审稿到深夜。
1935年6月,瞿秋白唱着《国际歌》《红军歌》,呼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的口号,坦然走向刑场,盘腿坐下,饮弹洒血,慷慨就义。
大部队长征出发前夕,他曾对战友说:“我个人的命运,以后不知怎样,但是可以向战友们保证,我一定要为革命奋斗到底。”
这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对党无比忠诚的生动写照。
毛泽东同志为《瞿秋白文集》题词时如此赞扬: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新闻转瞬即逝,历史绵延不绝。
88年来,先后有150多位新华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生命,用忠诚与鲜血写就一首首壮丽的生命赞歌:周以栗、瞿秋白、何云、李竹如、沈建图、黄作梅、李平、邵云环……
致敬!(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东方时事解读》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东方时事解读、包钢股份下月将重组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