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今日伯特利(603596)涨7.88%,收盘报105.72元。
2022年5月5日,东方证券研究员姜雪晴发布了对伯特利的研报《新项目定点及量产,为盈利增长提供保障》,该研报对伯特利给出“买入”评级,认为其目标价为61.6元,现价已超分析师预估,涨幅达到71.62%。研报中预测2022-2024年EPS1.54、1.92、2.38元,按22年PE估值,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2年40倍估值,对应目标价为61.6元,维持买入评级。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该研报作者对此股的盈利预测准确度为87.71%。
此外,首创证券研究员岳清慧,陈逸同,华西证券研究员崔琰近期也对该股发布了研报,同样给出“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计算显示,对该股盈利预测较准的分析师团队为兴业证券的戴畅。
伯特利(603596)个股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中国基金报
年初以来,消费板块一度经历大幅回撤,而多位基金经理却选择低位加仓。近期,消费板块回暖,主题基金也迅速回血,不少基金经理发声看好下半年的消费股行情,提示市场关注消费板块内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消费主题基金迅速回血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大幅震荡,消费板块也走弱,龙头个股也受到冲击,多只消费主题基金也出现一定回撤。近期,消费板块正走出低位,低位布局的投资者也正获得一定收益。从公募基金的回报表现来看,消费主题基金近期已迅速回血。4月21日至7月22日的三个月时间里,有数据可查的145只消费主题基金中(仅统计A类份额),137只收益为正。其中,43只消费主题基金回报超10%,占比超3成。融通消费升级与国寿安保消费新蓝海的回报位列前两名,区间收益率分别为38.37%和27.99%。
对于消费板块近期的反弹,富国消费主题基金经理王园园指出,“前一波市场回调的时候,消费相较别的板块具有一定的抗跌属性,近期伴随市场改善以及疫情的逐步消散,消费板块也慢慢跟随市场预期,表现得越来越好,可以说是一个‘攻守兼备’的板块。”
关注结构性投资机会
展望下半年,多位基金经理看好消费板块的投资机会。
中融基金基金经理赵睿表示,“二季度预计是消费年内业绩增速的低点,预计下半年疫情影响有望逐步弱化,需求逐渐恢复,消费场景会加速恢复,叠加上游成本压力驱缓,看好下半年消费板块修复出现结构性机会。”
赵睿建议,投资者可持续跟踪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对需求恢复的扰动和上游成本端变化对业绩端的影响。
王园园认为“当下消费是一个较为‘攻守兼备’的板块。”王园园建议关注疫情期间受损最严重的板块,其疫后弹性和复苏也会最明显;同时,王园园还认为,消费升级里面的白酒、啤酒,消费创新里面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细分赛道都值得关注。
中信保诚基金经理闾志刚认为,“随着经济和企业盈利走出底部,市场信心和风险偏好回升,经过疫情冲击的消费各板块将重新回到原先的发展轨迹和投资逻辑上来。”
泰达宏利基金认为,“市场经历了两个月的反弹后,大概率从之前的单边上涨转向波动加大的状态,短期仍是盈利弱修复下的震荡,依旧可关注业绩向好和超跌修复下的行业轮动。疫情修复预期下,可关注出行和消费复苏的食品饮料、出行链相关。”
中国网财经7月21日讯
东方证券2022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与2021年大相径庭,去年东方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43.70亿元,同比增长5.3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3.71亿元,同比增加 97.26%。
东方证券2021年靓丽的业绩表现离不开资管和自营业务。
2021年东方证券投资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89%,毛利率增长9.64%,全资子公司东证资管2021年受托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排名行业第1位,继续保持着券商资管“一哥”地位。
表一:东方证券2021年收入结构
数据东方证券2021年年报
彼时,以自营交易为主的证券销售及交易业务收入虽然下滑了8.98%,但毛利率高达82.33%,收入占比为17.15%,是东方证券2021年净利润的重要支撑。
东方证券称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是,受2022年市场下跌影响,权益自营、资产管理等业务收入同比减少,同时股票质押业务减值计提同比增加。
过度依赖自营与资管,东方证券业务更加体现“看天吃饭”的特点。
此外,受股票质押业务违约影响,2019-2021年,东方证券信用减值损失分别达10.44亿元、38.85亿元和13.14亿元,虽然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规模在不断下降,但相关业务未决诉讼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
东方证券2021年年报显示,截止2021年底,仍然存续的主要诉讼达16起,全部为股票质押业务纠份,涉及本金额达44亿元,预计对东方证券今年减值计提形成压力。
表二:东方证券2019-2022Q1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信用减值损失情况
数据iFinD,中国网财经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东方证券在2022年5月完成了A+H股配股融资。
其中A股配股融资127亿元,大股东申能集团认购了29.62%的配股份额,而整体有效认购率为89.96%。彼时在A股配股公告发布后,东方证券A股价格连续三日累计跌幅15.25%,并不被投资者看好。
而H股由于与A股同价进行供股,供股实际价格较当时H股市场价格溢价104%,供股失败,仅募集港币85.56万元。
根据东方证券A股配股发行公告,配股募集资金主要投入投资银行业务、财富管理与证券金融业务及销售交易业务。
补血后的东方证券是否能在上述业务上实现突破,改变过度依赖“看天吃饭”的收入结构,中国网财经将持续关注。
(
_500595467
券商“流量费”首现江湖!
提起“流量费”,大多数投资者首先想到的会是在使用手机上网后向电信运营商支付的费用。但是错了!本文中出现的“流量费”是指股票交易的流量费,即买卖一笔,不管是委托还是撤单都要收取!
而收流量费的主角,则是来自于业内的两家券商:东方证券、国金证券。
其中,东方证券在3月8日,已向“万一免五”的客户正式下达通知,在3个工作日内实施流量费收取。
关于券商收取流量费一事,日前《》
值得注意的是,在
就券商收取“流量费”一事,《》
东方证券向普通客户收取交易流量费
日前,《》独家获悉,东方证券向所有‘免五’的客户单独流量费,而且涉及沪深交易所场内A股、基金和债券等品种。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委托流量费”已在3月8日向客户下达通知的3个工作日内开始征收。
除了东方证券外,
据
对此,
“我们普通投资者一般不会遇到,只有用特定的软件、针对特定的交易且交易债券才会被收取。”该工作人员进一步强调。
东方证券、国金证券收取的流量费究竟是什么呢?
有业内人士告诉《》
目前投资者交易A股的交易费用由双向收取的佣金(政策规定佣金不足5元按照5元收取)、 印花税(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卖出股票时收取)、沪市双向收取的过户费(成交金额的十万分之2)三部分组成,通常并不包括流量费。
而上述的流量费主要是交易所向会员单位即券商收取。根据深交所于2021年7月更新的收费标准,流量费的收费方式为每笔交易类申报(指买入、卖出、撤单申报)收取0.1元。会员每个席位每年享有的交易类、非交易类免费申报笔数同样均为3万笔。
不过上交所去年8月更新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收费一览表》中,并没有流量费这一收费项目。有券商业内人士向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深交所2004年发文的《关于调整席位管理年费收费模式的通知》(现行有效)第十四条规定:会员或机构不得以缴纳本所席位管理年费为由,向投资者收取除交易佣金外的其他费用。上交所2004年发文的《关于调整本所席位年费收费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现行有效)第三条规定:各会员不得直接或变相向投资者收取每笔交易类和非交易类申报费用。
低佣却覆盖不了成本 不得不收?
《》
不过深交所明文规定,流量费是向券商收取的费用,那么为何东方证券、国金证券等券商依然执意要向投资者收取呢?除了文章开头东方证券在《委托流量费收取告知暨客户同意书》中提出的原因之外,国金证券工作人员在解释收费时也表示:“我司债券佣金设定很低,而且收费起点也很低。可转债属于T+0交易品种,如果使用量化高频交易,我们亏损会很大。不使用量化交易系统的客户或者使用量化交易系统交易其他品种是没有流量费的。”
有东方证券的相关人士向
据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6月,《》
那么,上述向“免五”客户收取流量费的做法,会导致一些客户换券商吗?前述东方证券人士告诉
20余家券商明确不收流量费
除了东方证券、国金证券外,业内还有其他券商向投资者收取流量费吗?
A股市场由于每笔交易有最低5元手续费的设置,大部分投资者手工下单笔数不多,所以多数券商都选择自己承担流量费(这笔费用其实已包含在券商向客户收取的佣金中),再由券商向交易所缴纳。
国泰君安成都某营业部负责人向
她进一步表示:“目前公司没有‘免五’的政策,因为毕竟现在‘免五’还是不合规的。免不免五其实差别不大,一个交易比较频繁的客户一年佣金也就几千块,差别也就是几百元的样子。而低佣金现在都是一些券商拓客的噱头。”
证券的客服日前告诉
另据了解,目前证券对普通A股交易暂不支持‘免五’,同时该公司对A股交易也不收取流量费。
安信证券网金部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目前公司不会单独向客户收取流量费,即使对量化客户也没有收取。
长江证券网金部门相关负责人向
在调查中
另外,
还有一些券商即便可以为部分大户‘免五’, 但通常也不会收取流量费。华龙证券某营业部总经理近日告诉
“通常只有资金量大的客户才有量化交易的需求,因为量化交易可能会涉及到更多的成本,而大户(机构客户)每单交易的手续费一般会在5元以上。”该总经理进一步表示。
总体而言,
对于部分券商存在的向投资者收取流量费的行为,某上市券商网金部门副总认为:“现在行业内的各家券商(不管是大、中、小型券商)对机构客户、量化私募和大户其实都有交易席位产品、高端交易系统的销售,然后一年收取相应的费用,其实这就是一种‘流量费’。”
在他看来,券商对客户额外收取流量费的意义不大,“不如直接让客户买系统更合适。而且客户做交易,券商已经收了佣金,再收人家流量费,我觉得这事情有点不合理。”
有行业人士认为,对于业内那些不‘免五’的券商来说,在每笔交易最低能收到5元手续费的背景下,基本就没有收取流量费的必要,虽然有部分券商可以‘免五’,但是往往都是针对大客户,而这些大客户通常一笔交易的佣金小于5块钱的情况并不多,所以对券商而言没有必要因为这一毛钱的流量费而损失大客户。因为大客户对券商的意义不仅仅是经纪业务,还包括两融等其他业务。
上述华龙证券某营业部总经理表示,业内的一些券商甚至可以为大客户开出万1的佣金费率,这说明在行业竞争趋于激烈的环境下,券商佣金可以不赚钱,但可以在大客户身上赚一些其他的服务费。“现在公司对营业部的考核指标包括了新增资产,哪怕佣金不挣钱,新增资产多也可以。”他表示。
在采访中,一些券商人士甚至对收流量费的行为感到有点惊讶和不可思议。例如在
“或许有些券商也是收取的,只是没有单独跟客户讲收取了,客户并不知道自己被收取了流量费。一般这部分流量费被收取后,只有通过营业部后台才能看到,客户通过APP查询资金流水是看不到的,只有自己去计算,但每天只是一毛两毛钱,也不容易被注意到。”有券商人士分析称。
另外,关于国金证券针对特定的客户、以特定的方式交易特定的品种后才会收取流量费的做法,有业内人士解释称,流量费是交易所向券商收取的,不应该是券商向客户收取,同时每个券商都有免费额度。正常情况下,券商不应该向客户额外收取流量费,除非该客户交易量极大,才会和客户协商。
律师:流量费不应当转嫁到投资者身上
就上述问题,《》
四川鼎尺律师事务所主任万淼焱律师认为:
1、证券交易所流量费,是交易所向经纪类券商收取的交易会员管理费用。管理费用包括交易单元使用费、流速费、流量费。流量费的标准为每笔交易类申报(指买入、卖出、撤单申报)收取0.1元,每笔非交易类申报(指除买入、卖出、撤单以外的申报)收取0.01元。
2、也就是说投资者每一次挂单成交与否,交易所都会向券商收取流量费。
3、交易所规定各交易会员不得直接或变相向投资者收取每笔交易类和非交易类申报费用,是因为券商本身就要向投资者收取交易佣金,且每笔佣金不得低于5元。2002年5月1日起执行的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计委、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发布的《关于调整证券交易佣金收取标准的通知》中,第一条明确规定 “A股、B股、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佣金实行最高上限向下浮动制度,证券公司向客户收取的佣金(包括代收的证券交易监管费和证券交易所手续费等)不得高于证券交易金额的3‰,也不得低于代收的证券交易监管费和证券交易所手续费等。A股、证券投资基金每笔交易佣金不足5元的,按5元收取;B股每笔交易佣金不足1美元或5港元的,按1美元或5港元收取。”
4、佣金在法律上本身就具有劳务报酬的特征。换句话说,券商执行每笔交易收取最低佣金规定后,不存在亏损的可能。
5、但是,有些券商违规以“万一免五”方式开展低佣金不正当竞争,致使投资者的每一次挂单实际收取的手续费可能低于0.1元,再加上收取不到佣金的投资者挂单、撤单行为(仍然属交易所会收取每笔0.1元流量费的交易类申报),导致券商产生亏损。
6、这是“低佣金”下券商行业“内卷”,违规竞争的恶果,不应当转嫁到投资者身上。
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宋一欣律师则向
世泽律师事务所樊荣告诉
香港中文大学法学院教授黄辉在接受《》
东方证券紧急叫停流量费收取
针对于向投资者收取流量费的问题,《》
在上述1000余字的答复中,东方证券解释称:经过调查了解,发现在协商收取交易增值服务费(流量费)的过程中存在理解偏差,执行中将部分普通客户亦纳入了范围。
而针对于上述交易增值服务费,东方证券也表示当初决定收取这笔费用,主要是因为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为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量化交易需求,东方证券自主研发了相关独立交易系统,于2021年7月正式上线。该系统交易迅捷,处理能力快,达到10万笔每秒,客户使用后体验良好,系统获得了一定范围内的市场认可。然而与此相对应,也产生了金额较大的交易所流量费用。在与重点客户进行持续需求调研的过程中,不少客户表示,该系统使用效果好,实现了交易创造价值的目标,愿意以公司承担的流量费作为基准,支付相应的交易增值服务费用。
在此基础上,针对交易需求频繁、公司需承担较大流量费用的客户进行了识别,由负责这部分客户日常服务工作的证券营业部,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参照流量费基准,协商收取交易增值服务费;对于未达成一致意见的客户,仍维持原有的服务与收费。
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个别客户提出异议。2022年3月初,公司接到客户投诉,客户表示收取交易增值服务费与之前约定的佣金费率存在不一致。为此,公司高度重视,立即与客户沟通联系,核实相关情况,同时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的做法是否与现行规定存在不一致。经过调查了解,发现在协商收取交易增值服务费的过程中存在理解偏差,执行中将部分普通客户亦纳入了范围,从而引起客户投诉。
另外,对于佣金“万一免五”的问题,东方证券也回应称:就近年来的业务总体而言,公司的佣金收入能够覆盖与此相对应的全部成本费用。目前,公司实行免五佣金的客户数仅占经纪业务客户总量的1.4%,其对公司整体的佣金收入及成本的影响很有限,公司也对执行“免五”佣金政策持市场化态度,在执行和管理上较为审慎。
与此同时,针对于流量费的问题,国金证券在给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东方证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东方证券、今日基金行情最新消息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