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最近时常听到投资者们抱怨:货币基金的收益怎么越来越低,低的我都要放弃它了。但货基收益为什么持续下降?本期南南就来聊一聊。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货币基金这两年的市场表现变化。
第一个明显变化是收益率的持续下降,这一点大家都有一个切身的体会。据万得资讯统计,在货币基金火爆的13、14、15年,所有货基产品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96%、4.57%和3.57%。而近两年来,货币基金收益呈现下降趋势。
第二个变化是货基规模的明显缩小。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2019年年初数据显示:我国货币基金数量有347只,其总资产超过8万亿元,资产净值占比约为公募基金总资产的60%。但截止2019年6月30日,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仅上半年货基数量便少了16只,货基总资产下降了将近9000亿元,占比也由年初的60%下降到了54%。
而货基规模的下降趋势其实在2018年就较为明显,主要原因与监管层的严监管分不开,为了加强对货基流动性的风险管理,要求基金公司若要继续扩大货基规模,必须准备更多的风险准备金。
这意味着基金公司扩大货基规模的压力大大提高,由此带来货基整体规模的下滑。而货基规模的下滑会导致标的(di)议价权的下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货基的收益。
除了货基规模这一影响因素,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还有什么其他原因也会导致货币基金收益的降低。
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是货币市场利率的下行。
我们都知道货币基金作为风险性小、流动性大、稳定性高的投资品种,因其“准储蓄”的特征一直受到很多投资者的青睐。但货币基金具备的这些优势与它的投资标的分不开,其投资范围主要是流动性良好的短期货币工具,例如同业存单、央行票据、国债、银行存款等。但这些标的收益表现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与货币市场环境即资金面情况密切相关。
简单来说就是:资金面一旦紧张,货币市场利率便提高,由此带来货币基金的收益增加,反之收益下降。但2018年以来,随着各类信用违约事件的爆发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央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不断向市场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货币政策也由此前的去杠杆逐渐转向稳健宽松。由此带来的影响便是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下行,银行间流动性逐渐充裕,但货币基金收益可能会继续维持在较低位水平。
最后,南南想要说明的一点是:货币基金收益下降其实是符合市场走势的,投资者们对此应保持一个理性态度。
前几年货币基金收益高与市场上闹“钱荒”,资金面紧张分不开,但随着国家经济整体放缓、货币政策逐渐宽松,货币基金高收益的时代渐渐远去。因此与其说,货币基金收益越来越低,倒不如说货币基金的收益回归理性,符合收益与风险成正比的这条规律。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澳股资讯平台 - 61 Financial 2月1日讯】收债公司 Credit Corp(ASX:CCP)周二发布公告称,由于美国购买债务分类帐(简称PDL)投资增加以及对Radio Rentals的收购,其在上半年业绩强劲后上调了全年预期指引。
根据更新,Credit Corp在22财年上半年的税后净利润增长8%,达到4570万澳元,其消费贷款帐册增长9%,达到2亿澳元。
该公司还上调了对PDL的收购指引(PDL acquisitions ),全年预期价值将在3亿至3.2亿澳元之间。此前,其预期的收益在2.8亿至3亿澳元之间。
公司预计,旗下所有部门的全年盈利都有望实现强劲增长。目前其保持无负债状态,并仍有未动用的信贷额度,以应对任何一次性机会,并在市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持投资增长。
有鉴于此,Credit Corp宣布了每股38澳分的中期股息,高于去年同期的每股36澳分。
公司首席执行官Thomas Beregi表示:"收购Radio Rentals的业务资产,加快了我们进入分期付款销售市场的计划,并增加了我们正在进行的一系列贷款试点计划。"
“所有试点都利用了Credit Corp领先的技术平台,包括快速在线决策和高级收款。”
公司股价周二早盘高开高走。截止发稿,股价上涨2.40%至34.705澳元。
货币基金一直是金融理财市场上重要的理财产品之一,也是对理财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比较青睐的投资产品。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数据,2021年年底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约9.47万亿,2022年4月货币基金规模更是突破10万亿,高达10.84万亿元。过去的货币基金,虽然收益率不高,但波动幅度也不大。然而,2022年以来货币基金收益水平逐月走低,近期不少投资者都注意到,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又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Wind数据统计了截止6月23日的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情况,统计结果显示,86%货币基金的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降至2%以下(平均1.68%),其中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从今年1月6日最高2.175%的收益率一路下滑至1.67%左右。货币基金收益率的大规模下跌,是我国货币基金历史上首次出现七日年化收益率大面积跌破2%的情况,同时宣告货币基金下滑至“1时代”。
货币基金收益率为何一路下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是2022年以来,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紧张,受此影响,经济数据表现疲软,我国国内货币市场的资金利率维持在低位;二是市场和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避险资金扎堆短端资产。其实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货币基金收益率下降已成定局,货币基金5%左右年化收益率水平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如今,货币基金的理财收益已经不足以对抗通货膨胀,那么对于那些对流动性需求较高且追求收益的普通投资者来说,财富如何保值增值,短期理财场景中又有哪些理财产品可供选择呢?
不管是从市场反馈,还是从产品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等多方面考量,国际现货黄金都无疑是比较合适的理财选择。现货黄金是一种国际性理财产品,具有24小时T+0交易、双向交易、保证金杠杆交易等优势,其投资风险高于货币基金,但收益率也较货币基金更高。作为综合实力在贵金属投资领域内遥遥领先的线上交易平台,金荣中国具有发展成熟、系统完善的现货黄金交易平台,除了提供现货黄金交易,还有现货白银和实物黄金等比较热门的贵金属投资产品可供选择。
业内人士还分析认为,从长期来看,货币基金的规模仍会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对于稳健型投资者来说,货币基金仍是不错的选择。此时,可以通过组合投资的方式来提高收益率。总的来说,投资市场上任何理财产品都是风险和收益并存的,投资者需谨慎入市,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经济实力选择理财产品,并理性交易。。
1.据数据统计,目前全市场一共有704只货币基金(按不同份额分开计算),截至5月20日的平均近7日年化收益率为1.78%,已经跌破2%关口,相比年初的2.19%下行了41个BP。在货币基金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低风险偏好资金亟需寻找投资新去处,近期同业存单基金、短债基金、短融ETF等多款“货基替代品”走红。
个人看法:上文所示的BP指的是基点,1BP是一个百分点的意思。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之所以越来越低,跟银行的利率降低是有关系的,货币基金的资金会通过购买大额存单等多种方式流入银行系统,当银行系统本身不缺资金的时候,那么能够给出的利率就会比较低,自然会使得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持续下滑。当然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并不会持续降低,当央行进行加息操作的时候,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还会上升。
另外同业存单基金、短债基金、短融ETF虽然收益率比货币基金要高,但是风险同样要高于货币型基金。
2.今年以来,美股三大股指悉数下跌,截至上一个交易日,纳斯达克100指数跌幅达27.48%,跌入熊市区间,连续七周下跌,这让借道QDII基金布局美股的国内投资者损失不小,年后相关基金平均跌幅超16%。
个人看法:从历史业绩来看QDII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低于普通主动型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的,另外考虑到换汇成本问题,如果确定性不高的情况下并不建议投资QDII基金。
3.据经济参考报,5月以来,包括中国平安、友邦保险在内的多家上市险企进行了密集股份回购。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年内保险股在二级市场表现不佳,上市险企持续多次进行股份回购,或与其股价处于较低位置、估值较低有关。同时,从财报数据来看,险企业绩增长承压,通过股票回购或意图向市场传递信心。
个人看法:企业回购后如果不注销股票,而采用激励计划的方式分配股票,短期来看会提振市场情绪,长期来看会损害股东权益。
4.上周五,A股高开高走,三大指数全线上涨,上证指数逼近3150点。在机构看来,当前A股中期慢涨行情尚处初期,A股盈利增速将在二季度筑底后回升,市场将从泥沙俱下转向具备较为丰富的结构性机会。除却继续关注稳增长主线外,部分机构开始战略看多小盘成长股。
个人看法:对于小盘成长股,个人并不太看好,并认为当前成长股跑赢价值股仅仅是超跌反弹而已,消息面上受复工复产影响,但不看好的原因是部分成长板块(比如新能源)面临产能过剩问题,此外持续的高通胀会促使美联储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很难短期内逐步回升。流动性下降,意味着规模较小的初创企业经营压力很大。
5.近一个月中证新能源指数涨超30%。崔宸龙等7位基金经理对新能源板块后市较为乐观,认为这一板块估值处于合理偏低水平,性价比明显,投资者可以以定投方式参与。
个人看法:关于目前新能源板块的估值是否处于合理偏低水平,其实并不好说。如果新能源的业绩成长不能持续,那么会出现股票下跌而估值抬高的现象,这就是戴维斯双杀现象。另外新能源主题基金经理的观点也许并不客观,因为他不会看空自己所持有的板块,即使他认为目前新能源板块性价比不高,他也会告诉你长期可期,想要听到更加客观的观点,还是应该看看那些持仓比较均衡的基金经理的业绩报告。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货币基金收益》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货币基金收益、收债公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