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研究(理财收益)基金研究小组

2022-08-04 12:52:35 基金 yurongpawn

基金研究



本文目录一览:



(报告出品方/

1 我国基金行业发展进程

1.1 我国公募基金发展处于高速阶段,规模相当于 10 年前 12 倍

我国基金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1991 年 7 月诞生了 我国设立最早的投资基金“珠信基金”。随着 1997 年《证券投资基金 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与实施,以及南方基金公司和国泰基金公司于 1998 年成功发行*基金和金泰基金,我国基金行业开始快速发展, 但缺乏监管。直到 2001 年 9 月,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 诞生,标志着我国基金业发展实现了从封闭式基金到开放式基金的历 史性跨越;同年 10 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 点办法》,监管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得到完善。至此,我国证券投资基 金的发展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基金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开放式基金 为主的基金市场规模迅速壮大,其规模于 2004 年反超封闭式基金 2 倍;基金产品种类不断丰富,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货币 市场基金等陆续推出。2006-2007 年,在股市快速上行的带动下,我 国基金规模出现了爆炸式增长。

自 2013 年 6 月新基金法实施之后,公募基*照正式放开,符合规 定的券商、保险、私募等有实力的资管机构,可以获得发行公募基金 的资格,基金规模进一步激增。此前,得益于权益类资产端的投研优 势,券商系公募发展迅速,但受制于“一参一控”政策,不少券商无 法直接持有公募基*照。随着近几年对券商的限制松绑,券商加速公募基金布局,券商资管的加入将激化行业竞争,同时也带来新的活 力。

1.2 探索中前行,我国私募基金逐步规范化

我国私募基金起步于 1986 年,目前已有 36 年的发展历程,2009 年创 业板的设立进一步推进了私募行业的发展,私募基金数量大幅增长。 随着新三板的发展,中小企业的上市与退市成为了私募重要的项目资 源,挂牌企业的公开转让与定向发行也为私募基金带来了增量,同时 使私募股权的退出通道更加通顺。随着 2015 年的牛市和互联网在中 国的崛起,国内私募基金规模猛增,发展迅速。而 2018 年的资管新 规落地规范了私募股权的产品结构,针对多层嵌套、投机频繁等问题 进行规范和禁止,进一步加强了对私募股权的监管。

2022 年私募基金市场整体稳定发展。截至 2022 年 3 月,私募公司家 数达 138 家,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 24611 家。存续规模上看,私募基 金数量总计达 129955 只,总资产净值达 20.38 万亿元;规模*的为 私募股权和创业基金,截至 2022 年三月末资产净值达 13.24 万亿元, 占总规模的 64.95%。新备案规模上看,2022 年 3 月内新备案私募基 金数量达 3342 只,环比增长 83.12%;新备案私募基金规模达 708.72 亿元,环比增长 97.72%。

1.3 我国基金业股东背景梳理

券商系统领半壁江山,各项指标占据领先地位。截至 2022 年 5 月 6 日,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 152 家,其中券商系 67 家,信托系 22 家,银行系 15 家,保险系 6 家。具体来看,券商系基金公司管理 基金 5189 只,占比 54.71%,管理基金总规模 139592.81 亿元,占比 55.96%。其中,券商持股超过 50%以上基金公司 29 家,管理基金 1910 只,市占率 20.14%,管理基金总规模 48162.41 亿元,市占率 19.31%, 其中不乏大型基金公司广发基金、华夏基金、富国基金等。由此可见, 无论是基金管理机构数量还是管理资产规模,券商系公募均占据领先 地位。

券商加速公募基金业务布局,公募牌照放松限制。随着资管新规落地 和大资管行业的发展,券商及券商资管积极向公募基金业务转型。具 体来看,截至 2022 年 4 月我国境内 140 家证券公司中,直接持有公 募基*照的证券公司或其资管子公司共计 12 家,包括 4 家证券公 司及 8 家券商资管。其中,东证资管于 2013 年 8 月获批公募基* 照,是首家获公募股基金管理资格的资管公司,其基金管理各项指标 长期均位居首位。截至 2022 年 5 月 6 日,东证资管的管理规模达 2397.52 亿元,旗下有 84 只基金,偏向于发行混合型基金产品,主要 配置股票、债券等资产。此外,国君资管于 2020 年“一参一控”放 松后获得牌照,五矿证券、华金证券先后于 2019 年 11 月和 2020 年 8 月提交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牌照申请,目前仍在排队中。2022 年 4 月证 监会出台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表 明将适度放宽同一主体下公募牌照数量限制,支持证券资管子公司、 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申请公募基* 照,从事公募基金管理业务。预计将扩充公募基金行业的队伍,加大 行业竞争。

2 我国基金行业发展现状

2.1 以人才构建优势,头部效应显露

目前我国公募基金总净值已达 25.11 万亿,公募基金按投资方向分类 可分为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市场型、另类投资型、QDII 型、FOF 基金和 REITs 等,其中净值占比较高的是货币型、债券型、 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合计占据整个市场净值的的 97.72%。市场中一 般把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归为主动管理型基金,这类基金的业绩与基 金经理的选股能力息息相关。从各基金公司的不同类别的基金规模来 看,基金公司的总规模排名与其分种类排名呈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基 金的运作方式和盈利方式决定了人才是基金公司的核心,明星基金经 理会吸引更多投资者,*的业绩让基金经理募集到更多的资金。

头部基金股债型产品业绩俱佳,龙头效应显露。截至 2022 年 5 月 9 日,市场上共有偏股型基金 5954 只,净值合计 7.38 万亿,占市场总 净值的 29.43%;债券型基金 2797 只,净值 7.12 万亿,占市场总净值 的 28.39%。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的是易方达基金,其主动型、债券 型、QDII 基金的市场份额均为第一,而其主动权益公募基金自成立以 来简单平均年化净值增长率为 16.27%,远超同期上证 A 指数 2.51% 的年化增长率;债券类公募基金年化净值增长率为 7.45%,远超同期 中债新综合财富指数 4.39%的年化净值增长率。

近五年来,偏股型管理规模在 1000 亿以上的基金公司中,偏股型基 金指数涨幅排名前三的是交易施罗德基金、富国基金和景顺长城基 金,但三家公司五年内*回撤与其他基金公司相当,表明其在把控 风险的同时还能做到高收益;偏债型管理规模在 1000 亿以上的基金 公司中,偏债型基金指数涨幅排名前三的是兴证全球基金、易方达基 金和国寿安保基金,而前两者五年内*回撤显著高于行业其他基金 公司,且兴证全球偏债型基金业绩指数涨幅显著高于其他公司,主要 系兴证全球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偏债混合和混合债券基金配置比例较 高。过去五年偏股型和偏债型做的较好的基金公司指数五年内涨幅均 大于三年内涨幅,且回撤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可见管理规模较大的 基金公司各方面都做的比较*。

2.2 基金公司组织架构安全,行业汇聚*人才

基金公司前中后台各司其职。基金管理公司是指对基金的募集、基金 份额的申购和赎回、基金财产的投资、收益分配等基金运作活动进行 管理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通常设有研究部、投资部、市场部、监察 稽核部、运作保障部和综合管理部等部门和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控 制委员会等。投资部主要负责投资决策,管理基金资产;研究部主要 进行市场、行业和公司的研究,为投资部提供决策支持;市场部主要 负责基金销售;监察稽核部主要保障基金公司合法合规运行;风险控 制委员会主要是控制公司风险;运作保障、综合管理部门主要为基金 提供后台支持,履行财务行政人力等职能。

基金业属于典型的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源于人力 资本的积累,对资本金、固定资产等形式的物质资本依赖程度较低。 至 2022 年 5 月,基金行业资产管理规模约为 25.11 万亿元,从业人员 在册人数为 3.3 万,基金经理人数为 2844 人,人均资产管理规模比较 大。而基金公司所有者权益和总资产合计分别为 3110.28 亿元和 6655.05 亿元,仅占到资产管理规模的 1.25%和 2.67%。

公募基金从业人员人数逐年增加,具备高学历特点。在人员构成方面, 截至 2022 年 5 月 9 日,152 家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有从业人员 33031 人,每家机构规模在 23~1990 人不等,66%的机构规模在 200 人以下, 中位数为 145 人。从比较数据来看,公募从业人数逐年递增,相较于 2019 年末的 24232 人,年复合增长率达 13.35%。从业人员学历结构 以本科和硕士为主,而*人才尤其是基金经理以硕士和博士为主, 但从业时间较短。现有 2844 名基金经理中具有硕士学 历者共计 2444 人,具有博士学历者 287 人,硕士学历者占据八成以 上;基金经理年限不足 2 年者占 35%,平均年限为 4.18 年。

整体投研人员占比接近三成,投资团队人数比例增加。中基协公布的 *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末,根据调查的 122 家基金管理公司提 供的数据计算,投资团队人数共计 4803 人,占总人数比例为 19.55%, 与 2019 年相比比重有所增加;研究团队人数共计 2754 人,占比 11.21%,与 19 年相比小幅降低。而 2015 年末投资、研究团队人数占 比分别为 15%和 12%,由此可知,近年来基金业的投研投入结构倾向 于投资团队。

例如,截至 2021 年 6 月末,银华基金员工持股近 10%,公司总人数 537 人,投研团队人员 175 人,占比超过 31%,其中,投资部门 119 人,研究员 56 人,银华基金投研团队人数在同等规模基金公司中处 于前列。

2.3 基金行业营收分析

2019 至 2021 年市场行情较好,公募基金公司营收迎来快速增长。2021 年 85 家公募基金 公司营业收入为 1325.9 亿元,同比增长 34.96%,2013-2021 复合增长 率为 22.6%。行业营业收入受到市场行情波动,在 2015 年经历高速发 展后市场行情低迷,随之公募基金公司营收增速持续走低,但在 2019 年迎来快速发展,过去三年实现了 39.76%的 C*R, 增速迅猛。基金 行业营业收入集中度相对较高,2021 年 CR10 值为 52.05%,行业具 有头部效应。

券商系公募业务发展迅猛,已成为券商重要利润来源之一。现有券商 参股、控股的基金公司共 55 家,2021 年营业收入为 1041.49 亿,同 比增加 39.85%,2013-2021 复合增长率为 21.53%。整体来看,2021 年龙头券商系公募基金经营数据普遍十分亮眼,有 16 家券商系公募 基金营业收入超过 50 亿元,其中,易方达基金以 145.57 亿元的营收 位居行业第一,同比增长 64.92%,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 华夏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南方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博时基金、招 商基金等券商系公募的营业收入均超过 50 亿元,增幅均超过 30%。 从利润情况来看,15 家券商系公募基金净利润突破 10 亿大关,19 家净利同比增速超 50%。对于母公司券商的业绩来说,控股、参股公募 基金业绩通过并表、权益法核算对券商归母净利的贡献颇大,头部券 商与头部公募已深度绑定,成为券商提升业绩的重要手段。

2.4 基金高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实现长期盈利

基金公司的高收益源于有效的激励机制。不同于公司普通高管的年薪 制,基金公司通常为基金经理提供激励机制,薪酬依据贡献浮动。博 时基金权益投委会主席张龙在 2021 年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博 时基金经理的薪酬分成四个部分:管理业绩、管理规模、投研贡献、 管理薪酬,普通基金经理没有管理薪酬,薪酬很大程度上受业绩影响。 同时考虑其管理规模和投研贡献,业绩是长短期结合,一年业绩和三 年的业绩占不同权重,以鼓励基金经理做长期价值投资。同时,行业 中部分基金公司也在建立投研一体化,将资源集中至投研小组,投研 人员通过标的推荐为公司做出投资贡献的均可获得正向激励。

自 2013 年 6 月新《基金法》明确允许公募基金公司可以实行专业人 士持股计划,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后,我国公募基金行业的股权激 励逐渐普及。目前公募基金中共有 27 家开展了股权激励计划,管理 规模前 20 的基金公司中有 8 家,其中中欧基金员工持股超过了 50%, 汇添富基金员工持股约为 25%。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开始实行 股权激励,以留住人才实现长期的盈利目标。

2022 年 4 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 意见》,其中提出要督促基金管理人建立健全覆盖经营管理层和基金 经理等核心员工的长期考核机制,将合规风控水平、三年以上长期投 资业绩、投资者实际盈利等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弱化规模排名、短期 业绩、收入利润等指标的考核比重。表明监管鼓励基金公司关注长远 利益,引导基金公司调整激励机制,以人为本,激励为投资者带来更 高实际收益的基金经理。

3 我国公募基金数字化发展趋势

3.1 外部转型增销增效,扩展公募基金未来市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公募基金开启了数字化转型。数字化 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数据链进行整合、 处理、分析和应用。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能更高效地获取数据、触及 客户并协同内外部信息。公募基金因具有数据量庞大、变化速度快的 特点,数字化转型意义更为重大。近年来我国公募基金数字化转型已 有初步发展。在外部销售方面,已从银行和券商线下网点销售转型为 线上 App 服务,从基金门户网站转型为 APP 移动端平台。目前已初 步完成了从线下到线上,从 PC 端到移动端的迁移。截至 2018 年 3 季 末,网销基金规模已达到 108360.8 亿元,通过线上销售公募基金占比 已达 81%以上,2020 年有超 95%的基金投资者参与了线上选购基金。 除了销售渠道方面的变化,基金公司还利用科技进行内部数字化转型,提升工作效率。并将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新技术运用在获客、投 顾、风控等领域,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目前我国公募 基金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仍处于初期阶段,未来几年将成为金融行业发 展重点。

3.2 数字化助力销售渠道多元化

三方积极探索销售渠道数字化,保有量规模迅速崛起。早期公募基金 的运营主要依托银行等线下渠道,手续繁琐且耗费时间。随着数字化 转型,多方推出了线上销售渠道,简化了操作流程并提升了服务质量, 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购买方式。以互联网销售为代表的三方平台凭 借数字化存储与处理,将数据与运作保持高协同性。同时,触及率高、 操作便捷、申购费率低的特点也吸引了广大投资者,第三方基金销售 保有量在过去五年中迅速崛起。受到第三方销售渠道的挤压,基金公 司直销规模占总规模的比例自 2015 年的 61.9%小幅下降至 2019 年的 57.29%。截止 2022 年一 季度末,第三方公募基金销售渠道保有规模占比达 35.48%,较上季度 增长 0.47%,基金公司有望通过自有 APP 放缓基金直销规模下降的速 度。

基金公司直销发展仍有障碍,头部公司或占优势。2020 年起,多家基 金公司由于投资成本较高和直销客户资源相对较少的原因,宣布停止 运营旗下基金直销 APP。而部分头部基金坚持对基金直销渠道高投 入,稳定客户资源及投资生态圈。例如华夏基金坚持在 APP 上投入较 多的资金,目前旗下华夏基金管家 APP 兼顾基金销售及智能投顾等多 样服务。为了增加直销平台的客源,华夏基金于 2018 年发行的养老 基金只定向给直销平台投放,而未在三方或银行渠道上线,由此可见 华夏基金大力发展其直销渠道的决心。而诺安基金通过前期吸引新客 户,致力于将直销渠道打造为主营业务。目前诺安基金 APP 的日活用 户数已破千,为公司未来战略打下基础。

除直销渠道外,各基金公司还积极开展微信小程序服务,努力打造基 金销售辅助性工具。例如嘉实基金通过微信小程序“嘉实逐流英雄汇” 为客户提供模拟投资工具;南方基金通过小程序“微理财”为客户提 供交易查询、风险测评和收益查看等服务。数字化的转型进一步实现 服务多样性,使用户联系更为紧密。(报告未来智库)

3.3 智能投顾或为未来发展重点

随着近年来基金公司业务转型、销售渠道拓展意识的加强,大数据和 AI 逐步被运用到智能投顾的产品中。基金公司通过用户风险评估问卷 收集数据,生成符合客户投资偏好的用户画像,并基于市场的实时走 向为客户提供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服务。用户在使用智能投顾 产品时可直观对比各产品的收益及风险,并查看当前收益及个股走 向。智能投顾工作离不开数据的支持,包括客户行为数据、金融产品 数据、理财环境、投资逻辑和实时新闻。将海量的数据整合、自主生 成投资决策需要内部大数据及 AI 技术的支持,以及外部 APP 产品的 落地。

智能投顾已成为全球基金未来发展的热点及趋势。2021 年全球智能投顾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达到 1.43 万亿美 元,同比增长 35%,预计该规模未来将持续以年复合增长率 15.15% 的速度增长。目前美国市面上较为热门的智能投顾产品主要包括 Wealthfront、Betterment、Personal Capital。美国智能投顾平台的总用 户数及渗透率逐年攀升,反映出智能投顾服务的市场逐步被拓宽,未 来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也纷纷推出相关产品,开始提前占据竞争赛道。2015-2019 年间我国智能投顾管理规模以 114.52% 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 2024 年智能投顾管理规模将达到 29577 亿人民币,市场可发展空间大,预计整体增长速度高于全球水平。根 据清华五道口发布的 2021 年四季度中国智能投顾评测体系研究,截 至 2020 年 11 月,我国正式推向市场并运营、且产品功能定义为智能 投顾、配置资产的平台,以公募为代表的共 19 家。相较于银行和第 三方互联网公司,基金公司智能投顾平台数量相对较少,进入清华五 道口投顾研发水平测评榜单前十的有华夏基金的查理智投和南方基 金的司南投顾。

2017 年,华夏基金与微软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始着力发展智能投 顾,并在 2018 年推出了“查理智投”,形成了首个从生活场景立足的 智能投顾。目前主要包括养老智投、教育智投和增值智投三个场景, 满足客户不同的投资理财需求。

3.4 科技提升内部数据管理效率

内外协同转型,进一步促进工作效率。公募基金通过数字化转型能更 快地进行数据整合、工作协同、信息维护等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工 作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数字化的管理主要能为公司增加数据 搜集效率和提高数据准确性。通过数字化转型,基金公司不仅能够从 自身交易系统、CRM 系统或第三方标签系统提取前端数据,也能收集 微信等外部平台信息。同时*程度的利用数字平台的预设脚本库、 脚本/命令批量执行、文件自动分发/收集、任务编排等自动化运维特 性,减少冗余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在数据平台运营过程中规范数 据格式和类别,消除过时的埋点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并利用平台特性构建系统性的指标体系。

随着企业内部数字化管理平台地涌现,基金公司也纷纷开始运用相关 软件进行内部提效。例如,华夏基金使用 Glazer 智能软件,通过人工 智能撰写金融文档、计算财务指标,提升工作效率。嘉实基金利用智 能监管系统自动化解析公众公司信息披露文档和网络舆论,进行合 规、市场监控、内控等智能监管,提升公司业务水平。南方基金自 2016 年开始积极布局基于开源技术体系的大数据平台,使数据在企业范围 内保持一致性,并通过数据的分层处理,让数据结构更加清晰。

3.5 科技赋能辅助公募基金风险管控

2021 年 11 月,北京证监局公布了首批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的名单,鼓 励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到公募基金的风控场景中, 公募基金的风控主要包括投前、投中和投后风控。

2021 年底,华夏基金与京东科技联合推出了风控“智能排雷系统”。 该系统通过协同数据、模型、工具及观点,形成了信用风险分析、预 警、管理等功能,为公募基金带来一体化的风险排雷系统。目前该系 统能够覆盖 8600 家发债主体,平均提前半年发出预警信息,预警准 确率可达 85%,能有效预防因债券市场违约行为而给公募基金带来的 投前风险。智能排雷系统是我国公募基金智能风控运用的开端,表现 出基金公司将科技应用到公募基金风控上的意识逐渐增强,未来公募 基金的智能风控意识可能进一步扩大。

4 中外公募基金发展对比

4.1 我国基金行业政策汇总

基金业政策经多年修订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其中一些政 策转型给券商带来了发展机遇。

放宽“一参一控”,利好券商挺进公募行业。2008 年 4 月 23 日国务院 正式颁布《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后,证监会对证券行业提出了“一 参一控”的政策要求。2020 年 7 月 31 日,证监会对《证券投资基金 管理公司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放宽“一参一控”将使大型证券公 司有可能在未来陆续入市。大型券商入局,将使公募行业参与主体更 多元化,未来券商可能在股票 ETF 等权益类产品、公募 REITs 等创新 产品方面优先布局。

允许外资进入中国市场。2011 年 6 月,证监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销 售管理办法(修订稿)》,明确了独立销售机构的相关事项。同年 12 月,证监会、央行与国家外管局联合发布 RQFII 试点办法,打开了境 外人民币投资境内证券市场的大门,为国内本土券商带来了可供借鉴 的成功经验,倒逼券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并在服务模式、营销模式 以及盈利模式等方面转型升级。

目前公募基金已成为国内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载体,公募基金总规模 近 33 万亿,已超银行理财产品资金余额,虽然 22 年上半年受市场下跌影响规模有所调整,但我国居民财富转移的总体趋势不变,叠加《关 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利好政策,改善基金 收益与投资人收益不匹配局面,推动行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个人养老金制度将为基金行业带来新增量。2022 年 5 月银保监会发布 《关于规范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通知》,进一步鼓励个人 建立养老金账户,根据自身投资风险偏好选择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 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该制度的一大亮点是资金在封闭状 态的条件下仍可被自由配置,缴费人不仅能够实时监控产品收益,还 能转换不同的金融产品。第二大亮点是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可享受国家 规定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了提升缴费人的最终收益。证监会将会继 续出台个人养老金投资于公募基金的配套制度,鼓励更多基金管理人 参与养老金管理,明确税收优惠制度。在大力发展养老第三支柱的背 景下,对于国内公募基金行业来说,这项制度的持续推进利好资金流 入公募基金市场,扩大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并且资金的供给更加长 期、稳定,将推进我国公募基金的发展速度。

4.2 中美公募基金格局对比

美国公募基金发展历史悠久,1907 年,美国的第一只封闭式基金成立。 40-70 年代,随着战后的经济修复,大量新公募基金种类诞生,包括 对冲基金、REITs、货币基金、地方债、指数基金、FOF 等。80 年代, 美国推出 401K 养老金保险计划,让企业为员工挑选不同种类的投资 计划,作为员工未来养老金储蓄,这项制度大大促进了美国公募基金 的爆发式发展。

中国公募基金发展驱动力强,整体增速较高。相较于美国,我国公募 基金起步较晚,但近几年规模增速较快。2021 年,全球公募基金总净 资产达 76.27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12.56%,其中美国、中国的公募基 金总净资产分别占 49.03%、4.63%,中国公募基金总净值占总比较小 但近年增速较高,2021 年,中国公募基金净资产增速达 32.95%,远 高于美国公募基金净资产增速的 16.04%。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仍处发展阶段,未来增长空间大。基金投资内容上 看,2020 年全球公募基金中规模*的基金类型是股票型和混合型基 金,分别占比 44.92%、21.11%。美国占比*的公募基金类分别为股 票型和债券型基金,分别占 2021 年美国公募基金规模的 59.32%和 20.54%。中国公募基金种类的配置结构与美国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中 规模*的为货币型基金,股票型、债券型基金占比仅为 11.20%、 15.89%。反应出当前国内的公募基金配置大多为回报较稳定、流动性 较高的上市债券;相较于公募基金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及其他发达国 家,我国股票型和债券型基金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将有较 明显的增量。

中美两国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均呈现出明显的头部效应。美国头部公募 基金公司管理规模稳定且逐年逐步扩张,2020 年*的五家公募基金 机构所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占市场总规模的 53%,*的 25 家公募 基金公司管理规模达市场总规模的 81%,头部效应明显。近年来,国 内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成立,公募基金公司总数从 2018 年 6 月末的 124 家上升至 2021 年末的 138 家,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市场占比小幅下 滑,但头部券商仍维持着稳定的市场规模及优势。整体看来,美国头 部公募基金公司的集中度高于中国,预计国内基金市场将会持续强者 恒强的竞争格局。

买方投顾转型将是我国券商业务的未来发展趋势。1990 年后美国公募 基金市场已发展成熟,市场内的基金种类齐全,并完成了向买方投顾 模式的转型。纵观美国及发达国家的公募基金业发展历程,买方投顾 转型将会成为中国基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2019 年 10 月证监会* 下发《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加速了从卖方向买方投顾的转型。截至 2020 年,美国投顾基金 管理规模达 110 万亿美元,注册基金投资顾问达 13494 人;我国投顾 注册人数 60929 人,2010-2020 年间的增幅达 14.7 倍。

在传统的卖方投顾模式下,券商、银行和三方通过收取认购费、申购 费、销售服务费作为基金销售的利益分成,随着业务同质化趋势日益 明显,各家券商的经纪业务收入逐步下降。在成熟的买方模式下,基 金公司的销售费用将会有所减少,资金留存率将会提升,利于长期持 仓;卖方可减少对经纪业务和代销规模的依赖,使业务更加多样化, 同时提升公司从业人员水平;个人投资者能在更省心省力的条件下得 到更高的投资收益率,形成对三方有利的局面。未来买方投顾的业务 转型将会成为市场内财富管理业务的新突破口,为券商带来新的利润 流。

4.3 中美私募基金格局对比

美国私募发展时间较长,最早可追溯到 1946 年,在发展过程中,形 成了完整并成熟的监管机制。目前美国私募基金种类繁多,主要包括 私募股权基金、风投基金、对冲基金等。私募基金在我国只有 30 年 的发展时间,私募基金的种类相对于美国仍然处于拓展探索阶段,目 前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主要登记的私募基金种类包括私募证券投资 基金、私募股权及创投基金、私募资产配置基金和其他私募基金,预 计私募基金的种类未来将在中国市场继续细分。

中国私募基金正处高增速发展阶段。截止至 2022 年一季度,我国私 募基金总数达 13 万只,截止日资产净值达 20.83 万亿元;其中私募股 权及创投基金规模*,达 13.24 万亿元,占整体规模的 63.56%。 历年来,国内私募股权基金的存量规模稳步增长,2021 年整体规模同 比增长 19.53%;其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占比高且增长较为稳定,2021 年规模占总私募基金存量规模的 53.14%,同比增长 9.12%;私募证券 投资基金 2019-2021 年增速较高,分别同比增长 20%、68%和 47%, 2021 年占比增长到 31.12%,存量规模提升明显。新备案规模上,2021 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超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数量,规模达7852.42 亿元,同比增长 83.02%,占总新备案规模的 53.40%。

从私募股权及创投基金上看,我国基金的数量稳定增长,2021 年三季 度中国、美国私募股权及创投基金总只数分别达 43493、17254 只, 规模分别达 12.67、29.08 万亿人民币,基金数量高于美国,但总规模 仍低于美国。相较于美国明显的季度性增长,我国私募股权及创投基 金增长较为平稳,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管理人数量差异加大,预计中国基金管理人数将有回升。从基金管理 人数量上看,我国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较少,主要由于中美私募基金 制度体系的不同:在中国,基金管理人需由依法设立的公司或者合伙 企业担任,自然人无法注册为基金管理人;而在美国,资产达到要求的自然人可向美国证监会申请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2015 年后的 A 股市场行情明显下跌,部分中小私募的清盘进一步缩减了我国私募基 金管理人的数量;近年,A 股的波动性较强,导致长期持续投资的机 会较少,使债券私募投资管理人减少。在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持续数 年的下滑后,2020-2021 年分别同比增长 4.36%、11.93%,预计未来 能有所回升。与此同时,2014 年开始试行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 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监管力度,削 减了资历不足私募基金管理人数,但提高了整体从业人员资质水平, 利于市场长期、健康的发展。

从基金管理人种类上看,美国基金管理人的种类更多样,主要系国内 私募基金种类尚没有美国的多,预计未来国内的私募基金种类还有被 细分的空间,基金管理人的种类也会相应提升。

新三板、北交所的设立为中国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新机遇,有利 于私募行业的良性发展。参照美国纳斯达克的发展历程,我国私募基 金规模还有很大发展潜力。

4.4 中美基金数字化进程差异及未来展望

智能投研是通过结构化、模型化的处理方式,提升基金公司效率。机 器从公司公告、券商研报、新闻报道等非结构化数据中批量化自动提 取关键信息,以此为基础构建关联关系并搭建领域知识图谱。在解放 大量基础的投研信息搜集类工作的同时,辅助基金公司的投研人员完 成更深层次的分析,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投研人员优化投资决策。在 国内一些创业公司聚焦于智能投研领域的同时,部分基金公司也开始 打造自己的智能投研平台。

美国在智能投研领域率先进行探索。2000 年,Black Rock 集团开发资 产管理平台——Aladdin 系统,使用大数据和 NLP 等技术处理新闻、 公司研究报告等不同文件,并将文件中的信息与可能涉及的公司和行 业联系起来,给研究人员提供投资建议;2010 年,Alphasense 推出面 向金融投资人员的智能搜索引擎,采用 NLP 技术从公司报告、新闻和 研究报告中整合投资信息。通过该搜索引擎,研究人员可快速寻找与 标的有关的信息;2013 年,Kensho 公司通过机器学习及云计算搜集 和分析数据,缩短传统投资分析周期,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理解 和解答复杂的金融问题。

国内智能投研领域起步较晚,当下属于行业发展早期阶段。2015 年, 文因互联成立,陆续发布智能搜索、公告自动化阅读等工具;鼎复数 据推出金融风险智能防控产品;2016 年,通联数据成立萝卜投研,产 品包括智能咨询、智能搜索等。同时,嘉实基金、华夏基金也开始探 索智能投研;2018 年,嘉实基金投资熵简科技的智能投研平台。截至 2019 年,金融行业智能投研投资交易只占 1%,中国在智能投研领域 发展较缓慢。

嘉实基金 2012 年成立投资者回报研究中心,自主研发了一套从市场 预测、资产配置到产品选择的完善的投资决策系统"嘉实 FAS 系统"。 嘉实基金在已有的科研基础上,进一步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6 年成立人工智能投资研究中心,致力于将*进的科技元素加入到投 资分析和决策过程中,构建可扩展的智能投研平台,为系统化的科学 投资决策提供支持。2021 年 7 月,嘉实基金和浦发银行共同创建“AI 财富数字人联合实验室”,通过 AI 构建普适性的服务模式,用数字化 赋能投研。

天弘基金投研云系统是智能投研领域的典型。该系统包括信鸽系统和 鹰眼系统两大部分,信鸽系统可以通过垂直搜索结合网络爬虫技术, 实时抓取上市公司新闻和公告,为投资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股票资讯, 辅助投资者决策。鹰眼系统则利用智能分词、情感学习等机器学习技 术,对互联网舆情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并可以模拟人脑,对自动爬取 的新闻进行准确分词和情感分析。

与美国相比我国公募基金数字化转型仍具有发展空间,将为行业安全 高效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目前,在基金保有量规模前 20 的基金公司 中,已有 13 家公司推出了智能投顾服务,利用 AI 和大数据为投资者 提供智能化投资方案;7 家基金公司打造了自有智能投研系统;12 家 公司推出智能风控系统。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基金公司在智能投研、 智能投顾、智能风控和部分直销业务方面展开布局。在投资者购买习 惯方面,我国基金用户逐渐偏向线上咨询并购买基金,最近五年来基 金离柜交易率快速提升,2020 年超 95%的基金投资者参与线上选购基 金。政府也不断推动公募基金数字化转型。证监会和央行陆续发布相 关政策,支持基金经营机构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服务效能。允许开设信 息技术专业子公司,引导基金公司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 研体系,提升公募基金投研核心能力。公募基金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未 来趋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理财收益

有人问,想要理财,需要多少钱才能做呢?如果只是一个起步门槛的话,100元就够了。当然,如果想要获得更多收益,自然是越多越好。那么,如果只有100元,该怎么理财呢?一年能有多少收益?

只有100元该如何理财?

尽管只有100元,但可以做的理财还是有不少的。

首先,在保本型的理财中,就有定期存款和储蓄国债。定期存款的起存门槛为50元,储蓄国债的*购买额为100元,都在100元的范围内,而且都是保本保收益的。

其次,在低风险的理财中,可以买货币基金和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货币基金的*起购门槛仅0.01元,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的*起购门槛为1元,都是可以买的。不过,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只能买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因为银行本行发行的现金管理类理财,起购门槛暂时还在1万元。

再次,在中风险的理财中,可以买的理财就因纯债基金、银行理财等等,纯债基金和银行理财的起购门槛基本都是1元,完全符合标准。不过,这里的银行理财不包括现金管理类理财,并且也必须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

最后,就是在中高风险以上的理财中,100元可以买的理财就有股票类基金、股票等等。股票类基金的起购门槛*也是1元。股票就不好说,而且用100元去买股票,只能买单价在1元以下的股票,这样的股票并不多见。

可见,100元可以买的理财还是有很多的。那么,这么多的理财要怎么买比较好呢?此时就可以结合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来确定。

首先,如果是不能承担亏钱风险的,那就可以买保本型和低风险型理财。保本型理财不用说,正常肯定不会亏,低风险理财虽然不保证不会亏,但亏损的概率很小,基本不用担心会亏。

不过,选择这两类理财的同时,也意味着放弃了获得较高收益的机会。因为这两种理财方式的*年化收益率估计也就只有4%左右,有些的年化收益率还不到2%。也就是买100元的,一年最多也就4块钱的收益。

其次,如果是想要尽可能获得高收益,那就是要中高风险以上的理财。股票和股票基金,都有机会让投资者年赚***以上,甚至更多。

如果手上只有100元的话,想要让理财资金能快速增值,选择这类理财方式就是比较好的选择。虽说这类理财的风险较高,但就算本金都亏完也损失不大。当然,在做之前*对它们有一定了解,就算不怕亏,可也不能随便亏。

再次,就是一种折中方案了,也就是既想要收益高一些,又不愿意承担太多的亏钱风险,此时买中风险理财就是最适合的了。比如纯债基金,年收益率达到3%以上还是比较轻松的,不过高的时候也难超过10%。

总而言之,100元要怎么理财比较好,除了要看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特点外,还得根据个人的需求来看。




基金研究小组

主动型基金的投资收益和基金经理的个人因素存在密切的关系,作为基金产品的直接管理者和投资决策者,基金经理直接影响着基金的投资风格和业绩,所以说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当挑选基金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考虑这只基金的业绩好不好,还要判断基金的业绩为什么好?解决“业绩从哪里来”和“业绩有没有可持续性”的问题。基金研究组会对基金经理的历史操作分析来进行“业绩归因”。

检验基金经理投资的实力的必要条件是能否预测企业未来数年乃至十年以上的利润级别,让投资收益跟公司的利润级别匹配,真正赚到公司阿尔法的钱。贝塔(β)的收益,往往是大盘上涨带来的,不能体现基金经理的能力。而阿尔法(α)能力才是用来测量基金经理投资技术的重要指标。阿尔法能力越强,基金经理的投资实力也就越强。

张亮在担任华安国企改革主题灵活配置混合(001445)基金经理的任职期间累计任职回报249.36%,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0.42%。期间重仓股调仓次数共有71次,其中盈利次数为58次,胜率为81.69%;翻倍级别收益有4次,翻倍率为5.63%。

以下为张亮所任职基金的部分重仓股调仓案例:

重仓股调仓示例详解:

1、长春高新(000661) -- 翻倍案例:

张亮管理的华安国企改革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在19年2季度买入长春高新,在持有1年又1个季度后在20年3季度卖出。持有期间的估算收益率为194.67%,持有期间长春高新在2019年到2020年的年报归属净利润增幅达71.64%。

2、天邦股份(002124)调仓案例:

张亮管理的华安国企改革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在18年4季度买入天邦股份,在持有1个季度后在19年1季度卖出。持有期间的估算收益率为95.05%,持有期间天邦股份在2018年到2019年的年报归属净利润增幅达117.55%。

3、上海机场(600009)调仓案例:

张亮管理的华安国企改革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在20年4季度买入上海机场,已连续持有1年又2个季度。持有期间的估算收益率为-27.3%,持有期间上海机场在2020年到2021年的年报营业总收入降幅为13.38%。

通过分析以上基金经理历史上的重仓股调仓操作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基金经理张亮的阿尔法能力很强,我们给予华安品质甄选混合A(013680)基金“买入”评级。




基金研究员

近日,人保资管公告称,人保优势产业混合解聘基金经理彬彬,不过其离任的原因并不是离职,而是工作调整,转为了公司的研究员。

基金经理转岗研究员

近日,人保优势产业混合的一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显示, 基金经理彬彬被解聘,其离任原因为工作调整,转任研究员。

公开资料显示,彬彬是在2019年1月15日开始与李道滢共同管理人保优势产业混合,并自2020年6月4日起单独管理该基金,直到此次被解聘。

从管理时间来看,累计超3年时间。Wind数据显示, 该基金近3年的回报为14.65%,在同类产品中不仅处于后四分之一的位置,且位置相对比较靠后。

值得一提的是,人保优势产业混合是彬彬管理的第一只公募产品,也是管理时间最长的产品。其在2020年4月~2021年5月,还曾管理过人保量化混合、人保中证500指数、人保沪深300指数这三只基金,不过都只管理了1年多时间就离任。

过往曾有多个案例

从过往来看,基金经理转任研究员的案例虽然不多,但也偶有发生。

比如早在2013年8月,华安中小盘成长就曾公告,解聘基金经理康平,而其离任的原因同样是内部工作调整,转任公司投资研究部*行业分析师。

还有申万菱信竞争优势基金,在2014年2月26日曾公告,解聘基金经理张鹏,而离任的原因为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其离任后也是转任行业研究岗。

类似这种基金经理转岗研究员的例子在长城基金还曾多次发生。比如在2002年就已加入长城基金的阮涛,在2007年4月时被聘任为长城久恒的基金经理,不过仅半年多时间,2007年11月,长城基金公告称,阮涛不再担任长城久恒基金经理。同时履历显示,其为基金管理部研究员。

有意思的是,2010年2月,阮涛再度担任基金经理,并同时掌舵长城久恒和长城双动力两只基金。 但仅1年多时间,2011年12月,这两只基金又纷纷公告,解聘基金经理阮涛,其离任后再次转任研究员。

此外,2015年3月,长城消费增值股票基金也曾发布公告,解聘基金经理刘颖芳,离任原因为公司基金管理工作需要,而其离任后也是转任公司研究部研究员。

不是所有研究员都适合做基金经理

从基金经理转岗研究员,虽然可能存在多种原因,比如因为业绩不佳、考核不合格而转岗,也可能因为基金经理自身性格等其他原因。但 整体而言,这都经常被看作是一种“回炉”之举。

视觉中国

众所周知,公募基金经理的成长过程都是从研究员起步,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助理,再到基金经理,这个过程短的可能两三年,长的可能要长达十多年。

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担任基金经理,

有的团队负责人还曾表示,做基金经理除了努力,性格也很重要,甚至还需要一点天赋。有的上手很快,研究员做了两三年晋升基金经理后,还能跑出来。 但有的可能做了十几年的研究员,也不见得适合管理基金。

另外,基金公司的考核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虽然现在都在倡导长期考核,但是如果在五年的时间维度中还无法跑出来,往往也被看作是不太适合担任基金经理。

| nbdnews 分享文章|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研究》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研究、理财收益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