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第一大股东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2018年9月11日,公司接到第一大股东安徽国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元金控集团”)通知,国元金控集团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了公司部分股份。现将有关情况公告
一、本次增持情况
(一)增持股东:国元金控集团
(二)本次增持实施前持股情况:国元金控集团持有公司股份720,487,56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1.4084%。国元金控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安徽国元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176,195,023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9491%。
(三)本次增持情况:2018年9月11日,国元金控集团以自有资金,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28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083%。本次增持后,国元金控集团持有公司股份720,767,56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1.4167%。国元金控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安徽国元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176,475,023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9575%。
(四)增持目的: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同时提升投资者信心,稳定公司股价,维护中小股东利益。
二、后续增持计划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和长期投资价值的信心,国元金控集团拟在未来6个月内(自本次增持之日起算)以自有资金继续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增持视市场情况而定,累计增持的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6亿元(含本次已增持金额)。
三、其他事项说明
(一)本次增持行为符合《证券法》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业务规则等有关规定。
(二)国元金控集团承诺,增持期间及增持完成后6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份。
(三)国元金控集团本次增持不会影响公司上市地位。公司将继续关注国元金控集团增持公司股份的有关情况,并依据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特此公告。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18年 9月12日
8月1日江苏神通发生大宗交易,交易数据
近三个月该股共发生10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6.05万手,折价成交2笔,溢价成交3笔。该股在过去半年内已有共计2178.13万股限售解禁股上市,占公司总股本的4.29%。
截至2022年8月1日收盘,江苏神通(002438)报收于14.87元,下跌2.81%,换手率3.38%,成交量15.86万手,成交额2.36亿元。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4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6.32。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江苏神通(002438)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良好。财务相对健康,须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2.5星,好价格指标2.5星,综合指标2.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本该是资本市场的专业“看门人”,理应做广大投资者的权益“守卫者”,却在执业过程中屡番“保而不荐”,多次未能履职尽责,有十余个IPO项目上市后业绩立刻滑坡,给投资者带来惨重损失,也对市场生态造成了恶劣影响。
这一幕正发生在保荐机构国元证券的身上。统计数据触目惊心:国元证券2018至2020年保荐上市12单A股IPO项目,其中7单上市当年即现业绩下滑,占比高达58%,较同期A股整体的IPO项目业绩下滑占比高出足足25个百分点。
再将时间轴拉长,近10年来,在国元证券保荐的IPO项目中,还有不少上市后连续3年业绩滑坡的案例,如黄山胶囊、明星电缆等。黄山胶囊上市之初即为股价*点,而后大幅下挫,二级市场投资者多陷入深度亏损;明星电缆上市后股价也曾腰斩,两年后才逐步企稳。
斑斑劣迹招来的是监管惩处。近年来,因保荐业务的尽职履责不到位,国元证券多次领受监管罚单。
除了警示处罚的利剑,更严密的规则之网已然织成。目前,证监会正就修订《保荐人尽职调查工作准则》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增加了有关拟上市企业经营持续性、业绩稳定性的内容,“利润”“持续性”等关键词出现频次大增。
雷霆手段“止恶”,制度建设“清源”。新准则将保荐人“荐”的职责提到更重要位置,倒逼其更好履职尽责,向市场“供应”真正的好公司。通过更充分的信息披露揭示风险,进而在“源头”处提高拟IPO企业质量,则有望彻底解决上市前“浓妆艳抹”,上市后“原地卸妆”的痼疾。◎
上市后业绩与股价齐跌
新股上市后业绩滑坡甚至出现亏损,是二级市场投资者最不愿遇到的情形,因为这类公司往往上市即高点,而后股价跌跌不休,令多数买入者套牢。
在国元证券的IPO保荐项目中,此种情形并不少见。
Wind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由国元证券保荐上市的A股公司分别有1家、2家、9家,每年都有上市当年就业绩下滑的案例。其中,2020年出现5例,占比56%。相关公司公告称,业绩下滑是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但与A股市场整体情况对照,当年上市的437家公司中,业绩下滑的有151家,占比仅35%。相比之下,国元证券保荐项目的业绩成色明显不足。
在2020年的5个案例中,有3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同比进一步下滑,下滑速度显著加快。无一例外,这3家公司的股价走势皆是上市之初为高点,而后大幅下挫。
其中,招股书对公司业绩的预计也存在偏差。例如,华业香料招股书披露,预计2020年1至9月净利润将同比增长4.72%;不到两个月,公司三季报出炉,当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9.03%。今年,华业香料业绩加速下滑,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45.33%。
近10年来,在国元证券保荐的IPO项目中,甚至还有一些上市后连续3年业绩滑坡的案例,如2016年上市的黄山胶囊、2014年上市的应流股份、2012年上市的明星电缆(现名尚纬股份)等。此外,部分由国元证券保荐的上市公司还因主业不振,最终选择卖壳,如2011年上市的顺荣股份,上市后连续3年业绩下滑,后让壳变身三七互娱。还有江苏三友让壳于美年健康、新海股份卖壳给韵达股份、鼎泰新材卖壳给顺丰控股……
卖壳虽能一朝“乌鸡变凤凰”,但在此之前,投资者多要经历上市公司业绩不振、股价低迷的煎熬,多数人或早已认亏出局。且从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看,企业上市后非但没能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反而是业绩低迷难以为继,最后落得一个卖壳的结局,也算是对资本、资源的浪费。
对投行而言,这么多保荐项目业绩“变脸”是否正常?沪上一家券商的*投行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
该*投行人士表示,作为资本市场的“第一看门人”,保荐人在保障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保荐期限过短也是一个公认的问题,保荐人往往不能实质承担后续监督担保的职责。同时,也存在部分保荐人“保而不荐”及保荐过程中进行利益输送的问题。
罚单背后业务质量堪忧
与IPO项目上市后业绩滑坡相“伴生”的,是投行展业不规范、未充分履职尽责收到的监管罚单。
黄山胶囊2016年上市后,在当年及第二年、第三年业绩连续负增长。2019年11月,安徽证监局宣布对国元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原因是其在保荐黄山胶囊IPO的过程中,存在部分尽职调查程序不规范的情形,未能充分履行勤勉尽责义务。
无独有偶,华业香料的IPO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但始终由国元证券负责保荐。2017年4月,安徽证监局宣布对华业香料的两名保荐代表人出具警示函,原因是对发行人关联交易情况的尽职调查不到位,未能充分履行勤勉尽责义务。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位保荐代表人还保荐了顺荣股份、合锻股份(现名合锻智能)等项目,上市后均出现业绩滑坡的情况。同样,黄山胶囊两位保荐代表人参与保荐的明星电缆、科顺股份、国盾量子等项目,也在上市后出现业绩下滑。
此外,国元证券两名保荐代表人在今年4月被上交所予以监管警示。事由是在保荐赛赫智能项目时保荐职责履行不到位,具体包括:对收入确认相关事项核查不到位、对研发投入相关内部控制情况的核查不到位、对信息披露的核查把关不到位、导致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相关信息披露不规范等。
其中,有一名受罚保荐代表人在多年前保荐蓝帆股份(现名蓝帆医疗)。蓝帆股份上市后连续两年业绩滑坡,且上市当年的营业利润下滑幅度达49.76%。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在上市公司持续督导期间,出现“公开发行证券并在主板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情形的,保荐代表人将受到相应处罚。能把业绩下滑幅度*控制到极度接近“红线”的49.76%,是不是也算一项“技能”呢?
保荐人既要“保”也要“荐”
注册制下,上市标准更为多元、包容,监管部门对拟上市企业经营持续性、风险因素等的信息披露要求更趋严格,对投行尽职调查的要求也有新的提升。
目前,证监会正在就修订《保荐人尽职调查工作准则》公开征求意见,要求将保荐人“荐”的职责提到更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其在投资价值判断方面的前瞻性作用。其中,有关经营方面“持续性”的问题被6次提及,“利润”一词出现了30次。在现行的《保荐人尽职调查工作准则》中,“持续性”和“利润”出现频次为1次和19次。
这就要求保荐机构不是只做最基础的核查,而是要揭示、展示拟上市企业的投资价值,不光要“保”,还要“荐”。一家头部券商的投行董事总经理表示,注册制下,价值发现已成为未来投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保荐业务给券商带来的,除了保荐承销费,还有对被保荐上市公司担保的责任。投行有义务挖掘真正有价值和成长性的企业,助力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注册制下,对风险的揭示也更为重要。上述投行董事总经理表示,目前部分投行在招股书中作的风险揭示往往流于形式。例如,对上市后企业业绩“变脸”的风险,保荐人理应事前提示,并具体解释存在业绩下滑风险的原因,如行业周期性、上游原材料因素、下游客户因素等。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注册制下,国内持牌金融中介机构需以声誉资本对发行人信息披露质量或证券发行品质向投资者提供担保,可通过不合作或不同意的方式阻断市场不当行为,从而做好市场的“看门人”。
田利辉认为,注册制给发行上市审核流程做“减法”,这就需要中介机构在核查验证工作中做“加法”,落实专业化要求。中介机构应事前主动把关,主动去落实自己的责任,对发行人的信息披露内容予以核实,落实信息披露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在注册制改革进程中,中介机构的专业审慎和归位尽责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上海证券报
中国网财经7月1日讯
一、手机客户端交易软件在系统升级、变更上线前未进行充分测试。
二、手机客户端交易软件在2022年6月13日发生故障,未及时向安徽证监局报告。
三、信息安全应急预案不完备。
今年以来,券商交易软件问题颇被关注。招商证券曾在4月-5月间出现2次APP故障,一度冲上热搜,首创证券交易系统也在5月发生故障,两家券商均被监管采取了责令整改措施。
此外,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4月25日公布的17款移动APP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其中国元证券旗下的《国元智富》(版本8.89,小米应用商店)也被点名。
公开资料显示,国元证券2021年信息系统投入为2.25亿元,占2021年营业收入的3.68%。
根据证券业协会《证券公司2021年度信息技术投入排名》数据,全行业证券公司2021信息化投入的平均数为3.22亿元,位于行业平均数以上有26家证券公司,而国元证券并不在此列。
加上此次的APP合规处罚,自去年以来国元证券已经收到6张监管函,先前的处罚涉及资管、研究及经纪等多个业务线:
2022年1月20日,国元证券因资产管理产品运作不规范,投资决策不审慎,投资对象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不到位等问题被证监会出具了警示函。
2021年10月18日,国元证券收到安徽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措施,涉及发布研究报告存在资料来源标注不明确、数据选取不够审慎、研报分析不够客观、质量控制和合规审查不到位等问题。
2021年9月9日,国元证券收到安徽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监管措施,涉及合规人员工作经历、信息发布、从业资格违规等相关问题。
2021年1月20日、2021年7月6日,国元证券山东淄博人民西路证券营业部,先后2次收到山东证监局的监管措施,涉及合规人员业务工作、客户管理及上报虚假材料等问题。
除合规问题频发外,近年国元证券的管理层也比较动荡。
2022年2月25日,国元证券公告总裁陈新、副总裁于强辞职,国元证券党委副书记沈和付出任国元证券总裁。资料显示,原总裁陈新担任国元证券总裁仅两年,原副总裁于强的任职时间不过一年半时间。
2021年12月4日,国元证券原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胡伟升任副总裁。2021年9月18日,国元证券董事和独立董事2位成员提出辞职。
而在2020年,国元证券先后有4名副总裁先后辞职,其中3名为工作调整、1名辞职,合规总监也进行了更换。
国元证券管理层在调整的同时,薪酬水平提升也比较快。
iFinD数据显示,2021年国元证券高管人均薪酬为124.68万元,较2020年上升了52.16%,而国元证券整体员工人均薪酬上升幅度仅为16.61%。
国元证券2021年高管薪酬数据显示,董事长俞仕新年薪酬为247.75万元,同比增长46.88%;原总裁陈新年薪为212.93万元,同比增长48.05%;副总裁刘锦峰和廖圣柱2021年薪酬分别为307.5万元和256.8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4.29%和118.40%。
在管理层激励大增的同时,国元证券的合规工作能否改善,中国网财经将持续关注。
(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国元证券官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国元证券官网、002438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