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今日(3月21日)晚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公布了2021年度《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不同类型的基金管理人实践绿色投资的情况也随之曝光。
2018年11月,中基协发布《绿色投资指引(试行)》,对基金行业发展绿色投资作出引导性规范。在此之后,中基协连续3年开展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估调查,并发布了3期《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估报告》,向行业传递绿色/ESG投资核心理念,分享ESG研究成果与最佳实践,扩大行业共识。
从此次《报告》的内容来看,公募基金依然是绿色投资体系建设的先行者,部分基金公司已建立较为完备的绿色投资制度体系。相比之下,大部分私募证券投资和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在绿色投资体系建设上,尚处于绿色投资研究的探索阶段,但后者开展实践的机构较2020年有了较大增长,且在采取主动措施促进被投企业提升绿色绩效方面表现突出。
《报告》,下同
公募基金:绿色投资体系建设先行者,绿色投资产品发行逐年增加
《报告》显示,在中基协获得的证券版459份有效样本中,包含公募基金管理公司56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388家、除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外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15家。股权版363份有效样本中,包含私募股权及创投基金管理人345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14家、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4家。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3.8万亿元,其中填写问卷的公募机构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9.4万亿元、占比81.5%;56家样本公募机构基金净资产合计17.8万亿元、占比74.8%。《报告》指出,对比2019年~2021年问卷填写情况,公募机构“绿色投资实践连续三年向好,绿色投资产品发行逐年增加”。
具体来看,在绿色投资战略管理方面,将“绿色投资”明文纳入公司战略的机构数量,占样本公募机构比重的42.9%,规模占样本公募机构比重59.0%。为进一步落实绿色投资战略,18家机构依据其战略建立了公司层面的绿色投资业务目标,其中13家机构会进一步披露目标完成情况。另外,45家样本公募机构表示有高管或委员会对绿色投资业务负责。
而在绿色投资制度建设方面,开展绿色投资研究的机构数量最多,建立环境风险暴露应急处置机制的机构数量相对较少,多数机构倾向于将绿色投资嵌入现有投研与风险管理体系中。
绿色投资产品运作方面,38家样本公募机构发行过或正在发行以绿色投资为目标的产品,产品合计106只,其中19家机构发行了多只产品。整体看,填报的106只基金中,94.3%样本基金遵循特定绿色投资策略,32.1%样本基金主动采取措施促进被投企业提升绿色绩效。
总体来说,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是绿色投资体系建设的先行者,部分基金公司已建立较为完备的绿色投资制度体系。在具体实践中,基金公司倾向将绿色投资制度融入现有投研体系,但投后管理有待健全,对已投资标的的环境风险监控和处置机制有待加强;此外,部分基金管理公司能够通过管理层交流的方式提升重仓公司绿色绩效。
私募证券与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处于探索阶段,开展实践的PE、VC数量增长明显
与公募基金在绿色投资方面的丰富实践经验相比,私募证券与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则还处于探索阶段。
《报告》显示,本次样本私募证券机构较2020年增加191家,较2020年增长97.0%。截至2021年三季度,样本私募证券机构管理基金规模5596.6亿元,12家样本私募证券机构发行了以绿色投资为目标的产品,产品合计16只,基金净资产合计7.0亿元。91.8%的样本私募证券机构表示有高管或公司级委员会对绿色投资业务负责,这一比例明显高于绿色战略和绿色投资目标建设。
相比之下,虽然也在探索阶段,但2021年开展实践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较2020年有了较大增长,且在采取主动措施促进被投企业提升绿色绩效方面表现突出。约半数绿色投资产品会在投后积极介入被投企业,助力绿色转型。
具体说来,《报告》指出,对比2019年~2021年问卷填写情况,私募股权机构中有管理人员对绿色投资业务负责的比例大幅提升,产品数量小幅增长。311家样本私募股权机构有高管或公司级委员会对绿色投资业务负责、占比90.1%,明显高于其他单项结果。
在绿色投资产品运作方面,有46家样本私募股权机构发行过以绿色投资为目标的产品,产品只数合计75只。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68只产品遵循特定绿色投资策略,如投资标的属于绿色环保产业;43只产品披露策略,且40只产品持续披露。此外,42只产品采取主动措施促进被投企业提升绿色绩效,其中10只产品披露绿色投资绩效。
2021年7月,中基协党委委员、副秘书长黄丽萍在第15届基金行业年会暨资产管理高层论坛上表示,2019年以来,在绿色投资指引和ESG评价指标体系的引导、支持下,基金管理公司加速搭建内部绿色/ESG投研体系,开发绿色/ESG产品,积极通过主题投资、负面筛选、ESG整合、股东参与等方式发展绿色/ESG投资,通过基金的力量改善投资逻辑,服务实体经济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报告》也指出,在双碳政策背景下,各类型基金管理人在绿色投资领域进行有益探索。随着环境信息披露法规的不断完善、绿色投资产品界定逐渐规范,绿色投资体系建设将向常态化、规范化、体系化发展。
今年以来,银行板块整体下跌2.29%,表现略好于沪深300指数,但跑输上证指数年内2.51%的涨幅。目前银行股仍位于估值低位,四季度银行股能否迎来机会?
近九成银行股破净
数据显示,A股共有41家上市银行,而市净率低于1倍,即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的银行股就占了36家,相当于近九成的银行已破净。因此,今年以来已有22家A股上市银行股东出手增持。
11月11日晚,沪农商行公告称,该行行长以及五名副行长在11月10日至11月11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普通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6.91元至7.02元,总计买入59.7万股。按成交价格区间计算,本次增持共耗资412.53万元-419.09万元。
5月份,民生银行13位董监高通过二级市场联袂增持,合计增持218万股,平均每股交易价格区间为4.67元至4.71元,共计投入资金1022.18万元。
浙商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邮储银行等银行的高管和股东今年也有增持的动作。
中信证券首席IFCC分析师明明认为:“今年银行板块表现与信用环境密切相关。第一,社融增速从2月份的年内高点13.3%一路降至9月份的10%低点,银行总资产增速有所下降,三季度上市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速降至8.1%;第二,信用收缩环境下,房地产相关领域信用风险持续暴露,银行板块股价受到抑制。”
此外,还有专家补充,银行股大面积低迷的表现与整体“巨无霸”的体量有关,41家银行股总股本达到1.85万亿股,流通股本达1.17万亿股,特别是六大行,拉动其股价需要巨额资金。
四季度为布局时间点
银行业作为顺周期行业,在四季度能否迎来一波机会?
从央行近日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其中有利好银行业的迹象。比如,报告中提到增加“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删除“管好货币总闸门”等表述,表达了稳信用的政策导向。同时,从房地产债券发行和按揭等看,房地产政策或持续缓和,融资压力或亦边际缓和,也将利好行情。
“从估值角度看,行业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对于风险已经充分反映,无论风险暴露出清,或者好于预期,行业都有明确的投资价值。”中银证券研报表示。
安信证券则认为,目前是一个布局时间点。“对银行股而言,信用收缩最快的阶段已经基本过去,未来在政策支撑下,信用有望小幅扩张,因此银行股下行风险并不大;考虑到监管层在对地产行业相关政策进行℡☎联系:调,地产行业风险暴露导致对银行的悲观预期有望修正,存贷款利率出现积极的变化,当前是非常不错的中期布局时点。”
此外,机构也看好银行并多次调研。11月10日,宁波银行的大型视频调研会议吸引了两百多家投资机构的参与;11月16日,宁波银行又进行了小型视频调研会,接待了易方达基金和国信证券两家调研机构。明星基金经理张坤两度调研宁波银行,在其掌舵的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易方达蓝筹精选和易方达优质精选(QDII)等基金里均有银行股的身影。
Choice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上市银行被机构现场调研约169次,其中苏州银行、杭州银行、常熟银行、无锡银行备受机构关注。
中国基金报
6月2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发布《关于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工作相关事宜的通知》。
为引导行业规范发展,便利私募基金管理人及申请机构办理登记备案业务,协会现就更新《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申请材料清单》(以下简称《登记材料清单》)、发布《私募投资基金备案关注要点》(以下简称《备案关注要点》)。
据了解,此次新版《登记材料清单》整合碎片化承诺函材料,减少重复报送内容,结合登记核查实践经验,以问题为导向,按照不同类别私募基金管理人运作特点,更新登记材料要求。为进一步明确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标准,提升备案效率及透明度,协会梳理形成《备案关注要点》,便利私募基金管理人事前了解备案要求。
协会更新《登记材料清单》
4大方面变化需关注
2020年,协会发布《登记材料清单》,规范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申请材料要求。近两年,协会不断收集行业反馈,在需要改进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了近期登记核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以问题为导向,围绕私募机构治理的稳定性、人员配备的专业性、履职能力的持续性、过往行为记录的合规性等方面,细化量化材料要求,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形成新版的登记材料清单。
整体来看,此次新版的《登记材料清单》依然是按照9大页签进行整理,包括了机构基本信息、相关制度、机构持牌及关联方信息、诚信信息、财务信息、出资人信息、实际控制人信息、高管人员信息和管理人登记法律意见书。
从变化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合并删减部分材料,减轻管理人填报负担。例如在登记承诺函方面进行了审核和删减,同时也减少对部分材料的细节性要求。
第二,细化的人员专业性、稳定性的材料要求,强调信义义务。原版的《登记材料清单》中明确,负责投资的高管人员需要提供一些专业能力的证明材料,但是并没有对投资能力、规模、年限、类别等方面做细化规定。此次新版的《登记材料清单》对相关方面进行细化规定,同时也明确了投资能力材料不予登记的一些类型。其中提到,负责投资的高管人员应提供2年以上可追溯的担任基金经理或投资决策负责人的证券期货产品投资业绩证明材料,单只产品净资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1000万。投资业绩证明材料应体现负责投资的高管人员担任基金经理或投资决策负责人的任职起始时间、年度管理净资产规模、年化收益等情况。
此外,近年来有部分机构合规意识淡薄,在未完成登记临时聘请投资经验丰富的人员挂靠,在完成登记后就换人,针对这种现象,协会加强了人员稳定性的材料要求。
第三,明确了高管人员的工作经历,要求强化履职能力。虽然协会之前陆续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须知》等,但没有针对高管人员的工作经历提出明确具体要求,所以在充分尊重行业背景多元化的基础上,按照证券和股权的不同运作特点,明确了高管人员应当具备的这个工作经历。
此次发布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申请材料清单(2022版)》中显示,申请机构高管人员应当具备3年以上与拟任职务相关的证券、基金、期货、金融、法律、会计等相关工作经历,具有与拟任职务相适应的管理经历和经营管理能力。
第四,强化诚信信息填报,加强风险防范。为了规范私募行业的发展,此次清单加强收集申请机构、主要出资人、实际控制人、高管人员合法合规及诚信信息,细化了诚信信息填报内容,加强过往诚信记录情况核查。对存在诚信问题、严重负面舆情、重大经营风险、错综复杂集团化运作等问题的申请机构,协会可以采用征询相关部门意见、加强问询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情况。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为确保平稳过渡,《登记材料清单》设置3个月过渡期,自2022年9月3日起,所有申请机构应当按照新版清单要求提交申请材料。
为提升备案效率及透明度
协会发布《备案关注要点》
自2014年开展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工作以来,协会持续优化改进登记备案工作,不断提高透明度和服务质量。2019年,协会发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须知》。2020年,协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备案申请材料清单》,规范了私募投资基金备案申请材料要求。2021年、2022年,协会发布两期《私募基金备案案例公示》,以负面案例形式阐明部分现有规则的适用情形。
为进一步明确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标准,提升备案效率及透明度,协会梳理形成《备案关注要点》,便利私募基金管理人事前了解备案要求。
《备案关注要点》对照现行法律法规、自律规则与私募基金运作相关要求,结合近年来行业重大违法违规事件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以支持行业发展和加强风险防范为出发点,提炼募集、投资、管理等各环节产品核心要素,明确并细化私募投资基金备案关注内容。
此次《备案关注要点》的制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要点尽可能保证了全面性。《要点》的内容涵盖了私募基金整个运作设立的全流程,包括基金募集、基金设立、投资管理等方面,囊括产品备案须遵守的各类规则,特别是对于规则只有原则性规定的,明确规则落地的具体执行要求,提高规则理解度和适用性。
第二,注重落实差异化要求。从体例上看,分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关注要点和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备案关注要点两类,针对不同类型基金特点梳理了差异化备案要求。另外针对契约型基金、公司型或合伙型基金这种不同组织形式的基金,在命名、募集完毕等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差异化要求。
第三,关注风险防范。从风险防范的角度,针对一些突出问题及隐患,强化规则要求,在提升备案效率同时兼顾防范风险。
第四,强化实用性。将散落在各个已有政策规则里的碎片化的规定进行了统一的梳理和归纳,便于私募基金管理人事前清晰地了解相关要求。
协会提示,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充分了解并遵守私募基金相关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对照《备案关注要点》合规设立和管理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时提供的备案信息和材料应真实、准确、完整,备案完成后按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基金财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协会发布的《备案关注要点》不设过渡期,《备案关注要点》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后续,协会将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及时更新《登记材料清单》《备案关注要点》,引导私募基金管理人合规展业。《备案关注要点》原则上不创设新的规则,只是根据现有规则作出的一个相关说明,便利私募基金管理人及申请机构办理登记备案业务,进一步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一直以来,金融专业都是稳居前十的热门专业。而金融又堪称兼具“前途”和“钱途”的行业之一,可谓精英汇聚、人才济济。如果你想在金融行业“搞事业”,除了学历,有几本金灿灿的证书加持也非常重要。
2022年,最有“钱途”的金融证书都有哪些呢?
01 CFA特许金融分析师
CFA证书是全球金融投资业最严格与高含金量资格认证,被称为“金融第一考”。
发证机构:美国-CFA协会
考证难度:★★★★★
考试语言:全英文
学历要求:学士及以上
考证成本:备考≥3 年,考试频次 1-2 次/ 年,分级考试费用约2-3万人民币
证书适用:证券、基金、资产管理等二级市场投资,常适用于买方金融行业
行业认可:主要从事分析师或企业财务总监、CFO等职位,平均年薪约17.8万美元。可就职于高盛、JP 摩根、摩根士丹利、瑞士银行、德意志银行等
推荐小结:对语言水平要求高,时间/金钱成本较大,高难度、高回报。在技能上更聚焦于资产管理,侧重资产风险和资产收益。
02 FRM 金融风险管理师
FRM证书是全球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权威国际资格认证,堪称金融风控人员的顶级证书。
发证机构:美国-全球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协会(GARP)
考试难度:★★★★
考试语言:全英文
学历要求:无学历限制
考证成本:备考≥1年,考试频次2次/年,考试费(约1000美元)+教材费+会费/年
证书适用:资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与整合性风险、公司治理等金融风险管理领域
行业认可:金融行业各大金融机构的中后台风控工作,国内FRM持证人年薪约25万-100万
推荐小结:对语言水平要求高,时间/金钱成本相对较高。技能上主要适用合规风控领域,侧重金融机构或企业的业务审查、各类风险监测以及业务综合管理等。
03 CPA 注册会计师
CPA证书是中国唯一官方认可的注册会计师资质,也是唯一拥有签字权的执业资质,全国通过率一般在10%左右。
发证机构:财政部
考试难度:★★★★★
考试语言:中英文均可
学历要求:专科及以上或具备相应职称
考证成本:备考≥2年,考试费用80-100元/科
证书适用:会计师和审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咨询公司等,多适于卖方金融行业
行业认可:会计师、财务总监、CFO等职位,一线城市持证人年薪约10万-30万。可就职于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国内会计事务所、企业内部财务岗等
推荐小结:语言门槛不高,考试难度大,通过率低,时间成本高,含金量高。技能上主要适用财会领域,侧重财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企业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04 ACCA 国际注册会计师
ACCA证书被认为是“国际财会界的通行证”,国际认可度很高,但尚未得到中国官方认可。
发证机构: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
考试难度:★★★★
考试语言:全英文(6级以上)
学历要求:无学历要求
考证成本:备考≥3年,考试频次4次/年 ,注册费+年费+考试费(约550-1000英镑)+教材费
证书适用:会计师和审计师事务所、银行、咨询公司等行业,审计、投资顾问或破产执行等工作
行业认可:主要服务于会计师事务所或企业财务总监,年薪约10万-80万人民币。可就职于四大会计事务所、国内会计事务所、企业财务部门等
推荐小结:语言门槛高,考试难度大,时间/金钱成本高。技能上更侧重财务领域,国际会计准则、财务准则、财务表现体系、财务制度体系、法律制度等。
05 CFP 国际金融理财师
CFP证书是全球金融理财的卓越标准,被《华尔街日报》誉为国际金融理财界的荣耀。在国内分为AFP和CFP两个阶段。
发证机构:美国-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FPSB)
考证难度:★★★★
考试语言:中文
报考条件:通过AFP考试并且完成FPSB 要求的培训课程获得了《CFP认证培训合格证书》
考证成本:AFP+CFP学习时间约6个月,费用约23000元
行业认可:理财/投资经理、私行顾问、支行长、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等岗位,持证人年薪约10万美元。可就职于各大银行、Top券商、京东金融、中国平安、中信信托、三方财富公司等
推荐小结:语言门槛低,考试难度及成本适中,考证性价比高。技能上更注重金融理财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侧重于以“客户为中心”的个人及家庭的综合投资理财。
最后,无论学什么专业,从哪个学校毕业。初入金融行业,基层岗位历练都是必经之路。面对与日俱增的C端客户和日益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求。具备综合财富管理技能的专业人才正成为备受企业和市场青睐的对象。
或许学历不能完全决定未来,但选择一个合适的证书,会让你在奔向美好“前程”的路上,也拥有更多一些的“钱程”。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管理人》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管理人、银行股破净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爵士在香港是什么地位1、港的那些被英女王封的爵士,都是英...
本文摘要:美团创始人王兴的父亲王兴的父亲是王苗,一位身材并不高大的...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本文摘要:废旧手机回收价格表烂旧手机回收价格如下:上门回收旧手机:...
东方明珠底下的别墅什么来头1、别墅位于东方明珠底部,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