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最近,公募基金2021年中报披露完毕,坐拥数百万基民的“国民基金”名单也渐渐浮出水面。
可以说,基金持有人户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基民们对于基金经理的认可程度。2021年以来,究竟哪些基金产品最受投资者青睐?主动权益基金有多达17只产品拥有超200万基民追捧,这些热门基金今年收益情况如何?还能不能买?今天老司基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这些国民基金备受追捧
你知道,国内哪只基金拥有最多的粉丝么?
来,给你3秒钟思考一下。
对!就是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截至2021年6月30日,该基金的持有人户数高达7.12亿。乖乖,中国现在总人口也就14亿,意味着有一半的国人买了该基金,妥妥的“国民基金”哈,其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也高达99.99%。
2021年公募基金中报数据显示,剔除固定收益产品,截至今年6月末,基金持有人户数最多的是招商中证白酒指数(161725),持有人户数达到984.9万户,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达到99.9%。当然,这是一只被动指数型基金。
我们再来看看主动权益型基金情况。排在前3名的国民基金分别是: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005827)、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260108)和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C(003096),持有人户数分别达到713.25万户、610.13万户和406.02万户,3只基金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分别为89.85%、96.9%和99.88%。可以统计出,这3只基金上半年共被1600多万户个人投资者持有。
截至二季度末,共有17只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持有人户数超过200万,成为最受投资者追捧的国民基金。
超200万基民追捧的17只主动权益国民基金
从上图中我们发现,在持有人户数超200万的国民基金名单中,既包括了张坤、刘彦春、葛兰、谢治宇、董承非等顶流基金经理,还有16年如一日打造20倍牛基的老将朱少醒,也有异军突起的黑马型选手蔡嵩松。
国民基金今年赚钱了么?
坐拥百万追随者,国民基金的收益情况究竟如何呢?
上文中提到的17只国民基金中,有4只基金是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式基金,成立于今年1月,时间太短,老司基把它们剔除了。这样还剩下13只,具体业绩情况
13只主动权益国民基金业绩情况一览
从2021年收益情况来看,13只国民基金的表现差强人意。仅有蔡嵩松的诺安成长混合(320007)和周应波的中欧时代先锋股票A(001938)取得了超过10%的正收益。其中,诺安成长混合收益率最高,达到23.6%。
萧楠管理的易方达消费行业和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表现落后,年内跌幅均超过17%。另外,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和易方达中小盘也表现不佳,年内跌幅均超过12%。这几只基金大多投资大消费行业,规模体量也非常大,今年消费板块持续调整,估计持有的基民们心情都不会太好。
从最大回撤来看,易方达蓝筹精选、景顺长城新兴成长和易方达消费行业等3只基金都超过了30%,这过山车坐得有点酸爽。值得一提的是,诺安成长的最大回撤也达到了27%,而它同期还有23.6%的正收益,这超强的回血能力也是没谁了。
董承非的兴全趋势、谢治宇的兴全合润回撤控制较好,最大回撤分别为12.47%和14.02%。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被投资者看好,目前坐拥超过200万基民的热门基金还有哪些特点?
一是,除了张坤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其他都是成立时间满3年的老基金;除了易方达蓝筹精选和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其他基金成立时间都超过了5年。可以说,这些国民基金基本是通过长期优秀业绩来吸引投资者的;
二是,这些基金中长期业绩均表现不俗,近2年有4只基金收益率超过***,近3年有9只基金收益率超过***,近5年有4只基金收益率超过200%,均大幅超过同类基金的平均水平。
投资界有句名言,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作为投资者的我们,不能盲目追逐热门赛道和明星基金经理。在买基金之前,你至少得先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大致明白基金是如何赚钱的。
其实,表中的大部分国民基金都是长期表现出色的绩优基金,但大家要明白一个常识,即使是最优秀的基金,它的净值也不可能是45度直线上涨,总会出现逆风期。即使优秀如张坤、刘彦春、董承非、葛兰等顶流,也不可能做到任何时点都非常出色。当基金表现暂时落后于市场时,了解基金经理背后的投资策略和能力圈,更能帮助我们做到长期持有。
投资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12月18日,克明面业(002661.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日处理小麦3000吨面粉生产线项目”已经开始做投产前的准备工作,计划在2020年一季度投产。
(资料深交所互动易)
资料显示,公司成立于1997年,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陈克明面条厂,2012年于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主要产品为“陈克明”品牌挂面,产品定位中高端,拥有营养、强力、如意、高筋等四大系列300多个品种的挂面产品,此外,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厨房食品延伸产品线,先后布局面粉、湿面、方便面、大米等产品。
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快速实现全国布局,渠道网络自湖南快速拓展至全国市场,设立11个销售大区进行管理,已覆盖32个省、2000多个城市,南方市场为公司优势销售区域。公司产能布局亦日趋完善,在湖南南县工厂基础上先后建有河南遂平、河南延津、湖南长沙、湖北武汉、新疆乌鲁木齐等生产基地,并有河北深州、山东宁津两个委托加工工厂,主要产能靠近小麦主产地,2018年公司自有产能40.86万吨,销量高达51.5万吨。
销售模式方面,公司主要以经销模式为主,直销模式为辅。经销商主要面对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粮油店、小便利店等流通渠道及部分商超渠道,通常采取先款后货的结算方式,直销由公司KA部负责,在重点城市设立办事处,公司根据当地市场开拓需要而直接与部分大型商超销售产品。
从过往历史看,公司经销、直销占比长期相对稳定,2017年直销占比大幅下降是因自17年6月后逐步将部分小型超市转给当地的优质经销商经营,2018年公司拥有19090个直销点、2700多个经销商,直销、经销收入占比分别为16.6%、81.6%。
挂面行业散乱,增速低
我国挂面终端零售额自2003年47亿元提升至2017年52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8.8%。2012年以前受益于生产端工艺进步、包装提升,消费端城镇化率和生活水平提升,挂面行业处于快速上行通道,增速在20%以上。此后,随着人们饮食要求提升,物质选择趋于多样化,而挂面行业供给端结构升级较慢,行业增速逐步放缓至5%-10%的区间。2017年挂面行业产量约为625万吨,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的《我国挂面行业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我国挂面每年的饱和消费量在1000万吨左右,消费需求尚未饱和。
由于挂面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且2000年前以生产企业多为各省市粮食系统所属国有企业,因而市场格局呈现小而分散的局面。随着行业内领先企业的工艺进步、产能扩张以及销售渠道拓展,逐步具备闺蜜和成本优势,中小企业落后产能遭到淘汰。我国挂面生产企业数量从2009年4000多家到2013年2800多家,再度锐减到2017年的900家,挂面行业加工企业减少了了77.5%,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得以提升。
从需求端来看,我国餐饮外卖行业爆发式增长带来鲜湿面发展机遇。根据美团数据显示,日本料理在2017年已成为我国市场占有第八大的菜系,尤其是以拉面、乌冬面、寿司等受到欢迎。国内类似和府捞面的自主面食连锁店面也在加速扩张,稳定增长的餐饮市场将为冷藏生鲜面提供强劲的需求动力。中长期来看,鲜湿面制品将逐渐成为我国面制品消费的主流。
但是由于国内的鲜湿面大多以夫妻店、小作坊为主,因此挂面行业市场集中度提升并不会如想象中的那么快,即未来市场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但是相对缓慢。
成本方面,挂面原材料主要为小麦,目前国内小麦市场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材料成本支出基本上差不多。
扩大产能,提高销售费用
因此,要从分散的行业中赚钱,必须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从而提升利润,显然,克明面业也看到了这一点。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在建工程合计6.52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39.23%。
(资料wind)
另外,半年报显示,公司目前已有多个项目已经进入完工阶段,下表为公司在建工程中的部分项目。
(资料2019年半年报)
除了项目即将投产外,销售方面,公司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合计2.22亿元,同比增长11.49%,近几年公司销售费用支出不断攀升,和公司规模扩张有关。
(资料wind)
2018年自有产能40.86万吨,自有+委托产量高达48.16万吨,产销率基本上达到***。2018年底,公司在建生产线主要有武汉、成都、乌鲁木齐、遂平挂面项目及遂平面粉项目,预算总投资19.16亿元,尚需投资12.85亿元。按现有项目预测,公司未来有望形成70万吨级挂面产能及80万吨级面粉产能。
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22.5亿元,销量合计51.5万吨,即每吨销售金额约4368.93元。日处理小麦3000吨面粉生产线项目,总预算投资10.61亿元,完工后产能可达60万吨/年,该产量是原自有+委托生产产量的1.25倍,若该项目完全投产,且完全销售,约可给公司带来26亿元的营收。
总的来说,作为挂面行业的龙头企业,扩大产能,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增加市场占有率,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国内挂面市场占有率提升仍较为缓慢,该项目投产对公司肯定能增厚公司的营收,但是挂面市场集中度提升速度能多快,仍需进一步跟踪。
彭博12月4日消息,知情人士表示,瑞银集团伦敦总部大楼将以约12.5亿英镑(17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韩国国民年金公团和领盛投资管理。对此,国民年金公团的一位代表未予置评。
彭博此前报道称,今年早些时候,大楼目前的业主长实集团曾与多个潜在买家进行磋商,买家的出价只有高于10亿英镑,长实集团才会同意出售。
据了解,瑞银集团伦敦总部所在的这栋大楼是位于英国伦敦金融城的写字楼5 Broadgate,最早由英国地产公司British Land和新加坡主权基金GIC共同开发并持有。2018年,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以10亿英镑买下了这栋大楼。
最近,公募基金2021年中报披露完毕,坐拥数百万基民的“国民基金”名单也渐渐浮出水面。
可以说,基金持有人户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基民们对于基金经理的认可程度。2021年以来,究竟哪些基金产品最受投资者青睐?主动权益基金有多达17只产品拥有超200万基民追捧,这些热门基金今年收益情况如何?还能不能买?今天老司基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这些国民基金备受追捧
你知道,国内哪只基金拥有最多的粉丝么?
来,给你3秒钟思考一下。
对!就是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截至2021年6月30日,该基金的持有人户数高达7.12亿。乖乖,中国现在总人口也就14亿,意味着有一半的国人买了该基金,妥妥的“国民基金”哈,其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也高达99.99%。
2021年公募基金中报数据显示,剔除固定收益产品,截至今年6月末,基金持有人户数最多的是招商中证白酒指数(161725),持有人户数达到984.9万户,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达到99.9%。当然,这是一只被动指数型基金。
我们再来看看主动权益型基金情况。排在前3名的国民基金分别是: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005827)、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260108)和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C(003096),持有人户数分别达到713.25万户、610.13万户和406.02万户,3只基金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分别为89.85%、96.9%和99.88%。可以统计出,这3只基金上半年共被1600多万户个人投资者持有。
截至二季度末,共有17只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持有人户数超过200万,成为最受投资者追捧的国民基金。
超200万基民追捧的17只主动权益国民基金
从上图中我们发现,在持有人户数超200万的国民基金名单中,既包括了张坤、刘彦春、葛兰、谢治宇、董承非等顶流基金经理,还有16年如一日打造20倍牛基的老将朱少醒,也有异军突起的黑马型选手蔡嵩松。
国民基金今年赚钱了么?
坐拥百万追随者,国民基金的收益情况究竟如何呢?
上文中提到的17只国民基金中,有4只基金是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式基金,成立于今年1月,时间太短,老司基把它们剔除了。这样还剩下13只,具体业绩情况
13只主动权益国民基金业绩情况一览
从2021年收益情况来看,13只国民基金的表现差强人意。仅有蔡嵩松的诺安成长混合(320007)和周应波的中欧时代先锋股票A(001938)取得了超过10%的正收益。其中,诺安成长混合收益率最高,达到23.6%。
萧楠管理的易方达消费行业和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表现落后,年内跌幅均超过17%。另外,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和易方达中小盘也表现不佳,年内跌幅均超过12%。这几只基金大多投资大消费行业,规模体量也非常大,今年消费板块持续调整,估计持有的基民们心情都不会太好。
从最大回撤来看,易方达蓝筹精选、景顺长城新兴成长和易方达消费行业等3只基金都超过了30%,这过山车坐得有点酸爽。值得一提的是,诺安成长的最大回撤也达到了27%,而它同期还有23.6%的正收益,这超强的回血能力也是没谁了。
董承非的兴全趋势、谢治宇的兴全合润回撤控制较好,最大回撤分别为12.47%和14.02%。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被投资者看好,目前坐拥超过200万基民的热门基金还有哪些特点?
一是,除了张坤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其他都是成立时间满3年的老基金;除了易方达蓝筹精选和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其他基金成立时间都超过了5年。可以说,这些国民基金基本是通过长期优秀业绩来吸引投资者的;
二是,这些基金中长期业绩均表现不俗,近2年有4只基金收益率超过***,近3年有9只基金收益率超过***,近5年有4只基金收益率超过200%,均大幅超过同类基金的平均水平。
投资界有句名言,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作为投资者的我们,不能盲目追逐热门赛道和明星基金经理。在买基金之前,你至少得先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大致明白基金是如何赚钱的。
其实,表中的大部分国民基金都是长期表现出色的绩优基金,但大家要明白一个常识,即使是最优秀的基金,它的净值也不可能是45度直线上涨,总会出现逆风期。即使优秀如张坤、刘彦春、董承非、葛兰等顶流,也不可能做到任何时点都非常出色。当基金表现暂时落后于市场时,了解基金经理背后的投资策略和能力圈,更能帮助我们做到长期持有。
投资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国民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国民基金、002661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