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美联储紧缩最快阶段可能接近过去。
如市场预期,美联储在7月28日凌晨结束的美联储7月FOMC会议上,再度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升至2.25%-2.5%,追平了2018年底上一轮加息周期后的*水平。至此,美联储年内已连续四次加息,并且连续两次加息75个基点,抗通胀成为当前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同时,资产负债表的缩减将按计划在9月份加速,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每月缩减上限将增至350亿美元,公债的每月缩减上限将增至600亿美元。
市场对此反应积极,美股市场在议息会议后涨幅扩大,纳斯达克收盘大涨4%,标普500上涨2.6%,美元明显走弱降至106。相比之下,美债的表现较为“冷静”,10年美债利率维持在2.8%左右变化不大。
图/ic
加息75bp符合市场预期
业内分析认为,美欧央行激进加息总体上符合预期。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尽管鲍威尔在6月议息会议后称75bp的加息并非常态,但从会议纪要来看,7月加息75bp确实也在美联储考虑范围内。随着6月美国CPI数据续创40年新高,达到惊人的9.1%,同时失业率依旧保持在3.6%低位水平,市场已对7月加息75bp早有预期,甚至一度认为更可能加100bp。7月26日芝商所利率观察工具FedWatch显示,美联储加息75bp的概率为72.7%,加息100bp的概率为27.3%。从欧元区来看,7月CPI同比也是续刷历史新高达到8.6%,同时直到5月失业率一直在刷新历史*水平,5月为6.6%。欧央行6月会议纪要也指出,不排除在必要时以超过25个基点的增量行动。故在抗通胀已成为美联储和欧央行共同的首要任务的情况下,美欧央行7月激进加息总体上看符合预期。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发表机构观点,认为美联储昨晚的加息幅度,不及其说服市场通胀受控般重要。在利率表决后,美国10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上涨8个基点至2.44%,但仍低于4,峰值3.1%。市场预期年末时政策利率升至约3.25%,这意味着到12月美联储将进一步收紧约100个基点。加息的速度仍将取决于通胀缓和的速度,鉴于近期增长数据一直在走软,让市场相信政策即将迎来拐点。不过,在美联储得到通胀降温的证据之前,其认为投资者情绪难以持续改善。随着收益率从峰值回落,成长股最近不断推动股市反弹,MSCI世界成长指数本月迄今上涨4.8%,价值指数期间仅涨1.6%,但这趋势难以继续。虽然通胀在未来几个月或会下降,但估计仍处于央行目标之上。自1975年以来,当通胀高于3%时,价值股往往能够跑赢。另外,成长股的估值仍然相对昂贵,罗素1000成长指数市盈率比罗素1000价值指数高出70%,此估值差是长期均值35%的两倍。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本次美联储利率决议,美联储承认经济衰退风险加大,未来某个时点加息节奏趋缓。对于美联储放缓加息节奏原因,周茂华称,考虑到美联储逐步进入加息中后段,利率环境进一步收紧,美联储通过适当放缓加息节奏,尽量降低政策紧缩对经济复苏造成严重冲击。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消费、投资支出趋缓,显示经济在放缓。他预计年内随后的3次政策会议仍有至少加息100bp,美联储希望尽快遏制高通胀,维护声誉,加息前置,9月、11月、12月加息节奏:50bp、25bp和25bp,但如果8月通胀再度超预期,不排除美联储在9月加息75bp或更高。
中银研究同样认为,美联储未来加息步伐或将放慢。在利率决策方面,美联储重申持续加息是适当的,并坚定致力于让通胀回落到2%的目标。当前,美国通胀率居高不下,6月CPI同比增长9.1%,涨幅创近41年新高。这反映出与新冠疫情相关的供需失衡、能源价格上涨和更广泛的价格压力,而俄乌冲突及其相关事件对通胀造成额外上行压力。因此,美联储“高度关注通胀风险”,并将继续大幅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在加息节奏方面,随着利率升至高位,适时放慢加息可能是合适的。美联储未来的加息路径取决于经济数据,不会对9月会议提供政策指引。美联储希望在年底将利率提高至适度限制性的水平,即3.0%-3.5%。
对美股、美元影响几何?如何影响我国
美股市场在议息会议后涨幅扩大,纳斯达克收盘大涨4%,标普500上涨2.6%,美元明显走弱降至106。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后续美股走势仍持谨慎态度,主要是美联储加息处于中后端,缩表才刚起步,同时,美国经济趋缓,明年衰退风险在上升;从企业层面看,需求前景放缓,金融环境收紧,强势美元等,美国企业盈利前景趋弱,美股估值偏高。
美元方面,其表示美元维持强势格局。美联储延续收水利好美元;从趋势看,欧洲面临政经局势更加复杂,意味着美欧存在显著的经济基本面与政策面差等。
美联储强势加息,如何影响A股和人民币走势?
对此,周茂华首先分析政策层面:国内粮食连年丰收,生产生活加快恢复政策,国内保供稳价措施力度不减,生猪产能已恢复至常年水平,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物价走势整体温和可控;加之金融体系保持稳健等,我国政策保持独立。
谈及股市,他认为美联储政策对国内影响有限,主要是中美处于不同经济与政策周期中,一国股市最终还是要回到本国经济基本面。
从趋势看,国内经济发展前景、股市走势确定性高,人民币资产与其他市场关联度不高,人民币汇率走势平稳,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等,在全球政经前景复杂、市场波动剧烈环境下,人民币资产有望成为全球资金避风港。
持续加息正在累积金融市场风险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持续加息正在累积金融市场风险。从历史经验来看,持续大幅的加息会在短期内抑制高敏感度的利率(比如贷款或按揭利率)。但如果政策利率持续上调且调整的幅度过高,在金融市场整体收缩以及整体债务占GDP比重高企的环境中,债务负担加剧的隐患会提升金融市场对持续政策收紧的反应,当这种持续的行为累积到一定时刻,金融市场可能会出现“集体性”恐慌,这会导致部分市场(如地产市场)出现大规模的资产调整。疫情后,美国总债务水平的快速抬升已经放大了金融市场的敏感度。具体来说,美国债务占GDP的比重(Debt to GDP ratio)已经由疫情前的106%上升至137% 。此外,美国家庭的偿债率(反映美国家庭偿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Debt service ratio)在2021年4季度后快速提升。如果进入下半年,美国9月或12月的加息幅度仍保持在75个基点,那么美国家庭偿债率进一步抬升可能会加剧美国家庭部门在金融资产上的快速调整,这将导致金融不稳定性进一步被放大。更加让市场所忧虑的是,目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已将控制通胀摆在首要位置。
因此,维护金融稳定或者承担金融风险的负担就落在了货币政策框架的其他部分。但是,无论是从新泰勒规则,预测目标制,或者美联储的四种“补偿性”策略(如平均通胀目标,名义GDP目标等)来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框架仍然缺少在强势加息以控制通胀的过程中如何应对金融市场积累的脆弱性风险。这种长期累积的金融风险往往会导致经济脱轨,加快经济出现硬着陆。在美联储无法拿出更加先行有效的金融稳定性政策前,阶段性放缓加息节奏可能是一种权衡的选择。
同时,美国经济内需动能减弱,增长前景恶化,还面临“技术性”衰退风险。
中银研究分析指出,美联储承认,近期的支出和生产指标已经走软。根据美国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预测,2022年二季度美国实际GDP环比按年率计算将萎缩1.2%,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陷入“技术性衰退”。一是居民消费出现疲软迹象。根据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统计,美国7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95.7,较6月下降2.7,创2021年2月以来新低。对通胀的担忧,尤其是汽油和食品价格上涨,令消费情况承压。随着美联储加息以控制通胀,消费者对汽车、住宅和主要家电的购买意向在7月均进一步回落。二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放缓。高通胀抑制了对服务提供商的需求,导致工厂订单和生产全面收缩。根据标普全球(S&P Global)数据统计,美国7月综合PMI初值47.5。其中,服务业PMI初值47,制造业PMI初值52.3,制造业产出指数初值跌破50荣枯线,创两年来新低。三是房地产销售明显下滑。2022年上半年,美国成屋销售大幅回落,从1月的649万户高点下滑至6月的512万户,降幅达21%。房屋销售合约取消从5月相对正常的12.7%跳升至6月的14.9%。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持续加息外溢效应明显,中银研究提醒新兴市场需警惕三大风险:一是紧缩货币政策抑制全球需求,导致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放缓。美联储加息背景下,全球金融条件收紧,融资环境恶化。中小企业、低评级企业的再融资成本增加,信用违约与破产风险加大,进而抑制投资与经济增长。二是美元持续走强,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压力增大。面对高通胀与美元指数走高的双重压力,部分新兴市场陷入货币危机,甚至金融危机。2022年以来,斯里兰卡、老挝、土耳其等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汇率贬值幅度分别高达44.6%、25.4%和22.2%。部分金融脆弱国家,甚至面临主权债务风险。三是新兴市场遭遇资本外流。自2022年3月以来,新兴市场资本加速流出。3-6月新兴市场投资组合连续净流出,累计流出427亿美元。其中,6月投资组合资金净流出66亿美元。
美联储是否过了紧缩最快的阶段?
美联储是否过了紧缩最快的阶段?对此,中金刘刚、李赫民、李雨婕团队分析认为,“美联储紧缩最快阶段可能接近过去。”
他们分析指出,“基准情形下,我们倾向于美联储紧缩最快的阶段接近过去,主要是考虑到紧缩接近完成任务、通胀或出现局部缓解、以及增长压力开始抬升。但是,在9月FOMC会议前依然存在一定变数,因此从相对更稳妥的角度,届时可能会提供紧缩是否能够彻底降速和退坡的更多线索。”
综合而言,市场对于未来政策退坡预期的提前博弈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美联储政策也可能的确在接近紧缩最快的阶段,但是通过上面的分析也不难看出,在这一过程中也依然存在变数,例如接下来两个月的通胀路径、将要公布的美国二季度GDP数据、以及当前正在披露的7-8月美股二季度业绩等。因此,在这一期间,不排除出现预期的反复博弈、特别是围绕关键经济数据,从更为稳妥和偏右侧的角度是等到政策退坡和通胀回落更为明确后,而这一时点从中金刘刚、李赫民、李雨婕团队目前的预测来看对应9月份之后。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加息75bp 回归中性利率,鲍威尔政策立场偏鸽派全年紧缩斜率已翻过最陡坡。
利率区间方面,美联储加息75bp将基准利率区间上调至2.25%-2.50%,政策利率上限也正式触及中性利率;逆回购利率与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作为利率走廊也整体上调75bp,符合市场预期,略低于我们此前预期。会议前,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对加息概率的定价分别为7月加息75bp,9、11月加息50bp,12月停止加息。对应年底政策利率为3.25%-3.50%,超出中性利率近100bp。
缩表方面,美联储将按原定计划继续执行,本月速度为475亿美元/月(300亿国债+175亿MBS),9月起速度将提升至950亿美元/月(对应600亿国债+350亿MBS)。从缩表的终点来看,当前美联储的中性预测为:缩表将持续至2025年年中,缩表规模共计2.5万亿美元;缩表终点对应的资产负债表规模约为5.9万亿美元(预计占GDP的22%),对应准备金规模占GDP的比重达到8%。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路径仅是美联储根据资产到期结构给出的测算结果,未来的政策路径仍会根据基本面和流动性状况进行相机抉择。
展望未来,李超认为本月美联储加息75bp(综合考虑美联储声明和鲍威尔会后
编辑 陈莉 校对 王心
36氪获悉,科创50指数跌超1%,半导体板块震荡走低,截至发稿,概伦电子跌超7%,聚辰股份、安路科技、国芯科技、紫光国微等多股跌超4%。
7月28日,两市冲高回落,沪指早盘达到日内*涨幅0.9%后持续回落,全天收涨0.21%报3282点,深成指涨0.23%,创业板指跌0.31%。两市2880股上涨,1640股下跌,成交量稍有回升,成交额回至万亿上方,北上资金净买入27.3亿。
盘面上,行业板块多数上涨,消费电子、5G、芯片等科技题材大涨靠前,智能机器人概念出现涨停潮;汽车方向个股表现依旧活跃,一体压铸概念再度大涨,文灿股份等多只个股再创新高;地产板块午后直线飙升,军工概念股午后扩大涨幅,HJT电池、节能、煤化工等概念活跃。锂矿、疫苗、白酒、有机硅等概念跌幅靠前。
具体来看:
消费电子板块爆发。福蓉科技、卓翼科技、拓邦股份、环旭电子等涨停。中航证券称,消费电子上半年需求疲软,相关板块中面板受到重创,约三分之二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第二季度净利润预亏,模拟芯片涉及中射频或受影响业绩承压,而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整体增速靠前,超市场预期。
芯片、半导体概念大涨。大港股份、富通微电涨停。湘财证券认为,2022年芯片产业下游需求保持结构性增长,新能源汽车、工控、中高端IOT领域需求景气延续,带动芯片产业链内相关企业营收上行;二季度,产业链议价能力较弱的企业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及运输成本上涨等因素冲击,短期盈利表现或走弱。中长期,国产化替代进程持续推进具备确定性,利好国内芯片企业发展。
汽配股掀涨停潮。飞龙股份、光洋股份、联诚精密、风神股份、登云股份等多股涨停。光大证券表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成为行业长期发展的助力因素,随着政策的持续助力,传感器及汽车传感器行业有望实现快速发展。
军工概念股拉升,中京电子、光洋股份、骏亚科技、恒久科技等多股涨停。银河证券研报指出,2022年初,受美联储加息预期、俄乌冲突等影响,军工板块大幅回撤,基金调仓/减仓动作明显,2022Q2有所回暖,机构持仓比例回升至4.41%。展望未来,认为军工产业下游需求的计划性强且依然强劲,随着国内疫情逐步趋稳,叠加行业产能扩张持续推进,军工板块全年业绩在21年高增长基础上的线性外推将依然成立,军工板块中长期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
煤炭股震荡走强。华阳股份涨超7%,山西焦煤、潞安环能跟涨。近日,31家上市煤炭企业集中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多数上市煤炭企业表示业绩向好。其中,26家上市煤炭企业预增或扭亏,5家上市煤炭企业预减或增亏。国信证券表示,展望下半年,国内煤炭供给维持高位,需求边际改善,在全球能源供需紧平衡格局下,仍维持相对高位,而随着冬季储煤需求来临,煤价或将回升,全年维持相对高位,首予行业“超配”评级。
光伏概念活跃,西南证券研报指出,继续坚定看好7月光伏板块上行行情,重申我们对于行业景气度上行的观点:1)海内外需求仍然旺盛,开工率并未受上游涨价影响下降。2)二季度业绩表现优异。3)三季度硅料产能释放,带动产业量利齐升。特别需要提出,宏观及长期角度看,各国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需求增大是大趋势。海外政策方面利好不断。
风电设备概念走低。金雷股份跌超6%,大金重工跌超5%,海力风电、振江股份、天能重工等跟跌。
航空机场概念跌幅居前。吉祥航空跌超4%,中国国航跌超3%,南方航空、中国东航、春秋航空等跟跌。
今日,北上资金净流入52.56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23.70亿元,深股通净流入28.86亿元。
展望后市,国盛证券研报指出,美联储议息决议靴子落地,市场消息面将趋于明朗,市场有望改变量缩价平偏谨慎格局,重拾上行通道。
未来关注点方面:1、持续高成长方向。当前A股市场共有1766家上市公司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超四成公司业绩预喜。得益于行业持续的高景气度,光伏及新能源产业链上中下游相关企业业绩均表现抢眼,高成长属性凸显,配置价值持续 ;2、工业母机方向。工业母机代表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国内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高端数控设备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报告负责人 ■尹中立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 报告执笔人 ■尹中立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 摘要 ■2022年上半年全球股市普跌,第一季度主要受俄乌冲突的影响,全球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大幅度飙升,投资者对通胀的担忧增加;第二季度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是美联储的快速加息,由此导致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预期增加。 ■第二季度A股走出独立行情,在欧美股市大跌的背景下,国内股市出现小幅上扬的走势,其原因有三:一是中美经济周期错位导致货币政策周期的差异,比如二季度美国大幅度提高利率,而中国市场利率小幅下降;二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中国经济新动能快速成长,比亚迪公司的股票在第二季度创历史新高,市值突破一万亿元,引领科技股上涨;三是信贷资金入市的预期。 ■影响下半年股市的走势的主要因素是:第一,国内的房地产市场走势,出现好转的关键在于房地产企业的债务风险能否化解;第二,欧美经济衰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目录 一、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股市普跌,A股“一枝独秀” 二、2022年第二季度A股市场运行的特征:热点快速轮换 (一)不同行业之间的股价走势出现分化 (二)蓝筹股与非蓝筹股之间的分化 (三)新股高溢价与破发并存 三、对市场走势的判断 报告正文 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股市普跌,A股“一枝独秀” 2022年上半年全球主要股指均下跌,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9.5%,领跌全球。美国股市的表现比2000年及2008年上半年还要糟糕,是最近50年来表现最差的,这说明全球股市已经开启了危机模式。亚洲股市下跌幅度小于欧美股市,上证综合指数、恒生指数和印度、日本股市的下跌幅度均小于10%(见图1)。 图1 2022年上半年全球主要股票指数表现 数据Wind。 第一季度全球主要股指均下跌。其中,美国主要股指下跌5%左右,欧洲主要股指下跌在8%左右。导致全球股市下跌的主要因素是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了发起特别军事行动,这引发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贸易制裁和金融制裁,导致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大幅度飙升,使本已高企的通胀进一步恶化,而美联储也在2022年第一季度开启了加息进程。 第二季度全球股市下跌幅度进一步加大。道琼斯指数下跌10.5%,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1.4%,标普500指数下跌15.7%。其中,6月前两周美国主要股指下跌幅度均超过10%,带动全球股市出现一定程度的恐慌(见图2)。 图2 全球主要股指2022年第二季度涨跌幅排名 数据Wind,截至2022年6月30日。 2022年第二季度美国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是高通胀。5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6%,英国CPI同比涨幅9.1%,英美通胀水平均创40年新高。6月,欧元区19国的CPI达到创纪录的8.6%。其中,欧元区国家能源价格飙升41.9%,食品、酒类和烟草价格上涨8.9%,非能源工业品价格上涨4.3%,服务业价格上涨3.4%。 一般情况下,股市的估值与盈利预期成正比,与无风险收益率成反比。通胀引起无风险收益率上升,美国10期股债收益率从1%上升至3%以上,导致美国股市估值快速下跌。因此,2022年6月中旬公布的5月份物价指数超预期是美国股市出现快速下跌的主要因素。 6月份之后,美国大型零售商公布的库存数据不断创新高,而销售却不断下滑,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不断增加。进入6月底,包括芯片在内的高科技类公司开始减少订单,说明经济衰退可能已经出现,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期正在恶化。石油、有色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快速下跌,经济衰退的阴影开始笼罩华尔街。 美国股市下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市场利率的上升。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债券收益率的快速上升,让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行为难以为继。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10余年时间里,美联储持续实施低利率政策,很多上市公司将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用于回购股票,根据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S&P Dow Jones Indices)的数据,在标普500指数的公司2021年投入了约8000亿美元回购自己的股票,2020年的回购金额是4720亿美元(见图3)。据高盛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美国股市股票回购规模已经达到创纪录的3190亿美元。从行业看,金融类股票和科技类股票所属行业最热衷于回购。2021年科技公司在回购上共计支出2600亿美元,占美股所有回购的29.5%,金融行业以1906亿美元紧随其后,占比21.6%。 图3 标普500指数历年回购总额 数据作者整理。 上市公司回购股票能够刺激其股价上涨,但回购同样存在副作用,过度关注股票回购可能会影响其长期资本支出,也会影响公司的研发创新投入,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2022年第二季度,A股市场主要股指均获得正收益,表现优于欧美主要市场。从历史走势看,A股市场与美国股市的趋势是正相关的,因此,第二季度美国股市快速下跌背景下A股市场逆势上涨令人关注。针对此现象有各种解释,有学者认为是A股估值优势所致,这个理由显然不够充分,因为香港股票的估值低于A股,香港股市在第二季度表现并没有超过A股。笔者认为,A股市市场逆势上涨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因为中美货币政策周期的差异。当前美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是通胀,美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向是加息,而中国经济不存在通胀压力,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挑战是稳增长,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向是降低融资成本。中美货币政策操作的方向不同,导致两国股市的无风险收益率朝着不同方向演变,美国的无风险收益率是上升的,资产估值趋势是下降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1年初的1%左右上升至2022年6月中旬的3.5%,导致美国“股债双杀”;而中国的无风险收益率是下降的,因此,中国股市的估值趋势与美国股市出现背离。 香港股市介于美股市场与A股市场之间,香港市场受到中美两地市场周期及政策的影响。由于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度,其货币政策与美联储高度挂钩,因此,估值趋势与美国股市是一致的。但香港股市的上市公司主要以中国内地公司为主,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期和中国经济高度挂钩。2022年第二季度香港主要股指没有大幅波动,说明中美市场作用力在香港处于均势。 二是中国经济的新动能不断涌现,刺激股市出现新热点。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了对冲经济下行风险,有关部门加大了培育新动能的力度,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加大。在石油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电动汽车的单位里程成本优于传统燃油汽车,刺激电动汽车行业出现井喷式增长(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分析详见本文第二部分)。 三是与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有关。受到疫情的影响,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速应在2%左右,而社会融资增速一直保持在10%以上,货币与信贷环境十分宽松,不排除一部分信贷资金进入了股票市场。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是一个敏感话题,几乎每一轮股市上涨行情都会出现类似的讨论。当股市出现上升趋势就会吸引信贷资金进入,这是市场的正常行为,但是如果信贷资金大规模进入股市,则会引起监管部门的担忧。每当监管部门公开阻止信贷资金流入股市,股市行情就将结束。 2022年前四个月金融数据公布之后,有关信贷资金入市的问题再次引起讨论,但这次讨论的主题不是阻止信贷资金进入股市,而是探讨如何利用股市来扩张银行信用。 当前,房地产市场预期出现了趋势性的变化,市场开始担忧我国是否会出现类似20世纪90年代日本“资产负债表型衰退”的情形。从2022年上半年的信贷数据看,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明显制约着信贷扩张的节奏。以信贷数据为例:2022年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454亿元,同比少增8231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减少2170亿元,同比少增7453亿元。住房贷款减少605亿元,同比少增402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784亿元,同比少增1768亿元。短期贷款减少194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652亿元,票据融资增加514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379亿元。在票据融资增加5148亿元的情况下,4月份的贷款总量只增加6454亿元,说明信贷扩张已经受到严重制约。 从我国银行信贷数据看,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贷款占贷款总量的2/3以上,如果房地产价格趋势出现逆转,则信用扩张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寻找新的信用扩张途径成为我国迫切的任务。 有一种建议是让股市替代楼市成为新的信用扩张渠道。那么,股市是否可以替代房地产市场成为信用扩张的新渠道?这是需要认真讨论重大问题。出现有关讨论说明市场可能已经开始朝这个方向行动,这或许也是A股逆势上涨的原因之一。 在笔者看来,股市是高风险投资市场,不能将银行信贷扩张与股票市场联系起来,尤其是不能让居民通过负债来投资股市。从2022年上半年的市场运行看,笔者的担忧也许还是多余的,居民通过负债的方式大规模进入股市的行为暂时还没有出现。 从过去的市场经验看,如果出现下列情形则表明居民开始追逐高风险资产:如公募基金的收益率快速上涨,基金份额快速增加,居民储蓄存款月度增速下降甚至出现余额减少等。如果出现居民消费贷款或经营贷快速增加,则可以判断部分居民开始通过负债的方式进入股市。目前,这些现象均未发生,公募基金的季度收益率还处在负值区间(见表1)。 表1 基金份额净值收益率统计 数据Wind。 2022年第二季度股市运行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不同行业之间出现分化,虽然指数总体是上涨的,但仍然有1/3的行业是下跌的;二是蓝筹股与绩差股之间出现分化,蓝筹股表现强于非蓝筹股;三是新股IPO出现分化,融资高溢价与高破发率并存。 ❒ 不同行业之间的股价走势出现分化 第二季度股市结构分化特征明显,约有2/3的行业指数上涨,12个行业指数下跌。其中,汽车和食品行业指数上涨超过20%,表现*。 将2022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各行业指数比较可以看出,第一季度表现*的房地产行业在第二季度表现最差,而第一季度表现最差的汽车行业指数在第二季度表现最强(见图4、图5)。行业热点快速轮换是最近2年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之一,大量游资不断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市场投机气氛较浓厚。 图4 2022年第一季度各行业指数涨跌幅度(%) 数据Wind。 图5 2022年第二季度各行业指数涨跌幅度(%) 数据Wind。 本期热点行业分析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和房地产两个行业。 一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汽车行业指数的良好表现主要依赖于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股价的大幅度上涨。新能源汽车公司的股价上涨与基本面密切相关。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5月新能源车销量为44.7万辆,环比增长49.6%,同比增长105.2%,市场占有率达到24.0%。 为了刺激汽车消费,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22年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为汽车产业近期发展定调,财政部、税务总局迅速跟进出台燃油车购置税减免措施。同时,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通过购车补贴、以旧换新等手段激发汽车消费市场活力,进而推动国内经济生产复苏。 同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对于符合条件的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购置税减征作为提振汽车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轮已是国家第三次使用。此前,在2009~2010年和2016~2017年,国家先后实施过两轮购置税减免政策。通过提振汽车消费,有效促进市场消费增长,对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国内经济下行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企业是比亚迪,该公司于2022年7月3日晚披露6月产销快报,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34036辆;本年累计销量641350辆,同比增长314.90%。2022年前五个月,比亚迪的产销量超过了行业龙头特斯拉。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增长时,特斯拉的生产量出现了下降。特斯拉公司公布的汽车生产交付数据显示,受到新冠疫情冲击以及相关的工厂停工和供应链影响,特斯拉第二季度全球交付电动车环比减少了18%,这是特斯拉保持两年汽车季度交付量持续增长以来的*回落。 中美两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基本面的差异也直接表现股价走势上。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股价大幅度上涨的同时,美国的新能源汽车股价大幅度下跌。2022年第二季度,比亚迪上涨近50%,市值突破1万亿元;而同一时间里美股特斯拉则下跌超过40%。 特斯拉股价的暴跌和比亚迪股价的暴涨形成强烈对比,这反映了投资者对两家新能源汽车公司未来竞争格局的预期还是中美股市风险偏好的差异?笔者暂时不好判断,欢迎大家讨论。 二是房地产行业。在2021年底的报告里,课题组曾经预测今年房地产行业将会出现反弹,理由是房地产行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为了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有关部门必须出台政策支持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市场也普遍有类似的期待,因此,2022年第一季度房地产行业股票普遍出现反弹,房地产行业指数上涨7.2%,成为第一季度表现*的行业指数之一。 然而,第二季度房地产市场复苏的力度远低于市场的预期。从统计数据看,排名前50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上半年的销售额同比下降50%,排名前100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累计销售额同比下降51%。 在各种刺激政策连续不断的情况下,为什么房地产企业的销售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下滑?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企业普遍暴露了债务风险,根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末,规模*的5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已经有30家出现债务公开违约,占比高达60%,包括“中国恒大”“融创中国”等行业龙头。 在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未能解除的背景下,购买期房的风险难以预期,严重影响新房市场的交易。另外,企业的现金流出现问题后,土地市场迅速降温,对市场预期产生负面影响,形成负反馈。 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问题是大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出现了债务风险,必须“对症下药”,从化解房地产企业的风险入手才能促进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循环,单纯的刺激房地产需求的政策难以从根本上化解房地产企业的债务风险。 ❒ 蓝筹股与非蓝筹股之间的分化 尽管2022年第二季度主要股指均上涨,但并非所有股票都是上涨的。从统计结果看,有一半是下跌的,这些下跌的股票主要分布在市值在100亿元以下,市值在500~2000亿元的股票平均上涨幅度较大(见表2)。这说明参与反弹的资金以机构为主,散户参与的程度较低。 表2 2022年第二季度按市值分组统计情况 数据Wind。 小市值股票总体表现不佳,但依然有比较活跃的个股,本季度上涨幅度*的20只股票中,*涨幅超过90%。其中,上涨幅度*是中通客车,上涨了335%。该股票属于汽车行业,本季度推出了专门为新冠检测的汽车产品,受到市场的追捧。名单中还有长安汽车等几只股票属于汽车行业(见表3)。 表3 2022年第二季度上涨幅度*的20只股票(新股除外) 数据Wind。 ❒ 新股高溢价与破发并存 2022年上半年,A股市场的IPO数量和筹资额领先全球主要市场。6月30日,安永发布《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报告指出,全球共630家企业上市,筹资额达954亿美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下降46%和58%。 中国内地三个交易所IPO筹资共计3119.37亿元人民币,占全球IPO融资总量的50%以上。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A股市场共有169家公司网友分享上市,同比下降31%。虽然上市数量有所下降,但筹资额实现逆势增长,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48%,创同期历史记录。 随着注册制在科创板和创业板的落地,以及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A股市场吸引了众多高质量科创型企业的涌入。2022上半年,上海科创板筹资额*超过主板,以半导体、芯片为代表的硬科技企业上市活跃,推高了科创板筹资额。深圳创业板IPO公司数量位居第一,传统行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仍是A股新生力量。从上半年募集资金总额来看,上海科创板融资1155亿元人民币,深圳创业板融资870亿元人民币,科技股成为当前推动IPO市场的主要动力。此外,新设立的北交所还处在培育阶段,融资功能有待提高。 表4 2022年上半年新股发行统计 数据Wind。 2022上半年新股发行市盈率明显升高,约61%的IPO发行市盈率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而去年同期仅有14%左右的IPO发行市盈率高于网友分享时行业平均市盈率。生物科技与健康、材料与科技、传媒和通信IPO以高市盈率发行的现象较为严重,分别有73%、70%和65%的IPO以超过行业平均市盈率发行新股。科创板发行市盈率*,IPO发行市盈率也远高于网友分享时行业平均市盈率。 2022上半年新股破发也是A股市场值得关注的现象。报告显示,新股破发率大幅攀升,股票二级市场的人气下滑和新股发行定价估值偏高是破发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新股破发集中在注册制发行的三个板块,其中,破发率*的板块是科创板,达47%。新股破发率上升并非坏事,这说明注册制改革的效果正在显现。 对市场走势的判断 虽然上半年我国股市运行稳中有涨,IPO融资全球领先,但隐忧仍然存在,不可掉以轻心。2022年下半年,要谨防内外部需求同时收缩的叠加效应。 第一,房地产市场运行或低于预期。在2021年末的报告及2022年第一季度的报告中,课题组一直在强调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性,本季度的报告仍然坚持这一观点。在影响未来数月股市运行的诸多因素中,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和预期仍然是最重要的。如何化解大型龙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债务风险将关系到中国经济运行质量。如果不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化解这一风险,股市的反弹随时会终止。 第二,欧美陷入衰退的概率增加,中国出口面临压力。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欧美国家持续进行货币与财政刺激,加上东南亚国家在疫情影响下工厂难以复工,使得中国出口持续超预期,外需成为中国经济难得的亮点。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随着物价的快速上升,欧美国家被迫采取货币紧缩,对中国的进口需求将会下滑。因此,下半年的中国股市存在补跌的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设立于2005年,原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实验室”。这是*个兼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金融智库。2015年6月,在吸收社科院若干其他新型智库型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更名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15年11月,被中国政府批准为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之一。 本**文章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如若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文章标题文字和内文文字(包含文末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A股行情走势》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A股行情走势、科创50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