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文 | 章言该(某金融机构宏观研究员)
年初以来,中国各主要期限的国债收益率窄幅波动,但美国国债收益率较快上升,这导致中美利差快速收窄甚至倒挂(“倒挂”是金融行业用语,通常指相同期限的中国国债收益率比美国的低,或者是同一国国债短期限的收益率比长期限的高)。3月25日,3年期中国和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分别收于2.43%、2.51%,即3年期中美国债利差为-0.08%,这是2009年6月25日以来的*倒挂,3月28日利差进一步下跌到-0.11%。3月28日,10年期中国和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分别收于2.79%和2.46%,0.33%的10年期中美国债利差,在2011年至今的2600余个交易日中,从高到低排序处于后1%。
通常而言,短期限国债收益率反映市场流动性变化,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而长期限国债收益率反映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3年期中美国债收益率倒挂,是否会成为2022年中国货币政策宽松的约束?10年期中美国债利差降至低位,意味着中美两国经济周期处于不同位置,中国资产相对于美国资产的吸引力下降,是否会发生资本外流,进而冲击国内金融市场和人民币汇率?因此,市场高度关注中美国债利差收窄甚至倒挂,本质上是在担忧中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周期错位之下,可能引发的中国货币政策收紧、人民币汇率贬值和金融市场调整的风险。
中美经济周期错位,是两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快速收窄的根源。根据美联储3月发布的经济预测,2022年美国实际GDP增速约为2.8%,虽然和上一次(2021年12月)的预测相比,大幅下调了1.2个百分点,但2.8%的实际GDP增速,仍明显高于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测算的2022年美国实际GDP潜在增速2.1%(潜在GDP增速是各种资源正常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增速,如果实际增速超过潜在增速就表明经济过热)。就业市场也能印证美国经济处于高景气阶段,根据美联储3月预测,2022年美国失业率为3.5%,低于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测算的2022年美国自然失业率4.4%(自然失业率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如果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说明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经济生产投入过多的劳动力)。经济增长快于潜在增速,但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从产出缺口的角度看,美国正处于充分就业和经济过热的时期。
与之相对的是,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周期下行阶段。政府工作报告将2022年中国GDP增速目标定在5.5%左右,和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接近。但这一增速目标,处在两会召开前市场主流观点认为2022年中国GDP增速在5.0%-5.5%这个区间的上限。目前市场对2022年中国GDP增长目标能否实现存在较大分歧,换成产出缺口的角度来说,就是有相当比例的人认为2022年中国GDP增速将低于潜在增速。
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从历史数据看,中国信用周期通常领先于经济周期,信用周期见底后,经济周期才会企稳。领先时长在1-3个季度,而目前中国信用周期还处在收缩阶段。房地产行业是中国最重要的信用加速器,它的企稳回升是中国信用周期扩张的必要条件,今年1-2月房地产销售额、新开工面积和开发商到位资金这些关键指标,同比降幅都在两位数,这意味着中国信用周期还未见底、经济回暖还需时日;第二,3月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扩散,3月1日-28日全国新增本土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分别为3.3万例、4.8万例,是2020年一季度湖北疫情以后最严重的一次,且上海、深圳这两个一线城市都明显波及,疫情对一季度GDP的拖累将超过1个百分点。
中美经济周期分化,是两国货币政策分化的原因之一,而美国高通胀又“迫使”2022年美联储快速收紧,导致两国3年期国债利差倒挂。2021年美联储操作整体落后于市场曲线,强调“通胀暂时论”、“平均通胀”,但在财政扩张的滞后效应、疫情后全球资本开支同步下降、供应链尚未完全恢复和俄乌战争等多重因素共同冲击下,美国通胀压力居高不下,1月PCE(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同比6.1%,2月CPI同比7.9%,都创近40年新高。高通胀压力下,2022年美联储开始追赶市场,核心目标是遏制通胀。3月议息会议已加息0.25%,目前市场预期全年还将加息1.5%,其中5月有较大概率一次性加息0.5%。
2018年和当前有些相似,能为我们判断未来趋势提供一些参考。2018年美国处于上一轮加息周期的后半程,四个季度各加息一次,每次加息0.25%,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1.5%提高至2.5%。而当时中国由于贸易摩擦、金融防风险和地方债务监管,经济面临着下行压力,GDP同比从一季度的6.9%下滑到四季度的6.5%。为应对经济下行,2018年中国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下调了2.5个百分点。中美两国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错位,导致3年期中美国债利差从2018年年初的1.77%一路走低到当年11月的低点0.05%,同期10年期中美国债利差也从1.48%下降到低点0.24%。中国货币政策并未因中美利差收窄而转向,更多聚焦于国内稳增长。
笔者认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货币政策不会跟随美联储亦步亦趋,而是将坚持“以我为主”。在经济下行压力缓释前,中国货币政策收紧的可能性较低,大概率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宽信用提供支持。
但和2018年不同的是,今年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直接分化的概率不大。在美联储“赶作业式”地加息周期中,中国货币政策不会收紧,但预计会谨慎使用降准、降息这些全局性货币政策工具。一是因2018年后中国金融业加速开放,中国金融业FDI限制指数,从2017年的0.559下降到2020年的0.050,中国金融业开放程度已接近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了。外资已成为中国股、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2022年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直接分化引发的资本外流压力将大于2018年,因此会更加关注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的外溢性。二是今年国内通胀压力大于2018年,南华农产品和南华工业品两个指数都处于历史高位,货币政策持续总量宽松,会刺激通胀预期进一步发酵。三是当前压制信用周期企稳的最重要因素,不是货币政策不够宽松,而是市场主体预期差、产业政策放松力度不够,最典型的如目前一线城市仍有限购、限贷。
美联储继续加息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且在市场预期之内。未来可能超预期的地方在于,2022年中国货币政策将是“有保留”的宽松,谨慎降准、降息。今年3月市场对MLF和LPR降息都抱有较高期待,但实际上都落空了,原因之一可能就是避免与美联储加息直接分化。
笔者认为,由于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分化程度很可能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强,3年期中美国债利差倒挂的趋势难以持续,短期或将回到正值。不过因国内宽信用效果不佳,加之疫情多点扩散制约生产和需求,中美经济周期错位短期难以扭转,10年期中美国债利差可能会进一步压缩。
最后通过中美利差倒挂背后的成因,去看利差倒挂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股票市场方面,A股调整压力可能还没有释放完毕。除了利差倒挂引起的资本流出外,更重要原因在于,相比于对货币宽松,A股对信用条件的变化更敏感,在信用周期企稳前,A股上行的动力不足。债券市场方面,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和国房景气指数有很高的同步性,尽管持有中国国债比例超过10%的外资,在中美利差倒挂后会减少配置中国国债,但作为配置主体的商业银行,由于信用周期未企稳而面临配置压力,预计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还有下降空间。外汇市场方面,人民币汇率和国债收益率一样,都是经济基本面在资本市场上的映射,经常账户面临出口放缓压力,加之资本和金融账户面临外资流出压力,前期人民币和美元指数同步走强的趋势预计难持续,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在积聚。
总结一下,中美国债利差收窄、倒挂,源于两国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错位。2022年中国货币政策不会收紧,但由于资本流出和通胀压力大于2018年,加之宽信用成色不足的主因并非货币政策不够宽松,而是宽货币到宽信用存在梗阻,2022年中美货币政策直接分化的概率不大,3年期中美国债利差倒挂难持续。而10年期中美国债利差由于经济周期错位短期难扭转,可能会进一步压缩。A股调整风险可能还没有释放完毕,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还有下行空间,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在积聚。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本周,市场做多氛围有所复苏,与此同时,杠杆资金连续四日入场,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两融余额为9641.24亿元,较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增加29.81亿元。
主力资金净流出额大幅收窄。Wind提供的数据显示,本周五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合计净流出559.14亿元,较上周减少406.10亿元。
根据界面新闻的统计,剔除尚未开板的新股外,本周五个交易日共计54只个股持续获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入,较上周增加24只;而连续五个交易日遭主力资金净流出的个股数量为477只,较上周减少161只。
Wind提供的数据显示,本周获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入且五日累计净流入额超过1亿元的个股共有13只,较上周增加8只。其中正邦科技(002157.SZ)、工商银行(601398.SH)、新希望(000876.SZ)本周累计净流入额居前,分别为7.98亿元、5.55亿元、5.49亿元。
从股价走势来看,本周持续五个交易日获得净流入的个股中,共计40只个股股价录得上涨,而周涨幅超过5%的个股共计15只,较上周增加6只。其中,古鳌科技(300551.SZ)、正邦科技、易见股份(600093.SH)涨幅居前,本周分别上涨45.68%、19.85%、16.48%。
正邦科技近日发布三季报,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75.64亿,同比减少0.12%;实现归母净利0.5亿,同比增长42.90%。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3.25亿,同比增长43.81%,完全覆盖上半年亏损。
正邦科技表示,2019年9月28日,根据生猪市场行情变化,公司对2019年度生猪出栏量有所调整,并披露了公司母猪资产预计情况,预计2019年12月底,公司母猪存栏将达到120万头左右,其中能繁母猪50万头左右,后备母猪70万头左右。
受非洲猪瘟影响,猪价已经大幅攀升至40.02元/公斤。华创证券分析师王莺指出,预计春节前猪价易涨难跌,春节后猪价难以明显回落,高猪价有望持续至 2021年。正邦科技生产性生物资产、存货资产同比、环比均大幅增长,将充分受益本轮猪周期。
在本周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出个股中,共计52只个股累计主力资金净流出额超过1亿元,较上周增加58只。这其中,中国平安(601318.SH)、招商银行(600036.SH)、伊利股份(600887.SH)等个股本周遭主力抛售幅度*,其累计净流出额分别为31.01亿元、7.29亿元、5.63亿元。
本周主力持续净流出的个股中,共计586只个股遭遇下跌,周跌幅超5%的个股为239只。这其中,印纪退(002143.SZ)、恒天海龙(000677.SZ)、博天环境(603603,SH)等个股股价累计跌幅*,本周分别下跌40.00%、21.53%、20.90%。
3月以来,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文内简称中美利差)快速收窄。4月11日盘中,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2.776%,中国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03收益率报2.76%,中美利差出现倒挂,为2010年以来*。
中美利差倒挂现象时隔12年再现,这次将如何影响资本市场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问题。
中美利差为何罕见倒挂?
中金公司研究部认为,中美利差倒挂背后源自中美周期反向。一方面,美国增长还有韧性而美联储收紧预期强化成主旋律,使10年美债在实际利率主导下快速攀升。另一方面,中国增长压力加大而政策宽松暂无动作,因此利率趋弱但变化不多。
“中美利差倒挂的主要驱动因素来自外部。”招商证券宏观团队分析认为,去年11月以来,美联储将抑制通胀作为货币政策重心,而一再超预期的通胀使得市场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不断强化,当前美联储于5月开启缩表已成为市场共识,同时美联储加息预期仍然延续强化趋势,2022年加息至2.75-3.0%及以上已经成为主流预期。
中美利差倒挂有何影响?
以史为鉴,招商证券宏观团队表示,当中美利差快速下降,国际资本外流压力加剧。今年2月、3月,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分别净减少803亿元、1125亿元,是目前为止*规模的单月净减持。股票市场方面,今年以来,陆股通月度资金流入规模逐渐下降乃至3、4月呈现净流出,股债市场资本外流压力均加剧,后续实体部门的行为也有可能反映出类似的变化。
汇率方面,招商证券宏观团队强调,中美利差出现倒挂颠覆了过去12年的经验规律,但2002-2010年,中美利率倒挂较为常见,也并未阻碍我国资本流入和人民币汇率升值。这可能是全球金融周期上行期全球资本流动活跃的特征和影响之一。鉴于此,维持人民币汇率“短空长多”的看法。长期来看,全球或仍将进入资本开支的扩张期,美元指数将回落,人民币汇率将重回升势,甚至挑战2005年汇改以来的高位。
中金公司研究部认为,应对当前全球流动性拐点和中美利差倒挂,中国稳增长力度最关键,4月至5月或是一个验证窗口。相比中国,部分新兴市场则可能在流动性拐点叠加供需错配下承受更大压力。
采写:南都见习
中新财经4月11日电
11日亚市交易时段,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5.5bp至2.764%,中国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03收益率小涨1.25bp,报2.7525%,两者出现倒挂,利差为1.15bp。
国金证券认为,近期中美利差快速收窄的主因是中美两国货币周期的错位。去年12月至今,美联储加速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而我国央行则进行了一次全面降准、两次 LPR调降,中美货币周期显著分化。此外,美国通胀高企,我国 CPI仍维持低位,通胀形势的分化也影响了中美利差的波动。
本轮中美利差倒挂,跨境资本对汇率影响如何?国金证券认为,短期,中美利差倒挂对利率债与北上资金有扰动,但预计人民币汇率受冲击程度有限。历史上来看,人民币汇率会受证券市场外资流出的扰动,但随着外资净流出结束,汇率将再度企稳。本轮中美利差倒挂或会对外资交易型资金造成冲击,进而扰动汇率。当前北上资金中交易型资金占比13.7%,外资持有的3.4万亿元国债、政金债中,交易型占比同样较低,外资冲击或相对有限。
国金证券强调,无论中美利差还是人民币汇率,均是中美经济基本面的映射,基本面分化叠加高位实际利率,将对人民币汇率提供支撑。两国基本面是驱动中美利差、资产价格、人民币汇率的共同因素。从 PMI来看,美国经济修复最快的阶段已然看到,而中国 PMI正由去年11月底部回升。回归基本面后,汇率仍有支撑。此外,剔除通胀后当前实际利差仍居高位,也将对人民币形成支持。(完)
中国新闻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美利差倒挂》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美利差倒挂、002143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