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个人上一年度考核结果ABCD个人行权比例(Y)***60%0%
7月20日湘电股份(600416)涨7.35%创60日新高,收盘报24.98元,换手率3.48%,成交量21.9万手,成交额5.33亿元。该股为航母、风电、军工、军民融合、核电、湖南国企改革、国企改革、稀土磁材、储能概念热股。资金流向数据方面,7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173.71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770.1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2403.56万元。
重仓湘电股份的公募基金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5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1.04。
根据2022Q1季报公募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公募基金共8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公募基金为博时新兴成长混合。博时新兴成长混合目前规模为24.83亿元,*净值1.23(7月19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52%,近一年下跌8.07%。该公募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曾鹏。曾鹏在任的基金产品包括:博时特许价值混合A,管理时间为2018年6月21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183.12%;博时科创主题灵活配置混合(LOF)A,管理时间为2019年6月27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104.44%;博时科技创新混合A,管理时间为2020年4月15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67.27%。
博时新兴成长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
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是以股票为标的物的一种合约,期权合约的卖方(也称立权人)通过收取权利金,将执行或不执行该项期权合约的选择权让渡给期权合约的买方(也称持权人),持权人将根据约定价格和股票市场价格的差异情况,决定执行或放弃该期权合约。
股票期权作为公司给予经理人员购买本公司股票的选择权,是公司长期激励制度的一种。持有这种权利的人员,即股票期权受权人,可以按约定的价格和数量在受权以后的约定时间内购买股票,并有权在一定时间后将所购股票在市场上出售,但股票期权本身不可转让。
股票期权的设计原理与股票增值权近似,区别在于:认购股票期权时,持有人必须购入股票;而股票增值权的持有者在行权时,可以直接对股票的升值部分要求兑现,无需购买股票。
股票期权激励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激励股票来源一般为发行新股或公司回购股份,包括发行新股时预留股份、向激励对象发行股份、回购本公司股份等几种方式。
“期股”和“期权”的区别
在股权激励中,经常会用到期股和期权,但是这两者经常让人混淆。从名字上来看,两者似乎有相似的地方,但实际上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从概念上来说,期股是当期(签约时或在任期初始)的购买行为,股票权益在未来兑现;期权则是一种将来的购买权力,购买之时也是权益兑现之时。
从出资的角度来说,期股既可以出资购买,也可通过奖励、赠予等方式获得;期权在行权时则必须要出资购买。
期股在到期前是不能转让和变现的,因此期股既有激励作用,也有约束作用;而期权只是获得一种权利,不是义务,并未有任何资金支付,如果行权时股价下跌,激励对象只须放弃行权即可,约束性小于期股。
在期股制中,激励对象在获得股份或股票之后,就相应获得分红权,但整个股票的兑现要在全部股价款支付完毕且任期届满后才能实现。在股票期权中,激励对象在行权日之前一分钱都得不到,在行权日行权之后才能获得相应收益。
从风险的角度来说,期股大于期权。期权激励中,当股份贬值时激励对象可以放弃行权,损失的只是一小部分为购买股份而付的定金,从而避免了承担股份贬值所带来的风险。期股激励预先就购买了股份,当股份贬值时激励对象需要承担相应的损失。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两者对激励对象的激励效果不同。一般来讲,期权激励的效果要大于期股激励。
在期权激励方式中,激励对象只承担很小的风险,因此期权数量设计中不受风险承受能力的限制。通过增加期权的数量,可以产生很大的杠杆激励作用。这种激励方式,一方面将鼓励激励对象“创新和冒险”,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使激励对象过度冒险。期股激励的基本特征是“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即激励对象在获得股权增值收益的同时,也承担了股权贬值的风险。因此,这种激励方式将引导激励对象努力工作,并以较为稳健的方式管理公司,避免过度的冒险。由于受激励对象承担风险能力和实际投资能力的限制,这种股权激励形式下股权的数量不可能很大,相应也可能会影响激励的效果。
什么是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就是给予经营者在设定的时间期限内,按预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公司股票的权利。员工行权时,会从股票市价和行使价的差额中获益,以行权价格购买到相当于市价的股票。
股票期权的几个要素是:行权标的、行权价、行权日期和行权比例。
行权标的指的是标的股票。
行权价指的是预定的购买价格。
行权日期指的是设定可以购买的时间期限。根据行权期限不同,分为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美式期权是期权合约的买方在期权合约有效期内的任何一个交易日,均可执行权利的期权;欧式期权则是指期权合约的买方只有等到合约到期日,方可执行权利的期权。目前,我国股权激励方面大多采用欧式期权。
行权比例指的是股票期权与购买股票的比例,例如2:1,就是持有2份股票权证可以购买1股股票。
股票期权的价值
一般情况下,股票期权的价值根据布莱克-舒尔斯期权估值模型来计算。这个模型于1973 年由费雪·布莱克(Fischer Black,芝加哥大学)和迈伦·舒尔斯(Myron Scholes,当时在麻省理工学院)开发并发表,二人因此于199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另外一个常用于期权定价的模型是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布莱克-舒尔斯模型和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的差异在于:二叉树模型可以把早于到期日前行权的情况考虑在内,即可以衡量美式期权价格。
有关期权定价理论和计算方法本书不做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金融工程有关书籍。本书只对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做简要介绍。
股票期权到期日之前,股票期权的价值由两部分组成,即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
内在价值是指持有人如果立刻行权可以获得的收益(如果目前股价低于行权价格,则内在价值为零)。
时间价值是持有者在将来行权日股票价格可能高于行权价而获得的价值。因为从目前到行权日,股票价格变化是波动的,因此存在股票价格超过行权价格的可能,期权的这个价值叫时间价值。
股票增值权
股票增值权是公司给予激励对象的一种权利:经营者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获得规定数量的股票股价上升所带来的收益,但不拥有这些股票的所有权,自然也不拥有表决权、配股权。
按照合同的具体规定,股票增值权的实现可以是全额兑现,也可以是部分兑现。另外,股票增值权的实施可以是用现金实施,也可以折合成股票加以实施,还可以是现金和股票形式的组合。
股票增值权经常在三个条件下使用:第一个是股票激励计划可得股票数额有限;第二个是股票期权或股票赠予导致的股权稀释太大;第三个是封闭公司,没有股票给员工。
“中石化”2000年向境外发行H股时,预留股份作为股票来源,对高层管理人员采用股票增值权激励。根据上市时股票价格与行使时股价的差额,将股价上升部分作为奖励分配给增值权持有人。授予对象是480名在关键部门工作的中*管理人员——包括董监事(不含独立董事)、总裁、副总裁、财务总监、各事业部负责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分(子)公司及附属公司负责人。这次股票增值权数量是2.517亿股H股,占总股本的0.3%。具体的行权方法是:行权价为H股发行价,即1.61港元,两年后行权,自行权之日起第3、第4、第5年的行权比例分别为30%、30%和40%,有效期是5年。
在股票增值权的考核指标上,“中石化”专门设立了关键业绩考核指标。关键业绩考核指标主要包括利润、回报率和成本降低额等三个方面。增值权持有人必须在考核指标达标后,才能行使权力。因此,股票增值权能否行使,不仅与公司的股价相联,还与个人的业绩密切相关。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收入将分成三块,即工资、业绩奖金和股票增值权,后两部分是浮动的,占到个人收入的65%~75%。
股票期权是公司赋予员工的一项权利,获得这项权利的员工,在未来的一个约定时段内,有权用约定的价格购买约定数量的公司股权。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股票期权行权价格,正是这个约定的,员工以此购买公司股票的价格。
上市公司按规则办事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这个价格无需讨论,因为主流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都有监管规定。遵循监管的结果是: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行权价都会极端接近公司授予时的股票交易价格,即未来公司股价涨,激励对象赚取涨幅。并且这些监管都是“真监管”,跟我们的疫苗监管不同,所以无需讨论。
非上市公司无规律可循
在当下的中国市场,非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行权价的确定似乎并没有太明确的规律或普遍被接受的方法。
一方面,多数公司管理层(含实际管理公司的创始人)希望这个价格越低越好,因为激励对象的感受会比较好,未来赚取增值的空间会更大,这样的方案更容易做授予沟通;
另一方面,有一部分投资人希望这个价格越接近公司*完成的融资估值越好,这样只有未来增值,激励对象才可能有收益,正所谓“不逼,就没有动力”。
极端的操作都有硬伤
硬伤一:极端高,期权行权价格等于授予时公司已完成的最近一次融资估值。
这种操作的常见依据是:“在股票期权被广泛应用的美国市场,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行权价就是依照授予时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确定的”。这种依据实际上是对美国市场非上市公司股票公允价值的一种错误理解,错误地将股票公允价值等同于最近一次融资估值。透彻地理解这个问题要从美国非上市公司面临的监管政策谈起。美国税法409A条款要求美国企业授予的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不得低于授予日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而在实际应用中,美国的非上市企业并不会以最近一轮融资估值做为股票的公允价值,他们通常会聘用第三方独立评估公司出具股权价值评估报告,报告中的估值被称为409A估值。在美国,尤其是硅谷的科技类公司中,409A估值低于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尽可能压低409A估值,用于“合法地降低”股票期权行权价已经是美国市场上一个公开的秘密。所以,进口的实践也有猫腻。错误地将美国市场上的公允价值等同于最近一轮融资估值,并将这个错误应用于中国企业,会显得对中国的非上市公司过于严苛了。
硬伤二:极端低,期权的行权价格等于或者极端接近于零
这种做法的核心目的是想让激励对象未来购买股权的成本为零或极端低,以提升期权的获益空间,增强激励感知度。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操作也有诸多问题:
第一、激励导向不鲜明
设计一个股权激励方案不仅仅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激励方案对激励对象的心理影响。尤其是互联网行业,授予对象覆盖范围较广,相当一部分激励对象对股权激励的机制理解并不透彻,就更加需要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对这个群体施以合适的心理引导,以便更好地释放方案的激励效果。零(或极端接近于零)行权价的操作更倾向于将期权做为一种财富安排,而非激励。另外这样的安排也不利于让缺乏股权知识的激励对象感受到股权客观存在的价值,白送的,总不会太珍惜。
第二、成本控制
公司授予股权激励是会产生财务成本的。简单而言,有以下两个同时存在的关系:
关系1,行权价与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价差越大,单股期权成本越高;
关系2,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越高,单股期权成本越高。
在公司发展早期,以极低行权价授予期权,关系1会增加成本,但关系2会抑制成本,因此问题并不严重。但如果极低行权价的期权规则被公司持续采用,等到公司估值较高时,关系1和关系2就会同时作用,拉高期权成本,这时公司的财务报表就会比较难看。
第三、上市过渡
文章开头提到,公司上市后授予的股票期权需要满足监管要求,其行权价格会极端接近授予日公司股票的交易价格。如果公司以上市为最终目标,那么在上市前长期采用零(或极端接近于零)行权价的期权方案,在上市后就会面临期权行权价陡升的局面,这对已经习惯了零行权价期权的激励对象而言,会是一个一时难以接受的现实。
灵动未来的观点
分析了两种极端做法的不合理之处,以下来表述灵动未来的观点。
中国企业上市前授予股票期权的行权价,应根据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差异化设定。以典型的互联网行业企业为例,我们给出以下建议:
从公司创立到B轮之前这一阶段公司处于发展早期,不确定性极高。如果公司在这个阶段授予股票期权,可以降低行权价,用较高的溢价空间来“对冲”公司发展的不确定性,毕竟有高收益,才有人愿意du未来。同时这一阶段公司的估值还较低,不至于因为行权价过低给公司带来较大的财务成本压力。明确的建议是,这阶段公司的行权价格可设定为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30%左右。
从B轮完成到D轮之前这一阶段公司未来的不确定性在逐渐降低,估值也在稳步上涨。此时授予股票期权,建议行权价设定为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40%-60%,并且在B轮和D轮之间,每次授予期权的“行权价/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比例*在40%-60%之间逐次上升。这样做既渡让了合理的价值空间,又有效控制了期权的财务成本,同时逐步提升的行权价设定比例,也传递了期权最本质的激励属性:估值要不断拉升,可观的激励收益才会出现。
在笔者过去的咨询经历中,这一阶段的公司在设定行权价时也是最纠结的。很多管理者会认为以估值40%-60%的价格作为期权行权价,激励对象会认为过高,授予时不容易沟通。
那么请看看下图:
上图是灵动未来线上系统提供给用户的一个可视化工具。柱状图中从左到右三条柱子总高度依次表示授予后满1、2、3年,授予的股票期权对应的股票价值。其中每根柱子的蓝色高度表示行权价,红色高度则表示激励对象的(账面)净收益。柱状图下方的拖动轴代表公司未来预期的年化增长率。
从动态图可以看出,尽管授予当下激励对象获得的账面收益可能并不高,但如果公司依照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增长,经历2-3年的增长后,授予时看来较高的行权价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公司以越高的速度增长,经历一段时间发展后,行权价就越加显得微乎其微。
其实,这张图展示的正是非上市公司授予股权激励应有的机制,这阶段的公司授予股权激励,就是希望激励对象一同努力创造出更高的未来价值,公司应该引导每个激励对象看到未来的收益空间,而不是只盯着授予当下的账面获益。
D轮之后到上市之前这一阶段授予股票期权,建议行权价设定为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70%-80%,使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更接近上市监管的要求,实现上市后方案的平稳过度。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不建议行权价设定为融资估值的***,因为公司融资时投资人持有的股份为优先股,相比激励对象通过股权激励获得的股份,优先股拥有优先清算等权利,综合考虑价值会更高。因此建议股权激励行权价格要略低于融资估值价格,以体现两类股权的差异。
以上是灵动未来的观点。在中国,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价格的设定是一个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的命题。以上观点供大家参考,希望有助于公司找到适合自己的行权价设定机制。
灵动未来以“股权激励专业咨询+SaaS系统”的模式向公司提供覆盖股权激励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服务,让每一份股权激励都释放价值。
灵动未来也致力于帮助每一位员工理解股权激励相关知识,了解股权激励相关实践,真正享受到股权激励的价值。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行权比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行权比例、博时新兴成长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